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3个航次的调查,分析了2008年枯水季、丰水季和平水季广西铁山港附近海域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活性硅酸盐的分布特征及营养盐结构特征,探讨该海域营养盐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铁山港附近海域无机氮的浓度范围为1.03~44.99μmol/L,活性磷酸盐浓度为0.03~1.57μmol/L,活性硅酸盐的浓度为7.86~102.14μmol/L。高浓度的营养盐主要分布在铁山港湾内及靠岸站点,营养盐的浓度均从铁山港湾口向北海南部海域呈递减的趋势。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活性硅酸盐显现了相近的季节变化特征,即枯水期到丰水期浓度增加之后从丰水期到平水期浓度降低。该海区无机氮主要以硝酸盐氮和氨氮占最主要比重,枯水期和丰水期以硝酸盐氮为主而平水期以氨氮为主。海区N/P和Si/P较高,表明该海区N限制减弱而P限制加重。铁山港营养盐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到径流等输入的影响,浮游植物的消耗也可能是其季节变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溶解态营养盐季节变化及入海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在2010-04—2011-03期间在黄河利津站进行的观测结果,分析了黄河下游营养盐的月际变化,估算了黄河营养盐的入海通量。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溶解无机氮(DIN)、硝酸盐(NO_3~--N)、亚硝酸盐(NO_2~--N)和氨氮(NH_4~+-N)浓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90.4~361.3、177.1~332.5、0.74~13.81和2.27~26.44μmol/L,平均浓度为277.5、269.3、4.90和5.26μmol/L;磷酸盐和硅酸盐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027~0.138和92.5~146.0μmol/L,平均浓度分别为0.094和118.1μmol/L。DIN的浓度表现为枯水期含量高、丰水期含量低,而磷酸盐的变化与其相反;硝酸盐是黄河下游水体中溶解无机氮的主要组成部分,且溶解无机氮的入海通量主要由NO_3~--N贡献;磷酸盐浓度与径流量显著正相关;丰水期黄河向渤海输送的溶解无机态营养盐是全年输送通量的主要贡献者,营养盐通量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径流量。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2年8月和2013年1月对三沙湾海域开展的海域水质现场连续调查数据,阐述了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三沙湾海域夏冬季无机氮含量范围分别为0.059~1.669、0.569~0.940 mg/dm^3,均值为0.582、0.676 mg/dm^3,活性磷酸盐含量范围分别为0.036~0.071、0.050~0.070 mg/dm^3,均值为0.056、0.060 mg/dm^3.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的高值区出现在陆源径流入海区及大量网箱养殖区,总体呈湾顶向湾口递减趋势,氮磷含量表层高于底层,冬季高于夏季,大部分海域都超过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根据CN/CP比值评价结果显示,三沙湾大部分海域浮游植物的生长为氮限制.相关性分析表明,三沙湾海域无机氮与硝酸盐含量相关性极显著(r=0.989),表明硝酸盐是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态;无机氮还与盐度(r=-0.923)和温度(r=0.939)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论证了沿岸径流对三沙湾营养盐的输入有重要影响.活性磷酸盐与铵盐、亚硝酸盐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本次调研结果为三沙湾海域富营养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珠江口是生态敏感的典型河口区,也是富营养化和赤潮多发区。为了搞清楚该区域沉积物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及平面分布特征,进一步研究营养盐在沉积物-水体间的循环机制,同时也为珠江口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珠江口16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中氮、磷的形态、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其中总氮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无机氮提取后直接测定各形态含量,各种形态的磷采用化学分步提取法进行。提取液中硝酸盐氮用锌-镉还原法,亚硝酸盐氮用重氮-偶氮比色法,氨氮用靛酚蓝法,无机磷酸盐用磷钼蓝法测定。沉积物中TOC的测定用重铬酸钾氧化-还原滴定法。在测定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单项指标标准指数法对沉积物中氮和磷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总氮的含量较高,平均值高达1649mg/kg;有机氮所占的比例很高,平均达83.17%,平均含量为1374mg/kg;氨氮是无机氮的主要形式,平均占无机氮的98%,平均含量为209.64mg/kg;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在沉积物无机氮中比例很低,平均值为54.87mg/kg。表层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平均值为455.94mg/kg;有机磷占总磷含量的39.41%,平均含量为179.69mg/kg;铁结合磷和铝结合磷平均含量为94.97mg/kg。在平面分布上,各站间不同形态氮、磷的含量差异与陆源输入、沉积物粒径及水动力条件等因素有关。单项指标标准指数法对沉积物中氮和磷的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珠江口沉积物中总磷含量较低,标准指数都小于1;而总氮的含量较高,其标准指数变化范围为1.96—3.86,说明珠江口沉积物环境质量受氮的污染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5.
于2011年5月~2012年4月对曹妃甸海域的温度、盐度、透明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活性磷酸盐、总氮、总磷、叶绿素-a、叶绿素-b、油类等理化因子和营养指标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揭示了该海域理化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对海域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为曹妃甸海域生态系统的研究积累基础资料。结果表明,调查期间该海域溶解氧含量平均值为7.93mg/L,变化范围为3.64~11.08mg/L;化学需氧量含量平均值为1.03mg/L,变化范围为0.25~3.05mg/L;无机氮含量平均值为1.24mg/L,变化范围为0.02~6.05mg/L;活性磷酸盐含量平均值为1.75×10~(-2) mg/L,变化范围为0.10×10~(-2)~5.72×10~(-2) mg/L;叶绿素-a含量的平均值为5.60μg/L,变化范围为0.49~31.17μg/L;叶绿素-b含量的平均值为1.67μg/L,变化范围为0.31~6.81μg/L;油类含量的平均值为0.119mg/L,变化范围为0.000~0.680mg/L。N:P值均大于16,属于磷限制性海域;根据潜在富营养化评价模式,营养状态质量指数法评价模式,为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ⅥP)且为富营养化水平;而通过有机污染指数计算结果来看,有机污染为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6.
钦州湾夏季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9年8月对钦州湾海域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了钦州湾表层海水中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该湾亚硝酸盐(NO2-N),硝酸盐(NO3-N),铵盐(NH3-N),无机磷(PO4-P)和活性硅(SiO3-S)i平均含量分别为0.05 mg/L,0.46 mg/L,0.09 mg/L,0.007 mg/L和1.54 mg/L。在空间分布上,各营养盐含量均呈现出由湾内向湾外逐渐递减的变化趋势,体现出夏季陆地径流的主导控制作用。相关性分析表明,陆源水的物理混合过程是影响诸营养盐含量的主要因素,生物、化学作用次之。通过污染指数A及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的分析,整个海湾水质处于中度污染程度和富营养化状态,以无机氮为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7.
张正龙  束炯  张勇 《海洋科学》2011,35(5):47-52
根据2004~ 2008年间2月和8月的营养盐监测资料,分析了长江口邻近洋山港工程海域无机氮和磷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亚硝酸盐和氨氮浓度呈波动特征,硝酸盐和无机氮浓度很高,均超过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硝酸盐占无机氮总量的90.2%以上,活性磷酸盐浓度较高且基本稳定,其浓度均值处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范围.水体氮磷比值为...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3~2008年每年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于厦门海域开展的海洋环境调查的资料,研究了该海域水体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区域分布和时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调查期间该海域水体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都较高,分别为0.50、0.031 mg/dm^3.其营养盐含量的区域分布相差较大,其中九龙江口水体无机氮含量最高,年均含量为0.52~1.37 mg/dm^3;厦门西港水体活性磷酸盐含量最高,年均含量为0.039~0.061 mg/dm^3;而大嶝海域水体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最低,年均含量分别为0.06~0.22、0.007~0.016 mg/dm^3.调查期间全海域水体无机氮含量呈逐年增加趋势,活性磷酸盐含量在2003~2005年间呈上升趋势,而2005~2008年则有小幅度的下降.厦门海域水体N/P原子比较高,调查期间全海域年均值为27.4~47.5,且呈逐年增加趋势.无机氮含量的明显增加趋势及越来越严重的N/P比失衡,势必对该海域海洋生态系统尤其是浮游植物群落演替产生不良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厦门海域水体无机氮含量与盐度呈高度负相关(r=-0.96,n=30).这有力地证明了九龙江径流输入是厦门海域无机氮的最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大鹏湾海水中各形态无机氮的分布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保护署于1999—2007年106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并结合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于1998—2007年10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简要描述和分析大鹏湾中海水各形态无机氮含量平均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受到香港和深圳的陆源排放的影响,氨氮含量在吐露港西部和沙头角海区明显偏高。大鹏湾香港海区全层海水中可溶性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各组分的平均百分含量高低顺序为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而氨氮、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多年平均含量分别为0.041、0.019和0.007mg.L-1。在夏季,外海高盐水入侵导致底层水中的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表层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调查期间氨氮含量航次均值的年际变化呈较明显下降趋势,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航次均值的年际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
胶州湾海水营养盐的分布及潜在性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9年5、8、10月胶州湾海区3个航次海水营养盐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区海水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和时空变化,利用潜在富营养化评价模式评价水质营养状况。结果表明,溶解无机氮、活性磷酸盐以及活性硅酸盐的年均含量分别为0.335、0.028和0.725 mg/L,NO3-N是DIN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溶解无机氮含量的71.6%;8月营养盐含量高于5月和10月,营养盐的空间分布从东部河口区和北部养殖区两个高含量区向湾中心和湾口呈逐步递减之势;DIN∶P,Si∶DIN和Si∶P的比值年平均分别为53.9,2.03和57.7,活性磷酸盐为限制因素,胶州湾海域处于磷中等限制-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化,楼山河口和李村河口为中度营养-富营养,一旦有外界磷大量输入可能发生赤潮。  相似文献   

11.
胶州湾内外水体部分化学、生物因子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 1997- 0 8~ 1998- 0 6间 5次海洋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讨论了胶州湾内外水体营养盐和叶绿素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从调查来看 ,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季节变化呈双高峰 ,分别在 8月和 12月 (硝酸盐 :7.0~ 9.0 μmol/L;磷酸盐 :0 .4~ 0 .5 μmol/L) ,低值在 10月和 6月 (硝酸盐 :1.2~2 .2 μmol/L;磷酸盐 :0 .2~ 0 .3μmol/L)。硝酸盐的值湾内明显高于湾外。磷酸盐的值各站的差别较小。相对来说氨氮的季节变化规律不太明显。分析表明营养盐的季节变化受河流径流及水体内各生态过程的共同作用。叶绿素的季节变化呈春夏季高 (2 .6~ 5 .1mg/m3 ) ,冬季低 (0 .2~ 0 .6 mg/m3 )的特征。并从浮游植物碳量平面分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南美白对虾淡养过程中虾池水质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 4个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虾池池水的温度、盐度、p H值、溶解氧、营养盐 (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磷酸盐 )、叶绿素 a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 :( 1 ) 4个虾池池水的温度为 2 3~ 2 9℃ ,盐度为 1 .1 0 0~ 1 .5 0 0 ,p H值为 8.1~ 8.8,溶解氧质量浓度为 4.84~ 6.95mg/L,基本适合南美白对虾生长过程中对水质的要求 ;( 2 ) 4个虾池池水中的无机氮和无机磷含量几乎全部超过富营养化阈值 ,其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 0 .436mg/L和 0 .1 5 3mg/L。硝酸盐是总氮的主要存在形式 ,铵盐与亚硝酸盐在水体中的含量较高 ,但均低于南美白对虾要求的安全质量浓度 ,其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 82 .2 3μg/L和 5 5 .0 5μg/L。叶绿素 a含量很高 ,但在各虾池池水中的含量变化不一 ,与无机氮含量呈负相关。N/P值为 0 .5 8~ 1 1 .5 8,个别虾池达 32 .5 6,但各虾池绝大部分时间的 N/P值为 5以下。  相似文献   

13.
罗源湾水质评价与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9年7月对罗源湾的调查数据,对罗源湾水质和富营养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罗源湾海域营养盐含量较高:无机氮均值为0.30 mg/L,活性磷酸盐均值为0.07 mg/L;总体来看,湾北部高于南部,高值多分布于近岸区域。富营养化分级评价表明该海域处于氮限制性富营养化阶段。通过对近30 a的历史文献进行研究,对罗源湾海域富营养化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分别于2012年9月、2013年1、6月,对九龙江两大支流北溪、西溪及河口区开展了3个航次的营养盐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河口区表层水体溶解无机氮(DIN)、总磷(TP)和活性磷酸盐(PO4-P)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13-17.35、0.14-1.00和0.00-0.38 mg/dm3,受上游输入和海水稀释作用,营养盐浓度由淡水端至海水端逐渐降低.北溪表层水体的DIN、TP和活性磷酸盐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1.99-24.92、0.12-1.47和0.04-0.68 mg/dm3,受龙岩地区工农业生产及城市进程影响,由上游至下游逐渐降低.西溪表层水体的DIN、TP和活性磷酸盐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2.74-20.61、0.14-0.92和0.02-0.37 mg/dm3,受上游农业生产和下游漳州地区人类活动影响,上下游的DIN质量浓度较高.此外,九龙江沿岸的人类活动可能影响了该地区水体中的溶解无机氮形态组成:北溪和西溪上游的NH4-N和NO3-N占比分别较高.水期分析表明,2013年1月的DIN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水期,而不同区域TP和活性磷酸盐的水期波动不尽相同.营养盐结构分析表明,九龙江总体处于磷限制状态,但在河口及北溪部分站位,CDIN/CPO4-P比值已达到适合浮游生物生长繁殖的水平.潜在富营养化程度评价表明,九龙江河口多数站位均处于N或P限制的富营养化级别,但由于N、P营养盐的绝对浓度较高,具有水华暴发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5.
河口营养盐基准制定过程中,基准值的确定以参照状态为基础。在选择参考点时,可以采用两种途径:一是历史数据分析,二是实际调查数据分析。本文以辽河口为例,主要应用频数统计分析法建立了辽河口营养物总磷(TP)、总氮(TN)、活性磷酸盐(PO~(3-)_4)、溶解无机氮(DIN)及响应指标叶绿素a(Chl-a)、溶解氧(DO)的参照状态。辽河口营养物总氮、总磷、溶解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推荐基准值为1.11、0.037、0.77和0.004 7mg/L;响应指标叶绿素a、溶解氧的推荐基准值为0.011、5.73mg/L。研究结果旨在为中国开展系统的水质基准、标准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2011年5月和8月两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东山湾营养盐含量、分布、结构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并探讨了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限制情况。结果表明,除活性硅酸盐,夏季活性磷酸盐、总磷、无机氮和总氮含量均高于春季;春、夏活性硅酸盐、活性磷酸盐、总磷、无机氮和总氮分布整体呈现为漳江入海口和八尺门海域含量较高,其含量、分布主要受漳江陆源径流的影响,其次为浮游植物的消长;春季东山湾海域水体中N/P、Si/N、Si/P和TN/TP平均比值分别为64.3、9.1、583.1和13.4,夏季平均比值有所降低,分别为28.3、4.9、155.3和13.3;春季N/P、Si/N、Si/P、TN/TP高值区均位于湾口位置,而夏季N/P、Si/N、Si/P、TN/TP整体呈现以八尺门邻近海域为中心、自西向东扩散;2011年春、夏季均存在磷限制现象,春季尤为严重,磷限制的站位比例为83.3%。  相似文献   

17.
杭州湾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基于2015年1—12月杭州湾海域1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杭州湾海域营养盐溶解无机氮(DIN)和活性磷酸盐(PO_4~(3-))的月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杭州湾表层海水DIN和PO_4~(3-)含量空间分布月际间变化明显,其变化受湾内、沿岸径流输入和长江冲淡水影响显著。杭州湾海域12个月DIN含量均超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硝酸盐氮(NO_3~-)占DIN的94%及以上。N/P值处于较高水平,内湾(IB)和外湾(OB)的N/P值季节性变化幅度比中湾(CB)大,海湾生态系统对磷的变化敏感。营养盐-盐度对研究区域的水体混合状况有明显的指示作用,杭州湾营养盐的分布主要受物理混合作用所控制,浮游生物活动对营养盐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对旅游旺季期间三亚湾沿岸不同人口聚集密度区域水体中磷营养盐进行研究,分析人口聚居区密度对沿岸水体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4月份,1-5号采样点磷酸盐含量分别为1.21±2.71、1.41±3.06、2.01±7.23、2.37±4.34、1.78±1.14 mg/L(×104);总磷含量分别为4.64±4.05、5.66±4.38、8.30±3.86、8.86±6.64、7.09±5.73 mg/L(×104)。统计分析各聚居区间总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磷酸盐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磷酸盐含量沿岸人口聚居密度较大区域的水体显著高于沿岸人口聚居密度较小区域的水体。结论:沿岸人口聚居密度对三亚湾近岸水体中的磷酸盐含量有显著性影响,对总磷含量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据2016年胶州湾水质自动监测的数据结果,分析了水质变化趋势,并统计和评价其水质超标情况。结果表明:2016-04—11水质自动站海域溶解氧质量浓度和pH的日均值均达到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达标率为100%;活性磷酸盐年均值为0.023 mg/L,无机氮年均值为0.154 mg/L,以硝酸盐为主(64.9%);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率均为16.7%,而且集中在降雨量较大的8月、9月,营养盐指标超标基本与海泊河的淡水输入有关;叶绿素a质量浓度与溶解氧、pH和浊度呈显著正相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对该海域表层海水的水质参数影响较大;自动站监测和人工监测的营养盐在年际变化上呈现较一致的趋势,说明运用水质自动站监测该海域的营养盐变化趋势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下游营养盐浓度季节变化及其入海通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1年3月~2002年2月期间在黄河下游采集溶解及颗粒态营养盐样品,分析了黄河径流中各形态的营养盐的浓度及其月动态,估算此时段内黄河的营养盐入海通量。研究发现,溶解无机氮是溶解总氮的主要存在形式,硝酸盐是黄河中氮的最主要存在形态,其季节变化与水量变化趋势相反,年平均含量为(260.6±84.0)μmol/L,显著高于世界其它河流,为世界背景值(7.14μmol/L)的20多倍;黄河中磷主要以颗粒态存在,颗粒态磷含量变化规律与SPM的分布一致,其年平均含量为(16.2±22.9)μmol/L,磷酸盐含量较低,年平均含量为(0.42±0.20)μmol/L,与世界河流的平均水平相当。硅酸盐年平均含量为(122.0±18.2)μmol/L。每年约有17 200 t的总氮和1 600 t的总磷输入渤海,氮通量表现出在春季3月较高;磷通量在9月出现最高值,春季3,4月也较高;硅酸盐通量在3月出现最高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