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海上丝绸之路海啸灾害危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商业和贸易的通道, 也是东西方文化友谊的道路。2004年印度洋海啸对丝路沿线的多个沿海国家造成了重大破坏。因此需要对海啸发生规律和危害进行分析, 以确保海上丝绸之路上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安全。为探索和识别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海啸灾害, 本文给出了历史海啸事件的特征和规律。从震源震级、震源深度和水深等震源参数中发现了一些历史海啸数据背后的有用信息。本文还探讨了不同震级引起海啸的概率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海啸主要发生在8个主要构造断层, 每个断层都有不同的海啸发生规律。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采用数值模型模拟了海上丝绸之路沿岸的潜在海啸,计算结果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沿岸的潜在海啸灾害程度。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海啸灾害预警, 能够为保证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交流的安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重现了1707年宝永地震海啸的传播过程,定量分析了我国东海沿岸海啸时空分布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地震发生2.5小时后海啸波传至东海陆架,震后6小时浙江沿海地区遭到海啸的袭击,沿岸最大海啸波高为0.8米。通过海啸波在东海大陆架传播时海底地形与波幅的关系,研究分析了东海陆架缓变地形下海啸放大效应,为及时判断沿海可能的海啸强度和受灾程度提供了便捷的估算方法。此外,本文还评估了南海海槽发生极端地震时,中国东海沿岸的海啸危险性,为东海区域针对日本南海海槽进行海啸预警和减灾评估提供定量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前苏联黑海沿岸国家和土耳其共同制定的对黑海进行清洁的合作计划将于近期付诸实施。由于近几十年来黑海沿岸国家忽视了环境保护工作,致使黑海环境状况日趋恶化,给沿海地区的居民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并严重破坏了周围的自然景观。因此,解  相似文献   

4.
1984年12月初,根据中罗双方科学院协定,我们对罗马尼亚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在黑海之滨的美丽城市康斯坦察,受到了罗海洋研究所同事们的热情接待,在那里我们考察了罗马尼亚黑海沿岸生态系的研究工作。黑海向何处去?已成为黑海沿岸四国海洋科学工作者及所有有识之士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台湾海峡一次海啸的初步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一个三维斜压陆架海模式--HAMSOM模式,首先对台湾海峡内的背景潮汐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随后将一个参数化公式作为强迫条件,对1994年发生在海峡内的一次海啸进行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比较吻合.还分析了海啸波在海峡沿岸的分布情况及其对沿岸区域的影响状况,结果表明该次海啸波动对海峡沿岸区域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视点·观察     
海啸预警级别定义海啸预警级别分为Ⅰ、Ⅱ、Ⅲ、Ⅳ级警报,分别表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一般,颜色依次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1)Ⅰ级海啸警报(红色)受海啸影响,预计沿岸验潮站出现3米(正常潮位以上,下同)以上海啸波高、300千米以上岸段严重受损、危及生命财产时,发布Ⅰ级海啸警报。(2)Ⅱ级海啸警报(橙色)受海啸影响,预计沿岸验潮站出现2米~3米海啸波高、局部岸段严重受损、危及生命财产时,发布Ⅱ级海啸警报。(3)Ⅲ级海啸警报(黄色)(4)Ⅳ级海啸警报(蓝色)受海啸影响,预计沿岸验潮站出现1米~2米海啸波高、受灾地区发生房屋、船只等受…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三亚湾和台山广海湾实测水位数据,分析了2010年智利和2011年日本海啸在中国近岸传播的海啸波形。通过与2个深海海啸观测浮标(DART)观测到的海啸波形对照,采用功率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技术,研究远场海啸在中国华南沿岸的海啸波特征和传播规律。在2次事件中,海啸波通过巴士海峡进入中国南海后,大约3~4h到达华南沿岸。地形效应是决定海啸波能量的重要因素,特定周期的海啸波得到选择性增强。海啸波在近岸海湾持续时间长达2~3d,海啸波周期越长,持续时间越久。2次海啸事件均未对我国沿海造成灾害性影响,但是通过海啸波形的对比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南海北部地形对海啸波的响应特征,为防范海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黑海已成为地球上受污染最严重的半封闭海,并且是最为复杂的生态问题之一。黑海是一个内陆海,它通过30多公里狭长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与地中海相连结。这样的地理形势使水流交换缓慢,一些有毒物质沉积在黑海海底。从黑海沿  相似文献   

9.
林法玲 《台湾海峡》2012,31(4):565-570
福建地处西北太平洋沿岸,在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是海啸灾害潜在风险区."3.11"日本地震海啸,福建沿岸验潮站就监测到其海啸波.利用CTSU地震海啸数值模式,模拟了"3.11"日本地震海啸对福建近海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况较吻合.同时,利用该数值模式模拟分析了可能来自于琉球群岛和南海附近海域的地震海啸对福建近海的影响,分析表明,如果在琉球群岛海域(28.0°N,129.0°E)发生8.8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将在4.5 h左右抵达福建北部海岸,最大海啸波幅可达2 m;如果在马尼拉海沟附近海域(17.5°N,119.0°E)发生8.8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将在4 h左右抵达福建南部海岸,最大海啸波幅可达3 m,均会给福建沿海地区带来灾害性影响.为此,本文亦针对性提出了防范地震海啸的一些措施与建议,为福建省海洋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浙江沿海潜在区域地震海啸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COMCOT海啸模型建立三重网格模型模拟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9.0级地震引发的海啸发生、发展以及在我国东南沿海传播过程。震源附近浮标站以及浙江沿海的潮位站实测资料验证结果显示,大部分监测站首波到达时间和海啸波的计算值相差在15%以内,表明模型可较好的模拟海啸在计算域内的传播过程。研究表明日本南海海槽、冲绳海槽以及琉球海沟南部是影响浙江沿海主要的区域潜在震源,通过情景计算分别模拟3个潜在震源9.1级、8.0级和8.7级地震引发的海啸对浙江沿海的海啸风险,计算结果表明,海啸波产生后可在3~8h内传至浙江省沿岸,海啸波达1~3m,最大可达4m,此时浙江沿岸面临Ⅲ~Ⅳ级海啸风险,达到淹没至严重淹没等级。  相似文献   

11.
2011 年11 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UNESCO)发起了代号为“Exercise Pacific Wave 11”的跨国海啸演习, 演习区域为整个太平洋海区。中国应邀参加了本次演习, 演习在我国海域地震带上假设了两个震源, 分别位于琉球海沟和马尼拉海沟。为了评估这两个潜在海啸对我国的影响,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 对其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这两处震源所引发的海啸均能对我国造成灾害性影响, 受影响严重的省市有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 从传播时间图上看, 若发生大海啸, 海啸波将在5 h 内, 陆续影响沿海各省市; 相比琉球海沟, 马尼拉海沟震源产生的海啸会更快到达我国沿岸。  相似文献   

12.
李文渭 《海洋科学》1991,15(6):24-26
我国人民很早就注意海洋灾害,尤其对风暴潮灾更为关注。从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早在汉代,公元前48年已记载有渤海南部沿岸发生的风暴潮灾和地震海啸。自此以后的文献中屡有记载。由于历史文献浩繁,  相似文献   

13.
leithian 《海洋世界》2014,(10):18-21
<正>说起地中海,首先想到的,是满满的异域风情和浪漫。来到这里,确实会有一种到达世界中心的感觉。地中海,像是一个世界的交通枢纽。这片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在世界地图上实在是块不大的地方。热情似火的西班牙巴塞罗那、浓郁阿拉伯风情的埃及亚历山大港、世界文明发展的代表之一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三种截然不同的异域风情,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同在地中海的沿岸。历史,赋予了地中海沿岸讲不完的故事。从迦太基人与罗马人的地中海霸  相似文献   

14.
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智利北部近海发生8.2级地震。地震引发了海啸,南美智利、秘鲁等国沿岸的多个海洋站监测到了明显的海啸波动。文章利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开发的CTSU海啸数值模式对这次智利海啸事件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距离震源最近的智利北部受灾严重,秘鲁以及智利南部等海域的海啸波相对较小。沿海站点的第一波海啸波的数值模拟曲线与实测曲线基本吻合。由于数值模型的理想化和近岸水深地形数据分辨率不够,后续海啸波部分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存在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15.
近百年来 ,黑海始终是科学家热衷研究的对象。沿岸国家对该海区的调查研究不计其数 ,但许多不解之谜却长期困惑着科学家们。 192 7年克里米亚大地震期间 ,发生了一场海面起火 ,无法查明原因 ,使人不可思议的奇特现象 ,直到今天才发现燃烧是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向海面释放的结果。2 0 0 2年 1月 ,由德国联合俄罗斯、乌克兰的几十名海洋生物、化学、地质、地球物理的科学家乘“流星”号考察船对黑海进行综合考察。这次联合考察最重大的发现是黑海海底蕴藏有储量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据估计 ,如果能将这种固态可燃冰从海底开采出来 ,…  相似文献   

16.
2017年9月8日4时49分(UTC),墨西哥瓦哈卡州沿岸海域(15.21°N,93.64°W)发生Mw8.2级地震,震源深度30 km。强震在该海域引发海啸,海啸对震源附近数百千米范围内造成了严重影响。位于太平洋上的多个海啸监测网络捕捉到了海啸信号并详细记录了此次海啸的传播过程。本文选用了近场2个DART浮标和6个验潮站的水位数据,通过潮汐调和分析和滤波分离出海啸信号,对近场海啸特征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采用小波变换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了海啸的波频特征。基于Okada弹性位错理论断层模型计算得到了强震引发的海底形变分布,并采用MOST海啸模式对本次海啸事件近场传播特征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观测吻合较好。最后,基于实测和模拟结果,详细分析了此次地震海啸的近场分布特征,发现除受海啸源的强度和几何分布特征影响外,近岸海啸波还主要受地形特征控制,在与特定地形相互作用后波幅产生放大效应,会进一步加剧海啸造成的灾害。  相似文献   

17.
当块体水下重量向坡下的分量超过了破裂面上的抗剪强度时,就会发生海底滑坡。滑坡事件的结果取决于受影响的块体、范围以及事件的动力学机制,其结果可能对海底设施和建筑物毫无影响,也有可能造成巨大破坏,甚至可能诱发海啸并对沿岸造成广泛影响。我们是通过在河流三角洲和冰川冲积扇附近的陆坡上所见的滑坡痕迹以及广泛运移的海洋沉积物发现了大型的滑坡事件。这些滑坡发生在坡角非常低的陆坡区,从较深的水域一直延伸至陆架外缘。在更新世期间,这些地区沉积物的堆积量大而且比较快速,  相似文献   

18.
南海潜在海啸灾害的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南海海域的地形条件、地质构造、地震学特征以及历史地震记录,在回顾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海可能引发地震海啸的震源区域,并讨论了在我国南海沿岸发生海啸灾害的潜在可能性。采用目前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COMCOT海啸模式,对马尼拉海沟的潜在地震引发的海啸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计算中包含了由地震参数到海面初始变形的转换、海啸的深水传播过程以及海啸的浅水传播过程。采用三重嵌套网格,外层网格对应于大范围的深水区域,使用球坐标系下的线性控制方程;第二层网格对应中等范围的较浅水区域,使用球坐标系下的非线性控制方程;第三层网格对应小范围的浅水区域,使用直角坐标系下的非线性控制方程。由模拟计算得到的海啸传时分布、近岸海面升降强度、四个特定点上海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等的结果表明,我国南海沿岸遭受海啸袭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应进一步对南海海啸进行监测、预警和研究。COMCOT模式性能良好,可用于对南海潜在地震海啸的进一步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值模拟的渤海海域地震海啸危险性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地震海啸产生的条件,结合渤海海域的地形特征、地质构造、地震学特征和历史地震及海啸记录对渤海海域潜在的地震海啸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渤海可能引发地震海啸的震源区域,讨论了渤海发生海啸灾害的可能性。文中通过数值模拟再现了渤海历史上几次规模较大的地震事件可能引发的海啸情景,研究分析了可能的地震海啸在渤海及周边海域的传播过程及波动特征.地震海啸传播模型采用基于四叉树原理的自适应网格加密技术,有效解决了局部分辨率与计算效率之间的矛盾。数值计算包括地震海啸产生及传播过程。利用该模型对渤海潜在的地震海啸进行了数值计算,基于数值计算结果定量阐述了渤海海域潜在地震海啸对渤海局部岸段及北黄海沿岸的影响,给出了渤海可能地震海啸危险性划分;研究结果将为我国海啸危险性分析和海啸预警技术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土耳其共和国北临黑海,西靠马尔马拉海和爱琴海,南临地中海,周围被4个海域所包围,海岸线总长8333公里。土耳其有200个天然湖泊,159个达姆湖,拥有淡水水面135万公顷,另有175000公里的河流。由于土耳其拥有广阔的海域和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