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长江口外及毗邻海域盐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5年夏季和秋季以及2006年春季在长江口外及毗邻水域进行大、小潮准同步周日连续观测的盐度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总结了长江口外及毗邻海域盐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测量区域内盐度平面分布特征是以长江口和杭州湾湾内为相对低盐中心,向外海和南北两翼盐度增高,存在盐度梯度较高的带;2)盐度垂向分布...  相似文献   

2.
水文气象条件变化对长江口盐水入侵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论述了长江口盐水入侵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入侵变化规律及时空分布特征,将三维数值模式EFDC应用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对长江口、杭州湾及邻近海区的水动力特性及盐度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北港的盐水入侵强度高于北槽,北槽的盐水入侵强度又高于南槽,并且北港淡水往外冲淡的强度也高于南、北槽.在模拟长江口水动力特征和盐...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7-2009年的水文泥沙资料,对长江口外海域的潮流及含沙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表明:长江口外海域的含沙量在冬季要显著高于夏季;潮流在大潮期均出现逐年递增之趋势,在小潮期则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态势,而合沙量在近岸海域的大潮期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特征,在小潮期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远岸海域的含沙量则在大潮期和...  相似文献   

4.
将长江口、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作为研究整体,建立该海区的三维Lagrange正压环流的分阶数值模式,综合考虑径流、东中国海背景环流、风应力和M2,S2,O1,K1 4大天文分潮的综合作用,运用"流速分解法"将环流分为正压梯度流、风生流、潮致余流及零阶环流的非线性耦合流等4个分量,模拟了冬夏两季长江口、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区的Lagrange正压环流结构.结果表明,零阶环流受东中国海背景环流控制;潮致余流是该海区一个重要分量;杭州湾内正压环流主要由风生流和潮致余流控制.  相似文献   

5.
长江口邻近海域具有显著的强潮特征,除近岸海域外,离岸海域缺乏长期实测的潮汐潮流资料。本文分析了长时间序列的水位观测资料,结果显示长江口海域的潮汐类型属于正规半日潮,近岸海域浅水分潮显著;M2分潮是最显著的半日分潮,振幅具有从东面开阔海域向西面杭州湾口浅水海域或岛群增加的趋势。剖面海流观测资料表明本海域的潮流类型为正规半日潮流,M2分潮流是最显著的半日分潮流,以旋转潮流为主;长江口门南侧两站为逆时针旋转,口门以东站位均为顺时针旋转。潮流的垂直结构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M2分潮流的椭圆率多为负值,潮流的椭圆率、最大流速方向和最大流速到达时间都随深度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6.
杭州湾潮汐特征时空变化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杭州湾是世界著名的强潮河口湾,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基于杭州湾口内外实测潮汐资料,对杭州湾潮汐特征及时空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包括高潮位、低潮位、平均潮位、潮差、涨潮历时以及天文潮变化,同时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潮汐特征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最近50年来,杭州湾年平均高潮位和海平面抬高,潮差增大;澉浦年平均低潮位抬高,涨潮历时缩短,浅海分潮增大;钱塘江河口治江缩窄是造成杭州湾潮汐变化的主要因素;浙江和邻近海域的涉海工程可能是造成浙江沿海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从潮能通量变化看6000a以来长江口的迁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引入潮能通量变化的概念,将河口区沉积动力环境、泥沙运移与能量变化联系起来,以东中国海三维高精度潮波模拟为基础,对长江口演变进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全新世最大海侵以来,科氏力造成的潮能通量变化在长江口、杭州湾、舟山群岛及其外侧始终为负,减少的方向为西北;其负值区界于东经124°以西及北纬28°以北。说明科氏力的作用是使泥沙在长江和杭州湾口及其外侧邻近海域沉积,且沉积体向东南方向发育;在现代长江口外海区沉积动力环境条件下,长江口向东南迁移的范围不会越过东经124°、北纬28°这一界线。舟山群岛造成的潮能通量变化与科氏力的作用一致,但其作用量较小,仅为科氏力的1/50,影响范围也较局限。  相似文献   

8.
基于遥感数据,采用功率谱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长江口邻近海域海表温度(SST)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2—2017年长江口邻近海域的SST 整体表现为每10 a升温约0.48 °C的趋势,且具有10.0,3.6,2.4和1.0 a的振荡周期。长期以来,冬、春、夏、秋四季的长江口邻近海域SST总体呈现升温趋势,其中春季的升温趋势最显著,而秋季变化趋势最不明显。研究海区的SST呈现明显西北—东南向温度递增的分布特征。此外,长江口径流量的变化对邻近海域的SST具有一定影响,从多年变化来看,径流量增大(减小),长江口邻近海域SST随之升高(降低),从月变化来看,3月、4月和9月的长江径流对SST有影响。气温对SST具有一定的强迫作用,大气温度的总体趋势是升高的,通过海气相互作用进行热传输,从而造成长江口邻近海域SST升温。  相似文献   

9.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2007年2、5、8、11月4个航次野外调查资料,系统地探讨了长江口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TOC)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类型以细砂和粉砂为主,细颗粒泥沙主要分布在调查水域南部,北部海域以砂组分为主,沉积物组成和分布具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长江口及其邻近海...  相似文献   

10.
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地形地貌对于长江口航道安全、生态环境、海岸带工程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拟采用世界上第一颗静止水色卫星GOCI(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Imager)开展长江口Kd(490)的季节和潮汐变化规律研究,以期为采用机载激光测深提供预评估信息。研究得到结论如下: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体为典型的二类水体,悬浮泥沙含量最高可由杭州湾内几千mg/L迅速降低至10 mg/L以下,因此,分段式的漫衰减系数反演算法适用于研究区域;Kd(490)反演结果表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Kd(490)值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冬高夏低,春秋居中,长江冲淡水流量和季风是影响其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在一个潮周期内,Kd(490)值总体表现为低潮期低于高潮期,悬浮泥沙浓度和潮水的潮位是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Kd(490)值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指出,长江口及杭州湾内激光可探测深度约在5~22 m范围内,夏季退潮低潮位最适合激光雷达观测。由此可见,GOCI 8景/d,1景/h的分辨率可以实现Kd(490)的动态变化监控,而且可以实现在相同潮位下更为合理地描述Kd(490)值的季节变化,为机载激光雷达探测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I~crIONThestudiesofseaalgageneticengineeringstartedintheearly1950s.HOwever,itSdevelopmentishinderedgreatlybecauseitisdifficulttogetisolatedlivecellsandprotoplasts.TheenZymeswhicharesuitabletohigherplantsarenotsuitabletoisolatetheseaalgaecellsandproto...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壳寡糖及全乙酰壳寡糖的制备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原料、温度、时间对降解产物的影响.制备了八种寡糖(八乙酰壳二糖、十一乙酰壳三糖、十四乙酰壳四糖和十七乙酰壳五糖,以及N,N′-二乙酰壳二糖、N,N′,N″-三乙酰壳三糖、N,N′,N″,N′′′四乙酰壳四糖和N,N′,N″,N′′′,N′′′′-五乙酰壳五糖),并通过IR、NMR及MS等确定了其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3.
高畦深沟种植水稻、有机蔬菜,沟中施投化粪池污水、生活废水、腐烂瓜果蔬菜、各类粪便、田间杂草、藤蔓秸秆等培养水蚯蚓、福寿螺、小球藻、水蚤等饵料生物,构成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通过水生生物和农作物的作用使有机污染物在田间得到衰减和清除。这种立体生产、综合利用集约生产模式,有利于降低饵料生物生产成本,有助于解决自然耕种收获量较少、成本较高的问题,能使有机垃圾、污水处理工艺简单、费用少,并能变废为宝生产出大量的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  相似文献   

14.
中国湖泊与环境演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总结了近30年来中国湖泊与环境演变研究的状况。20世纪70—80年代中期,湖泊沉积研究受油田开发的带动而得以兴起;80年代中期以后,研究的内容侧重气候变化,研究区域不断扩大,方法不断完善,测年手段更趋精确。目前该领域研究的新特点表现为:注重研究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湖泊,加强短时间尺度研究,注重人为因素对湖泊沉积环境的影响。今后研究方向为:①加强环境指标与环境要素间的定量关系研究;②加强分析人为因素对环境演变的影响。③加强高分辨率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的整体、长序列研究,建立湖泊数据库。  相似文献   

15.
选取在台湾岛附近发生异常北折的台风“洛坦”和异常西折的台风“奥玛”, 对其环流形势进行对比分析, 之后将全风场分解为气候场和瞬时扰动风场, 应用扩展的β-平流模型对“洛坦”和“奥玛”的异常偏折路径进行预报尝试。结果表明: 1)两个台风的500hPa全风场分析表明, 副高及槽前西南气流为“奥玛”异常北折的主要影响系统; 而“洛坦”北侧的大陆高压与副高合并加强有利于其西折。2)扰动风场的分布表明, 北折“洛坦”南侧的西南风逐渐增大, 东侧的东南风逐渐转变为南风, 在异常偏折时刻形成一条向北的“输送带”利于其北折; 西折“奥玛”在其异常偏折过程中其北侧一直维持着一个反气旋性环流, 向西输送分量逐渐增加, 利于其西折。3)利用扩展的β-平流模型对两个台风路径进行预报, 发现在综合考虑气候态和扰动场时, “洛坦”的路径预报效果最好, 而考虑瞬时扰动场时“奥玛”的西折预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综述海洋微生物微包埋培养技术的相关研究概况及应用进展。适于海洋微生物包埋的微球制备技术主要有:水油乳化法、膜乳化法、挤出法、微流体法等。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培养技术可用于海洋微生物生物多样性研究;慢速生长菌株的培养和分离及微生物传感器的制备等。随着研究的深入,该技术将在海洋微生物的研究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全球有效波高和风速的时空变化及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The climatology of significant wave height(SWH) and sea surface wind speed are matters of concern in the fields of both meteorology and oceanography because they are very 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planning offshore structures and ship routings. The TOPEX/Poseidon altimeter, which collected data for about 13 years from September 1992 to October 2005, has measured SWHs and surface wind speeds over most of the world's oceans. In this paper, a study of the global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s and variations of SWH and sea surface wind speed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TOPEX/Poseidon altimeter data set. The rang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ations were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for the Pacific, Atlantic, and Indian oceans. Areas of rough waves and strong sea surface winds were localized precisely,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WH and sea surface wind speed analyzed.  相似文献   

18.
19.
三种绿藻多糖的提取及理化性质和活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80℃水浴8h、乙醇沉淀、Sevage法去除蛋白质的方法提取湛江裂片石莼、肠浒苔和总状蕨藻多糖,并用Molish反应、Fehling反应鉴定多糖的化学性质,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总糖含量,用Dodgson法测定多糖的硫酸基含量,用Folin-酚法测定多糖的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3种绿藻的多糖提取率和多糖总糖含量以裂片石莼最高,分别为3.0%和72.6%,总状蕨藻最低分别为1.65%和38.6%;3种绿藻的硫酸基含量相差不大.总状蕨藻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4.5%.3种多糖溶液作用于体外白血病细胞结果以总状蕨藻的抑制效果最明显,浓度为12mg/dm^3的总状蕨藻多糖溶液作用72h的抑瘤率达66%.  相似文献   

20.
辽东湾两侧砂质海岸侵蚀灾害与防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自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由于多种原因,辽东湾东西两侧的初始沙质海岸侵蚀范围逐年扩大,侵蚀不断加剧,给当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由多年监测资料发现,侵蚀严重的熊岳岸线以2~4m/a的速率而大幅度后退,特别严重的地区最大后退达10km;辽西绥中某些岸段平均每年后退1~2m。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一些海域管理措施的出台和相应的海岸防护工程的建设,海岸侵蚀逐渐减弱。通过现场调查和多年监测,分析了辽东湾东西两侧砂质海岸侵蚀的特点,认为海岸组成物质松散与海岸动力作用强烈是本区现代海岸侵蚀的基本条件,人为活动是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海岸侵蚀灾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