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介绍吴玉华教授运用散结消瘤方治疗乳腺癌的经验。总结晚期乳腺癌主要病机在于气虚血瘀,癌毒内蕴,加之放化疗后,正气大伤,气血亏虚,易致机体阴阳失调,癌毒内结。临证以散结消瘤方为主辨证论治,随症加减。散结消瘤方具有扶正固本、化瘀解毒、软坚散结之功,能明显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消癌方治疗结直肠癌Ⅳ期脾虚瘀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结直肠癌Ⅳ期脾虚瘀毒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mFOLFOX6方案行全身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健脾消癌方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25/30),对照组为60.00%(18/3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提高,CEA和CAl99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扶正消积法拟定的健脾消癌方可有效提高结直肠癌Ⅳ期脾虚瘀毒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并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介绍蔡美主任医师治疗乳腺癌术后的经验。其认为乳腺癌的病因主要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洁、劳倦过度及六淫外邪等,基本病机为正气亏虚、瘀毒内结,临床可分为肝郁气滞、痰毒互结、气血亏虚、脾肾虚损、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等证型。蔡师认为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主要为气阴两虚之证,阴虚日久则出现火旺之证,临证辨治应从肝、脾、肾三方面综合考虑,以扶固正气为主,视其气血盈亏分虚辨实,适当佐以祛邪,达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之效,自拟脾肾方,针对术后治疗的不同时期和并发症,分清轻重缓急,悉心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归芍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肝肾亏虚、瘀毒内结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肾亏虚、瘀毒内结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归芍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相关指标[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和24 h尿蛋白定量(U-TP/24h)]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00% (39/50),对照组为46.00% (23/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各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以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芍参芪地黄汤加减可以改善肝肾亏虚、瘀毒内结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介绍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基于肝脾郁怒、脾肾两虚两大病机,从肝脾肾论治乳腺癌的临证经验。潘教授认为乳腺癌发病初期与情志紧密相关,情志不畅,肝失条达,郁久而气血瘀滞,肝郁横逆犯脾,肝脾郁怒,痰瘀互结于乳而致病;而乳腺癌治疗后期,正气大损,伤及脾肾,脾肾亏虚,毒邪蕴结于经络骨骼而易发骨瘤等。临床上潘教授治疗乳癌多从肝脾肾论治,以疏肝健脾、补肾益精,化瘀解毒为法,辨证论治,重视个体治疗,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所侧重及兼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扶正消癌方对结直肠癌(CRC)根治术后患者的环氧化酶-2(COX-2)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的影响。方法:将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2组均采用FOLFOX4方案治疗后,治疗组予扶正消癌方治疗,对照组予香菇多糖片治疗。结果:治疗组Cathepsin-D活性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2组COX-2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癌方能够降低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Cathepsin-D和COX-2的表达水平,表明抗肿瘤血管生成可能是扶正消癌方抑制肿瘤进展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湖南省乳腺癌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其中医证治规律。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邵阳市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将患者病案资料运用“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医案分析平台”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并进行频次统计与分析。结果:共有1977份病案纳入研究。患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1~60岁;女性患者1976例,已婚患者1961例(99.19%);职业主要为务农[807例(40.82%)];发病节气以惊蛰后[117例(6.36%)]为多;采用放、化疗治疗者1880例(95.09%);主要症状为神疲乏力、疼痛、咳嗽;主要舌象为苔薄白、苔白、舌淡红;主要脉象为脉细、脉弦、脉弱;主要证型为气血亏虚证,毒瘀互结证,气血亏虚、毒瘀互结证;主要治法为益气健脾补血,益气养血、化瘀解毒,化瘀解毒;方剂中,八珍汤加减占23.08%,参苓白术散加减占11.02%,乳癌复方加减占9.13%;中药使用情况中,白术使用比为8.54%,白花蛇舌草为7.50%,人参为7.39%;药物类别分布中,补益类占49.99%,清热类占13.63%,利水渗湿类占9.08%。结论:1977 例湖南省乳腺癌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婚史、职业、发病节气等方面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点,其证治方药亦有一定规律可循,可资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潘敏求教授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潘教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此类患者阴阳失和,多属肝肾亏虚、瘀毒内结之证,故提出“调和阴阳”的总治则及“疏肝补肾、化瘀解毒”的治法,常予六味地黄丸、二仙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并随症加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放射治疗是盆腹腔恶性肿瘤局部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放射治疗易导致放射性肠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总结分析了贾英杰教授治疗放射性肠炎的学术经验。贾教授认为正气内虚、火毒侵袭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临床辨证分为湿热下注、邪毒炽盛、肝脾不和、脾肾阳虚四型进行治疗,以自拟消岩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并配合清热解毒、化瘀消肿方药进行局部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10.
介绍李平教授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的经验。李教授认为,元气化生异常、正气亏虚、毒瘤内生是肿瘤发生的始动因素,毒生病络是肿瘤转移的基础,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提出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稳化生、扶正气、清瘤毒、调病络”的治疗原则。而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气血亏虚,气虚毒滞或余毒未清,毒生病络,故提出益气健脾、扶正通络的治疗方针,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固本化积方治疗Ⅲ、Ⅳ期气虚毒瘀型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毒瘀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固本化积方加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KP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2组KP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CRP、IL-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化积方能提高Ⅲ、Ⅳ期气虚毒瘀型胰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局部炎性微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介绍周洁教授运用虫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周教授临床常运用僵蚕、蝉蜕、蜂房、地龙、全蝎等虫类药,认为其具有祛邪引经和活血通络的功能,能够破血消癥、祛毒散结,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但虫类药善于攻伐走窜,药性峻猛深入,虽攻毒散结效果显著,但或有毒性、或损伤气血、或中伤胃气,故使用应更加谨慎。因此,周教授在运用虫类药的同时注重配伍调养气血、顾护脾胃之品,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西医基础治疗结合中医病因病机及分期论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学认为,DKD早期以脾肾亏虚为本,导致气阴两虚兼内热,瘀血内生;继而毒邪内蕴,瘀毒互结,损伤肾络;久则耗伤正气,肾损严重。本文从瘀毒理论出发,系统阐述DKD病因病机,并结合临床研究,提出根据瘀毒程度及病情轻重分期论治DKD:早期宜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中期可化瘀通络,降浊解毒;晚期则解毒扶正,化瘀消癥。本文通过从瘀毒理论深入探讨DKD的分期论治,望为DKD患者蛋白尿和肾脏损伤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灌注中药榄香烯乳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肝郁脾虚、瘀毒内结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榄香烯经肝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化疗药物经肝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瘤体客观疗效、毒副作用发生情况及1年生存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中医临床证候、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但在瘤体客观疗效方面与对照组相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毒副作用情况比较,治疗组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KP)4个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治疗后血液、消化、泌尿系统各指标毒副作用分级情况比较,除HGB、TBIL以外,治疗组各指标分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生存情况略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榄香烯经肝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能明显改善原发性肝癌肝郁脾虚、瘀毒内结证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较灌注化疗药物的对照组毒副作用更小,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癌痛方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法治疗瘀毒内结型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瘀毒内结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方癌痛方中医定向透药法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强度、阿片类药物使用量、爆发痛次数、不良反应。结果:2组在第2阶段治疗后疼痛强度较第1阶段治疗后减小,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减少爆发痛次数及改善便秘等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癌痛方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法治疗癌性疼痛,可以减轻疼痛强度、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减少爆发痛次数,改善便秘等不良反应,值得在中重度癌痛患者间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潘敏求教授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经验。潘教授采用中医药辨治放射性食管炎,认为其基本病机为热结津亏,气阴两虚,痰瘀互结,主张以补气生津、清热解毒、祛瘀化痰之法治疗,并在临床上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以金石清解方加减灵活运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稳定病情,并嘱患者勿必未病先防,调摄饮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散结消瘤方治疗乳腺癌的主要作用靶标和主要通路。方法:通过TCMSP平台检索散结消瘤方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标。利用UniProt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得潜在靶标基因。使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散结消瘤方的“成分-靶标”网络。使用Bioinformatics平台将药物靶蛋白和疾病靶点相映射,并绘制Venny图。结合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利用Database for Annotation、DAVID生物信息资源数据库对散结消瘤方的作用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散结消瘤方主要活性成分196种,包括β-谷甾醇、木犀草素、甘草查尔酮及槲皮素等,其中与乳腺癌相关的作用靶标有112个,包括肿瘤蛋白P53、雌激素受体1、丝氨酸特异性蛋白激酶1、原癌基因、氨基端激酶等。涉及的生物过程为激素应答、无机物反应等;细胞组分为激酶结合、蛋白质激酶结合等;分子功能为转录调节复合物、膜筏等。主要涉及癌症途径、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信号、乙型肝炎等通路。结论:散结消瘤方治疗乳腺癌具有多靶点、多机制的优势,为散结消瘤方治疗乳腺癌具体作用机制和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中医证治规律。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邵阳市中医医院确诊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患者2044 例,导出其病历资料,构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数据库,采用本课题组研发的医案分析平台进行分析。结果:2044 例肺癌患者中,男1459 例,女585 例;发病年龄集中在50~79岁;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气促、乏力、胸闷;舌脉主要为舌红、苔薄、脉弦细;单一证型主要为毒瘀互结、气阴两亏、肺脾气虚;复合证型主要为气阴两亏、毒瘀互结,肺脾气虚、毒瘀互结,脾虚痰湿、毒瘀互结,气血亏(两)虚、毒瘀互结;主要治则为益气养阴、化瘀解毒、健脾补肺、益气化痰,以扶正固本为主,兼顾祛邪;常用方以肺复方、四君子汤、麦冬汤加减为主;常用中药以益气养阴、健脾祛湿、解毒化痰类为主。结论:本研究总结了2044 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中医证治规律,对临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介绍胡学军教授治疗肺结节的经验。胡教授认为肺结节与肺、脾、肝关系密切,虚、郁、毒、痰、瘀是其基本病机,治当立足调补脏气不离肺脾肝、祛邪散结重在热毒痰瘀。其中补虚扶正、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化痰散结是治疗肺结节的主要方法,以六君子汤、逍遥散、温胆汤、自拟补肺消结饮等为基本方,配合软坚散结药物,并随症加减。胡教授强调要明体质偏颇处方,审气候环境用药,常获佳效。  相似文献   

20.
介绍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治疗胆囊癌的经验。潘教授认为,胆囊癌发生与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劳倦、七情戚戚相关,提出了瘀、毒、虚的病机观和清、消、补的治疗原则,以清热利湿、健脾理气、化瘀软坚、解毒散结为主法治疗胆囊癌。临床将胆囊癌分为肝气郁结、痰瘀互结、肝胆湿热、肝胆实火、脾虚湿阻五型,分别治以大柴胡汤合大黄蛰虫丸加减、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茵陈蒿汤合五苓散加减、龙胆泻肝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肝复方合茵陈蒿汤加减,取得显著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