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海洋渔业生产安全,关系到广大渔民的切身利益,一直是各级政府部门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建设好海洋渔业安全环境保障系统,为渔业生产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不仅是国家海洋局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也是沿海各省自身应做好的工作职责.而通过渔港有效避风面积计算确定渔港避风容量,确保渔船在港内安全避风,是海洋环境专题预报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Mike21-BW模型,结合霞关一级渔港的设计实例,计算渔港的港内波况,统计出渔港有效避风面积,并按0.6 m以下、0.6-0.8 m和0.8-1.0 m三类港内波高段进行划分,确定相应的避风区域,进一步完善海洋渔业生产安全保障系统,为海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导渔业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渔港避风锚地面积计算的随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避风锚地的面积是渔港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渔港总体设计规范>(SC/T 9010-2000)推荐采用确定性方法计算避风锚地面积.由于没有规定输入参数代表值的确定方法,实际应用时参数取值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经验性,从而导致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引入Monte Carle方法建立了渔港避风锚地面积计算的随机模拟模型,采用不同的概率分布刻划各相关参数,从而获得避风锚地面积的概率分布.实例计算表明,无论采用何种概率分布假定,得到的避风锚地面积均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且不同概率分布假定对95%保证率的避风锚地面积值影响不大;当船长、船宽均取各分组船型的最大值,水深取相应区域水深的平均值,每组渔船之间安全距离及每组渔船数量取规范给定的平均值时,规范方法计算的避风锚地面积保证率在95%左右,从而为规范方法输入参数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东吾洋内湾海域环境为研究对象,基于验证的MIKE21中的HD和MT模型,计算分析了单一建设仙东渔港工程、单一建设关门渔港工程和两个渔港工程同时存在三种情景下东吾洋海域潮流场和泥沙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单一建设关门渔港工程时,流速增幅区域面积最大,关门水道附近泥沙强冲刷区域面积最大;当关门和仙东渔港工程同时存在时,流速增幅及泥沙强冲刷区域面积次之;而当单一建设仙东渔港工程时,流速增幅及泥沙强冲刷区面积最小。相较于其他两种情景,当单一建设关门渔港工程时,关门水道附近水动力条件最强,高流速水体导致沉积在底部的泥沙产生紊动使得水质变得浑浊,对周围藻类植物及浮游动物的生长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也会大大降低紫菜海带养殖区及网箱养殖区的产量,另外对大黄鱼产卵区的分布也会造成很大的冲击。综合考虑,仙东渔港建设较为合理,而关门渔港的选址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环抱式港池的水体交换能力强弱对港池的水质有重要影响,水体交换通道是改善港池水质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以闸坡渔港防波堤改造工程为例,采用不规则三角网格和有限体积方法,在潮流数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平面二维对流-扩散数学模型,开展闸坡渔港扩建前后水体交换能力数值模拟研究,评估工程前后港内水体半交换周期和水体交换率。研究结果表明,闸坡渔港的水体交换能力较强,工程前水体半交换时间为129 h,工程后闸坡渔港水体半交换时间为104 h。工程后洲仔峡防波堤被改为涵洞式桥梁,使渔港与外海形成了水体交换通道,增加了港池内外水体相互作用和水体交换量,相应的水体交换能力增强。而港池外的两个水产养殖区域由于与外海相连,水体交换能力较强,工程前后该区域水体交换能力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
基于最新岸线水深数据,建立了霞关海域浪-潮-流耦合模型,模型经12次台风过程验证,模拟与实测较为一致。从6个影响苍南较严重的台风中,经比选确定1323号台风"菲特"为极限台风。基于极限台风,以22.5 km为单位平移形成18条路径,分10个强度等级,以极限台风风场驱动耦合模型计算了霞关渔港的风暴潮和海浪场,分析地形、风向和海流因素对渔港海域潮位和波高分布的影响。结合实测岸线高程,以最高潮位和波高组合估算各级台风下的漫堤情况,分段对渔港岸线防台等级进行评估,按照就低不就高的原则,确定霞关渔港岸线防台等级为11级。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历史上影响苍南近岸海域的24场风暴潮过程进行分析筛选,确定1323“菲特”为最危险台风路径基础,设计了8~17级的间距为22.5 km的18条构造台风路径,采用FVCOM浪、潮、流耦合模式分别计算潮位场、流场和浪场分布,通过分析渔港岸线是否淹没、锚泊地是否船只走锚、防波堤防浪能力3个指标确定单项防台评估能力,按“就低不就高”的原则最终确定霞关一级渔港的防台风等级为9级,并且渔船锚泊是渔港的薄弱环节,最后结合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渔港防台风建议。  相似文献   

7.
加快浙江渔港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省海岸线长达6000km余,其中大陆岸线1840km,岛屿岸线4300km余,500m^2以上岛屿有3061个,常住人岛屿有190个左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岸线曲折绵长,港湾众多。人们利用自然地形、岬角、港湾建立起众多的渔业港口,全省现有一级群众渔港17处,二级群众渔港25处,三级群众渔港37处,成为渔业生产补给、停泊、避风的后方基地和渔民集聚地。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沿海渔港的功能正在逐步拓展,逐渐发展成为海洋与渔业经济的综合性载体,成为海洋产业聚集、带动与辐射渔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及渔区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及人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渔港经济区是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由于历史“欠账”较多且金融支持渠道较单一,当前渔港基础设施建设仍很薄弱,难以满足渔港经济区综合发展的需求。为此,文章以“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的逻辑构想,采用体现投入与产出关系的拓展C-D生产函数,构建反映渔港经济区产业升级进程的六部门模型,实证分析影响渔港经济区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之间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存在差异;金融支持对产业升级的回归结果不显著,金融支持力度薄弱且亟须加强;人力资本效应不显著,无法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多元化的劳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8年莆田市秀屿区渔港建设建成的统计数据、2009年及2010年秀屿区渔港经营管理现状和秀屿区十二五渔港规划,分析了秀屿区的渔港发展及区域布局,发现秀屿区渔港建设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建设步伐缓慢、经营管理研究滞后、经营管理局面未打开及渔港经济区尚未成型等问题。据此提出秀屿区渔港经营管理的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三个理念、四个措施,即以渔港经济发展为中心,把握立体化和海陆并进两个发展方向,强化可持续发展、创新和法制理念,抓好港权经营许可管理、试点示范、修订港章规范经营管理秩序和提升渔港文化层次等方面工作,并指出要通过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和秀屿区实际做活海文章,促进港城崛起。  相似文献   

10.
象山港避风锚地工程潮流泥沙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现场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借助象山港整体变态物理模型,通过潮汐水流定床和悬沙淤积试验,对湾内拟建奉化市避风锚地工程实施后,附近海域的潮流场变化和海床淤积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避风锚地工程对航道、渔港等周边重要设施的影响有限。从而为工程的海洋环评、海域使用论证及工程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半封闭港湾内其它类似涉海工程的可行性论证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海南陵水县区位和资源优势明显,在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优势独特。文章在分析海南陵水建设海洋强县的优势条件的基础上,指出了建设海洋强县存在的问题,最后为加快实现海洋大县向海洋强县的跨越,从如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建设海洋强县的对策措施:陆海统筹,科学开发利用蓝色国土空间;发展壮大海洋渔业,构建现代渔业格局;充分利用独特的海洋资源环境,发展滨海旅游业;加强新村港整治,充分发挥国家级中心渔港的综合效益;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洋管理,提高海洋综合管控能力;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提高海洋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加强海洋文化建设,提高海洋意识。  相似文献   

12.
区域海洋减灾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量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开展防灾减灾,需要充分了解区域海洋减灾能力现状,从而科学确定未来减灾能力建设的优先领域及重点工程。首先梳理了能力评估与灾害管理阶段、能力建设优先领域、能力评估对象与建设主体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评估指标体系共性设计与区域个性的关系;其次,通过组织部门及地方的相关减灾机构与专家开展多方参与式讨论,综合了海洋、水文、气象、民政、应急、教育及综合减灾等多个领域专家的减灾经验,构建了区域海洋减灾能力评估三级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及136个三级指标;然后,基于专家问卷(有效问卷69份)及层次分析(AHP)方法,量化了三级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区域海洋减灾能力评估三级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成果已在相关市县开展了评估试点应用,为未来在全国范围开展区域海洋减灾能力评估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是当前渔港建设中的一个紧迫问题。文章在对渔港建设的融资现状和渔港设施特征的分析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性质特征的渔港设施建设项目的融资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14.
央子港是潍坊市拟建的一个地方小港,位于白浪河口。由于该处水文等条件复杂和原始资料不足,要选定一个理想的港址比较困难。本文首先根据河流水量、航道和使用等因素否定了在现渔港上游选址的可能性。随后在渔港下游布置了三个港址,经过了在水域、陆域、港区稳定、施工和投资等技术、经济方面的比较,初步认为(2)、(3)方案尚可,尤以(2)较优。最后对风暴潮、河口拦门砂和黄河泥沙对该区的影响问题提出来作为今后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长岛碳汇渔业的发展和国家公园的建设,文章首次核算长岛海域养殖贝藻类的碳汇数据,综合评估长岛海水养殖的碳汇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长岛海水养殖具有一定的碳汇能力,2016—2020年长岛海域养殖贝藻类的平均碳汇量为2.94万t,其中贝类尤其是扇贝的碳汇量显著高于藻类;养殖结构和养殖产量是长岛海水养殖碳汇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养殖产量又受养殖规模、环境、方式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未来长岛发展碳汇渔业应进一步优化海水养殖结构、建立海水养殖碳汇核算体系以及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6.
渔港是沿海渔区十分重要的公益设施,既是地区防灾减灾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渔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和规范大连渔港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和谐渔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渔港基础设施的保障作用,以此促进大连市海洋与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广东边远海岛及其渔港建设的基本特点和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扶持边远海岛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广东加快现代渔港建设的实际,分别从强化组织领导、开展基础调查与研究、支持用海、加快落实重点工程、加大财税扶持和金融支持等5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沿岸有居民海岛受台风影响极大,综合考虑台风对有居民海岛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从致灾因素、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3个方面选取29个指标,建立有居民海岛台风灾害评估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分析指标体系的特点和应用。通过指标权重的排序明确了影响有居民海岛台风灾害的关键因子,为有居民海岛台风灾害防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近岸台风浪模拟的精度和效率,选取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为研究区域,以0903号台风“莲花”为例,采用大、小网格嵌套的SWAN波浪模型和抛物型近似缓坡方程联合应用的方法模拟了此台风浪场的分布特征.将验证点的计算值与浮标实测值进行对比,峰值的最大绝对偏差为0.89 m,整个模拟过程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45 m,平均相对偏差在20%以内,整体模拟效果良好.为了便于分析模拟结果,选取了2009年6月20日23时、21日08时、21日14时3个典型时刻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1)随着台风中心的北移,研究区域内风浪逐渐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风与波浪的变化趋势更加吻合.21日08时泉州湾内最大风速约15 m/s,湾口的最大波高为2.8m;至21日14时台风中心逼近泉州湾口,湾内最大风速增大至20 m/s,湾口最大波高迅速增至4.4m,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2)在台风中心逼近泉州祥芝中心渔港时港区受台风影响最大,但受该渔港东侧防波堤的阻挡,波浪较难进入避风水域,仅从堤头绕射进入港内,港内波高约为0.2m,港外最大波高达到2.3 m,受到东向浪侵袭时港内避风条件较好.上述结果表明,SWAN波浪模型和缓坡方程联合应用在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的台风浪数值计算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就渔港港内作业水域泊稳条件研究课题查阅了国内外有关资料,走访了多年从事渔港建设、管理的专家,并选择了两条代表性船型,进行了不同边界、不同载态情况下的模型试验及分析。试验与调查结果符合良好,在此基础上给出了100~600HP渔船装卸作业允许波高的近似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