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锦州油田无碱二元复合驱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锦州油田的条件及开采现状,进行了α烯烃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HDS及SNF聚合物组成的二元复合体系(SIP)提高采收率的室内研究。考查了HDS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特性以及吸附特征;进行了二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表观黏度及岩心驱替等实验。结果表明:HDS表面活性剂油水平衡界面张力可以降低到超低数量级(10mN/m),吸附损失小(0.2%浓度HDS≤2.0mg/g);二元复合体系油水平衡界面张力也能达到超低;黏度保持率高(≥90%),配伍性好,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20%以上。故HDS表面活性剂是性能优良的表面活性剂,HDS与SNF聚合物组成的无碱二元复合体系能大大提高锦州油田的采收率,无碱二元复合驱是适合锦州油田开发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在任丘油田河间油藏油层及流体性质(90℃温度、矿化度为5 192.2 mg/L的采出水和5 682.6 mg/L的注入水、河间原油)的条件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相互作用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石油磺酸盐CDS-1在有效浓度为0.01%-0.3%范围内,瞬时动态界面张力和平衡界面张力降低到10^-2mN/m数量级。向浓度为0.05%的CDS-1溶液中加入Na2CO3,瞬时动态界面张力和平衡界面张力变化不大,仍在10^-2mN/m数量级;与Na2CO3高浓度相比,当Na2CO3浓度为0.5%时,平衡界面张力和瞬时界面张力降低明显,瞬时动态界面张力最低值低至10^-3mN/m数量级。分别在浓度为0.05%的CDS-1溶液和0.5%Na2CO3/0.05%CDS-1二元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浓度在500-2 500 mg/L范围内)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聚合物M2500,瞬时动态界面张力和平衡界面张力无明显变化,仍在10^-2mN/m数量级。该实验结果为河间油藏表面活性剂复合驱油配方的筛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二类油层二元复合驱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二类油层具有渗透率低和非均质严重等特点,水驱开采效果差。对4种不同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黏度、界面张力及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优选出性能好的“炼化石油磺酸盐/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还对该体系的驱油效果、注入参数、黏度和段塞组合等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炼化石油磺酸盐/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具有较好增油效果。“整体”段塞和段塞黏度排序“低中高”注入方式的增油效果较好,调剖愈早,增油效果愈好。推荐矿场采用的注入方式为:先注入0.05~0.08PV的Cr^3+聚合物凝胶段塞,再转注0.33~0.49PV二元复合体系(CP=1200mg/L,CS=0.2%)。在上述配方组成和段塞组合条件下,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5%以上。  相似文献   

4.
适合于复合驱的防腐垢剂BH是一种磷硅酸盐。针对矿场实际,通过室内实验,对含该防腐垢剂的三元复合体系基本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磷硅酸盐防腐垢剂具有良好的缓蚀防垢效果,且驱油体系与渤海油田原油仍然可以形成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表观黏度和界面张力的稳定性也有所改善。压力传导和转向调44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BH助剂”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BH助剂”复合体系相比聚合物溶液其传导能力分别下降了14.2%和29.5%,转向调剖能力分别提高了11.8%和14.9%;而“聚合物/ga活性剂/BH助剂”相比“聚合物/表面活性剂/NaOH”体系传导能力相差不大,但转向调剖能力相对提高了10%左右。可见BH防腐垢剂不仅具有良好的缓蚀防垢和降低界面张力效果,而且具有较强的转向调剖能力。  相似文献   

5.
埕北油田具有原油黏度高、油层渗透能力强和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水驱开发效果差,剩余油储量大,而生产平台工作时间已达到设计使用寿命,急需高效、快速的提高采收率技术。针对埕北油藏地质、流体性质和开发现状,利用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方法,开展了聚合物溶液、三元复合体系和改性三元复合体系性质和调驱效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三元复合体系相比较,添加入Cr^3+后得到的改性三元复合体系在黏度和界面张力性质方面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但其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在化学费用相近条件下,“调剖+三元复合驱”和改性三元复合驱要比三元复合驱增油效果好,采收率增幅可以达到15%以上。推荐埕北油田采用弱碱三元复合驱,三元复合体系配方组成为“大庆超高”聚合物(CP=1600~1800mg/L)+弱碱Na2CO3(CA=0.6%~1.0%)+重烷基苯石油磺酸盐(Cs=0.10%~0.15%)+有机铬(聚:Cr^3+=120:1~240:1)”,段塞组合方式为“0.025~0.05 PV Cr^3+聚合物凝胶+0.12~0.15PV三元复合体系”。  相似文献   

6.
轻柴油/海水微乳[状液]形成的相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相图方法研究轻柴油/海水微乳的形成。体系相图由水或人工海水(盐度分别为S=0,10,115,29.471和41.071)/柴油/表面活性剂(AS、CTAB或BRIJ35)/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在40℃时构成。本文分别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类型,油、醇、表面活性剂三者配比及海水盐度对微乳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表面活性剂中CATB,酸与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值大于0.43,含油量≤25%,最适宜于形成微乳;形成微乳区面积分数随柴油含量增加而减少,也随海水盐度增加而减少,微乳区总面积分数随海水盐度变化率CTAB>AS>BRIJ35,三种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微乳区总面积分数依次为CTAB>AS>BRIJ35;在含紫油量>50%时,三体系主要形成的W/O微乳区,在柴油含量≤25%时,对于CTAB体系可形成O/W至W/O连续变化微乳区,对于AS体系,可形成W/O和O/W两个独立的微乳区,而对于BRIJ35体系只形成W/O微乳区。  相似文献   

7.
正己烷/海水微乳液形成的相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国华  江澎  陈颖  纪红 《海洋与湖沼》1995,26(6):619-624
用相图方法研究正己烷/海水微乳液的形成。体系相图由水(或人工海水,盐度分别为0,13.696,30.070和41.118)/油(正己烷)/表面活性剂(AS,CTAB及BRIJ35)/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在40℃时构成。分别研究表面活性剂类型,油及醇含量和海水盐度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醇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浓度比值大于1时,最适宜于形成微乳液;形成微乳液区的面积随正己烷含量增加而减少;含离子  相似文献   

8.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油技术以其良好的增油效果而受到石油科技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但驱油剂价格高和在油藏内损失量大一直制约着该项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为了解三元复合驱过程中驱油剂黏度和界面张力变化特征,以相似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物理模拟技术和仪器检测方法,开展了三元复合驱过程中驱油剂黏度和界面张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注入量或PV数的增加,油藏内各处三元复合体系黏度增大、界面张力值降低。在注入PV数相同条件下,距注入井愈近,三元复合体系黏度愈大、界面张力愈低。因滞留和稀释作用的影响,三元复合体系在油藏内运移过程中黏度和界面张力分别呈现不断降低和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9.
渤海油田油层非均质性严重、油水流度差异大、吸水剖面不均衡,比较适宜采取深部调驱的方式来提高采收率。通过岩心模拟实验对一种新的功能型聚合物GN-1的黏度-浓度关系、流动性能进行了测定,对该聚合物的流体转向能力和调驱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调驱能力。使用高浓度的普通聚合物0.1PV+GN-1聚合物0.15PV组合驱替能有效的动用中低渗透层,大幅度提高采出程度。  相似文献   

10.
萨尔图油田南二区东部140号断层以东地区葡11—4油层,以多段多韵律和正韵律沉积为主,平均孔隙度30.0%,平均空气渗透率1980×10^-3μm2。水驱结束时该油层平均含水92%,采出程度39.5%。计划对该区块实施聚合物驱开采。以往经验认为,组合段塞调整注聚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流度控制作用。然而对组合注入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高驱油效果、注入井分注时机、层段注入强度对开发效果有何影响却很少探讨。通过室内驱油实验,在聚驱的组合段塞注入不同时机(水驱空白阶段、含水下降阶段、含水稳定阶段、含水回升阶段)下调整注入强度实施分注以及在含水回升分注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注入强度,同时对比不分注实验,评价各方案驱油效果。实验表明:不实施分注时聚驱采收率在水驱基础上提高了19.07个百分点,而组合段塞注入时实施分注均能够在不分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驱油效果;空白水驱时实施分注采收率提高幅度最大,为26.55个百分点;随着分注时机的滞后采收率提高幅度增加值依次递减,分注时机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1.
渤海BZ28-2S油田具有油藏厚度大、平均渗透率高、非均质性严重、溶剂水矿化度较高和原油黏度较低等特点,注水开发过程中水窜现象比较严重,进而影响水驱开发效果,亟待采取调剖技术措施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针对BZ28-2S油藏储层特征、流体性质和及其井网特点,以黏度、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和采收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了Cr^3+聚合物凝胶配方优选和调驱注入参数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目标油藏储层和流体条件下,交联剂Cr^3+与聚合物分子链间可以发生交联反应,形成具有“分子内”交联结构特征、独特渗流特性和与储层适应性良好的Cr^3+聚合物凝胶体系.与聚合物溶液相比较,在段塞相同条件下,Cr^3+聚合物凝胶调驱效果较好.从技术经济效果考虑,推荐Cr^3+聚合物凝胶体系组成:Cp=1 200 ~1 600 mg/L,m(Pol)∶m(Cr^3+)=180∶1~ 270∶1,段塞尺寸为0.075 ~ 0.125 PV,预计采收率增幅1.6% ~ 2.5%.在室内研究基础上,2012年12月开始在渤海BZ28-2S油田进行了矿场试验.目前矿场调驱施工正在进行之中,截止到2013年5月,由于调驱时间较短,部分油井已经见效.  相似文献   

12.
聚合物驱油技术适用于非均质的中质和较重质油藏,与其他提高采收率技术比较起来相对简单,更符合海上油田安全环保要求。根据渤海锦州9-3油田油藏特性和聚合物结构性能,结合海上平台特点,研制出具有高效增黏、较好的抗剪切性、良好流动性和驱油效果的高抗盐聚合物3640D。该聚合物首次用于海上油田单井聚合物驱先导试验见到了显著的增油降水效果,正在进行中的井组聚合物驱试验也已初步显示出增产效果,表明聚合物3640D作为锦州9-3油田的驱油剂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海上类似油田的聚合物驱技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含聚污水的水质问题是目前聚驱注水油田最紧迫的问题之一,以渤海旅大10-1油田含聚污水为例,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等微观分析手段,实验研究含聚污水中残余聚合物对悬浮物浓度和粒径中值,含油率以及结垢离子浓度的具体影响,并进行了含聚污水回注储层岩心动态损害实验。研究表明:当残余聚合物浓度由0 mg/L时逐级增加到150 mg/L时,注入水悬浮物浓度增加了近269.0%,粒径中值仅增加0.3μm,抽滤速度下降了99.3%,含油率下降了86.5%,镁钙离子浓度下降了18.0%。残余聚合物的絮凝作用以及对纤维滤膜的吸附作用是悬浮物增加、抽滤速度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乳化作用使得常规含油率测定值偏低,且残余聚合物浓度及分子量越高,注入水水质变化趋势越明显。另外,单一残余聚合物对高渗透储层损害有限,其与悬浮物及含油的协同作用是主要伤害源。  相似文献   

14.
埕北油田具有原油黏度高、油层渗透能力强和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水驱开发效果差,剩余油储量大。目前,埕北油田综合含水90%,采出程度30%左右,而生产平台工作时间已达到设计使用寿命,急需高效、快速的开发技术。针对埕北油藏地质、流体性质和开发现状,利用室内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方法,开展了聚合物筛选和聚合物性能评价,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优选,推荐使用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生产"抗盐"和"超高"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三次采油技术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聚合物驱油技术己成为油田开发的必然选择。聚合物驱油方法是在注入水中添加一定浓度聚合物,从而改变注入水的黏弹性能来提高注水波及体积和驱替效率的一种采油方法。可见,聚合物驱油技术本质就是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效应,依据油田开发的实际需求,通过室内实验和理论分析,对不同种类驱油用聚合物分子形态及其黏弹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聚合物溶液黏弹性和流变性差异较大,ZKY618—2和DQ—KY聚合物性能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