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海水中氨基酸对金属离子M(Ⅱ)-δ-MnO_2离子交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1—8.5时,较高浓度(20.00ppm)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以及低浓度(0.20ppm)组氨酸对Cd(Ⅱ),Zn(Ⅱ)-δ-MnO_2离子交换没有影响,而较高浓度(20.00ppm)组氨酸则有较大影响,其影响程度是Cu(Ⅱ)>Cd(Ⅱ)>Zn(Ⅱ),该序列与胺抑制影响因子F_A(ψ)序列相同。这进一步证明氨基酸在δ-MnO_2表面脱羧成胺,然后胺通过与M(Ⅱ)络合和表面吸附来抑制M(Ⅱ)-δ-MnO_2离子交换。加入氨基酸时的M(Ⅱ)-δ-MnO_2离子交换等温线仍为L-F-3型,且可用表面分级离子交换理论之等温式描述。  相似文献   

2.
孟晓光  张正斌 《海洋学报》1987,9(5):576-580
本文探讨了δ-MnO2/蒙脱石混合物对Zn(Ⅱ)的交换过程及交换作用非加和性的原因.实验证明,在pH由低到高变化时,混合物中的δ-MnO2和蒙脱石对Zn(Ⅱ)的交换是分步进行的.在低pH时Zn(Ⅱ)首先在δ-MnO2上发生交换作用;在高pH时Zn(Ⅱ)在蒙脱石上的交换作用占主要地位.分析认为,分步交换作用的产生是造成δ-MnO2/蒙脱石混合物交换作用低于加和情况的必要条件,δ-MnO2表面交换点交换活性的不同是造成这种非加和性交换的根本原因.实验还证明,沉积物中δ-MnO2含量达到5%时,它对Zn(Ⅱ)的交换规律主要由δ-MnO2决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微电泳的方法研究了针铁矿及δ-MnO_2悬浮粒子的电泳行为。支持电解质的离子强度影响淌度的大小,但不改变等电点(IEP)。重金属离子在悬浮粒子上的吸附,使pH高于IEP时的表面电荷由负变正,而在pH低于IEP时影响不大。 小分子量的有机物如氨基酸对悬浮粒子的淌度影响不大,而大分子量的有机物如腐殖酸使IEP左移。天然海水,河水等对悬浮粒子表面电荷的影响是其中的有机物使IEP左移的结果,故天然水体中悬浮粒子无例外地均荷负电。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微电泳的方法研究了针铁矿及δ—MnO2悬浮粒子的电泳行为。支持电解质的离子强度影响淌度的大小,但不改变等电点(IEP)。重金属离子在悬浮粒子上的吸附,使pH高于IEP时的表面电荷由负变正,而在pH低于IEP影响不大。小分子量的有机物如氨基酸对悬浮粒子的淌度影响不大,而大分子量的有机物如腐殖酸使IEP左移。天然海水,河水等对悬浮粒子表面电荷的影响是其中的有机物使IEP左移的结果,故天然水体中悬浮粒子无例外地均荷负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们对海水中的微量重金属进行了许多研究,特别对其在海水中的化学形式和形态更为重视。不同形式和形态的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毒性不同,也直接影响元素在海洋中的行为(如吸附)和迁移过程。因此,测定海水中微量金属的存在形式和形态对研究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于锌在海水中的无机化学形式的研究,以往曾有过一些报道。Baric等用锌汞齐的极谱法直接测定不同pH值时锌的半波电位(E_(1/2))的移动,测得Zn(OH)~+的logK_1=5.67,认为海水中锌的主要形式是Zn(OH)~+。Zirino,Stumm,Florence等则根据已  相似文献   

6.
球等鞭金藻对5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研究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不同生长过程中对5种重金属离子(Cd2+,Cu2+,Zn2+,Pb2+,Cr6+)的吸附作用,探讨了其生长与金属离子吸附的关系,同时比较了其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球等鞭金藻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较强,而在对数生长期后吸附能力变弱,其对5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依次为:Pb2+≈Cu2+Zn2+Cr6+Cd2+。  相似文献   

7.
河口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与迁移的围隔生态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围隔式生态实验装置研究了加拿大False河口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Pb、Zn、Cd、Cu在海水环境中的行为。实验模拟了 4种环境条件 :( 1)高生产力 ;( 2 )低生产力 ;( 3 )高悬浮物含量 ;( 4 )还原环境。结果表明 ,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在海水环境中的行为既取决于元素自身性质 ,亦受外界环境条件制约。还原环境能抑制重金属的释放 ,有助于体系中原有的重金属清除出水柱。低生产力条件下 ,Pb、Zn表现出释放行为 ,而高生产力和高悬浮物含量条件下 ,Pb、Zn表现出先释放后迁移 ,而Cd、Cu则呈现出相反的图象。研究了实验期间 4种重金属释放与迁移的净通量 ,表明氧化条件下Cu、Zn净释放通量比Cd、Pb高 1~ 2个量级。研究表明 ,添加粘土及向还原环境倾倒均有助于减轻污染沉积物倾倒后重金属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8.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酸碱度(pH)、两种重金属离子(Pb2+、Cd2+)单独及共同作用对棕壤吸附五氯酚(PCP)的影响。结果表明,棕壤对PCP的吸附量随溶液pH的升高而降低,且随Pb2+和Cd2+浓度的升高,吸附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的描述棕壤对PCP的吸附行为,吸附呈非线性。pH=4.0~5.9范围时,Pb2+促进棕壤对PCP的吸附,pH=5.9~10.0范围时,Pb2+抑制其吸附;pH=4.0~8.8范围时,Cd2+抑制棕壤对PCP的吸附,pH=8.8~10.0范围时,Cd2+促进其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进一步表明,溶液中PCP与金属离子形成了复合离子(PCP-Me+),PCP-Me+的稳定常数以及金属离子和PCP的形态变化明显影响棕壤吸附PCP,离子强度的变化对PCP的吸附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5种红树植物对Cu、Zn、Pb积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表明红树植物对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吸附功能。本研究选取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选择不同年龄阶段的5种不同红树植物,分别是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秋茄(Kandelia obovata)、角果木(Ceriops tagal)、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树龄阶段的红树植物组织(根、枝、叶)及其林下土壤样品的采集,分析测定样品中重金属元素Cu、Zn、Pb的含量,从而计算红树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分析不同红树植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大小。结果表明:不同的植物类型及不同植物生长期对重金属吸附功能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大龄角果木表现为最大,小龄角果木次之,而中龄桐花树最小。不同植物组织中大龄角果木的根部对Cu的吸附能力最大,最小的是大龄木榄叶;对Zn的吸附能力最大的是小龄海莲枝,最小的是大龄木榄根;大龄角果木枝对Pb的吸附系数最大,中龄木榄根最小。总体而言,5种红树植物对重金属(Cu、Zn、Pb)的总吸附能力大小表现为:角果木>海莲>秋茄>桐花树>木榄,其中富集系数最大的角果木总值为5.8869,最小的木榄总值为2.4342。  相似文献   

10.
珠江口沉积物中重金属及其相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分析了在珠江口采集的21个表层柱状沉积物样品重金属(Cu、Pb、Zn、Cr、Cd、As、Hg)的分布特征,并采用连续提取法,首次较系统地对该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相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Zn、Cr、Cu、Cd等重金属含量呈现由西北逐渐向东南递减的变化特点,而Pb、As、Hg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无明显规律。重金属的相态分布表现为,Cu、Cd以吸附相为主,Cr、Hg以铁锰氧化物和有机结合相为主,Pb、Zn和As则表现为相对较为均匀地分布在3个或4个相态中,其中Pb以有机相稍占优势,Zn以铁锰氧化物相稍占优势,As则以水相稍占优势。重金属含量及相态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污染源的排放(人为因素)和珠江口的水动力条件(自然因素),如强径流和弱潮所引起的沉积物粒度组成、海水、底质的盐度以及pH、Eh等。  相似文献   

11.
黄河水中无机固体粒子与4种重金属液-固界面的交换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 1 996年 5— 1 2月在实验室用离子交换法对黄河干流内蒙古清水河县喇嘛湾断面黄河水中无机固体粒子与Cu2 、Pb2 、Zn2 、Cd2 的液 -固界面作用进行了研究 ,得出离子交换率E %与pH的关系 ,找出了 4种重金属离子的pH突跃范围和最大离子交换率。结果表明 ,在黄河水中 4种重金属离子主要以羟基络合物的形式M(OH) 与无机固体粒子进行一价阳离子交换。随金属离子浓度增加E %降低 ,4种重金属离子与转型沙的交换率大于未转型沙。  相似文献   

12.
2018年12月8日和15日对大亚湾石化区第2条排污管线排污口海域进行了采样调查,分析了排污口海域海水、沉积物中的污染因子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研究表明,该海域海水中富营养化因子污染水平较低,重金属污染较严重,主要原因是大亚湾海域海水中重金属背景值较高。沉积物中各污染因子均属于低污染水平,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为铬、铅和锌。第2条排污管线投入使用以来,对周边海域的影响尚在较小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水体中悬浮粒子表面电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天然水体中悬浮粒子表面电荷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合评述。对盐度、离子强度、pH、金属离子及海洋有机物等因素对悬浮粒子表面电荷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并得出了最一般结论。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3和2006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组成和元素铬、铜、镍、铅、锌、铝、钙和锶的含量,分析了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自2003年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完成到2006年6月,长江输沙量逐年减少,长江口海域沉积物中黏土的百分含量明显增加,但是沉积物分布的总体格局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重金属元素大多在泥质区沉积物中富集,高值区沿岸线呈带状分布,在最大浑浊带和口外羽状锋处达到峰值。在长江大量物质输入的背景下,研究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相对其他类似河口较低。河流的陆源颗粒输入、水动力条件、细颗粒物质的吸附以及絮凝作用是控制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氧化还原条件也对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人类活动(重大工程的建设和人为污染)对长江口外泥质区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有重要影响,尤其对铅和锌的含量及其分布的影响显著。自2003年三峡工程一期蓄水以来,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沉积机制未有明显的变化,但是重金属元素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The reduction of heavy metals (cadmium, lead and zinc) in the presence of long-chain fatty acids (lauric, oleic and linoleic) in 0.55 mol dm?3 NaCl and 0.03 mol dm?3 NaHCO3 at pH 8.7 has been studied by differential pulse polarography. The increase of the peak height of investigated metals by up to tenfold the value obtained in electrolyte without fatty acid is due to adsorption of metal ions at the electrode surface. The accumulation of metal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adsorption time (at potentials more positive than the reduction potential of the particular metal) and with increase of salinity. The heavy-metal adsorption depends 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both metal ions and fatty acids. The interaction of heavy metals with the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the bulk and/or in the adsorbed layer at different natural interfaces could be of considerable importance i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fate and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the natural aquatic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6.
The adsorption of Pb2+ and of Cd2+ ions from calcareous Krka river water of various salinities (3, 14, 20 and 38 psu) on calcite (CaCO3, Merck p.a.) was investigated. Simultaneous adsorption of Pb2+ and Cd2+ ions was studied as wel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wo ions are adsorbed at different calcite surface sites; Pb2+ remained firmly bound to calcite at all salinities, whereas Cd2+ was firmly bound at low salinities and released at high salinities. Dissolved natural organic ligands at the freshwater-seawater interface (FSI; at 14 psu) promoted and below the FSI (at 20 psu) decreased the adsorption of Cd2+. Th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at metal concentrations of 8 × 10−8 mol l−1 and at natural pH values around pH 8. Adsorbed amounts of trace metal ions were determined in filtered samples by differential pulse 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 (DPASV) with a three-electrode system, after 24 h of equilibration with calcite. Several adsorption models were tested, such as Freundlich's, Langmuir's and Schindler-Stumm's surface coordination model. Adsorption isotherms belong to S-1 class of empirical adsorption isotherms. None gave reasonable values of adsorption constants. The fractional partitioning of adsorbent to the solid phase when normalized to the quantity of adsorbent present (Kd) declined as solid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surface charge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observed effect. Instead, aggregate size increased, which effected a loss in surface area. This is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for the observed S-shaped adsorption isotherms curves.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大亚湾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及污染状况,于2016年8月对大亚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As、Cd、Cr、Pb、Zn和Cu)展开调查,并将获得的各元素含量与粒度、Fe、Mn和总有机碳(TOC)等相关理化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亚湾沉积物中重金属受陆源输入影响较大,含量基本呈现为沿岸高、湾内低的趋势,总体质量较好,基本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要求;澳头湾和范和港附近海域人类活动密集,重金属含量较高。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大亚湾重金属主要来源为岩石的风化和侵蚀、工业污水排放和渔业养殖等;Cu与铁锰氧化物结合性弱于其他元素,在还原性环境中被沉积物吸附形成金属Cu硫化物可能是喜洲岛附近海域Cu元素含量异常高值的原因;作为湾内有机质主要来源的水生浮游生物的生长状态对Cr、Zn和Pb含量影响较大;Cr、As和Pb与粉砂结合为主,Zn与粘土结合为主。  相似文献   

18.
固定化海藻吸附金属离子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固定化海带吸附含铜、镉溶液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pH为3.0~5.0时对Cu2+保持高的吸附率,在pH为4.0时对Cd2+的吸附率达到最大.随着Cu2+,Cd2+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的降低,吸附率有所降低.对Cd2+的吸附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随着吸附剂浓度的增大,对Cu2+,Cd2+的吸附率逐渐升高,与此相反,对Cu2+,Cd2+的吸附量则逐渐减小.粒径对Cu2+的吸附率影响较小,对Cd2+的吸附率有较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烟台近岸典型生态区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其污染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烟台海岸带3个典型生态敏感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r、Cu、Cd、Pb、Zn、Ni的形态分布和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中河口区与排污口区重金属Cr、Cu、Cd、Zn和Ni的含量较高,尤其是Cd污染严重。养殖区基本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第1类标准;重金属Cr、Cu、Pb、Zn和N...  相似文献   

20.
龙口港及其东北近岸海水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华瑞  马丽 《海洋科学》1993,17(5):67-70
采用溶剂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龙口海港及邻近海域海水中溶解的Zn,Cu,Pb,Cd,Cr。研究表明:重金属污染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以及船舶、码头的污染密切相关。该海港5月重金属污染较重,而8月因大量减少污水排放,使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并接近山东半岛近海的重金属含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