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沿海,尤其在南海诸岛的辽阔海域,生活着一种形状怪异、体态硕大的翻车鱼。它看去好像是有头无身的鱼,故有名头鱼。翻车鱼学名翻车纯,它体高而侧扁、亚圆形,身体好像被削掉一半似的  相似文献   

2.
体态硕大,形状怪异的翻车鱼,在我国台湾海峡有不少。台湾渔家人亦称之“干贝鱼”、“鹦哥鱼”、“新妇啼”等。清代康熙年间,曾住台湾海防同知的孙元衡著的《赤嵌集》中写道:“泔鱼末学易牙方,软玉销为水碧浆,厨下却怜三月妇,羹汤难与小姑尝。”他在此诗旁注“(翻车鱼)状本鲜肥,热则拳缩,意取新妇未谙,恐被姑责也。”原来,翻车鱼肉含水量大,烹煮后缩得很小,负责三餐烹煮的  相似文献   

3.
世上所有的动物都爱自己的子女的,鱼类也不例外。那么鱼类是怎么样保护后代的呢?一般地说,产卵多的鱼类是不太关心自己的子女的,它们产完卵就游走了,让子女在海洋中随波逐流,自生自灭。例如产卵冠军———翻车鱼屯,它一次产卵可达3亿粒,卵产出后自然地漂浮在海洋中层,然而很大一部分卵是无法受精的,同时又很容易被各种鱼类所吞食,即使孵化成功的幼鱼,也常常被风浪折磨得死去不少,所以说翻车鱼屯的产卵量虽然很高,但真正能发育成大鱼的却是廖廖无几。在鱼类中凡是子女少的,它却十分关心自己的子女,千方百计地进行保护,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例如,生活在美洲沿岸的介司鱼,它为了保护好后代的健康成长,每当要产卵时,雌鱼都要选择最大的涨潮时期,将卵产在海水上缘的潮湿泥沙中。这样,海水既不能淹没所有的鱼卵,也不会把鱼卵冲走,反而还能很好地保持湿度,使鱼卵正常发育。把卵产在这个地方,还可以避开敌害,同时由于太阳光的照射,又有一定的湿度,无疑这种难得的外界条件,促使受精卵能很快地孵化。往往在下一次的最大涨潮时期来临之前,孵化出的小鱼已进入了大海中。海洋里还有一种叫海鲶的鱼,这种鱼全身裸露无鳞,它们的主要食物是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在众多的鱼类中,数海鲶...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野生摄影师理查德日前在加州圣迭戈对开海岸,意外拍摄到一只海狮"越级挑战",咬向一条重逾2000千克的翻车鱼。加州沿岸海域的海狮,一般可以生长至400千克重,主要吃鱿鱼、八爪鱼、三文鱼等鱼类。但这次海狮竟勇者无惧,挑战攻击比自己重5倍的翻车鱼,更将它整块鱼肉撕下。痛苦的翻车鱼在水中来回翻滚,但对自己背上海狮的凶狠啃咬却无计可施。  相似文献   

5.
章鱼,说是鱼却不是鱼,它是从头足纲软体动物中进化而来的。章鱼身体一般很小,八条触手又细又长,故又有“八爪鱼”之称。章鱼的攻防本领之全令人惊讶,是名副其  相似文献   

6.
鱼类的五官     
鱼的眼睛从鱼的眼睛和体长的比例来看,鱼眼比其他动物眼睛显得大。那么,鱼的眼睛构造又如何呢?我们可以拿照相机来说明。鱼眼的水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而眼内视网膜则相当于感光胶卷,物体光线通过水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而产生视觉。有的鱼眼睛很小,甚至消失。也有的鱼眼大如望远镜。鱼眼的大小和它日常所接触的光线很有关系。生活于水的上层或中层的鱼,它们都有正常的眼睛,如鲤鱼、鲫鱼、黄鱼等鱼类。而生活在300~1500米深处的鱼类,因这里的光线极弱,一般眼睛都比较大,大眼鲷鱼  相似文献   

7.
张坤诚 《海洋科学》1985,9(1):63-64
世界各大洋中总共有20000多种鱼。冰山林立、浮冰成群的南大洋有沒有鱼?这是令人很感兴趣的问题。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南极周围的南大洋中,栖息着100多种鱼。与世界其他各大洋相比,南大洋中鱼的种类并不多。而且,这些鱼的个体也很小,一般体长几  相似文献   

8.
细说翻车鱼     
在距南加利福尼亚海岸约32.2千米的地方,有三位科学家乘坐的研究船遇上了一大块巨藻,与此同时,一个巨大的海洋翻车鱼从船边跃出水面,并很快消失在水中。几分钟后,另外两只巨大的翻车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使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及比较了吕泗渔场两种重要石首鱼科鱼类(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的营养生态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体长组间小黄鱼和棘头梅童鱼的稳定碳同位素差异不显著(p0.05),而稳定氮同位素差异显著(p 0.05)。小黄鱼的营养级要显著高于棘头梅童鱼(p 0.05)。聚类分析的结果可将小黄鱼的体长组分成两大组,包括 140~190、 130~140、 120~130、 80~90 mm一组和剩余的体长组;棘头梅童鱼的体长组可分为140~190、130~140 mm一组和剩余体长组。Iso Source模型的结果显示,浮游植物对小黄鱼、棘头梅童鱼的碳源贡献比例为43.38%和36.38%;底质有机物(Sedimental Organic Matter,SOM)对小黄鱼、棘头梅童鱼的碳源贡献比例为40.66%和43.70%。因此判定小黄鱼和棘头梅童鱼的潜在碳源主要是浮游植物和SOM。本研究还发现小黄鱼食性转变的体长临界点为80 mm,而棘头梅童鱼为110 mm,反映了棘头梅童鱼在生活史中转变食性行为的发生时间可能比小黄鱼晚。  相似文献   

10.
弹涂鱼又称花跳鱼、跳跳鱼,分布于我国沿海滩涂的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其品种主要有大弹涂鱼、弹涂鱼和青弹涂鱼等,其中以大弹涂鱼个体为大,通常统称为弹涂鱼。这种鱼体延长,侧扁,长约10厘米~16厘米,体重20克~50克,大者达100克左右。它头大咀宽眼突出,身体灰黑色或灰褐色并布满花斑。平时它喜欢在潮水退后的海滩上爬行跳跃,喜钻洞  相似文献   

11.
成器 《海洋世界》2004,(1):46-46
石头鱼也称鬼脸鱼,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各地水域。它形状怪异,外形像浅海里的石头,头大身细,并布满厚厚沙泥积垢,青灰骇人。由于它的鳍刺毒性很强。人们一旦被其刺中,则剧痛难忍,因而捕捉它时要十分小心谨慎。也因其容貌十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海洋水产品大家族中,增添了不少新成员——进口鱼。在这些“洋鱼”中,一种去头去内脏的半成品鱼——鳕鱼,在市场上尤为多见。近几年鳕鱼逐渐被家庭主妇所接收,然而仍有不少人对鳕鱼“不识庐山真面目”,疑虑重重,不敢冒  相似文献   

13.
台湾乌鱼子     
在台湾访问期间的多次宴会上,我吃到了颜色黄褐色肥美的乌鱼子,味道清香可口。台湾乡亲介绍说:“这是闻名中外的台湾名特产,是海中奇珍”。乌鱼是台湾名产,学名鲻鱼,头背和体侧颜色黑灰色,腹部银白色,在水里只能看到乌黑的影子,故俗名乌鱼。乌鱼的肉嫩,味道鲜美,且有营养价值。东南沿海江湖均有产鲻鱼。明代孙文恪有“家在越州东近海,鲻鱼肥美胜鲈鱼”之句。鲻鱼生息在  相似文献   

14.
测记耳石生长轮纹数量,依据耳石日轮对采自珠江口的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的日龄进行了鉴定、并据此研究了其产卵期和生长特性.棘头梅童鱼的产卵期为12月至次年的7月,主要集中在2、4、5月,产卵高峰出现在5月,占样本总数的27.27%;其次为2月,占18.18%.用直线、幂函数和指数函数关系对棘头梅童鱼的生长特性进行回归分析,体长范围为29.8~104.0 mm的棘头梅童鱼的体长与体重关系为幂函数关系,体重生长为匀速生长;体长随日龄的生长关系以幂函数模型符合程度较好,体重与日龄的生长关系则符合指数关系和幂函数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耳石日龄来推算棘头梅童鱼的产卵期是可行的,并可用于研究一定体长范围内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张睿 《海洋世界》2006,(5):26-27
一场关于世界上最小的鱼的友好之争,最后变成了一堂为什么鱼能如此微小的生物课。来自西雅图和瑞士的两位鱼类学家,最近分别在学术杂志中宣称,发现了目前已知的最小的脊椎动物。的确,它们真的都很小。其中一种,是由瑞士生物学家毛里斯在印度尼西亚的高酸炭碳沼泽中发现的。它是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1995-2019年鳞头犬牙南极鱼(Dissostichus mawsoni)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涉及鳞头犬牙南极鱼的研究逐年增多,发文期刊集中于少数极地或生物学期刊.共被引文献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鳞头犬牙南极鱼研究共分为8个方面,分别...  相似文献   

17.
我国没有头鲻Mugil cephalus Linnaeus,现今国内描述的头鲻,实为鲻鱼,应予更正。鲻鱼Mugil oeur Forskal存在变异个体,主要变异是第一背鳍Ⅲ棘,而正常个体Ⅳ棘。  相似文献   

18.
陈万青 《海洋世界》2009,(11):54-57
河豚,学名河鲍。它有着长椭圆形的身体,粗而圆的头胸部,钝圆的吻部,上下颌骨愈合而成的四个大牙板。它的身体光滑无鳞,没有腹鳍,体内有气囊,遇敌袭击或受到刺激时,气囊充气而使腹部膨胀。内脏有巨毒。河豚分布于温热带近海,以虾、蟹、海胆、乌贼和鱼等为食。在生物分类学上,它属于纯形目,纯科。  相似文献   

19.
在海洋动物家族里,如果望“名”生义,就会闹出笑话,因为确有一些海洋动物是“名不副实”的……是鱼不叫鱼人世界鱼纲动物约有2万多种,平时我们见到的工鱼类动物的名称中往往带有鱼字或以鱼字作偏傍,但是也有例外,有的动物虽说属于鱼纲,从名称上看似乎与鱼纲毫无关系,例如海马、海龙等。海马头部象马,身体侧扁而弯曲并带有环状骨板,躯干与头成直角,长3~6寸,它没有腹鳍和尾鳍,靠背鳍和胸鳍不停地摆动来活动,海马在水中移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9—2020年珠江河口底拖网调查数据,结合实测环境数据和遥感环境数据,建立以资源密度为响应变量的珠江河口棘头梅童鱼的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分析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 lucidus)时空分布规律,筛选影响其时空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棘头梅童鱼主要分布在伶仃洋海域,相对于冬、春两季,秋季棘头梅童鱼向南移动。构建最佳GAM模型的变量组合为底层盐度、叶绿素a浓度、底层酸碱度和季节,该模型对资源密度的累计方差解释率为96.8%,其中叶绿素a浓度对资源密度的贡献率最高,为58.2%,季节、底层盐度、底层酸碱度对其资源密度的贡献率分别为21.1%、14.8%、2.7%。研究结果可为棘头梅童鱼资源保护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