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近海爱尔螺亚科九新记录(腹足纲:骨螺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素萍 《海洋与湖沼》2007,38(6):542-548
提要为了全面了解中国沿海骨螺科(Muricidae)、爱尔螺亚科(Ergalataxinae)的物种数量、分布状况和生活习性,完成中国沿海骨螺科的系统分类学研究,采用传统的形态分类方法,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我国沿海采集的骨螺科标本进行整理、分类,共鉴定出爱尔螺亚科7属,18种,其中9种为中国新记录。爱尔螺亚科主要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暖海区,通常栖息于潮间带至浅海水深5—200m左右的岩礁、沙、泥沙或砂砾质海底。作者依据Houart等(1995,2004)报道的分类方法,对我国沿海分布的爱尔螺亚科部分归属及种名使用混乱的种,如珠母爱尔螺Ergalatax margariticola、黄口帕斯螺Pascula ochrostoma、筐格螺Muricodrupa fiscella等常见种重新分类,分别将其归属于爱尔螺属(Ergalatax)、帕斯螺属(Pascula)和格螺属(Muricodrupa)。  相似文献   

2.
为了摸清中国沿海汇螺科Potamididae物种数量和分布情况,本文采用国际上最新的分类系统,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采集积累的汇螺科标本进行系统性的形态分类学研究,共整理鉴定出汇螺科动物5属18种,将分别进行研究报道.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沿海汇螺科、塔蟹守螺属Pirenella共9个种类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地理分...  相似文献   

3.
核果螺属(Drupa)和小核果螺属(Drupella),隶属于骨螺科(Muricidae)、红螺亚科(Rapaninae)。它们为暖水性较强的热带种类,主要分布于南中国海(海南岛以南),栖息于潮间带至浅海珊瑚礁或岩礁质环境中。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收藏的骨螺科标本进行了整理分类,共鉴定出2属,7种。并对以往使用混乱的种名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4.
黄海北部两种蛾螺(腹足纲,蛾螺科)种名修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在系统地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历年来在我国沿海采集的蛾螺属Buccinum标本进行系统整理时,发现产自于黄海北部,在《黄渤海软体动物》一书中所描述的两种蛾螺,原定名为水泡蛾螺Buccinium pemphigum Dall,1907和尖角蛾螺Buccinium undatum plectrum Stimpson,1865,存在种名误定。通过研究确认水泡蛾螺Buccinium pemphigum Dall,1907应是朝鲜蛾螺Buccinium koreanum Choe,YoonHabe,1992,而书中所描述的尖角蛾螺Buccinium undatum plectrum Stimpson,1865应是朝鲜蛾螺的一个形态变异标本。文中对朝鲜蛾螺的形态特征、齿舌和内部构造进行了研究论述,并与水泡蛾螺和尖角蛾螺的形态差异进行了比较讨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海蟹守螺科(Cerithiidae)两新纪录种及常见种名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整理研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中国近海采集的蟹守螺科标本时,鉴定出属于蟹守螺属(Cerithium)的中国两新记录种,分别是:阶梯蟹守螺Cerithium novaehollandiae Adams in Swoerby,1855和锉形蟹守螺Cerithium scobiniforme Houbrick,1992。两新记录种分布于中国海南省沿海,栖息于潮间带至浅海的岩礁、砂或石砾质海底。文中对两新记录种的外部形态、软体部、厣特征和习性及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与相似种进行了比较。且对中国近海蟹守螺科一些常见种名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6.
孙启梦  张素萍 《海洋科学》2022,46(10):13-23
继中国沿海汇螺科Potamididae分类学研究I后,又完成了汇螺科的分类学研究II。本文主要论述了汇螺科中拟蟹守螺属Cerithidea、锥蟹守螺属Cerithideopsis、望远蟹守螺属Telescopium及笋光螺属Terebralia共4属9种,其中1个中国新纪录种为邱氏拟蟹守螺Cerithideaquoyii(Hombron&Jacquinot,1848)。文中对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等进行了研究论述,并对以往鉴定有误和使用混乱的种名进行了修订。目前为止,共整理分类出中国沿海汇螺科5属18种。为了解中国汇螺资源情况、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利用扫描电镜对13种荔枝螺属种类的齿舌形态进行观察,发现本属齿舌式均为0:1:1:1:0。齿舌中央齿尖锐突出与本属物种均为肉食性相符。各物种齿舌中央齿基部均较宽,具1枚中央齿中间齿,2枚中央齿侧齿。中央齿上布满侧生小齿,大部分为中央齿侧齿内小齿和侧齿外小齿,同种不同个体的小齿形态、数目存在差异,侧生小齿具有不对称性和可变性,因此在对本属种类分类时中央齿小齿仅可作为部分参考依据。本属种类的中央齿缘齿有较大的区别,红豆荔枝螺和刺荔枝螺不具中央齿缘齿,其余11种具有明显的中央齿缘齿,因此齿舌的分叉类型也分两种,红豆荔枝螺和刺荔枝螺为较原始不具中央齿缘齿的三分叉型,其余11种为两端分叉型。通过齿舌形态的分析,结合比较外部形态和分子系统发育,认为红豆荔枝螺和刺荔枝螺与其余11种之间已达到属间关系,建议将红豆荔枝螺和刺荔枝螺归为红螺亚科的Mancinella属。  相似文献   

8.
东海蛾螺属二新记录种(腹足纲,蛾螺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理近年来东海采集的蛾螺科Buccinidae标本时,鉴定出属于蛾螺属Buccinum Linnaeus,1758的两个中国新记录种:(1)白肋蛾螺Buccinum leucostoma Lischke,1872,采自于东海300—400m深的泥沙质海底;(2)古式蛾螺Buccinum koshikinum Okutani,1988采自于东海400m深的泥沙质海底。文中分别对这两个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进行了描述,并与相似种进行了分类学讨论。此外,文中还列出了中国海已报道的其他蛾螺属种类。  相似文献   

9.
在福建厦门近海采集到梭螺科Ovulidae尖梭螺属Cuspivolva 中国海新记录种1种, 即武装尖梭螺Cuspivolva bellica (C. N. Cate, 1973)。标本采自厦门近海低潮线附近, 栖息于鞭柳珊瑚Ellisella sp.的枝杈表面, 现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南海热带海洋生物标本馆。本文对此新记录种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等进行了描述和记录, 并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和讨论。截至目前, 我国已知尖梭螺属共8种, 该新记录种的发现和报道, 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海域梭螺科物种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蜑螺科 Neritidae 蜑螺属 Nerita 的一些种类形态近似, 形态鉴定上存在种类混淆、同物异名或错误鉴定等现象。作者在整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生物标本馆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历年来采集的蜑螺科标本时, 对4种隶属于蜑螺属的易混淆种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标本的反复对比, 分别找出了它们之间外部形态、地理分布以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差异, 澄清了混淆, 确立了其分类地位: 1) 矮狮蜑螺Nerita chamaeleon Linnaeus, 1758和圆蜑螺Nerita histrio Linnaeus, 1758两者贝壳形态相近, 在我国海区分布重叠, 存在混淆以及错误鉴定的现象, 根据螺旋部以及壳面雕刻可将它们区分开, 即前者壳面螺肋光滑, 后者螺肋粗糙, 而前者螺旋部较后者高; 2) 锦蜑螺 Nerita polita Linnaeus, 1758和杂色蜑螺 Nerita litterata Gmelin, 1791两个种常被混淆在一起, 都鉴定为锦蜑螺, 前者在我国见于台湾、海南岛和西沙群岛, 后者在我国见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和西沙群岛, 其中杂色蜑螺此前在我国仅见于台湾, 本文的报道进一步完善了该种的地理分布信息。  相似文献   

11.
环节动物多毛纲是大型底栖生物重要类群,对其生物多样性和区系分类的研究,有助于分析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之前我国底栖多毛类的多样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黄海等局部海域。现系统整理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未包含三沙海域)底栖多毛类的物种名录,并计算了分类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结果表明,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东海最高,达93.23;渤海最低,为90.56。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渤海最高,达277.83;东海最低,仅210.45。科级和种级的相似性系数表明,科级水平上4个海域间的相似性均较高,种级水平上渤海和黄海的相似性最高,达0.486;渤海和南海的相似性最低,仅0.128,表明4个海域的底栖多毛类有明显的区系分类差异。通过分析底栖多毛类生物在中国近海的分类多样性差异,初步探讨中国海底栖多毛类的动物区系,以期加深对我国底栖多毛类多样性的认识,为中国海多毛类的多样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扇贝亚科(Pecteninae)的种类,多数个体较大,有的种生长快,数量多,是较重要的捕捞及养殖对象。本亚科的主要特征是贝壳呈圆扇形,两壳不等,右壳凸;左壳除少数种略凸外,多数种较平或略凹。一般两壳耳呈三角形,略相等。壳两侧相等或略相等。壳表放射肋一般较规则、光滑,有些种肋上具有排列整齐的生长小鳞片。两壳表颜色不同,右壳呈白色或浅色;左壳颜色较深,多具深红褐或紫褐色花斑。 这一亚科有些种在地质年代上出现较早,故化石种类较多。现生种广分布在世界各大洋,以热带和亚热带海的种类较多,多数种仅见于潮下带百米以内的浅海底。 本文继栉孔扇贝亚科(Chlamydinae),报道中国近海扇贝亚科2属4种,对每一种的形态和分布等都做了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我国沿海多次野外实地考查以及文献报道,采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马尾藻属海藻资源的物种构成和区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马尾藻属种数在我国海域的水平分布呈现出北少南多的趋势,黄、东海仅17种,南海达到124种、占世界马尾藻总数的36.47%.其中,黄海西区、东海西区、南海北区和南海南区种数及小区单一分布种类数分别为10、13、82和61种及2、3、52和42种.我国特有种类为64种、占世界尾藻总数的18.82%.在我国沿海马尾藻的垂直分布特征为:高潮带2种,低潮带91种,潮下带78种.  相似文献   

14.
东、黄海2000年冬季底层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2000年12月~2001年1月东、黄海冬季底层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鱼类群落结构。本次调查共捕获鱼类4716.72kg,395796尾,138种。其中,暖水种(WW)居第1位,有81种,占60.00%;暖温种(WT)次之,有53种,占39.26%;冷温种(CT)最少,只有1种,占0.74%。全调查海域的优势种(相对重要性指数QIRI大于500)有5种:带鱼、黄鲫、发光鲷、小黄鱼和鳀;与历史资料相比,优势种个体变小、有被小型鱼类更替的趋势。以质量计算的多样性指数(种类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W,种类均匀度指数J′W)呈现由北至南逐渐递增的趋势,而以尾数计算的多样性指数(H′N,J′N)呈现东海北部最高,东海中部次之,黄海南部最低的趋势。生物多样性指数中除种类丰富度指数(D)与水深、海水表温、表层盐度都呈显著性正相关外,而其它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前述3种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都不显著。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东海北部和中部渔获组成和生物多样性指数都无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东海2种重要赤潮原因种--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低磷酸盐浓度以及初始细胞密度对这2物种种群增长与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实验条件下2物种有不同的竞争结果,营养盐限制环境中主要表现为资源利用性竞争,东海原甲藻为竞争优势种;丰富营养盐环境中,种间竞争具有明显的密度依赖性,根据初始细胞密度的不同,2竞争物种既可以相互排斥,也可能共存.该结果与东海赤潮特征即2物种既可以分别形成单相型赤潮,又可以共同形成双相型赤潮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域水螅水母类区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张金标 《海洋学报》1979,1(1):127-137
世界海洋水螅水母类区系,自十九世纪末随着海洋考察的发展就开始大量的调查研究,相继发表了大量的论文报告和专著,本世纪以来,调查研究向远洋深海发展。近期来,较系统的工作是Kramp(1959,1961,1965,1968),相继发表了几部专著,详细记述和综述采自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及其邻近水域的水螅水母,并进行了动物地理区划[15,18,19]。连同早期Mayer(1910)和Russell(1953,1970)等人的工作,为世界海洋水螅水母类分类区系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我们初步统计,全世界海洋水螅水母类约有450种左右(不包括可疑种和未定种)。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海鹑螺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鹑螺科是中腹足目鹑螺总科中的一个小科,包括的种类不多,数量也不大,但是它的贝壳较大,又较有光泽,而且具有整齐的肋纹和色彩,所以是人们喜爱搜集的贝类之一。它们的肉均可食用,贝壳常同其他贝类的贝売和在一起烧制建筑用灰。这一科动物全部是暖水种,世界各暖海区都有分布,而以印度一西太平洋区的种类为最多,化石出现于第三纪。 本科动物的贝壳通常较薄,呈球形或卵圆形,螺旋部短,体螺层膨大,各层表面具有平滑的螺肋。壳口宽大,内面具沟纹,外唇薄或増厚形成一个具齿的环,水管沟宽短。成体不具厣。软体部分头大:前端膨大,触角长,呈圆柱状,眼位于其基部外侧的一个短柄上。吻极长,不能完全缩入壳内,呈管状,末端扩张形成蔷薇花状的唇部,伸展时长度可超过贝壳。水管长,伸展时可直立于贝売的背部。雄性交接器极长大,弯弓形,全长具沟,末端有一尖钩。为肉食性动物,常以海参等动物为食。 我国鹑螺科的种类过去金叔初和秉志、张玺、阎敦建等曾有零星记载,国外学者也有一些记载,但对各种的分布地点记载不详。我们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采集保存的标本和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所采得的底栖动物标本进行了整理研究,共鉴定10种,其中1种仅在东海发现,4种为东海和南海共有,5种仅分布于南海;有一种,即黄口鹑螺在我国沿海尚系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8.
水母类是海洋浮游生物重要类群之一,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分布广,不少种是世界性分布。有些种可作为一定海流或水团的指标。水母类除钵水母纲的少数种,如海蜇可供人们食用外,多数水母是幼鱼和甲壳类幼体的敌害,水母类触手的刺细胞或粘细胞含有毒素,对人类的健康有一定危害。 东海水母类研究工作先后有 Collingwood(1868)、 Light(1924)、林绍文(1937)、Sproston(1949)、丘书院(1954)、许振祖等(1962、1974)、高哲生等(1962)、洪惠馨(1964)、张金标等(1975)。以上大部分偏重于分类工作,研究材料大多采自沿海局部地区:因而不能概括东海水母类整个面貌。本文就东海水母类种类组成,分布概况及其与水文要素的关系作初步探讨。 本文所用材料是我所调査船于1959年1-12月在北纬28°以北、东经124°以西东海西部水域、1975年10月、1976年6-7月、8-9月三个航次在北纬26°31''-31°30′、东127°以西,水深30米以外的广阔东海大陆架区和1978年5月29日-7月3日在北纬26°31′-32°30′,东至东经129°,水深40米以外包括冲绳海槽在内的广大水域,进行浮游生物拖网采取的样品。 采集用大型浮游生物网(网长270厘米、网口面积0.5㎡、GG36筛绢)从底至表垂直拖网、标本用5%福尔马林海水固定,定量方法采用个体计数法,然后换算为单位体积水体中的个数(个/100m3)。  相似文献   

19.
东海虾类的生态群落与区系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关东海的虾类,刘瑞玉(1959,1963,1964)、董聿茂(1959,1980,1986)等已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近10多年来,由于东海传统的主要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捕食虾类的鱼类减少,因此,使虾类生存空间扩大,这有利于虾类资源的繁衍生长,使虾类资源发生量增多,数量增长较快。东海区三省一市近几年虾类产量达到80×104~90×104t,其中浙江省为60×104~70×104t,拖虾作业已成为东海区一大作业方式,对促进海洋捕捞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们开展了东海虾类资源开发调查,尔后又继续与拖虾生产船相结合进行监测调查,积累了一些资料,本文就东海虾类生态群落结构与区系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基于环境DNA技术的夏季东海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东海海域主要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监测和保护其多样性,本研究利用环境DNA技术对东海鱼类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通过海水样本的采集,环境DNA提取、扩增和高通量测序分析,从东海14个站点的环境DNA样本中共检测出2纲,23目,29科,42属,44种海水鱼类,大部分种类在东海传统渔业资源调查中均有出现.其中,相对丰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