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菲律宾海沉积物矿物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用X射线衍射法测试了1988年取自西菲律宾海3个柱样共52个沉积物样品的矿物组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主要矿物为方解石,石英,斜长石和钾长石,次要矿物为高岭石,绿泥石,角闪石,斜发沸石,水云母,蒙脱石和滑石。划分出两类矿物组合:(1)方解石+石英+斜长石+钾长石,水云母含量高,角闪石,斜发沸石滑石含量低;(2)斜长石+方解石+石英+钾长石,角闪石,斜发沸石和滑石含高,水云母含低。(1)类矿物组合反映  相似文献   

2.
利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冲绳海槽南部HOBAB4-S2站700年以来的黏土矿物组成以及结晶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该区的沉积特征、物质来源以及黏土矿物所记录的东亚季风的演化历史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冲绳海槽南部HOBAB4-S2站黏土矿物组合总体是以伊利石(59–77 %,平均含量69 %)和绿泥石(11–17 %,平均含量14 %)为主,而蒙脱石(5–23 %,平均含量12 %)和高岭石含量(2–6 %,平均含量4 %)则相对较低。通过黏土矿物研究对物源进行分析,发现冲绳海槽南部研究站位的黏土矿物中,蒙脱石主要是来自于长江或者东海大陆架的再沉积。伊利石,绿泥石以及高岭石主要来自于台湾河流,尤其是兰阳溪。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比值的大小可以用来指示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1320 AD以来的黏土矿物组合的变化较好地记录了部分中世纪暖期后期、小冰期以及现代暖期3个时期在百年时间尺度上的气候波动。该指标显示,相对于中世纪暖期后期,东亚季风强度在小冰期(1405–1850 AD)和在现代暖期(1955 AD)均存在明显的减弱,指示该时期台湾东北部-冲绳海槽南部地区处于相对湿润强降雨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3.
均相沉淀法制备Ni(OH)_2和NiO纳米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NiSO4·6H2O 为主要原料、以CO(NH2)2 为沉淀剂,采用均相沉淀法合成了纳米级Ni(OH)2 和NiO粉末,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 、差热分析(DTA) 等实验手段对样品的热稳定性、相转变温度、相结构和粒子形状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NiO粉末的粒径约为6nm ,且基本成球形。  相似文献   

4.
辽东湾地区下第三系粘土矿物变化规律及其地质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渤海辽东湾地区三口探井的泥岩岩屑样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资料为依据,从粘土矿物组合,演化特征出发,论述了该地区粘土矿物,主要是蒙/伊混层矿物中蒙脱石层的转化规律,指出粘土矿物的转化主要是受温度,压力和成岩作用的控制。并根据蒙/伊混层矿物中蒙脱石层的百分含量划分四个转化带,依据这四个带对这一地区的成岩作用阶段进行了划分,进而阐明其在石油地质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nobilis(Reeve)、合浦珠母贝Pinctadamatensii(Duuker)、翡翠贻贝Pernavirldis(Linnaeus)的软体部、肝胰腺和生殖腺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3种贝的各组织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丰富,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相当高,占总脂肪的25.26%-27.21%。3种贝中,翡翠贻贝的油含量最高(13.68%),软体部的EPA和DHA含量也较高(26.95%),最具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太平洋CP25岩心沉积物中钙十字沸石、蒙脱石/伊利石比值(M/I)、稀土元素含量、铈异常(δCe)、铕异常(δEu)及Sr、Nd同位素特征作为海底火山活动的证据,揭示了中太平洋海盆晚新生代以来火山活动和沉积的历史。其结果是,早中新世约20~17MaB.P.间,火山活动逐渐强烈,在17MaB.P.最强烈,使得沉积物具有高M/I和∈Nd、低δCe和87Sr/86Sr。17~1MaB.P.发生沉积间断。1MaB.P.至现代,火山活动较早中新世减弱  相似文献   

7.
中太平洋调查区沉积粘土矿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用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的分析鉴定,确认该区的主要粘土矿物为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在钙质软泥中含量低,在红粘土中含量高,伊利石含量与蒙脱石相反。经综合分析得出两粘土矿物分区。影响粘土矿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8.
3种海洋养殖贝类体内的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庆宁  林岳光 《热带海洋》1999,18(1):79-82
分析了华贵栉孔扇贝、合浦珠母贝、翡翠贻贝的软体部、肝胰腺和生殖腺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3种贝的各组织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丰富,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相当高,占总脂肪的25.26% ̄27.21%,3种贝中,翡翠贻贝的油气含量最高(13.68%),软体部的EPA和DHA含量也较高(26.95%),最具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严肃庄  曹沛奎 《台湾海峡》1997,16(2):128-134
采用实体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对三沙湾表层沉积物中的重矿物和粘土矿物进行鉴定和研究。已鉴定出的重矿物有20余种,其含量以磁铁矿、赤铁矿、绿帘石和角闪石等为高,锆石、黄铁矿等次之。根据三沙湾重矿物的含量与特征,划分为三个组合类型。粘土矿物是以伊利石为主,绿泥石、高岭石为次,蒙脱石含量少的组合。综合矿物的种种特征,作者认为三沙湾表层沉积物中的粗颗粒物质主要是由径流从陆上流域带入的,细颗粒物质  相似文献   

10.
EDTA对罗非鱼嗅觉的影响及其解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敏娟  陈荣 《台湾海峡》1998,17(4):462-467
将5种浓度的EDTA和9种含有不同比例的重金属离子、EDTA混合液分别灌注罗非鱼嗅囊,观测这些溶液中甲硫氨酸引起的嗅电图的影响,研究EDTA对重金属染毒钱瓣可行性和最佳配方,并探讨了其可能机理,结果如下:(1)EDTA对EOG有抑制和促进两方面影响。当浓度低于372mg/dm^3时,EDTA抑制EOG反应、浓度越低,抑制作用越明显。当浓度大于372mg/dm^3时,则促进EOG反应,浓度越高,促进  相似文献   

11.
河口悬沙属性的现场观测对于泥沙输移和沉积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河口地貌演变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利用2008年8月河口滨外区纵向3站住同步悬沙和ADP水流观测资料,并结合室内Malvern 2000型激光粒度仪对悬沙进行粒度测试,对研究区域泥沙组成及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悬浮体浓度在潮周期内随涨落潮变化...  相似文献   

12.
根据鸭绿江西水道口外两个站位大小潮实测悬沙数据,结合表层沉积物特征及潮流动力分析结果,从悬沙浓度、悬沙输沙量和悬沙粒级3个方面,分析了悬浮泥沙浓度大小潮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潮汐、潮流动力因素的关系,净输沙量特征及输沙方向、悬沙各粒级百分含量与涨落潮及泥沙沉积物之间的关系等内容。计算分析表明:影响悬沙动力特征的主要因素为空间位置、动力强弱及泥沙源;1#站位细粒沉积物丰富,潮流及输沙受口门地形控制,2#站位地形平坦,沉积物颗粒粗,泥沙源来自异地;悬沙浓度受潮流、潮汐动力影响呈规律性变化,输沙量受潮流动力、泥沙来源双重影响;两个站位悬沙粒级百分含量随涨落潮的峰值变化及与流速、流向、潮位的对应关系的不同,有效的指示了沉积物空间分布特征,反映了外部环境对悬沙的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3.
黄河清水沟流路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平  王涛  高文永 《海洋与湖沼》1997,28(2):165-171
根据1989年5月和8月枯、洪水两个季节黄河拦门沙区及河口海区地质和水文调查资料,结合黄河利津水文站近几年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对黄河清水沟流路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黄河来沙量渐少是清水沟流路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河口向南转向海动力作用较弱的莱州湾,海水沿河上溯力逐渐减弱,河流泥沙得以更顺利入海,并在口门外沉积;现流路河口海域的水动力作用虽然较弱,但涨,落潮流的分布  相似文献   

14.
长江河流入海泥沙通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目前水文站在精确测量河流泥沙的方法上还存在缺陷,使用的方法还无法抓住‘沙峰’,故有理由提出过去在计算长江入海泥沙通量上总体是偏低的。依据水沙关系模型,对过去近40年来大通水文站提供的泥沙实测值和公布值做了计算,并在此基础上作了修正。结果表明,除了20世纪50年代模拟值略偏低外,60年代可达到约5-9亿t,70—80年代有所回落,在5-6.4亿t之间,这与20世纪50年代上游植被保存较好,而60年代则破坏较大,70—80年代又有所改善的背景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根据黄、渤、东海的浅地层剖面仪记录,作者发现晚更新世末期中国黄、渤、东海陆架曾发生过沙漠化。据目前所知,渤海的辽东浅滩、黄海的苏北浅滩、东海的台湾浅滩,都可能为独立的沙漠体,全新世海侵后将其淹没。衍生沉积可划分为3种类型,其一为完全埋藏型,构成南黄海北部的厚层泥质沉积区;其二为半埋藏性,如庙岛列岛一带的黄土沉积;其三为完全出露型,以南京附近的黄土沉积为典型。古季风的吹扬作用是海退后陆架发生沙漠化和产生一系列衍生沉积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16.
潮流场对渤、黄、东海陆架底质分布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模拟了渤、黄、东海陆架的M2潮汐、潮流。结果表明,渤、黄、东海陆架的潮流有强弱之分以及往复流和旋转汉之别。在此基础上,计算了8种粒径沙的湖平均悬移输沙率、潮平均推移输沙以及相应的输沙率散度。根据输沙率散度的正负,划分了海底冲刷区与淤积区。根据不同粒径泥沙输沙率散度的相对大小,确定出海底的主要底质类型为砂质沉积、粉砂质泥沉积和以粉砂为主的混合沉积。计算结果表明,海底3种主要底负类型的分布格局与海底的冲淤格局以及与输沙率矢量的发散和聚合状况基本一致。在渤、黄、东海陆架,沙脊主要在强往复流区形成,沙席主要在强或较强的旋转流区形成,泥质沉积主要在弱潮流区形成。砂质沉积、泥质沉积以及混合沉积这3种主要底质类型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受渤、黄、东海陆架潮流场控制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潮流沉积体系。渤、黄、东海陆架的砂质沉积与泥质沉积并非残留沉积,而是潮流沉积。在没有冷涡的情况下,黄、东海陆架的典型泥质沉积在弱潮流环境中同样可以形成,因此,认为冷涡并非黄、东海陆架典型泥质沉积形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底坡的不稳定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高分辨率声学系统在黄河口区记录到水下河道、埋藏沟谷、塌陷坑、陡缘洼地、滑块体、断层和浅层气等特征。水下三角洲可划分为浅水台地平整区、斜坡低隆起区、斜坡浅沟坑区、斜坡深沟坑区和斜坡前缘低角度平坦区五个底坡稳定性不同的微地貌单元。研究表明,水下三角洲的沉积-地貌格局受控于黄河汛期的巨量输沙、河口区的快速沉积和重力再搬运以及波浪和余环流因素。对影响底坡不稳定性的沉积物力学性质、自然地震和风暴潮因素也作了  相似文献   

18.
即墨养虾场虾病暴发前期底质中叶绿素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测定养虾池底质中叶绿素的变化,比较了在30℃,40℃,50℃,60条件下烘干与不烘干底质样品叶绿素a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烘干温度上升测定结果的偏差增大,各温度梯度偏差分别为30℃13.24%、40℃34.93%、50℃57.19%、60℃76.03%。而不经烘干处理的样品结果偏差为1.23%。运用不烘干法对5、6、7月份养虾池底质叶绿素a及脱镁叶绿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虾暴发前虾池底质中叶绿  相似文献   

19.
南海北部陆缘东部陆坡的蒸发盐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海北部陆缘东部、台湾浅滩以南的陆坡上,海底水深1 000 ~3 000 m,海底坡度较小,平均8.6×10-3.从穿过这里的地震剖面上看,新生代早期( 晚渐新世)有一套沉积(T7-T8)发生过强烈变形,其内部无反射,只有杂乱的噪声.从地震声纳浮标探测的结果看,这套沉积的层速度为4.98 km/s.由于这套沉积的变形,使上覆沉积也发生了变形.将这套沉积和大西洋边缘的蒸发盐沉积对比,发现其反射特征和层速度极为相似. 因此,推测它为发生在海底扩张初期的蒸发盐沉积.  相似文献   

20.
高素兰 《海洋科学》1992,16(3):45-48
利用不同的化学分析方法,对5个岩芯沉积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岩芯可分为铝硅酸盐沉积和碳酸盐沉积两种类型。前者主要是由Sio_2,Al_2O_3,Fe_2O_3以及其他金属氧化物组成,可能与火山源有关。后者主要是由碳酸盐组成,它与生物源有关。 典型岩芯沉积物多种氧化物含量的垂向变化往往发生在岩芯某一相同位置,这暗示了在地质时期中曾发生过地质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