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璐 《海洋信息》2010,(4):24-27
成比例概念在国际法院和仲裁法院的海域划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成比例概念在司法运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争论,如海岸线和海岸面积的难以确定和计算,能否在相对海岸使用成比例,以及理论上如何解释其双重作用的问题。尽管存在很多争议,但不可否认成比例作为判例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海域划界中等距离线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等距离线方法是从一些沿海国的领海划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已经在国际海域划界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通过对其在条约法律中的规定、演变 ,国际判例和我国省际间海域勘界实践的深入分析 ,探讨了等距离线方法在海域划界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对于省际海域划界中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等距离线方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海洋法与北部湾海洋划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鹏  朱大奎 《海洋通报》1997,16(2):51-56
本文讨论了海洋划界应遵循的原则公平原则所需考虑的因素及其在北部湾中的体现,这些因素概括起来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为划界海域的地理、地质和自然资源特征;其二为沿涨国在划界海域的历史因素及划界海域对洞海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最一,提出北部湾海洋划界应按公平原则,考虑有关情况,通过协商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4.
“成比例”概念产生于大陆架划界中,指有关各国大陆架的面积应与其岸线长度成合理的比例。1969年国际法院在北海大陆架划界案中首先提出了“成比例”概念,指出“应当考虑的最后一个因素是按照公平原则所完成的划界在归属于有关国家的大陆架范围和各自海岸线长度之间所应产生的合理比例的要素”。此后“成比例”概念在大陆架划界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海域划界是一项关系国家主权和权利、民族利益及海洋经济发展的国家行为,是解决国际海域争端有效措施、维护海洋权益的前提和保证,是沿海国家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的先决与必要条件,受到沿海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吸取有关海域划界技术和方法著作中的精华,阐述海域划界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波罗的海海域的自然地理状况、海洋划界的历史沿革以及海洋划界的进展情况,分析了波罗的海划界的具体内涵以及经验,指出海洋划界运用单一海洋边界划出有利于国家的行政管理,以期对世界其他海域划界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7.
省际海域勘界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域勘界信息系统建设是省际海域勘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了各类勘界调查数据的综合管理以及划界方案的辅助生成等功能,为数据查询、分析和海域划界方案生成与评估等提供技术平台。实现了海洋划界中常用的多种划界方法,方法科学、数据处理精确、结果表现直观,在勘界方案制订和协调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际海洋划界技术发展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海洋划界的地理环境复杂,涉及学科多,既有法律问题也有技术方法问题。适用于海域划界的国际法原则有多种,在这些海域划界原则指手下涉及了多种因素,并形成了多种划界方法,这样必将使划界工作变得异常复杂。GIS、决策支持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将在国际海洋划界的管理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成为重要的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9.
程鹏  朱大奎 《海洋科学》1998,22(6):54-57
通常讲来,我国的“海洋国土”面积有300×104,但有的国际组织估算,我国专属经济区的面积大约是135.6×104km2。前者的计算,在黄海和东海采用公平原则划分海域,在南海采用断续国界线内的面积[1];后者可能是按中间线原则划分中国海域的。由于我国海域疆界尚未划定,可以说这两个估计,前者是我国管辖海域的最大值,后者则是最小值。从两个估计值的巨大差别可以看到划界原则和划界方法研究的重要性。1 海洋划界的公平原则海洋划界早期主要是大陆架划界,随着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形成与确立,专属经济区划界也逐渐产生。在第3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海洋…  相似文献   

10.
黄河口河海划界涉及到法律、管理和科学3个子系统,是1个多准则的决策问题.本文是在黄河口生物地球化学(科学)指标对河海划界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法律、管理和科学指标下的不同方案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分解、判断、综合的决策思维,得出在综合考虑法律、管理和科学的准则下,地质指标(地形法)为海陆划界的优选方案,即黄河口河海划界在距离新滩油田浮桥A03站位以东的2 km处 .  相似文献   

11.
东海划界是中日矛盾焦点之一,东海大陆架的特殊地理状况和冲绳海槽的存在确定了双方应在自然延伸的基础上以公平原则划界,成比例原则也是体现公平原则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协商谈判或提交国际法院裁判等渠道尽早划界是解决矛盾的根本办法,而共同开发是当前解决争执的最佳过渡性安排。在坚持主权原则的基础上探求共同开发是目前现实的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各国海岸附近海港工程逐渐增多,部分国家存在将领海基线向海一侧调整的倾向,进而对领海、专属经济区等海域的划定产生重要影响。选取24处典型海港工程样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4处样点中,5处会造成各划界海域面积显著扩大。多数情况下,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面积依次扩大。模拟实验表明,划界海域面积变化量与海港工程的形态、位置及其周边关系等多个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岛屿在国家间海上划界的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岛屿在国家间海上划界的效力张海文(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博士岛屿在国家间海上划界中所具有的效力(或称为“作用大小”),是指在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之间进行海上划界时,岛屿能否被作为基点,为其主权拥有国获得一定面积的海域和海床。国家间海上划界本身就是...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条文虽然涉及到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有关海洋区域划界理论和划界法律原则,但其论述毕竟是笼统简单的。1982年该《公约》签署以来15个年头过去了,许多沿海国进行了海域划界实践,海洋划界理论与方法有了新...  相似文献   

15.
国际海洋边界划定主要是指相向和(或)相邻沿海国之间进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边界划定。国际法并不要求国际海洋划界在所有海域必须遵循一个特定的划界方法,但是在划界技术上对任何沿海国的要求却是严格一致的。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生效之后,沿海国海洋管理重中之重的任务是对本国管辖海域海洋边界的划分。国家实践表明,一条位置准确,精确度高的海洋边界的划定不仅能够促进沿海国海洋资源开发活动的进展,而且还能够发展相互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海洋划界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政治、法律制度和技术问题。每个沿海国划定一条海洋边界,  相似文献   

16.
海域勘界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林 《台湾海峡》2009,28(3):432-436
制订划界方案是海域勘界工作的核心工作,包括资料分析、初拟划界草案、草案协调和协商等阶段.大多数海域界线需要分段划分.勘界实践表明,不同界线及其不同区段的界线必须运用不同的划界技术,如垂直岸线法、水道(航道)中心线法、协议线法、习惯线法、中点连线法、用海界线法及岛礁中间线法等.草案协调是勘界工作的难点,必须采取背靠背协调、面对面协商及反复沟通等方法,促成双方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里海地区的自然地理和油气资源状况,针对里海的特殊地理条件以及里海沿岸各国的地理情况,为合理开发和利用里海的自然资源,本文总结了历史上有关里海的划界情况,对里海的海域划界作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2012年9月16日,外交部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向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东海部分海域二百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目前,国家海洋局已经做好该划界案的相关技术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9.
海洋划界新理论新方法与技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署以来15个年头过去了。许多沿海国进行了海域划界实践,海洋划界划定的理论与方法有了新的全面发展。纵观历史,国际海洋边界划定目前总趋势是:二维海洋海岸线地理学代替三维海底地质地貌因素,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划界代替单纯大陆架划界,(200海里)距离原则代替自然延伸原则,综合性单一海洋边界代替传统性大  相似文献   

20.
自80年代以来,在世界沿海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划界中,某些较封闭的海区,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巴伦支海及挪威海中央区海域产生由国际法律所许可的可供各国渔船队捕鱼作业的公海“飞地”区。该海域由专属经济区外部界线所包围,其海域内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