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生生物指可独立生存的单细胞或群体真核生物,其多样性高、结构功能复杂、分布广泛,是海洋微型浮游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早期使用显微镜、流式细胞术等传统方法对原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具有若干局限性,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测序技术(尤其高通量测序)为深入研究原生生物多样性、群落组成、时空变化及甄别其环境驱动因素等做出重要贡献。北冰洋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为严重的大洋,作为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者,原生生物所受影响仍待深入探讨。因此,探究北冰洋典型环境(如海水、海冰、融池等)中原生生物的群落组成、动态变化等,有助于了解全球变暖过程中北冰洋生态系统的变化。然而,由于极地自然环境恶劣、样品采集困难等原因,北冰洋原生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研究十分欠缺,许多研究空白亟待补充。本文对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北冰洋原生生物多样性研究进行了文献搜集与整理,以期为全球变化背景下原生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1959,1960和1983年的系统调查资料(1983年主要取用氮素的冬季数据),对渤海生物无机化学环境9种因素(包括水温)的分布变化及其与生物的关系,作了较深入全面的研究。初步认为,渤海水域的水温、盐度、酸碱度、溶解氧和硅酸盐,量值中等,是温带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无机磷、氮含量,中下水平,尚能满足一定量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需要,是自养生物的影响因素之一。渤海有一定的生产潜力,可以适量地进行有关海洋动植物养殖。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调查刺参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分析刺参的生长,分布与底质,生物等环境的关系,讨论刺参适宜的增殖水域。  相似文献   

4.
A.水环境和水生生物的剂量率根据在本刊上一期介绍的计算模式计算了水生环境及水生生物的剂量率。表15—29是IAEA专家小组对水环境和水生物所计算的剂量率。可以利用海水中的~(238)U,通过几何模型来计算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甲壳动物、软体  相似文献   

5.
南海第三纪生物礁分布与古构造和古环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南海是一个具有特殊大地构造背景的区域,该区的第三纪生物礁主要发育在南海北部、南部和西部边缘的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对生物礁的分布规律以及相应的古构造和古环境研究证实,该区第三纪生物礁生长发育位置明显地受古构造控制,成礁期大型古河流体系对生物礁的生长和分布有较大影响,这些认识对南海生物礁油气藏的勘探、完善生物礁研究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海滨环境孕育了各式各样的生物地貌,通过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海滨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与地貌组分之间双向作用得以实现。特别是在现代海岸发育进程中,生物地貌塑造者对局地地貌产生的微弱作用,可以在宏观尺度上对海滨地貌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海滨生物地貌作用的主要机制和类型、海滨环境不同生物地貌作用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并对研究海滨环境生物地貌作用的方法、探索生物地貌格局的多尺度成因、递归的循环过程规律以及海滨生物过程与非生物干扰及过程的相互联系等领域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当前,海滨生物过程和动力-沉积-地貌过程之间的双向研究已成为认识和利用生物海岸对全球变化响应和反馈作用的关键,今后还需要对不同生物地貌作用的耦合、海滨生物地貌过程的生物作用模拟以及海滨生物地貌过程的演化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于2003年由两个湖北省级重点实验室组建而成,2005年纳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2011年纳入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她致力于从地质时空尺度开展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交叉前沿领域——地球生物学的研究,其核心是生命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  相似文献   

8.
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 eDNA)技术是一种正在蓬勃发展的生物采样监测技术,可以根据需要同时监测特定对象或多种水生生物,因其便利快捷,对检测对象和生态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在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长江口水域作为我国最大的河口,是诸多水生生物季节性洄游、觅食和栖息的重要场所,因此对该水域水生生物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准确监测是开展相应生态保护的必要基础。本文归纳分析了环境DNA技术的监测原理,以及在濒危珍稀物种、入侵物种、生物多样性、资源量和遗传多样性监测方面的应用现状及限制条件,并结合长江口水域监测工作的具体需求,展望了在该水域应用环境DNA技术进行水生生物资源监测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重建地质历史中的地球环境条件是一件包含众多学科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进行这样的重建需要许多气候条件 ,诸如湿度平衡和温度、海洋和大气的成分、湖泊和海洋的水深及诸如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有机生物和它们生态学的生物参量。已经有几种方法用于重建古环境条件。从岩石和化石中得到的观察记录通常都是用现代的变化过程来解释的。根据其它的假定 ,形成于表层环境中矿物的化学和同位素成分可转化为古环境参量。许多古环境参量是基于对构造、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定量重建而计算得出的。所有这些方法都包含着许多的假定和不确定性 ,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于2003年由两个湖北省级重点实验室组建而成,2005年纳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2011年纳  相似文献   

11.
用地质学的眼光来考察生物多样性中心,特别是对时间以及地质过程的深人思考,为单纯的生物学方法在研究生物多样性中心的空间稳定性以及持久性方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思路。这些地质过程是与那些影响着大洋盆地间水交换、生物群落的迁移以及生境分布的板块构造活动密切相关的。而且全球气候环境也对这些地质过程有着较强的影响,并与之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增强,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丧失,群落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因此,进行准确可靠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来确定目标区域的物种丰度和群落结构对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环境DNA技术(eDNA)作为一种非入侵性的新手段,正在迅速发展,然而,eDNA技术易出现假阳性,从而导致实时生物多样性监测不准确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与eDNA技术相比,环境RNA技术(eRNA)的快速降解使得它具有减少eDNA监测结果假阳性的潜力。本文概述了eRNA技术在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的可行性,主要从eRNA技术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可检测性和提高检测分辨率的潜力两个方面来介绍;综述了eRNA技术目前在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eRNA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对未来将eRNA技术实际应用于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溶解有机物(DOM)在控制水生生态系统的化学、生物和物理特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DOM不仅能够结合黏土颗粒,而且也能结合对环境和生物有重要影响的Hg,Cu,Pb,Cd,Ni等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从而改变这些物质的迁移、生物可利用性和毒性.本文综述了天然水环境中DOM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和对其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并对影响DOM光化学降解的因素及其对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做了总结.已有的研究表明:DOM的结构、分子量、浓度、重金属种类、水环境条件等均会影响到DOM与重金属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光化学降解会显著改变DOM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其生物可利用性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根据近十年来南沙考察资料,从维护领域主权、海洋权益与划界的需要出发,着重分析和讨论南沙群岛海区,包括岛礁区、深海区和边海区的生物环境与生物资源特点;提出重点划界海区和维护我国南沙海洋权益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化学污染,气候变化和养殖导致的遗传变化是影响水生生物的重要环境胁迫因素,会使生物种群的适应和竞争能力等健康指数降低。生物体发育的稳定性作为环境胁迫对生物健康指数的标志之一,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生物发育的稳定性通常以生物不对称变异(即:与生物对称性的偏差)表示。与不对称的生物相比,具有对称性的生物个体通常生长较快、繁殖力强、存活率也高;不适宜环境往往导致生物体不对称性变异程度增加。主要就生物不对称性变异的原理、实际测定中的问题及该方法在水生生物研究中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生物礁生长环境及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礁储层是一种典型的油气储层,具有非常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位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的琼东南盆地,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出现了有利于生物礁发育的环境.盆地南部深水区远离物源,在构造演化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构造隆起,在这些构造隆起的周缘适合生物礁的发育.通过地震资料解释认为,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发育有规模大小不等的生物礁,而且这些生物礁的发育与构造演化的阶段可以对应起来,应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7.
应用生物标志物参数定量判识热水沉积古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西成矿田泥盆系热水沉积岩和重庆城口震旦系正常沉积岩中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测定,并通过多元统计方法对两种环境中的多种生物标志物参数进行了聚类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1)热水沉积岩和正常沉积岩中的有机质饱和烃/芳烃平均值分别为4.64和1.10,正构烷烃的碳优势指数CPI平均值分别为1.35和1.11,ΣnC22-/ΣnC22 为3.17和0.74,nC21 22/nC28 29平均值分别为4.29和1.61,Pr/Ph平均值分别为0.44和0.28,C29-/C30 平均值分别为7.41和0.98,C21/αβC30平均值分别为4.32和0.31。(2)热水沉积岩中的有机质具有高饱和烃、低芳烃,饱和烃馏分中低分子量生物标志物含量较高而高分子量生物标志物含量较低的特点。ΣnC22-/ΣnC22 和nC21 22/nC28 29可能反映西成矿田硅质岩形成时的特殊的热水沉积古环境,三环萜烷C21/αβC30藿烷值可能是热水沉积环境的一个较好的指标。(3)以ΣnC22-/ΣnC22 、nC21 22/nC28 29、Pr/Ph和C30αβ藿烷/ΣC29甾烷4个参数建立的两类判别函数可以定量判识热水沉积古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地球、海洋和大气科学的研究中 ,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之一是要理解引起碳循环、全球气候、生物多样性等快速扰动的原因及其所引发的后果。其中海洋生物圈的演化研究包括 3个目标 ,分述如下。( 1 )理解演化过程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在朝这个目标努力时 ,我们的宗旨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更好的认识生物经历了怎样的演化途径形成了现代众多的生物种类 ;二是获得关于我们人类自身起源的基本知识。( 2 )评价海洋生态系统对诸如气候突变、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海洋食物链主要部分的迁移等巨大变化的敏感性。而人类活动诱发的气候变化和海洋…  相似文献   

19.
气候的变化也会延伸至深海——这个地球上最为遥远的环境。大型的动物。就像你站在海底的时候能够看见的那种。会像在浅水或者陆地环境生活的动物一样受到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理县黄土地层与环境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县黄土堆积厚度为7.30 m,可分为S0、S1古土壤层和L1黄土层。光释光结果显示,理县黄土沉积始于末次间冰期,约130 kaBP。磁化率、粒度、碳酸盐含量等经典气候替代指标分析表明,它们可以反映青藏高原东部气候环境变迁。环境记录显示,末次冰期间冰阶(即氧同位素3阶段)期间该区呈现出极端冷湿的气候环境。理县地区气候演化更接近于印度季风强度记录的变化,而与格陵兰冰心和深海氧同位素记录相似性稍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