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勃生  单宝田 《海洋科学》2002,26(10):24-27
卤虫增养殖业是近几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我国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卤虫增养殖至今已有了很大发展。我国卤虫资源丰富 ,加之优良品种的增养殖以及卤虫成品系列产品的开发和利用 ,目前已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就卤虫增养殖及其开发利用作一评述。1卤虫的饵料和食品价值卤虫作为蛋白源在西方国家受到高度重视 ,已形成一项新的产业———蛋白源产业。如美国、加拿大、比利时等国近几年投入大量资金已初见成效 ,他们已开发出 pel系列饵料、鱼虾用卤虫强化系列饲料(如国际NV公司系列产品 )以及多个系列…  相似文献   

2.
李茂堂 《海洋科学》1980,4(4):44-47
卤虫(Artemia salina L.)的研究,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Seale(1933)和挪威的Rollefsen(1939)发现卤虫的无节幼体是鱼类幼体的最好饵料以后,卤虫就逐渐成了海水养殖中最主要的活饵料来源。不少国家已开始大量培养卤虫。美国夏威夷州的水产养殖计划中,就把卤虫列为第一位,东南亚一些国家人工培养卤虫也取得很大成绩。 卤虫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繁殖能力强,能广泛适应各种环境,而且容易培养。尤其是  相似文献   

3.
应山东海洋学院邀请,比利时肯特大学卤虫研究中心孛柯劳斯教授已于日前抵青到海洋学院讲学。孛柯劳斯教授是世界卤虫研究的权威人士。此次来华讲学的主要内容是: 1.世界卤虫研究和养殖概况; 2.海洋养殖中卤虫的应用; 3.卤虫综合利用展望;  相似文献   

4.
卤虫是鱼、虾、蟹幼苗极为理想的天然饵料.随着水产育苗发展,卤虫及卤虫卵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1].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卤虫资源,其生态学研究近20a以来受到了明显的重视,但具体研究偏重于实验种群方面,如环境因子(如温度、盐度、饵料等)对卤虫生长、存活、生殖特征(如性成熟速度、生殖方式、生殖力)的影响[2~10],而关于卤虫的自然种群研究较少,原因是进行卤虫的野外生态学研究有诸多困难,如卤虫繁殖速度快且次数多,世代之间有重叠:盐湖或盐池的水文特征经常发生剧烈变化[11,12],故迄今只有Petra[13]和Petra等[14]对Mono湖的Artemiamonica,Gene等[17]对法国Giraud的孤雌生殖卤虫的自然种群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卤虫关系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不同地理品系卤虫的酯酶(EST)、四氮杂茂氧化酶(TO)和碱性磷酸酶(ALP)同工酶,根据各卤虫品系的遗传相似性聚类分析和酶谱表型分析,发现我国山西和新疆地区的两性生殖卤虫在遗传上是密切相关的,它们都属于中华卤虫Artemia sinica.我国不同地理品系的孤雌生殖卤虫存在显着的遗传分化;河北和大连地区的孤雌生殖卤虫与Artemia sinica遗传相关性密切,新疆地区的孤雌生殖卤虫则具有独特的酶谱表型,反映了我国孤雌生殖卤虫起源和进化的复杂性。孤雌生殖卤虫具有与两性生殖卤虫显着不同的ALP和TO酶谱表型,为孤雌生殖卤虫的纯度鉴定及其与两性生殖卤虫的分类和鉴别提供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吴融 《海洋科学》1994,18(2):24-25
本文简介近10年来对卤虫遗传学和进化研究的进展,包括染色体数目,染色中心,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卤虫的遗传差异,性别的决定,种系发生和孤雌生殖的起源。  相似文献   

7.
利用盐田卤水池塘养殖卤虫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8年和1989年,作者在山东省盐场利用盐田卤水池进行了卤虫池塘养殖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微藻培养试验、卤虫群体生长能力试验和间捕法养殖卤虫试验。通过试验在6个投饵池塘获得的鲜活卤虫产量为423.5—551.0公斤/亩(平均491.6公斤/亩),在4个不投饵池塘获得的产量为240.5—299.5公斤/亩(平均272.3公斤/亩)。本文报告了以上三个试验的内容和结果,并对卤虫养殖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鲍鹰  逄少军 《海洋科学》2007,31(2):81-83
有关卤虫的第一篇报道发表于1755年,标本采自英国的Lymington.1758年经林奈定名为Artemia salina.卤虫(Brine Shrimp)隶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鳃足亚纲(Branchiopoda)、卤虫科(Artemiidae).卤虫分布广泛,世界各地的许多自然盐湖和人工盐池中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9.
对采自新疆鲸鱼湖卤虫 (Artemia sp.)、新疆艾比湖和青海尕海卤虫 (Artemiaparthenogenetica)的 3个品系的生物学进行了测定。研究了温度与孵化率之间的关系 ,以及盐度对鲸鱼湖卤虫孵化率的影响。观察了鲸鱼湖卤虫的染色体倍性组成。除壳厚外 ,鲸鱼湖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值均大于另外 2品系卤虫 ;最佳孵化温度范围 :鲸鱼湖、艾比湖卤虫为 2 0℃ ,尕海卤虫为 2 5℃。鲸鱼湖卤虫卵的最佳孵化盐度范围是 2 8。鲸鱼湖卤虫为两性生殖 ,与孤雌生殖的艾比湖和尕海卤虫一样 ,染色体倍性组成为 2 n,染色体数为 2 n=4 2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卤虫(Artemia sinica)是重要的饵料生物,是当前海洋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生物和重要的生物模型。本文报告了卤虫无节幼体整体荧光原位杂交(WFISH,whole-mount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技术,用于快速对卤虫早期发育相关基因的特定时空表达图式进行分析,有助于对卤虫早期发育相关基因功能进行鉴定。人工合成带有FITC标记的卤虫trh基因(trachealess gene)寡核苷酸探针,检测到trh基因在卤虫无节幼体的头部背面盐腺中表达。  相似文献   

11.
华北盐场孤雌生殖卤虫克隆及其染色体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于1984—1986年完成。查了华北八个盐场卤虫卵的倍性组成,共建立不同盐场卤虫的五倍体克隆8个、二倍休克隆7个,并用银染技术对孤雌生殖二倍体卤虫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得到以下结果:1.发现华北孤雌生殖卤虫有五倍体存在;2.将五倍体与二倍体卤虫两者相比,在许多方面有明显差异;3.华北孤雌生殖二倍体卤虫染色体具有典型的减数分裂行为,与美国旧金山两性生殖二倍体卤虫的粗线期染色体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2.
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卤虫的观察——卤虫种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关卤虫的第一篇报道发表于1755年,标本采自英国的Lymington。1758年经林奈定名为Artemiasa Zina。  相似文献   

13.
氨氮对不同发育阶段卤虫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有关卤虫生物学方面的报道很多[1,3],但未见氨氮对不同发育期的卤虫的急性毒性试验的报道,本文选用适合于海水养殖的卤虫(海南莺歌海卤虫)为试验对象进行试验,为我国的卤虫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卤虫卵 1995年采自海南岛莺歌海盐场。1.1.2 人工海水 用无氨蒸馏水配制MBL人工海水,配方见Cavanauge,C.M.(1956)。1.2 方法1.2.1 卤虫卵的孵化 孵化方法参考文献[3],孵化的水温25℃,盐度为32.0,光照强度为1100lx。1.2.2 卤虫的培养 孵化后的卤虫幼体培养于5L的玻璃水槽中,培养液的pH值为7.69,盐度为6…  相似文献   

14.
旧金山湾卤虫在同安盐田实验池中种群动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森铭  林昱 《台湾海峡》1993,12(1):55-60
美国旧金山湾卤虫于1989年引入同安盐田实验池养殖,1989年10月至1990年3月池内人工养殖卤虫的结果表明,秋、冬两季实验池的水温变化不是影响卤虫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原因,卤水盐度的变化对卤虫幼体群体数量有较大的影响,饵料是影响卤虫种群变动的主要因子,使用花生渣饼磨浆后投喂卤虫比使用干鸡粪更有利于卤虫种群的增长。实验证实旧金山湾卤虫能在同安盐田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5.
盐田卤虫在国外被称为第二个海水养殖业。在我国也已崭露头角,并已广泛利用于培育鱼虾蟹的活饵料,发展前景喜人。卤虫也叫盐水“丰年虫”和“丰年虾”,是一种耐高盐的小型低等甲壳动物,生活在盐田7—15的中度卤水体中。它以休眠卵的形态越冬,由虫卵孵化为幼虫,幼虫发育为成虫,虫体长1.2—1.5厘米。它生长迅速,繁殖力强,易于培养,一年可繁殖14—15代。卤虫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冬眠卵干重含蛋白质60%,脂肪20%,干虫体重含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地理品系卤虫的同工酶变异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国内外不同生态地区的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卤虫进行了酯酶(EST)、四唑氧化酶(TO)和碱性磷酸酶(ALP)同工酶变异分析。指出不同地理品系卤虫有其独特的EST和TO标志酶带;孤雌生殖卤虫具有与两性生殖卤虫显著不同的TO基本带型和ALP标志带区。这些结果为卤虫地理品系的纯度鉴定,以及两种生殖方式卤虫的分类和鉴别提供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卤虫的发育与蜕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北方孤雌生殖卤虫在盐度为60,水温为19—28℃的条件下,自卵内孵出无节幼虫长成至性成熟产仔(无节幼虫或卵),需经蜕皮12—15次,其中多数为14次,历时15—18天,随后每次产仔即行蜕皮一次,本文描述了卤虫各个不同令期发育的外部形态变化,并根据其蜕皮次数和形态特征,将卤虫的发育分为十五令(15th instar)。此外还观察到在孤雌生殖的卵中有发育成为雄性的个体。  相似文献   

18.
卤虫休眠卵的若干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对卤虫休眠卵的耐性、形态结构、胚胎发育及细胞(核)数目、以及卤虫休眠卵的生化适应性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应该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Clegg的假设、卤虫卵内hsp70的分子结构特征、卤虫卵的卵壳结构及卤虫卵亚壳层的功能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卤虫休眠卵的基础生物学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9.
日本对虾幼体对卤虫无节幼体摄食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虾人工育苗生产中,卤虫是重要的生物饵料。卤虫无节幼体营养丰富,能促进对虾幼体的变态发育,提高对虾幼体成活率。但是,对虾早期幼体摄食卤虫能力较弱,若卤虫投喂过量,不仅造成浪费,而且过量的卤虫在育苗池中快速生长,饵料生物成了养殖对象,不利于水质的管理和控制。日本对虾(Penausjaponicus)早期仔虾幼体有相互攻击、残食的习性,若卤虫投喂不足,相互残食的现象将更为严重。因此,了解日本对虾幼体摄食卤虫无节幼体的习性,从而适当掌握卤虫的投喂量,在生产上有着现实的意义。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实验…  相似文献   

20.
卤虫作为饵料生物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诺 《海洋科学》1983,7(5):61-64
卤虫(Artemia salina)又称盐水丰年虫,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小型甲壳类动物。它具有生活周期短、繁殖能力强以及休眠卵可以长期保存、随时孵化等优点,因此,已成为水产养殖业中最主要的活饵料之一。 当前,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卤虫的幼体、成体和去壳卵作为海淡水鱼类和虾蟹类幼体的饵料。六十年代,苏联曾经成功地用卤虫作为鲟科幼鱼的饵料。近年,日本已应用于对虾幼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