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小明 《海洋世界》2011,(11):22-25
2008年10月20日,"雪龙"船一声长笛,告别上海,开始了又一次南极科学考察的艰难历程。这是我国进行的第25次南极考察,也是一次必将被写入历史的考察——从宣布进行冰穹A考察起,经过13年的努力与精心准备,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要完成一项特殊、艰难而又举世瞩目的壮举: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立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作为随队记者,我目睹了建站的全部过程,与队员们一起工作,冰雪南极留下了我们辛劳的汗水。  相似文献   

2.
张林 《海洋预报》1996,13(2):69-76
本文给出了南半球和南极地区天气基本特征,总结了两次参加南极科学考察期间现场气象保障的预报经验。在1989/1990年度夏季在长城站缺乏资料的情况下,成功地预报了一个绕极气旋的过境时间,为营救被困于柯林斯冰盖上的中国南极冰川考察小组成员提供了准确的行动时间。在1992年/1993年度参加第九次南极考察期间,为”极地“船四次安全顺利地穿越西风带提供了准确的预报。  相似文献   

3.
杨威 《海洋世界》2006,(10):45-48
格罗夫山考察队圆满完成计划任务,起程返回中山站 进入2月,南极中山站地区的天气情况与1月相比,逐渐变得恶劣起来。不但气温下降得比较厉害,大风和大雪天气逐渐增多,而且白天慢慢变短,黑夜开始逐渐增长,基本不具备野外作业的条件。但是,满载祖国和人民希望的中国南极内陆考察格罗夫山队于北京时间2006年2月10日在东南极内陆冰盖格罗夫山地区安全、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开始踏上返回南极中山站的征程。格罗夫山队11名队员在站区进行简单的休整后将陆续登上“雪龙”船,等候其他队员上船后一同返回祖国。  相似文献   

4.
信息动态     
《海洋世界》2011,(1):6-6
2010年12月17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13时),中国南极第27次考察队在内陆出发基地为昆仑站队队员们出发前往冰穹A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欢送仪式。12月23日,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队昆仑站队在南极内陆冰盖上成功布设了超低温自动气象站。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08,(9):4-4
8月20日,我国南极内陆站建设最终全面环境影响评估报告顺利完成,并已分送各《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缔约国和在互联网上公开,这表明我国拟在南极建设的首个内陆站已完成议定书规定的环评要求和程序,体现了我国全面履行国际义务,切实保护南极环境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6.
内陆回来的那天,我们其实只是把雪地车车头开回了中山站,后面拉着的雪橇和雪橇上的东西都扔在了内陆队出发基地,也就是南极冰盖的边缘。在中山站修整了几天之后,我们要再回去处理这些东西,这项工作被称为扫尾工作。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08,(8):6-6
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即将开始建设,国家海洋局7月16日宣布,在全国范围内为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征集站名。  相似文献   

8.
中国南极考察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了,在此期间无论是南极科学考察研究还是后勤支援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确立了我国在国际南极事务中应有的地位。随着中国南极考察“十五”期间能力建设项目的启动以及国家财政对南极考察投入的逐步加大,公众对于我国南极考察事业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如何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局领导的重要指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地管理南极科学考察站,更好地服务于南极科学考察事业,是摆在我们面前既艰巨又神圣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在举国欢庆我国极地科学考察2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6次受派赴南、北极科学考察的中国极地考察队的老队员、中国首次南极越冬考察队队长,我的心情格外激动,20年前远渡重洋、登上冰洲、鏖战风雪、建站升旗、扬我国威的艰辛岁月至今仍历历在目。中国首次南极考察越冬队的八名队员,听从祖国的召唤,南极的需要,义无返顾地坚守在刚建成的、站区条件还十分简陋的长城站,勇克第一冬的重重困难,度过了茫茫极夜的诸多艰辛,圆满地完成了祖国人民赋予我们中国首次南极越冬考察的重任,并于1985年12月7日,安全地回到了祖国。在首都机场受到了国家海洋局、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国家气象局、国家测绘局等部、委、局领导的热烈欢迎和接见。在杭州火车站,又受到了浙江省、杭州市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领导的热烈欢迎和接见。我们深深感到,这是祖国人民对我们首次南极越冬考察队工作的充分肯定和莫大鞭策。首次南极越冬考察为我国赢得了《南极条约》协商国地位,并从此取得了对国际南极事务的决策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一些国外南极主管机构的基本职能、规模、科研与后勤支持能力、南极考察组织与管理特点的基础上,得出目前世界各国南极考察管理主要存在三种模式:基金会项目管理模式、南极局政府职能管理模式和研究机构科学主导管理模式.此外.简要地分析了南极条约体系对一些国家南极政策和南极考察管理的影响,并对我国南极考察管理优化问题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1984年起,通过近20年的努力,已经在南极相继建成了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国南极中山站两个常年科学考察基地,在北极建立了中国黄河站,成功地开展了19次南极考察和2次北极综合科学考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研成果,为维护我国在国际极地事务中的权益,开展两极的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极地考察站的站务档案真实地记录着极地考察的历史和主要文件,具有最为完整的考察站日常管理信息,成为最重要的极地科学考察管理史料。本文将分析极地考察站务档案收集、积累和保管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档案工作提出见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UV-B增强对南极蓝藻形态和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两种微藻分离方法对本实验室在第18次南极考察采集的南极海冰和海水样品进行南极冰藻分离,得到包括1株南极蓝藻在内的8种南极冰藻。该蓝藻(南极蓝藻-B)的生长曲线表明,0—6d有一个明显的延滞期,第6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20天达到生长稳定期。紫外辐射增强后,南极蓝藻的形态和超徽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细胞个体明显增大、细胞壁变厚、片层结构更加明显、多糖和脂肪颗粒数目增多。并发现了紫外辐射后的蓝藻向培养液中大量分泌物质的现象。这些现象表明,虽然南极地区紫外线辐射很强,但南极蓝藻可以产生多种抗紫外辐射的活性物质来适应这种极端环境。  相似文献   

13.
杨威 《海洋世界》2006,(6):36-41
北京时间2005年12月21日下午,中国第22次南极科考队部分队员分乘两架飞龙直升机登上了南极最大的冰架——埃莫里冰架,五星红旗又一次在南极内陆上空飘扬。12月21日当天,科考队还飞临了戴维斯站附近的企鹅岛和印度科学家新圈占的未来科考站。从而准备全面分析情况后为建立我国第三座南极考察站选址。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与海岸带开发》2009,(3):F0003-F0003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  相似文献   

16.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25(10):66-69
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已于2008年10月20日从上海出发,启程前往南极执行南极内陆站建设和考察、中山站改造建设以及南大洋科学考察等任务.  相似文献   

17.
思源 《海洋世界》2008,(10):20-23
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站的建设参考了我国已有的长城站、中山站的建设,特别增加了中继站。因此,建设内容包括:生活区、科研区、后勤区、冰芯钻探区、应急保障区、中继站、站区工程作业和运输专用机械交通设备等。南极内陆站的建设规模主要根据科考队员的人数、科考内容及特殊的建设方式(主要是集装箱式建筑)确定的,总建筑面积556平方米。  相似文献   

18.
赵建东 《海洋世界》2011,(11):17-21
2009年10月11日,上海,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逐次迈向"雪龙"船。那时正是举国欢庆祖国60华诞的仲秋之际,166名南极科学考察队员踏上雪龙船,远离祖国和亲人,远涉重洋,奔赴南极。对岸欢送的人群渐渐散去,船平静地前行,我望着苍茫的大海,内心却波涛汹涌。一种无法预测和无法掌控命运的恐惧感袭来,人性的脆弱和渺小在浩瀚的海洋面前毫无保留地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9.
“南极磷虾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繁衍最成功的单种生物资源之一。在南极生态系统中,仅南极磷虾这一个种就足以维持以它为饵料的鲸鱼、海豹、企鹅的生存和繁衍。而且,由于最新估计南极磷虾的生物量为6.5亿~10亿吨,因而引起人们直接利用南极磷虾来解决人类所需求的蛋白质不足的兴趣。南极磷虾是一种潜在的巨大渔业资源。”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孙松  相似文献   

20.
张林  蔡德培 《海洋预报》1994,11(1):55-62
本文通过对第九次南极考察“极地”船航渡期间,气象保障工作的总结,用天气学方法分析了航线上的天气系统及其特点,重点分析了南半球,南极地区的天气系统-绕极气旋和南极大陆冷高压对航线的影响,希望对今后南极考察航线预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