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28(10):14-17
2011年是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大洋协会)成立20周年。20年前,国务院英明决策成立了大洋协会,由此开启了我国全面进军国际海底区域的壮丽征程。20年来,大洋协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工作队伍不断壮大、技术装备不断更新、勘查领域不断拓展、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已发展成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社会组织和活跃在深海大洋的一支中坚力量,在我国进军深海大洋的史册上书写了极其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3):F0002-F0002
4月24日,是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简称中国大洋协会)成立15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一日子,展示我国在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方面取得的成就,由该协会主办的“进军大洋造福人类——中国大洋资源研究开发15年成果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孟宪来,国家海洋局副局长、中国大洋协会理事长王飞出席开幕式,并为成果展剪彩。开幕式由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张利民主持。  相似文献   

3.
评述了2003年10月27-30日在北京召开的“大洋中脊国际学术研讨会”,简要介绍了国际大洋中脊协会(InterRidge)的机构组成、任务和工作进展.以及今后大洋中脊地质研究的发展趋势。这次会议后,中国已成为InterRidge计划的参与成员国(Associate Members)以此为契机,尽快启动中国InterRidge计划,结合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以及大洋专项和其他深海调查研究工,有望实现我国在大洋中脊及相关研究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提升我国深海研究领域的整体调查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4.
2月10日上午,“走向大洋20年”——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成立20周年成果展览会在京举办。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在开幕仪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5.
10月20日,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大洋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暨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宣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发来的贺信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受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徐绍史委托,代表国土资源部致辞。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副司长贾桂德宣读了外交部贺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洋协会第三届一次理事会议认为,我国深海勘探开发技术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自1991年中国大洋协会成立至“八五”末,我国已经研制出2套集矿原理机和配套遥测遥控技术,成功地完成了实验室水下集矿试验,以及水力提升、气力提升试验,实现了我国深海开采技术研究从无到有。选冶技术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使我国在深海开发技术上已有了一定的技术储  相似文献   

7.
岳夫 《海洋信息》2002,(4):32-32,27
2002年6月28日,“中国大洋生物基因研究开发基地”在厦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下称海洋三所)成立,并正式挂牌。“基地”在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下称中国大洋协会)和海洋三所的相关研究方向基础上建立,目的是把中国大洋生物基因研究开发方面的工作推向深入和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国家海洋  相似文献   

8.
大洋钻探与中国的海洋地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大洋钻探开始于20年前南海的ODP184航次。20年来,中国在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中的作用大幅度提升,最近5年里在南海实现了三个半IODP航次以探索其裂谷与扩张过程。积极参加国际大洋钻探合作为中国的海洋地质学科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不但将研究区域从近岸扩大到深海,而且壮大了中国深海科学研究队伍。边缘海构造和气候变化低纬驱动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就是成功的例子。现在中国为了增强在大洋钻探国际合作的作用,制定了三步走的方针。作为第二步,中国将提供执行钻探航次的钻井平台,从而进入大洋钻探的核心层。与此同时,中国提出在2020年主办国际学术大会,准备制定2023年以后的国际大洋钻探科学计划。对于中国深海科学界来说,这些新任务都将是空前的挑战,是否能够成功将取决于我们在科学上的准备程度。  相似文献   

9.
深海大洋面积广阔,远离大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国际海域事务的讨论,试图获得话语权。我国也意识到深海大洋必将成为未来世界各国关注和竞争的焦点。文章从大洋数据类型、数据特点及共享平台建设等方面,讨论了近年来国内大洋数据管理与共享现状,结合国际海洋数据共享情况,分析了国内大洋数据管理与共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深海大洋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之一,随着我国深海大洋工作的不断拓展和深入,深海大洋数据资源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愈发凸显。本文总结了自"八五"以来我国深海大洋资料管理与共享应用的实践情况,分析了在大数据新时代背景下深海大洋数据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新形势、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新需求,提出了完善深海大洋信息化顶层设计、强化深海数据资源汇集管理、提升深海大洋数据管理水平和深海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以及拓展深海大洋数据资源共享应用5个方面的未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我国大洋钻探船的设计和建造,填补国内该领域的空白,保障我国对深海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利用,文章概述世界主要大洋钻探船的基本情况,分析我国建造大洋钻探船的必要性和经验基础,并提出我国大洋钻探船的功能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的大洋钻探船主要包括美国"格罗玛·挑战者"号、"乔迪斯·决心"号和日本"地球"号;从开发利用深海矿产资源和深度参与国际海底事务的角度,我国对大洋钻探船的需求迫在眉睫,且我国已在深水勘察船和钻井船等的设计和建造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我国大洋钻探船的功能设计主要包括船型、总体布置、推进和定位方式、钻探和岩芯采集系统以及船载实验室等方面,应参考其他相关和类似船舶,结合我国深海大洋勘探和开发利用的具体任务需求综合设计。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中国大洋生物基因研究开发基地” ,于 2 0 0 2年 6月 2 8日在厦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下称海洋三所 )成立 ,并正式挂牌。该“基地”是由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下称中国大洋协会 )和海洋三所在该所相关研究方向基础上建立的。其目的是把大洋深海生物基因的研究开发工作推向深入并提高到一个创新水平。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倪岳峰、中国大洋协会陈炳鑫理事长和海洋三所郑连福所长等分别在成立大会上讲话 ,并参加揭牌仪式。大会由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毛彬主持 ,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厦门市政府和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海…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我国大洋领域生物基因资源的研究开发力度,了解国际相关研究领域的进展趋势,推动深海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及其基因资源的产业化。2005年术,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邀请近40位来自中科院、全国齐地儿所高校、国家海洋局第一、三海洋研究所、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从事大洋领域生物基因资源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有关方面的领导,在厦门召开“2005中国大洋生物基因资源研究开发战略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一届大洋地质勘查与研究成果交流会,在大洋协会理事长陈炳鑫和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王建文的主持下于1994年2月24—26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来自海洋、地矿、冶金、有色,以及高校系统的代表6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炳熹教授,  相似文献   

15.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24(5):F0002-F0002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理事会成员单位香港科技大学的邀请,执行我国大洋科考第19航次任务的“大洋一号”船,在历经220多个日夜海上航行后,于2007年8月10日~14日停靠香港海运码头,受到了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热烈欢迎。“大洋一号”船停靠期间,还举行了公众开放日、学术交流等活动。  相似文献   

16.
全球大洋中脊研究十年科学规划(2004-201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大洋中脊协会(InterRidge)是由多个成员国于1992年成立的国际合作项目。它的宗旨是协调世界各国对大洋中脊的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包括航次的调配、人员的培训等。这个宗旨在今后十年仍将是国际大洋中脊协会的核心。目前主要成员国(Principal Members)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联合国海底筹委会第9次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大洋协会登记为深海采矿先驱投资者,中国大洋协会已成为继印、俄、法、日后的第5个深海采矿先驱投资者,李鹏总理给大会发来了贺信。 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第三海洋地质调查大队,用《勘探二号》钻井平台,施工了一口油气探井——宝云亭二井,全井累计试获日产原油71.15m~3,日产天然气3.94万m~3,日产水110.37m~3。  相似文献   

18.
杨娟 《海洋世界》2010,(10):40-41
<正>随着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普查项目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大洋及深海的了解也进一步深入。人们已经在慢慢揭开海洋深处所蕴藏的秘密,并且这些秘密带给人类的,绝不仅仅是一股子新鲜劲儿那么简单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深海大型沉积物波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平  何幼斌 《海洋科学》2009,33(5):92-97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深海钻探(DSDP)和大洋钻探项目(ODP)的成功实施,在现代深海海底发现了一种大面积分布的大型沉积物波,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波痕是浅水标志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1研究背景深海是地球表层最晚认识的部分,人类对于深海的知识绝大部分来自最近半个多世纪。1968年开始的深海钻探计划(DSDP),证明洋底在不断扩张;1978年开始的HEBBLE计划,证明几千米海底还有深海风暴;1970年代末发现大洋中脊喷出热液,支持着非光合作用的黑暗食物链;1990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