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亚湾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Phyto-PAM测量大亚湾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非化学淬灭并建立快速光曲线,同时研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丰度和相应的环境因素,分析光合作用特征与浮游植物生长和分布的耦合关系。本次调查期间大亚湾浮游植物以集群化硅藻为优势物种,各站位最大光量子收益达到0.72。大亚湾浮游植物适应高光强,当光照达到1000μE/(m2.s)时电子传递速率逐渐达到饱和;光照达到1500μE/(m2.s)浮游植物依然可进行光合作用,叶黄素循环保护光合器官使其免受高光强损伤;当光照达到1700μE/(m2.s)时,光合器官可能受到损伤,此时电子传递速率下降,实际光量子收益接近于0。集群化硅藻能够耐受较广的光照范围及其活跃的光合特征有利于它们在全球海区的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2.
王雨  林茂  林更铭 《海洋科学》2010,34(2):33-39
2006年12月~2007年1月对福建省沿岸近海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大面积科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冬季福建近海浮游植物隶属于55属112种(含变种、变型),其中硅藻48属97种(含变种、变型),甲藻5属10种,蓝藻1属2种,金藻1属3种。硅藻类在种类和细胞丰度上均占主导地位,甲藻类多分布在闽中近海及东山沿岸,蓝藻类检出率降低,金藻类检出率增高。表层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422.31×102个/dm3,丰度分布呈闽南高,闽中次之,闽东低的态势。叶绿素a的分布与浮游细胞丰度分布大体一致,但在闽中、闽东近海存在近岸与远海的差异,与优势类群的水平分布也有差异。福建近海赤潮生物种类较多,是引发赤潮的潜在生物因素,一些赤潮生物已在闽南、闽中局部海域成为优势种。与以往同期资料比较,硅藻优势类群发生明显变化,甲藻种类数和细胞丰度增多;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明显增加,但水平分布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3.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是一种以光合作用理论为基础、利用体内叶绿素作为天然探针、研究和探测植物光合生理状况及各种外界因子对其细微影响的新型植物活体测定和诊断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对细胞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三亚鹿回头近岸海域内的优势种造礁石珊瑚——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为研究对象,以丰年虾(Artemia salina)无节幼体为饵料,研究了异养营养对丛生盔形珊瑚光合作用与呼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异养营养的输入能够增加丛生盔形珊瑚的共生虫黄藻密度以及色素含量,并能够显著提升其光合作用与呼吸速率,然而单个虫黄藻的光合速率降低,这与虫黄藻密度增加引起的遮蔽效应有关。从营养角度来看,异养营养的输入能够使丛生盔形珊瑚有机碳的净积累速率提升约44.5%。本研究结果显示异养营养的输入能够促进丛生盔形珊瑚的光合与呼吸代谢,且这种情况下丛生盔形珊瑚的营养模式更为健康。  相似文献   

5.
长江口海域春季浮游植物的年际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梅  李扬 《海洋与湖沼》2017,48(2):303-311
于2014年5月在长江口海域采集海水样品,分析了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细胞丰度、优势种等群落结构特征。共鉴定浮游植物105种,其中硅藻30属56种,甲藻19属41种,以及隶属于金藻、蓝藻等的8个种。浮游硅藻以近岸半咸水种为主,优势种类是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浮游甲藻以沿岸广布种为主,典型代表是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为了更好地了解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的年际变化趋势,本文收集整理了该海域1986—2014年间的春季数据,分析了浮游硅藻、浮游甲藻主要群落特征的年际变化,以及浮游硅藻优势种类细胞粒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浮游硅藻、浮游甲藻的种类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浮游甲藻的上升幅度更为明显;(2)浮游甲藻种类数在浮游植物种类数中的占有比例呈上升趋势,而浮游硅藻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3)浮游硅藻优势种类的细胞粒径呈现小型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华北半叶紫菜藻胆体的光谱特性和光能传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藻的光合器是由叶绿体和藻胆体组成的。藻胆体由多种藻胆蛋白和在结构上起连接作用的无色蛋白或多肽所组成。藻胆体与类囊体片层紧密结合,在单位类囊体的片层上藻胆体的数目因生物种类不同及其所处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异;一般为400—1200个/μm~(-2)。 藻胆体的功能是捕获光能和将光能传递给类囊体片层上叶绿素a,以进行光合作用。 红藻藻胆体中藻胆蛋白之间光能传递顺序为:R-藻红蛋白→R-藻蓝蛋白→别藻蓝  相似文献   

7.
于2005年5月(春季)和11月(秋季)对浙江省象山港海域底栖硅藻进行采样调查,分析底栖硅藻的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特征,并讨论底栖硅藻与水温、盐度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共鉴定硅藻46属179种,硅藻种类数在春季共有46属164种,秋季减少到22属52种。种类组成以广温种为主,其次是暖水种和温水种。主要优势种有柱状小环藻(Cyclotella stylorum)、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等。细胞丰度范围在(0.007~6.851)×10~3个/g之间,平均值为1.522×10~3个/g。春季硅藻丰度较高,平均值为2.974×10~3个/g,秋季为0.071×10~3个/g。不同站位间硅藻的分布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硅藻细胞丰度最高值位于港顶部鱼排密集区9号站位,春季细胞丰度值6.851×10~3个/g,秋季细胞丰度值0.143×10~3个/g。硅藻丰度较高的有位于鱼排区的3号、4号、5号、7号站位,其余较低。硅藻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春季较高,秋季降低。底栖硅藻数量分布随季节变化明显,与盐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酶解褐藻寡糖对海水小球藻(Chlorella sp.)和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的促生长作用。本文测定了50 mg·L~(-1)质量浓度褐藻寡糖用量对2种微藻的比生长速率、色素含量、光合放氧、呼吸耗氧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光照下添加褐藻寡糖,2种微藻的细胞生长速率均明显提升,海水小球藻在兼养下的比生长速率分别是自养和异养下的2.4和2.6倍;而盐生杜氏藻在兼养下的比生长速率达0.259 d~(-1),是自养的1.9倍,异养的1.3倍。2种微藻均可利用寡糖进行异养生长,且在暗处利用褐藻寡糖作为有机碳源获得的生长速率与自养接近。异养下海水小球藻的呼吸耗氧速率显著高于自养和兼养,而盐生杜氏藻的呼吸耗氧速率在兼养下最高,自养下最低。兼养条件下,盐生杜氏藻的叶绿素含量、光合放氧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光化学淬灭qP均显著高于自养条件,但海水小球藻未见显著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褐藻寡糖促进海水小球藻生长主要通过提高其异养同化作用实现;促进盐生杜氏藻生长主要通过提高其异养同化和光合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9.
象山港潮间带底栖硅藻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5年5月和11月对浙江省象山港潮间带底栖硅藻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了底栖硅藻的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特征.并讨论了底栖硅藻与水温、营养盐、潮汐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共鉴定硅藻33属124种.硅藻数量分布随季节变化明显,春季细胞丰度高于秋季.主要优势种为柱状小环藻(Cyclotella stylorum),春、秋季平均占总细胞数的25.8%.种类的季节变化反应硅藻对水温的适应性,潮汐、盐度、pH值对底栖硅藻组成影响并不明显.秋季营养元素含量升高,多样性指数降低.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2005年冬季台湾海峡中北部至南麂列岛海域浮游硅藻的种类组成、分布特点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鉴定硅藻58属159种(含变种和变型).调查期间正值冬季,种类组成以广温种(占49.69%)为主,其次是暖水种(占18.24%)和温带种(占14.47%).优势种有14种,占总种类数的7.53%.调查海域冬季硅藻群落分布的特点是:硅藻细胞密集区和高值区基本上集中在海峡中线断面上,底层硅藻丰度较表层高.硅藻丰度介于(0.216~7.544)×103个/dm3,总体上,硅藻丰度较低.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表明:影响调查区冬季硅藻平均细胞数量分布的主要因子是硅酸盐浓度.同时,硅藻平均丰度与水温的线性相关性分析表明,硅藻平均丰度的分布与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胶州湾北部水域浮游植物研究Ⅰ——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 1995年 3月至 1996年 1月胶州湾北部水域调查资料 ,对调查区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细胞数量、优势种组成和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与历史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主要由硅、甲藻组成 ,其中硅藻在细胞数量和种类上都占优势 ;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平面分布的总趋势依月份而异 ;季节变化属双周期类型 :高峰期出现在 1月和 9月 ,低谷期出现于 5月和 11月 ;与历史资料不同的是 ,网采浮游植物的种类和细胞数量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钱树本 《海洋与湖沼》1979,10(3):252-256
迄今已记载的角毛硅藻属种类中,只有Ch.dadayi和Ch.tetrastichon这两种角毛硅藻的细胞链通常是与沙壳纤毛虫(Tintinnus sp.)互相依附的。我们在整理由广东省水产研究所赠送的浮游植物标本(1974年12月至1925年1月在我国广东省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海域采获)时,不仅同时发现有上述两种角毛硅藻,又发现一种细胞链与沙壳纤毛虫相互依附的角毛硅藻属新种——飞燕角毛硅藻(图版Ⅰ,图1:a-b)。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2005年春季南海北部23个大面站网采浮游植物的调查结果,对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共鉴定浮游植物3门73种,硅藻种类最多(50种),其次为甲藻(22种)和金藻(1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平均为3.07×104cells/m3,以硅藻为主(相对丰度平均93.8%),其次为甲藻(相对丰度平均6.16%)和金...  相似文献   

14.
南麂海域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南麂海域2003~2005年4个季节8个航次浮游植物样品的观察,对不同季节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调查样品中鉴定出浮游植物为3门34属128种。南麂海域的浮游植物密度从4月下旬到12月中、上旬(除赤潮消亡期外),基本保持在107个/m3以上。春季浮游植物以甲藻为主,夏季和冬季以硅藻为主;秋季大部分时间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有时以甲藻为主。能形成该区域赤潮的生物有14种,其中已引发赤潮的生物占6种(甲藻3种,硅藻3种)。春季赤潮为有色赤潮,有较大的危害性;其它季节的赤潮为无色赤潮,未出现危害现象。  相似文献   

15.
2010年4、5及10月,在长江口南部及其邻近海域典型赤潮高发区分别进行拖网和水样采集,获得浮游植物样品180个,进行硅藻种类组成与数量分析.3个航次分别鉴定出硅藻43属134种、37属126种及45属155种;3个航次共有的属有29个,分别占各航次硅藻属总数的67.44%、78.38%和64.44%.硅藻种类多样性4、10月高于5月.3个航次的种类最多硅藻均为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p.).4、5月和10月圆筛藻属的种类数目及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2种(16.30%)、30种(23.62%)及26种(16.67%).在这3个航次调查中,圆筛藻种类多样性随季节变化表现出低-高-低的特征,而硅藻种类多样性随季节变化刚好相反,呈现高-低-高的变化,两者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硅藻细胞密度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的变化趋势为春季4、5月高于秋季10月.骨条藻(Skeletonema spp.)是4、5月的数量优势种,10月没有明显优势的硅藻.硅藻数量分布的季节性变化和春季藻类赤潮、长江冲淡水通量及其流向的季节性变化有关.长江口南部及其邻近海域硅藻高值区表现出从近岸向外海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培养小形舟形藻的氮、磷肥料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形舟形藻Navicula parva(Men.)Cleve-Euler是一种底栖性半咸水或海水生活的硅藻。金德祥等(1979,1982)在硅藻分类研究中作过记述。陈世杰等(1977)培养大量混合种类的底栖硅藻作为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苗的饵料中也有舟形藻(Navicula)的未定种类。显然,小形舟形藻单种的大量培养,既可供某些匍匐生活贝类幼体的饵料,还可供作硅藻实验生态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7.
海洋硅藻种类繁多,具有因种而异的形状奇特的刚性细胞壁,称作硅质壳。硅质壳主要由无定形的二氧化硅构成,在纳米至微米尺度的三维结构(如孔、脊或管状结构)上表现出高度的规律性和精确的重现性。仿效硅藻,在温和的条件下制造超精细微纳米材料,成为众多从事生物、化学、材料研究工作者追逐的焦点。本文从硅藻硅质壳的形成机理及体外仿生、影响硅藻硅质壳结构的外在因素、硅藻硅质壳的化学修饰与应用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氮、磷、水温三种环境因子对汉江水华硅藻冠盘藻(Stephanodiscus sp.)生长、光合色素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光合放氧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水华硅藻生长较适宜的氮浓度为0.4~40mg/L,磷浓度范围为0.1663~1.663mg/L,更高浓度的氮和磷则不利于该水华硅藻的大量增殖,且在此浓度范围内,该水华硅藻的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放氧速率均高于其他处理组,而汉江硅藻水华期间平均氮磷浓度在此实验范围内。实验结果也表明15℃~20℃温度范围是该水华硅藻增殖较适宜的温度。因此适宜的氮磷浓度和温度是汉江硅藻水华暴发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海洋微表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日变化特征,于2013年12月3日清晨(6:00)、正午(12:00)、傍晚(18:00)采集了大亚湾海域3个站位微表层和次表层水样,利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PCR-DGGE)和显微镜观察对浮游植物DNA指纹及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共分析鉴定出浮游植物79种,微表层和次表层浮分别为61种、68种,清晨、正午和傍晚观察的种类数分别为49种、61种、51种;清晨、正午和傍晚的平均细胞密度分别为1.2×106、1.6×106、1.6×106个/L,微表层和次表层平均细胞密度分别为1.72×106和1.22×106个/L。硅藻占有绝对优势,硅藻的数量百分比均在98%以上,主要优势硅藻为角毛藻(Chaetoceros spp.)、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等。微表层对总浮游植物、硅藻及优势硅藻具有明显富集作用,其中对中肋骨条藻和丹麦细柱藻的富集系数分别为4.20和5.47,富集率均为100%。浮游植物DNA指纹条带也较丰富,每个样品DNA指纹条带数为12~28条,其中傍晚指纹条带最为丰富。由于优势种类对非优势种的屏蔽作用,DNA指纹条带数低于浮游植物种类数,但在剔除数量上小于0.5%的非优势种后,DNA指纹条带数与浮游植物种类数相近,说明PCR-DGGE技术对浮游植物检测灵敏度为优势度0.5%左右。  相似文献   

20.
造礁石珊瑚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框架生物,它们既能够通过共生藻的光合作用进行自养,也能够通过触手捕获和黏液吸附等方式进行异养。通过研究造礁石珊瑚光合自养以及异养营养的机理和过程,系统分析了光照、温度、营养盐、潮汐、水流、CO2质量浓度以及食物的可获得性等因素对造礁石珊瑚光合自养和异养营养产生的影响,并讨论了珊瑚的这2种营养方式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光合自养是健康造礁石珊瑚的主要营养方式;当珊瑚自养营养的供给受到限制时,异养营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营养缺失,甚至可能成为珊瑚的主要营养方式。造礁石珊瑚的2种营养方式能够对不同环境因素的变化做出不同响应,并通过两者之间的互补以适应环境变化。今后研究的重点应放在归纳各类因素对造礁石珊瑚2种营养方式的影响;深入研究造礁石珊瑚异养营养方式的规律与环境适应性;厘清造礁石珊瑚光合自养与异养营养之间的关系和协调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