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近海爱尔螺亚科九新记录(腹足纲:骨螺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素萍 《海洋与湖沼》2007,38(6):542-548
提要为了全面了解中国沿海骨螺科(Muricidae)、爱尔螺亚科(Ergalataxinae)的物种数量、分布状况和生活习性,完成中国沿海骨螺科的系统分类学研究,采用传统的形态分类方法,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我国沿海采集的骨螺科标本进行整理、分类,共鉴定出爱尔螺亚科7属,18种,其中9种为中国新记录。爱尔螺亚科主要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暖海区,通常栖息于潮间带至浅海水深5—200m左右的岩礁、沙、泥沙或砂砾质海底。作者依据Houart等(1995,2004)报道的分类方法,对我国沿海分布的爱尔螺亚科部分归属及种名使用混乱的种,如珠母爱尔螺Ergalatax margariticola、黄口帕斯螺Pascula ochrostoma、筐格螺Muricodrupa fiscella等常见种重新分类,分别将其归属于爱尔螺属(Ergalatax)、帕斯螺属(Pascula)和格螺属(Muricodrupa)。  相似文献   

2.
核果螺属(Drupa)和小核果螺属(Drupella),隶属于骨螺科(Muricidae)、红螺亚科(Rapaninae)。它们为暖水性较强的热带种类,主要分布于南中国海(海南岛以南),栖息于潮间带至浅海珊瑚礁或岩礁质环境中。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收藏的骨螺科标本进行了整理分类,共鉴定出2属,7种。并对以往使用混乱的种名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18种蛾螺总科(Buccinoidea)动物的CO Ⅰ基因序列对中国海蛾螺科进行了科上和科内水平的分子系统学分析。在建立的系统发育树中,蛾螺科种类聚成了4个明显的分枝:第一枝包括侧平肩螺(Japelion latus)、朝鲜蛾螺(Buccinum koreana)、黄海蛾螺(Buccinum yokomaruae)、皮氏蛾螺(Voluthapa perryi)、香螺(Neptunea cumingi)、小鼠脊蛾螺(Lirabuccinum musculus)以及褐线蛾螺(Japeuthria cingulata);第二枝包括莫氏角亮螺(Antillophos monsecourorum)和尖鱼篮螺(Nassaria acuminata);第三枝包括黑口甲虫螺(Cantharus melanostoma)和矛唇齿螺属(Engina lanceolata);第四枝包括褐管蛾螺(Siphonalia spadicea)和长吻真螺(Euthria lubrica)。该结果与先前基于形态分析进行的亚科划分基本一致。蛾螺科的单系性没有得到支持,织纹螺科种类(Nassarius thachi、N.sinarus、N.euglyptus)插到蛾螺科系统树中并与角亮螺属(Antillophos)及鱼篮螺属(Nassaria)聚成一枝;东风螺科种类(Babylonia areolata、B.spirata)和榧螺科种类(Oliva mustelina)与褐线蛾螺(Japeuthria cingulata)聚成一枝。东风螺属起初隶属于蛾螺科,现已被移出并作为单独的一科——东风螺科Babyloniidae,本研究确认了这一结论。鱼篮螺属(Nassaria)和角亮螺属(Antillophos)与织纹螺属(Nassarius)种类聚在一起,这与最近的分子研究得到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
利用扫描电镜对13种荔枝螺属种类的齿舌形态进行观察,发现本属齿舌式均为0:1:1:1:0。齿舌中央齿尖锐突出与本属物种均为肉食性相符。各物种齿舌中央齿基部均较宽,具1枚中央齿中间齿,2枚中央齿侧齿。中央齿上布满侧生小齿,大部分为中央齿侧齿内小齿和侧齿外小齿,同种不同个体的小齿形态、数目存在差异,侧生小齿具有不对称性和可变性,因此在对本属种类分类时中央齿小齿仅可作为部分参考依据。本属种类的中央齿缘齿有较大的区别,红豆荔枝螺和刺荔枝螺不具中央齿缘齿,其余11种具有明显的中央齿缘齿,因此齿舌的分叉类型也分两种,红豆荔枝螺和刺荔枝螺为较原始不具中央齿缘齿的三分叉型,其余11种为两端分叉型。通过齿舌形态的分析,结合比较外部形态和分子系统发育,认为红豆荔枝螺和刺荔枝螺与其余11种之间已达到属间关系,建议将红豆荔枝螺和刺荔枝螺归为红螺亚科的Mancinella属。  相似文献   

5.
为了摸清中国沿海汇螺科Potamididae物种数量和分布情况,本文采用国际上最新的分类系统,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采集积累的汇螺科标本进行系统性的形态分类学研究,共整理鉴定出汇螺科动物5属18种,将分别进行研究报道.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沿海汇螺科、塔蟹守螺属Pirenella共9个种类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地理分...  相似文献   

6.
张素萍  尉鹏 《海洋科学集刊》2006,47(47):149-157
中国近海珊瑚螺科的研究后,作者又陆续从东海和南海收集了部分珊瑚螺科的标本,经整理分类,又鉴定出14种,隶属于3属。其中1个未定种,3种为中国新记录。到目前为止共报道中国沿海珊瑚螺科动物37种。  相似文献   

7.
骨螺属是骨螺科的模式属,远在Linnaeus(1758)时代就已经记述了60种,其中包括了一些现在认为是不同属甚至不同科的种类。以后,Kiener(1836)、Lamarck(1843)、Reeve(1845)、Kobelt(1877)、Kuester und Kobelt(1878)、Sowerby(1880)及Tryon(1880)等学者对这一属的种类均进行了较全面的记述,其中Kobelt记述的达263种之多。以往作者描述的Murex属都相当庞大,后来的作者逐渐将该属中的亚属提升为属,因而Murex的范围大为缩小,现在一般通用的Murex属是以M.tribulus Linnaeus为模式种的狭义的Murex。 中国海骨螺属的种类,以往国内外虽有一些零星记载,但尚缺系统整理D共记录过我国海骨螺属4种。我们系统地整理了解放后在全国各海所采获的400余号近1000个标本,共得5种,除以往报告过的4种外,尚有M.triremis (Perry),系我国海的新记录。 Murex属系一暖水属,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近海。M. aduncospinosus Reeve 、M.rectirostris Sowerby及M. trapa Roeding向北可分布到浙江海域,数量较大,南海沿岸居民常用来积肥,贝壳作为烧石灰的原料; M. triremis(Perry)向北分布到福建平潭,较为习见; M. ternispina Lamarck仅见于南海。 出现于我国海的骨螺,全为印度-西太平洋种类。在印度洋均有分布;除M. ternispina Lamarck外,其他4种亦见于日本南部;与红海、大洋洲及中部太平洋各有一个共有种(表1)。M. trapa Roeding在菲律宾虽向未见有记录,但估计在那里会有分布。  相似文献   

8.
在福建厦门近海采集到梭螺科Ovulidae尖梭螺属Cuspivolva 中国海新记录种1种, 即武装尖梭螺Cuspivolva bellica (C. N. Cate, 1973)。标本采自厦门近海低潮线附近, 栖息于鞭柳珊瑚Ellisella sp.的枝杈表面, 现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南海热带海洋生物标本馆。本文对此新记录种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等进行了描述和记录, 并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和讨论。截至目前, 我国已知尖梭螺属共8种, 该新记录种的发现和报道, 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海域梭螺科物种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东海蛾螺属二新记录种(腹足纲,蛾螺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理近年来东海采集的蛾螺科Buccinidae标本时,鉴定出属于蛾螺属Buccinum Linnaeus,1758的两个中国新记录种:(1)白肋蛾螺Buccinum leucostoma Lischke,1872,采自于东海300—400m深的泥沙质海底;(2)古式蛾螺Buccinum koshikinum Okutani,1988采自于东海400m深的泥沙质海底。文中分别对这两个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进行了描述,并与相似种进行了分类学讨论。此外,文中还列出了中国海已报道的其他蛾螺属种类。  相似文献   

10.
孙启梦  张素萍 《海洋科学》2022,46(10):13-23
继中国沿海汇螺科Potamididae分类学研究I后,又完成了汇螺科的分类学研究II。本文主要论述了汇螺科中拟蟹守螺属Cerithidea、锥蟹守螺属Cerithideopsis、望远蟹守螺属Telescopium及笋光螺属Terebralia共4属9种,其中1个中国新纪录种为邱氏拟蟹守螺Cerithideaquoyii(Hombron&Jacquinot,1848)。文中对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等进行了研究论述,并对以往鉴定有误和使用混乱的种名进行了修订。目前为止,共整理分类出中国沿海汇螺科5属18种。为了解中国汇螺资源情况、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海牡蛎的研究始于1845年, Hanley(1845)描述了产于中国近海的新种 Ostrea chemnitzi sp.nov.。我国的张玺教投也在30年代开始进行研究,1956年报道了13种牡蛎,在这之前国内、外学者已先后报道了24种和1亚种(张玺等,1956)其中有很多种鉴定错误,或是同物异名。近年来通过海洋底栖生物调查和附着生物的研究,作者又发现了4种牡蛎,它们是:新硬牡蛎 Neopycnodonte cochlear (Poli),侏儒牡蛎 Nanostrea erigua Harry,褶牡蛎 Alectryonella plicatula ( Gmelin) 和日本巨牡蛎 Crassostrea nippona (Seki),在中国近海都是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2.
谭晶  王彰贵  黄荣辉  蔡怡 《海洋学报》2017,39(11):61-74
利用1951—2015年NOAA气候预测中心的SST扩展重建资料(ERSST V3b)、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我国160站月降水量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提供的各气压层的水平风速、垂直速度和比湿资料,研究了印度洋不同海温模态对两类厄尔尼诺事件与我国南方秋季降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东部型(中部型)厄尔尼诺年秋季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降水偏多(少),但当东部型厄尔尼诺与印度洋正偶极子同时发生年秋季,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降水偏多的程度显著提高;当中部型厄尔尼诺与印度洋正偶极子同时发生年秋季,我国西南地区降水转为偏多,其他南方地区降水仍然偏少;当中部型厄尔尼诺与印度洋一致增暖型海温同时发生年秋季,我国整个长江以南地区降水偏少,且偏少的幅度要显著高于不考虑印度洋海温异常的情况。此外还对印度洋不同海温模态对两类厄尔尼诺事件与我国南方秋季降水关系的影响的环流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珠江口盆地的形成与南海的构造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祖翼 《海洋科学》1993,17(5):62-66
南海地块在中生代早期与华南大陆边缘发生了一次陆陆碰撞,这一碰撞形成了研究地区中生代近EW向为主的构造格局,珠江口盆地及整个南海的演化都是在南海地块各块体裂离华南陆缘后发生的。盆地自晚白垩世以来,先后经历了不同构造方向的两期张裂阶段及张裂后沉降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海鹑螺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鹑螺科是中腹足目鹑螺总科中的一个小科,包括的种类不多,数量也不大,但是它的贝壳较大,又较有光泽,而且具有整齐的肋纹和色彩,所以是人们喜爱搜集的贝类之一。它们的肉均可食用,贝壳常同其他贝类的贝売和在一起烧制建筑用灰。这一科动物全部是暖水种,世界各暖海区都有分布,而以印度一西太平洋区的种类为最多,化石出现于第三纪。 本科动物的贝壳通常较薄,呈球形或卵圆形,螺旋部短,体螺层膨大,各层表面具有平滑的螺肋。壳口宽大,内面具沟纹,外唇薄或増厚形成一个具齿的环,水管沟宽短。成体不具厣。软体部分头大:前端膨大,触角长,呈圆柱状,眼位于其基部外侧的一个短柄上。吻极长,不能完全缩入壳内,呈管状,末端扩张形成蔷薇花状的唇部,伸展时长度可超过贝壳。水管长,伸展时可直立于贝売的背部。雄性交接器极长大,弯弓形,全长具沟,末端有一尖钩。为肉食性动物,常以海参等动物为食。 我国鹑螺科的种类过去金叔初和秉志、张玺、阎敦建等曾有零星记载,国外学者也有一些记载,但对各种的分布地点记载不详。我们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采集保存的标本和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所采得的底栖动物标本进行了整理研究,共鉴定10种,其中1种仅在东海发现,4种为东海和南海共有,5种仅分布于南海;有一种,即黄口鹑螺在我国沿海尚系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5.
报道寄生于斑点鸡笼鲳Drepanepunctata(Linnaeus)消化道的阿拉伯类腹盘吸虫Par adiscogasterarabi(Hafeezullah&Siddiqi,1970)Cribb,Anderson&Bray,1999和寄生于金钱鱼Scatophagusargus(Linnaeus)消化道的福氏类腹盘吸虫ParadiscogasterfarooqiiHafeezullah&Siddiqi,1970在中国属新发现,并将中国的标本同国外的标本进行比较。首次观察到Par adiscogasterarabi的排泄囊为"V"型;而Paradiscogasterfarooqii的排泄囊形状则与Nahhas,SeyandNishimoto(1998)和Cribb,Anderson&Bray(1999)所报道的不同。首次绘制出这二种吸虫卵巢复合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与次表层水温对夏季风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根据实测资料,初步确定南海夏季风平均爆发日期是5月16日(即5月的第4候),分析了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变化与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关系。在1981-2000年期间,偏冷年份有1981、1984、1986、1990和1992年,偏暖年份有1983、1993、1995、1998、1999和2000年,其余年份为正常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的迟(早)与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持续偏冷(偏暖)现象关系密切;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6—10月异常偏冷(偏暖)时,南海夏季风则提早(推迟)结束,来年南海夏季风推迟(提早)爆发。8-12月西沙水温异常偏冷(偏暖)时,南海夏季风提早(推迟)结束,来年南海夏季风推迟(提早)爆发。  相似文献   

17.
南海海盆扩张成因质疑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从板块构造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等角度,结合南海中央海盆及其周边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对南海“扩张成因”模式提出质疑.认为南海“扩张成因说”不能成立,其中的几个核心问题是:(1)数学理论模型的边界参数选取存在多解性,其结果与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不符或相去甚远;(2)无法解释海盆区地球物理探测和研究所表明的地壳结构及岩性特征,也无法解释海盆区的断裂分布和岩浆活动特征;(3)地球动力学诸方面难以支持南海“扩张成因说”成立;(4)南海海盆周边不存在与南海“扩张成因”相关的相互强烈作用的地球物理和地质构造特征;(5)南海海盆不具备大规模扩张的空间.南海“扩张成因说”已严重阻碍对南海和周边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工作的深入和发展,应该放弃.  相似文献   

18.
李阳  徐奎栋 《海洋与湖沼》2020,51(3):434-443
基于对中国海域海葵目700余条采集记录的分类整理和分析,对中国海域的海葵物种多样性与区系特点进行了总结。迄今共记录并核实了81个海葵目物种,其中黄渤海有29种,东海有23种,南海有55种,物种多样性呈"南海最高、黄渤海次之、东海最低"的分布格局。中国海海葵目这一分布模式既与中国大多数海洋生物类群由北向南递增的物种多样性格局不同,也不同于其所隶属的珊瑚虫纲与刺胞动物门从赤道向两极明显减少的纬度梯度分布模式,亦与全球海葵目物种多样性由南北纬30o—40o向低纬度热带海域和高纬度逐步降低的分布格局不同。本文将我国海城分布的海葵进行了区系划分并分析了各海域海葵的区系特点,探讨了驱动海葵物种多样性分布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9.
南海表层水温场的时空特征与长期变化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月平均表层水温(SST)、850hPa经向风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资料分析了南海表层水温距平(SSTA)场的时空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并探讨了SST的年际和长期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南海SSTA场分别存在着以全域同位相振荡和东南一西北向反位相振荡的两个主要模态.其中,前者是主要模态,以年际振荡为主,而后者则是次要模态,以季节振荡为主.进一步分析发现,南海中部的SST存在着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并在1981年前后发生了一次由低到高的气候转变,而且南海中部SST的长期变化趋势非常明显,在1950—2006年间增温0.92℃.相关和合成分析表明,南海SST的年际和长期变化可能是由南海上空的经向风异常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纬向变动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