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解渔业资源的时空分布及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 ,根据 1995~ 2 0 0 1年 6~ 11月西北太平洋海域我国鱿钓生产统计及其表温度数据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数理统计方法分 3个海区 (14 0°E~ 15 0°E ,15 0°E~ 165°E和 165°E~ 180°E)对柔鱼产量分布、作业渔场与表温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柔鱼产量主要分布在海区I和II ,且资源密度大 ;在海区III海域产量比重低 ,资源密度也低。 6~ 7月作业渔场广泛 ,平均日产量基本上在 1t /d以下 ;8~ 10月作业渔场集中在海区II,平均日产量基本上在 1.5t/d以上。在同一时期 ,不同海区作业渔场的最适表温有较大差异 ,并表现出自西向东逐渐降低趋势。在海区I,7~ 11月各月最适水温分别为 17~ 19℃ ,18~ 2 2℃ ,17~ 19℃ ,13~ 18℃和 10~ 14℃。在海区II ,6~ 11月各月最适水温分别为 12~ 14℃ ,14~ 17℃ ,15~ 19℃ ,14~ 18℃ ,12~ 15℃和 10~ 13℃。在海区III ,6~ 7月最适表温均为 11~ 15℃。以上结果经非参数统计的K~S检验是可信的。 3个海区柔鱼资源密度、产量分布及其作业渔场形成与各自海洋环境条件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根据 1998~ 2 0 0 1年 8~ 10月 38°N~ 4 4°N各站点水温和生产数据 ,对 15 4°E~ 15 7°E海域柔鱼作业渔场与表温及水温垂直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 ,38°N~ 4 4°N各站点水温结构随时间有较大差异。 8~ 9月 38°N~ 4 4°N各站点在 10 0m以内均形成明显的温跃层 ,10月份随着亲潮势力加强 ,跃层强度有所减弱 ,表层混合水可达 5 0m深 ,其温跃层基本上在 5 0~10 0m间。在 15 0°E~ 16 5°E海域 ,渔获产量主要集中在 4 2°N~ 4 4°N ,盛渔期为 8~ 9月。 8月在4 0°N~ 4 1°N海域温场最适表温为 2 0~ 2 2℃ ,在 4 2°N - 43°N海域为 16~ 19℃ ,在 4 4°N附近海域为 14~ 16℃ ,0~ 5 0m、0~ 10 0m温度梯度为 0 .16~ 0 .2 3℃ /m和 0 .11~ 0 .13℃ /m ;9月渔场最适表温、0~ 5 0m和 0~ 10 0m温度梯度为 15~ 2 0℃、0 .15~ 0 .18℃ /m和 0 .12~ 0 .14℃ /m ;10月为12~ 17℃、0 .11~ 0 .2 0℃ /m和 0 .0 9~ 0 .11℃ /m。灰色关联度表明 ,对作业渔场影响最大的是表温、0~ 5 0m温度梯度、0~ 10 0m温度梯度和纬度 ,其关联度均在 0 .8以上。渔获产量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捕捞努力量、资源丰度、0~ 10 0m温度梯度和纬度是影响渔获量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东海鲐鱼资源和渔场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1998~2003年我国东海大型灯光围网企业生产统计数据,利用灰色关联评价等数理方法对东海鲐鱼资源和渔场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作业渔场在经度上分布无差异,85%以上产量分布在122°E~124°E海域,而作业渔场在纬度上分布差异明显,但主要分布在26°N~28°N和30°N~31°N海域。较高平均网次产量(20 t/net)的海域主要集中在123°E~124°E、26°N~28°N及123°E~124°E、30°N~31°N海域。灰色关联度表明,6年间,以1999年鲐鱼资源状况最好,其次为2002年,2000年最差,1998年、2003年和2001年处于中间水平。分析认为,2000年鲐鱼资源最差可能与1999年捕捞产量过高造成亲鱼量急剧下降、夏季渔场水温偏低和鲐鱼资源的周期性波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高产渔区年间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枪鱼类是中西太平洋海域重要的经济鱼种,其中鲣产量约占到总产量的50%。本研究利用1995-2010年16年的中西太平洋(20°S~20°N,120°E~155°W)鲣围网生产统计数据和Niño3.4海区(5°S~5°N,120°~170°W)海表温度异常数据,对这16年鲣产量最高的十大渔区(5°×5°)进行时空格局分析,讨论渔场分布差异及CPUE与ENSO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6年间十大作业渔区主要分布在5°S~5°N、130°~175°E区域,这十大渔区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达47.5%,其中5°S~0°、155°~160°E,0°~5°N、130°~135°E,0°~5°N、135°~140°E及5°S~0°、160°~165°E等4个渔区产量占高产渔区产量的比重均超过10%,是中西太平洋重要的鲣产区。高产渔区的分布受海表温度影响较大,在厄尔尼诺时期,高产渔区分布明显偏东,主要分布在155°~180°E海域;在拉尼娜时期,高产渔区分布明显偏西,主要分布在130°~160°E海域。  相似文献   

5.
北太平洋鱿鱼渔场叶绿素a分布特点及其与渔场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根据2001年~8月对位于39°~43°N,152°E~171°W的北太平洋鱿鱼渔场进行的水温、盐度、叶绿素a、浮游植物和鱿鱼捕捞等的调查结果,主要分析北太平洋鱿鱼渔场表层叶绿素a分布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中心渔场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表层叶绿素a含量变化为0.03~0.32 mg/m3,平均为0.13 mg/m3,其中中部渔场表层叶绿素a含量值最大,东部渔场次之,西部渔场最低;调查海域表层叶绿素a含量分布与表层温度、盐度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叶绿素a含量高值区对应高温区,冷涡区含量最低,暖涡区含量最高;叶绿素a含量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西部、中部、东部渔场,表层叶绿素a含量与浮游植物数量呈正相关关系;表层叶绿素a的分布与鱿鱼中心渔场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中心渔场主要位于0.1 mg/m3叶绿素a等值线舌状部分或叶绿素a水平梯度较大处,渔场中心的叶绿素a值大于0.1 mg/m3.叶绿素a分布与环境要素及渔场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a可作为鱿鱼渔场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东海北部鲐鲹鱼渔场水文特征的统计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海北部是鲐鱼主要渔场之一 ,研究其水文及其变化特征对于掌握鲐鱼中心渔场的时空变化规律、指导渔业生产、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根据 1 987— 2 0 0 1年在 2 9°— 32°N、1 2 4 5°E以西海域的海洋环境调查资料和鲐鱼渔场资料 ,在GIS平台上 ,用最优隶属模型划分水团 ,并研究渔场的水团和温、盐跃层特性及其月、年变化之间的相关性 ,用于渔情预报。研究表明 ,用最优隶属模糊聚类方法划分该海域水团的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 ;鲐鱼渔情与该区域水团第一强度、第二强度之间显示了一定的相关性 ;用稳健统计学方法 ,可确定中心渔场的底层、鱼类栖息水层的温盐范围及其聚类中心值 ;鲐鱼渔情、渔场与水文跃层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东海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徐兆礼  晁敏  陈亚瞿 《海洋学报》2004,26(3):93-101
根据1997~2000年东海海域23°30'~33°00'N,118°30'~128°00'E分别进行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区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及饵料生物量的数量变动,时空分布及与鱼渔场关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季总生物量均值为65.32mg/m3,其中秋季大于夏季大于春季大于冬季;饵料浮游动物生物量均值为40.9mg/m3,约占总生物量的60%,其中秋季大于夏季大于冬季大于春季.总生物量与饵料生物量平面分布趋势基本一致,高生物量(250~500mg/m3)区分布范围极小,一般占总调查面积的1%~4%.东海北部近海125°00'E以西,29°30'N以北水域生物量季节变化最明显.饵料浮游动物生物量平面分布取决于甲壳动物丰度的分布.饵料浮游动物生物量与鳀鱼中心渔场及其仔、稚鱼高密集区分布存在着较好的对应关系,春季鳀鱼中心渔场(>100kg/h1)和仔、稚鱼高密集区(≥100尾/网)位于东海中南部(28°00'~29°30'N)饵料浮游动物最高生物量(100~250mg/m3)密集区内或边缘水域.  相似文献   

8.
太平洋黄鳍金枪鱼延绳钓渔获分布及渔场水温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崔雪森  樊伟  张晶 《海洋通报》2005,24(5):54-59
根据收集到的渔获量数据、海水表层温度数据和有关文献资料,应用GIS技术对太平洋黄鳍金枪鱼延绳钓渔业进行了定量及定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太平洋延绳钓黄鳍金枪鱼渔场主要分布在20°N—20°S之间的热带太平洋海域,具纬向分布特征。对渔获产量同海表温度的分月统计显示:太平洋黄鳍金枪鱼渔场最适月平均表层水温约28℃~29℃,渔场出现频次为偏态分布型。最后,结合有关文献综合讨论了海表温度、溶解氧含量、海流等环境因子与金枪鱼渔场分布和形成机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当前针对茎柔鱼渔场分布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秘鲁海域,针对赤道海域茎柔鱼特定种群小型群体资源分布及其渔场环境特征研究较少。根据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茎柔鱼生物学数据,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生产和环境数据,运用胴长-体重关系拟合、地统计插值、广义可加模型(GAM)探究其资源分布及渔场环境状况。结果表明: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胴长范围为136~407 mm,体重范围为117~1557 g;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各月渔获量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2月渔获量最高;CPUE曲线除2月增加外,总体呈下降趋势;渔场集中分布于0°~3°S、105°W~114°W海域,不同月份渔场重心经向变化明显;渔场最适SST范围是24.5~25.5 °C,最适Chl-a范围是0.16~0.20 mg/m3,月份是影响茎柔鱼CPUE的主要因子。研究表明:该海域茎柔鱼渔获主要为小型群体;小型群体生长发育期(2–3月)对渔场分布有重要影响,生长发育期前茎柔鱼集群度高,生长发育期后逐渐分散活动;单一影响因子与茎柔鱼CPUE相关性不显著,综合考虑其他环境因素及其交互影响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采用2016—2017年中国印度洋围拖网生产数据和同期的海表温度、叶绿素、表层海流和海面高度数据, 绘制了阿拉伯海鲐鱼Scomber australasicus围网月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和环境因子空间叠加图, 分析鲐鱼渔场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关系, 采用频次分析和经验累积分布函数计算鲐鱼渔场最适宜的海洋环境区间。结果表明, 该海域月平均CPUE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 围网渔场渔汛主要在东北季风期间, 从10月到翌年3月; 作业渔场重心分布在59°—62°E、13°—17°N, 具有明显的月变化, 基本呈现西南移动趋势。空间上, CPUE 分布在西边界流速较大的海域右侧, 在海流最大值和最低值中间区域。在印度洋东北季风期间, 阿拉伯海围网鲐鱼渔场适宜海表温度在25~28℃; 叶绿素浓度在0.2~0.5mg·m -3; 表层海流在0.05~0.25m·s -1; 海表高度0.2~0.35m。  相似文献   

11.
黄渤海区捕捞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10年对黄渤海沿海32个主要渔港、渔村和5家网具生产厂家的实地调查和现场测量资料,结合2009年度三省一市(河北、辽宁、山东、天津)的渔具渔法调查报告以及1983~2009年中国渔业年鉴中记载的捕捞产量分类统计资料,对黄渤海区捕捞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渤海区主要捕捞品种有30种之多,其中年渔获量超过万吨的有14种鱼类、5种甲壳类、4种头足类、2种海蜇和6种贝类.渔业资源品种的多样性决定了黄渤海区捕捞结构的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特点,现有9大类19型23式130种网型或作业方式,同时受渔业资源变动的影响,捕捞网具也在变化,不断有旧的渔具消失和新的网具出现.其中,拖网是主要作业方式,贡献率为38.47%~51.79%,且近几年还有上升的趋势;其次为刺网,贡献率从1983年最低时的7.66%逐步上升到目前的30.14%;第三为张网,贡献率从1985年最高时的34.31%下降到目前的10.49%;围网和钓具的贡献率一直较低,均不足4%,其他渔具的贡献率为5.98%~13.30%.目前黄渤海区渔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应当是减少拖网作业,控制刺网总量,限制张网、陷阱类渔具和地笼,鼓励发展钓渔业  相似文献   

12.
基于提升回归树的东、黄海鲐鱼渔场预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高峰  陈新军  官文江  李纲 《海洋学报》2015,37(10):39-48
为提高东、黄海鲐鱼渔场预报准确率、降低渔业生产成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提升回归树的渔场预报模型。研究采用2003—2010年我国大型灯光围网渔捞日志数据,以有网次记录的小渔区为渔场,以渔捞日志未记录的区域作为背景场随机选择假定非渔场数据,以海表水温等环境因子作为预测变量构建东、黄海鲐鱼渔场预报模型并以2011年的实际作业记录对预报模型进行精度验证。验证计算得到预报模型的AUC(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urve)值为0.897,表明模型的预报精度较高。模型的空间预测结果表明,预报渔场与实际作业位置基本吻合,其位置移动也与实际情况相符。这表明基于提升回归树的渔场预报模型可以用来进行东、黄海鲐鱼渔场的预报。  相似文献   

13.
南海中西部渔场上升流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中西部海域是我国外海渔业开发的潜在渔场之一,摸清该海域的物理环境特征可为我国开发中西部渔场提供参考。本文以遥感风场和海温数据为基础,分析了2003~2012年西南季风期起止时间的年变化、上升流中心位置时空变动以及风场对上升流中心位置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南海中西部海域,西南季风期通常从5月份开始,到9月份结束,西南季风持续天数平均值为129.4 d,其中,风向角呈51°~60°的天数最多,占总季风天数的21.98%,西南季风期持续时间有增加的现象。上升流中心位置变动范围为11°~15°N,109°~112°E。西南季风期平均风速减小时,年平均上升流中心在经向上向近岸移动,在纬向上向高纬度移动;平均风速增加时,年平均上升流中心在经向上向离岸方向移动,在纬向上向低纬度移动;当西南季风期平均风向角减小时,年平均上升流中心向低纬度移动,平均风向角增大时,年平均上升流中心向高纬度移动。此外,发现厄尔尼诺年此上升流面积显著大于非厄尔尼诺年,而最低温度比2003~2012年平均最低温度低1.3℃。  相似文献   

14.
The pelagic speci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establishment of forecasting model of fishing ground with high accuracy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for pelagic fishery. The chub mackerel(Scomber japonicus) in the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is an important fishing target for Chinese lighting purse seine fishery. Based on the fishery data from China's mainland large-type lighting purse seine fishery for chub mackerel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3 to 2010 and the environmental data including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gradient of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GSST), sea surface height(SSH) and geostrophic velocity(GV), we attempt to establish one new forecasting model of fishing ground based on boosted regression trees. In this study, the fishing areas with fishing effort is considered as one fishing ground, and the areas with no fishing ground a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a background field, in which the fishing areas have no records in the logbook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orecasting model of fishing ground is evaluated with the testing data from the actual fishing data in 2011.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ecasting model of fishing ground has a high predic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urve(AUC) attains 0.897. The predicted fishing grounds are coincided with the actual fishing locations in 2011, and the movement route is also the same as the shift of fishing vessel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is forecasting model based on the boosted regression trees can be used to effectively forecast the fishing ground of chub mackerel in the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相似文献   

15.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of oceanographic survey in the East China Sea in four seasons during 1997~2000 (23°30′~33°00′N,118°30′~ 128°E), the variation of total biomass and diet biomass of zooplankton and their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relationship with the fishing ground of Engraulis japonicus are approach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biomass is 65.32 mg/m3 in four seasons, autumn (86.18 mg/m3) being greater than summer (69.18 mg/m3) greater than spring (55.67 mg/m3) greater than winter (50.33 mg/m3). The average value of diet zooplankton hiomass is 40.9 mg/m3.The trends of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both in the total biomass and the diet biomass of zooplankton are similar. The high biomass region (250~500 mg/m3) is very limited, only accounting for 1% of the investigation area.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biomass is very remarkable in the west and north parts of East China Sea coastal waters (29°30'N,125°E).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diet zooplankton depends on the abundance distribution of crustacean. The distribution of diet zooplankton is related to the fishing ground of Engraulis japonicus and the high-density area of young fish and larval. In spring, the central fishing ground of Engraulis japonicus (>100 kg/h) and the high-density area of young fish and larval (>100 individuals per net) are located at the same place of high-density (100~250 mg/m3)area of diet zooplankton in the middle-southern part of East China Sea or the edge of its waters.  相似文献   

16.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of oceanographic survey in the East China Sea in four seasons during 1997-2000 (23°30'~33°00'N, 118°30'-128°E), the variation of total biomass and diet biomass of zooplankton and their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relationship with the fishing ground of Engraulis japonicus are approach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biomass is 65.32 mg/m3 in four seasons, autumn (86.18 mg/m3) being greater than summer (69.18 mg/m3) greater than spring (55.67 mg/m3) greater than winter (50.33 mg/m3). The average value of diet zooplankton biomass is 40.9 mg/m3. The trends of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both in the total biomass and the diet biomass of zooplankton are similar. The high biomass region (250-500 mg/m3) is very limited, only accounting for 1% of the investigation area.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biomass is very remarkable in the west and north parts of East China Sea coastal waters ( 29°30'N,125°E).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diet zooplankton depends on the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3—2016年南海两艘灯光罩网渔船的生产统计资料,结合卫星遥感获取的环境因子数据,运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了南海春季鸢乌贼渔场分布及其与时空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13—2014年鸢乌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Catch Per Unit Effort)呈增长趋势,而2015—2016年CPUE明显下降。2013—2015年鸢乌贼中心渔场主要分布在114°E—115°E,10°N—12°N区域,而2016年中心渔场向西偏移;GAM模型对CPUE的总偏差解释率为66.40%,其中经度、纬度、海表温度和叶绿素浓度4个因子与CPUE显著相关(P0.05),影响因子按重要性排列,从大到小依次为:经度、纬度、叶绿素浓度和海表温度。而年份、月份和海表盐度对CPUE影响不显著(P0.05)。鸢乌贼适宜海表温度为27℃~30℃,适宜叶绿素浓度为0.10~0.15 mg/m3。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我所1960—1982年调查的渤海水温资料,结合生产情况对秋季渤海冷暖水与对虾渔场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其结果对对虾生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海洋锋是一种海洋学特征。作者根据1960—1981年的资料,用温、盐指标依聚类方法分析研究了该海区的环流结构和水团的混合带,最后定出了海洋锋的位置。本文还描述了春季黄海中的海洋锋的分布及特征,及其与鹰爪虾、鲅鱼、鲐鱼洄游规律和渔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模拟了全新世 9个特定时期潮流作用下渤、黄、东海陆架上的泥沙输运状况。结果表明 ,东海外陆架梳状古沙脊形成的盛期在 - 80m至 - 52m海面期间 ,主要是潮流将侵蚀的海底晚更新世物质与河流的入海泥沙向东南方向输运而形成 ;- 52m海面之后 ,该古沙脊逐渐停止发育。扬子浅滩形成于 - 52m海面之后 ,至 - 30m海面时已发育比较成熟 ,它主要是旋转流将海底晚更新世物质与全新世河流入海泥沙中的细粒物质呈扇形向外簸选掉 ,粗粒物质留在原地而形成。南黄海中部泥在 - 52m海面时已开始形成 ,该泥是细粒物质的汇 ,泥沙来源具有多源性 ,但泥沙来量不足。西朝鲜湾沙脊与江华湾沙席、辽东浅滩沙脊与渤中浅滩沙席、海州湾中砂质沉积、南黄海辐射状沙脊以及北黄海西部泥、渤海中央泥、浙闽岸外泥主要形成于全新世最大海侵以来。西朝鲜湾沙脊与江华湾沙席分别是强往复流与旋转流主要侵蚀海底的晚更新世物质而形成。辽东浅滩沙脊与渤中浅滩沙席主要是强潮流将老铁山水道中的晚更新世物质带到辽东半岛西侧海域沉积而形成。海州湾中的砂质沉积是潮流将海底晚更新世物质与河流入海泥沙中的细粒物质带往外海、留下粗粒泥沙而形成。南黄海辐射状沙脊是辐射状潮流场改造北来的黄河泥沙与南来的长江泥沙而形成。北黄海西部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