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孟席斯是英国的业余航海史学家。他在14年时间里,足迹遍及120多个国家、900多个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惟一的目的就是研究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2002年10月,《1421年中国发现了世界》一书正式出版。孟席斯的主要研究结论是,中国人通过15世纪的一系列航海活动,绘制了大致正确的世界地图,而西方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是在使用了15世纪、16世纪初绘制的世界地图的前提下,由葡萄牙人完成了“发现新大陆”的壮举。孟席斯的主要证据包括:(1)郑和和他的宝船分宗在1421年-1423年间曾经进行过环球航行;(2)洪保分宗到达非洲西岸的佛得角,横穿大西洋,到达南美洲,穿过麦哲伦海峡,到达南极,经过澳大利亚、印度洋、南海回国;(3)周满分宗从佛得角到达南美洲,经麦哲伦海峡秘鲁海岸横穿太平洋,经过新西兰、澳大利亚回国;(4)杨庆分  相似文献   

2.
英国人孟席斯用了14年,遍访120多个国家,参观900多个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考察中国郑和舟师的航海史迹,2002年10月,他出版了专著《1421年,中国发现了世界》。郑和船队先于哥伦布(1492年-1493年)到达美洲和先于麦哲伦(1519年-1522年)完成环球航行——这一论点轰动了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05,(7):19-22
瓦斯科·达·伽马(约1460-1524年),于1460年出生在葡萄牙锡尼什一个贵族家庭。自幼在海边长大,喜欢听航海故事和有关非洲西海岸的见闻,他努力学习数学和航海知识,准备投身于航海活动。葡萄牙人自从航海家亨利王子(1394-1460年)时代起就一直在寻找一条通往印度群岛的航线。1488年以巴尔托洛摩·迪亚士为首的一支探险队到达并绕过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返回葡萄牙。葡萄牙国王十分清楚,这项成就意味着长期要寻找的航线就在眼前了。但是由于许多原因,直到1497年去往印度群岛的探险队才真正起航,国王挑选达·伽马为探险队队长。  相似文献   

4.
灯塔小史     
人类是从何时开始驾船在海洋上进行渔业活动及海上运输,是无法考证的。同样,人类打使船只在夜间能安全航行而到达目的地,在其岸上点火自然产生。恐怕在高处点灯帮助航海的事也有。然而,若要追寻作为航标灯塔的正式的起源是困难的。黑夜航海,把灯火作为唯一的依靠,是毫无疑问的。但作为船只的引路目标而设置的灯塔,是在哪个时代开始仍是个谜。其后,伴随文化  相似文献   

5.
英国一名专家近日援引新证据提出惊人学说,指中国明朝三宝太监郑和领导的船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环绕地球航行的队伍,早在15世纪中叶之前,中国的航海家便已经发现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他们比哥伦布先发现了新大陆,比麦哲伦早100年便绕行世界一周,也比英国的库克更早到达澳洲,并一度航海到南极附近。如果此说属实,这将有可能改写世界航海和文明发展的历史。“除了中国人,还会是谁”3月4日的《每日电讯报》报道说,退休的潜艇指挥官、业余历史学家加文·孟济斯运用他的航海专业技术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他即将在英国皇…  相似文献   

6.
郑和(1371-1433年)是我国明代杰出的伟大航海家。早在世界地理大发现时代开始之前,从1405-1433年(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的28年间,他7次率领庞大船队跨洋远航,遍访西太平洋再度洋沿岸亚非30多个国家。在船队规模和组织、航海技术和海洋科学、经贸谋略和文化交流,以及和平外交各方面,他都勇于开拓、善于适应,敢为天下先,作出了重大贡献。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郑和的光辉业绩使得中国当时在航海和海洋科学方面均居世界领先地位。因而,纪念郑和的光辉业绩,研究郑和的航海历史,弘扬郑和的开拓精神,可以强化全国…  相似文献   

7.
一提起欧洲人对大洋上新航路的开辟,人们首先会想到达·伽马和哥伦布等人。其实,在他们之前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热衷于新航路的开辟和航海事业的人,他就是葡萄牙王国的一位王子——亨利。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海洋文明? 公元前六世纪、七世纪,地处爱琴海的希腊拥有众多天然良港,岛屿星罗棋布,在没有指南针的时代,这些岛屿随时都可作为航海标识物。舟楫之便为古希腊人送来了菲尼基人的文字、造船技术和赫梯人的炼铁术等,海上贸易由此勃发,外来人口迅速增长,异质文化大量涌入。古希腊人较少有思想和精神上的束缚,在他们眼中,没有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甚至神也如此。这种精神气质为不同文化所兼容。希腊文明在公元前四世纪达到鼎盛,我们称这种文明为海洋文明。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首航的日期,这一天对中国航海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法定"航海日"。这是对中国历史悠久的航海文化及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中国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玛绕过好望角早98年;比麦哲伦到达菲  相似文献   

10.
(标题前的数字左为月号,右为页码)2:4 海洋:地球之肺 大洋中的红色灾星—赤潮 海洋能承受多少污染 洋底世界的未解之谜 波浪种种 “魔鬼海区”之谜新解 “泰坦尼克”号遇险原因有 新说 水下魔鬼—内波 珊瑚可接骨 北极浮冰面积缩小 海底火山喷发探秘 格陵兰海“空调机”跳闸了 全家环球航海创奇迹 深海底下有黄金 环球航海 船到亚丁湾关于潮汐的几个数字开拓海路的人 留在印度洋的印象 你知道吗?在大洋风浪区中航行海盗利夫是第一个到达美洲 的欧洲人北欧海盗船扬起骄傲的中国风帆(上) 扬起骄傲的中国风帆孟买风情 大难不死逃离咫风的威胁遇…  相似文献   

11.
找到一条去往30英里以外的路线似乎是相当容易做到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你在水中,没有任何标记,没有指南针,甚至一点光线也没有,那是非常困难的。然而,对某些种类的鲨鱼来说,事情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2.
时讯     
《海洋世界》2005,(6):1-2
中国“航海日”诞生2005年5月24日,庆祝中国设立“航海日”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国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会上指出,自2005年起,每年的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他称,中国是航海大国、海洋大国、造船大国,航海及海洋事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1.28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值为5268亿元。目前,中国有九成以上的进出口贸易通过海洋运输实现。  相似文献   

13.
数字水深模型的应用通常可分为航海和非航海两大类型。从航海与非航海DDM的不同应用需求出发,分别构建了航海和非航海DDM,比对分析了不同类型DDM相互应用时的质量情况。实验证明,航海DDM的模型中误差相对较大,模型产生了系统性偏移,应用于非航海时模型质量会相对降低,且这种降低的程度随着比例尺的缩小而增大;非航海DDM未考虑航海安全性需求,会引起模型深度保证率指标明显偏低,且随比例尺不断缩小而偏低更明显,从而不能直接应用于航海。  相似文献   

14.
1 1994年3—4月,舟山航海学校12名航海专业和12名轮机专业的毕业生,分别赴香港董氏航运集团下属的公司实习,同时签订了为期5年的工作合同。半年过去了,香港金山轮船国际有限公司、香港东方海外货柜航  相似文献   

15.
杨迎胜  王焕 《海洋测绘》2010,30(2):67-69
通过回顾航海通告结构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对比代表国外航海通告发展主流的英版航海通告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应当在借鉴国外航海通告发展成熟经验基础上,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航海通告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我,堀江谦一,日本人。我热恋大海,酷爱航海。1992年10月27日,风和日丽,年届54岁的我又一次迈上了横渡太平洋的征程。这天正值我驾驶人工动力小艇横渡太平洋30周年纪念日,因此今天的小艇与30年前的那只小艇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马美特”号。所不同的是,今日小艇全凭人力,靠脚蹬螺旋桨推动小艇前进,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我  相似文献   

17.
青岛天文气象学会受“华北、东北区气象学会协作组”委托主办的“全国首届‘埃尔尼诺’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市科协、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山东省暨青岛市航海学会的大力支持下,于1987年10月27日在青岛海军潜艇学院举行,历时四天,于10月30日园满结束。  相似文献   

18.
基于院校实习图库的特点,探讨了海上实习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系统通过资源共享,提高航海图书资料的利用率;建立快速高效的航海图书资料的查询、检索和借阅,并且实现航海图书资料的增减、及时更新和日常维护,保证了航海图书资料的现势性和准确性,对于实现航海保障模式的信息化、现代化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在上海,长在黄埔江边。少年当海军,青年考入了舰艇学院,学的是航海专业,毕业后当了航海教员;参加广我国首次赴南极科学考察,航行过世界各大洋;曾担任航海系主任,现在主编两份航海刊物。这就是陆儒德,一个一生与海结缘的海洋问题专家的人生之路。 陆教授身材高大,国字型的脸,穿一身笔挺的蓝军装,肩上扛着两杠四星,典型的军人气质,又不失学者之风。有人曾开玩笑说,陆教授有将军的料、文人的才,确实几十年来,各种各样的机遇都曾向他敞开过胸怀,但都又擦肩而过,只有大海,一直将他紧紧拥抱。走进陆教授那间不足8平方米的书房,除了书还是书,都是有关海洋的。老伴开玩笑说:“他成天都泡在‘海’里,满脑袋都是海。”  相似文献   

20.
2003年9月26日,历时74天,安全航行12600海里,航时1010小时,创造了我国航海史上最北记录的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队载誉归来。难忘那74个风雨日夜,让我们再度回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