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分析探讨了东海近海水质无机氮类测定中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其中,考虑到海洋环境监测的一些特殊性,在建立评定不确定度分量的数学模型时,引入了重复性实验校正因子f,并选取2004年东海区海洋环境监测中不同海域的试样进行原始平行性测定资料,以A类方式评定量化重复性实验校正因子f的不确定度分量;同时,以A类或B类的方式对近海水质无机氮类测定中的其它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NH_4~ 测定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最大,重复性实验校正因子f是近海水质无机氮类测定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东海近海水质无机氮类(NO_2~-、NO_3~-、NH_4~ )测定中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分别约为0.080,0.034,0.10。  相似文献   

2.
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研究了东海近海水质活性磷测定中的不确定度,分析了现场特定环境、测量标准、取样体积、摩尔质量等因素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评估了各参数的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现场特定环境是影响东海近海水质活性磷测定中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东海近海水质活性磷测定中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约为0.067.  相似文献   

3.
冷原子荧光法测定近海沉积物中汞含量的不确定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松 《海洋科学》2004,28(11):6-9
采用直观的因果图,分析冷原子荧光法测定近海沉积物中汞含量的不确定度影响因素。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对测试过程中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进行了分步计算及整体合成,并对评定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校准曲线、测量标准及仪器性能是冷原子荧光法测定近海沉积物中汞含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2007年秋季航次我国近海海洋环境的综合调查,研究了长江口与杭州湾海域表层海水中重金属汞、砷、铜、铅、锌、镉、总铬的含量与分布,利用灰色聚类法对海水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评价。参照《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通过灰类白化权函数确定海水水质分级界限及各参评指标对不同等级的聚类权,构建了海水中重金属的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较客观、合理地评价海水中的重金属。评价结果表明,长江口与杭州湾海域表层海水中的重金属总体情况良好,但是汞、铅含量偏高,尤其是汞。长江口外以北、杭州湾北岸口外及舟山群岛邻近海域的海水水质相对较差,陆源排污为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验测定和误差分析的方法, 对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总有机碳分析仪vario TOC cube测定海水DOC 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 对导致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各分量进行了量化估算。结果表明, 其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 即样品重复性测量、标准曲线拟合、标准溶液配制(包括称量、定容、移液产生的不确定度, 标准物质纯度和相对原子质量产生的不确定度)及测量仪器本身,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分别为0.016、0.018、0.0086、0.0079。标准曲线拟合与样品重复性测量是影响海水DOC 测定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 但标准溶液配制和测量仪器所引起的不确定度亦不可忽略。对实际海水DOC 浓度为1.20 mg/L 的样品分析,合成以上四种不确定度分量得到DOC 测定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21 mg/L。按照正态分布,取扩展因子k=2, 则扩展不确定度为0.07 mg/L, 此海水样品中DOC 含量的测定结果应为(1.20±0.07) mg/L(k= 2)。  相似文献   

6.
将16S rDNA技术应用于近海环境监测中,分析海洋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组成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系.从原核微生物多样性的改变较为准确地确定海洋污染程度,是传统海洋环境监测的良好补充,有利于加大近海海洋环境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7.
海水汞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纪灵,高仁英(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管区)前言在沿海地区,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工矿企业排污和陆地迳流使近海水域汞的含量有了明显提高。为有力地保护海洋环境,有害物质汞成为环境监测的重点项目之一。然而由于汞的高挥发、高渗透性及含量低(...  相似文献   

8.
辽宁近岸海域水质演化及对近海陆域生态水文格局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91-2000年对辽宁省近岸海域水质的连续监测资料,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辽宁近岸海域水质做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辽宁省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较差,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Pb,2000年全省近海海域各类功能区水质总达标率仅为48.1%。秩相关系数趋势预测表明:除COD有下降趋势外,其他主要污染物均有逐年上升趋势,且无机氮的上升趋势最为显著。辽宁省在沿海改革开放的初期,沿海海域的水环境做出了相当大的牺牲: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陆域非点源污染对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的贡献较大;各主要污染物在各海域的变化不同。生物学指标整体上显示,大连海域和营口海域水质在枯水期要好于丰水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无机氮与石油类和COD呈现出正相关关系,COD与石汕类、活悱磷酸盐和Pb呈现出弱正相关关系,水质PCA结果进一步表明辽宁近海海域水质污染除工业污染外,近海陆域非点源污染对水质污染的贡献最大。生态水文参数的主成分分析(PCA)及与主要污染物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近海海域水质演化受到近海陆域生态水文过程的影响较大,无机氮受到近海陆地水开发影响最大;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受到水文过程因子的影响最大;COD和Pb受到农业开发活动的影响最大。建议在辽宁省海水质综合整治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近海陆域生态水文过程的调节,实施海陆一体化的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电位测定法测海水氧化还原电位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位测定法对实际海水的氧化还原电位进行测定,分析了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对曲线拟合、测定过程的标准溶液的使用、仪器使用和测量重复性等影响不确定度的分量进行分析,按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规定进行合成,最终给出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实际海水电位值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14.18 mV,扩展不确定度为28.4 mV(近似95%置信概率)。这样结果的表达更加客观和真实,更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监测结果的不确定度与海洋环境评价相结合,认为当监测结果为"跨界数值"时,对水质等级的评价将出现疑问。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水质等级概率F的概念,并以无机氮的评价为例,提出最差等级判别法、概率均分判别法和F值赋值判别法3种判断跨界数值水质等级的方法,为更科学地评价海洋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Introduction TheChangjiang(Yangtze)Riverdrainageba sinliesbetween25°and35°N,andbetween91°and122°E,withatotalareaof1.81×106km2anda populationof4×108.Itpassesthroughadensely populatedareawithwell developedindustryandag riculture,includingShanghai,the  相似文献   

12.
春季东海不同水域的表层叶绿素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94年春季在东海及台湾海峡首次获得的表层水中绿素含量大面走航连续观测资料,结合温盐分布及以往的有关东海及台湾海峡的海流和上升流的结论,分析了春季东海表层叶绿素含量在不同水域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分布与水文结构关系密切。叶绿素含量值随不同海流流域而变,但在各海流流域内基本不变,黑潮表层水的叶绿素含量最低,其次是台湾暖流表层水,长江冲淡水与江浙沿岸流域的叶绿素含量较高;黑潮西侧弱流剧  相似文献   

13.
采用14C与15 N核素示踪方法,于2008年12月—2009年1月对东海和南海北部海域的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环境制约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叶绿素a质量浓度在空间分布上呈近岸高、外海低,表层高、真光层底部低的分布趋势。东海海域的积分初级生产力(IPP)和积分新生产力(INP)均低于南海北部海域,f比值为东海海域>南海北部海域,东海海域新生产力(NP)对初级生产力(PP)的贡献大于南海北部海域。浮游植物对氨盐的吸收速率(ρNH4)显著大于对硝酸盐的吸收速率(ρNO3)(P<0.05)。水柱平均新生产力与环境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盐是影响冬季调查海域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温度和盐度为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NOAA卫星图像处理结果与同期水文观测资料,对东海表层水团的分布和转移特征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东海表层水温的分布与结构同该海区的水团和环流发展相联系,水团消长和东海冬季高密水核心上层环流的发展可诱导长江口外混合水向外海扩散,表层水块的移动速度可达26cm/s,与动力学估算和同期漂移浮标所得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程波 《海洋科学》1985,9(1):16-20
本文通过中太平洋西部海区、黄海和苏北海域沉积物中磷含量的分布变化,探讨不同海域沉积物中磷含量与水深、沉积类型、悬浮体,水动力、有孔虫化石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大洋、近海、河口等沉积物中磷含量分布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夏季黄东海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6年6~7月对黄东海大面调查的资料,分析研究了黄东海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的浓度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夏季黄东海POC的浓度范围是6.07~2 204.17μg.L-1,平均浓度为147.15μg.L-1。POC整体上呈现近岸浓度较高、远岸浓度较低,北部浓度较高,南部浓较低的分布特点;在长江口外及浙江近岸海区存在POC的高值区,特别是长江口外,表层和底层POC浓度很高,这主要是受到长江陆源输入的重要影响。在垂直分布上,南黄海区POC的浓度分布整体上呈现上层水体浓度较低,下层水体浓度较高的特点,这主要是受底质再悬浮的影响。而东海区呈现近岸POC浓度较高,离岸POC浓度较低的特点,这主要是受长江冲淡水输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黄东海海水体类型综合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黄、东海和南海宝贵的生物一光学实测数据,进行了水体综合识别技术研究。探询了水体光谱离水辐射率、遥感反射率和漫衰减系数等物理量与以悬浮泥沙为主体的水体(CASEII.s)的响应关系。借用主成分分析思想,探询了经过大气校正的近红外波段卫星遥感反射率(Lrc)数据与CASEII.s水体的响应关系。发现这些物理量与水体类型有明显的响应点。  相似文献   

18.
At present, in most oceans the lead (Pb) biogeochemical cycling has been disturbed by anthropogenic Pb through atmospheric input. The Pb concentrations in the upper water positively correlate with atmospheric input fluxes of Pb. The North Pacific is affected greatly by atmospheric substances via long-range transport from eastern Asia, especially from Mainland China. Mainland China may export considerable amounts of pollutants into the seas via rivers and the atmosphere owing to its recent fast growth in industry and economy. The East China Sea lies in an important geographical position--a transit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However, no data are available for seawater concentrations of Pb, a representative element with anthropogenic origin. In this work seawater samples from both 5 and 30-50 m water layers of 15 stations occupied over a cyclonic eddy in the southern East China Sea were analyzed for particulate Pb (PPb) and dissolved Pb (DPb). The Mean concentration of DPb (approximately 128 ng/l) in the southern East China Sea upper waters (< or = 50 m) is approximately several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Pacific; the high DPb concentrations in the southern East China Sea waters correspond to much higher atmospheric supplies of Pb to the East China Sea. Thus, this study partly fills the 'data gap' of the marginal seas. Also, it indicates that the East China Sea may be considerably contaminated by deposited polluted aerosols.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DPb in the surface water show a tendency of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with distance offshore, that depends on the magnitudes of atmospheric Pb inputs and on particle scavenging processes. In contrast to DPb,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PPb basically display an 'omega'-like picture and a tendency of decreasing concentrations with distance offshore. These are related to riverine and scavenging sources and to the drive by the eddy. Additionally, the residence times of DPb in the surface water were estimated to be about 2 years, agreeing well with the reported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