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杂色鲍血细胞分类、结构和免疫功能的流式细胞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血细胞的分类、结构和免疫功能进行分析。根据细胞前向角散射光(FSC)和侧向角散射光(SSC)强度的不同,可将血细胞分为三个亚群:透明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组成比例分别为32.71%、58.17%和8.55%。血细胞的平均总凋亡和死亡率为3.76%。血细胞对荧光微球的总吞噬率为63.67%,其中吞噬1个、2个、3个及以上荧光微球的血细胞分别占22.31%、16.39%、24.96%。线粒体数量、溶酶体数量、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和非诱导性活性氧(ROS)含量均在大颗粒细胞中最高,透明细胞最低。结果表明,杂色鲍三类血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均存在差异,两类颗粒细胞可能在鲍类免疫过程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给海湾扇贝的细胞免疫学研究提供基本依据,同时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海湾扇贝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并进行血细胞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海湾扇贝的血细胞可分为透明细胞和颗粒细胞2种类型.与透明细胞相比,颗粒细胞数目多,酸性磷酸酶活性高,细胞核呈肾形或卵圆形,核质比低,细胞质内颗粒状物质丰富,颗粒大小不一,可明显分为大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2类.这些特征表明,海湾扇贝颗粒细胞和透明细胞的免疫学功能是明显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酪蛋白激酶1 (CK1)是一种重要的蛋白激酶家族,其在DNA损伤应答和修复、细胞增殖和凋亡、胚胎发育和稳态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中都具有复杂多样的调控作用。为了理解CK1基因家族在双壳贝类中的特征、进化及生物学功能,实验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双壳贝类CK1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分析,通过虾夷扇贝高温应激实验,研究了CK1基因家族在高温应激时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在虾夷扇贝、栉孔扇贝、长牡蛎与侏儒蛤中均存在CK1α,CK1αlike,CK1δ,CK1γ3,并发现CK1ε,CK1γ1,CK1γ2在双壳贝类中发生了丢失。时空表达分析发现,双壳贝类CK1基因均在胚胎发育早期集中表达,并以多细胞/囊胚期为界呈现出母源/合子特异性表达模式。CK1为关键基因的基因共表达模块显著富集在错配修复、核苷酸剪切修复等相关通路上,暗示了CK1基因在双壳贝类胚胎发育过程中参与调控DNA损伤修复过程,从而维持早期胚胎发育时的基因组稳定性。双壳贝类CK1基因在成体中呈现组织特异的表达模式,主要在鳃和雄性性腺中具有相对较高的表达量。虾夷扇贝受到高温应激后,其鳃中PyCK1α, PyCK1αlike和PyCK1δ...  相似文献   

4.
四种滤食性贝类滤食器官鳃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海湾扇贝、栉孔扇贝、太平洋牡蛎、菲律宾蛤仔4种滤食性养殖贝类的滤食器官鳃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1、4种贝类的鳃纤毛是极其发达的,鳃丝内侧分布大量的粘液细胞;2、海湾扇贝、栉孔扇贝鳃丝的侧纤毛不如太平洋牡蛎和菲律宾蛤仔的发达,太平洋牡蛎鳃丝内侧纤毛很发达;3、4种贝类鳃丝之间的距离都大于20μm,鳃丝间距排序为菲律宾蛤仔<海湾扇贝<栉孔扇贝<太平洋牡蛎。从电镜观察的结果看,贝类的取食与鳃的结构及鳃丝上纤毛的运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海洋双壳类的固碳能力,以紫脲酸铵-萘酚绿B、铬黑T为指示剂,采用络合滴定法对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文蛤(Meretrix meretrix)、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和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等6种海产双壳贝类贝壳中的碳酸钙含量、碳酸钙和碳酸镁总量进行了测定。6种贝类贝壳中的碳酸钙含量占干重比例介于93.99%~97.35%之间,其中虾夷扇贝的含量最多,紫贻贝的含量最少;碳酸镁含量介于0.61%~1.79%之间,其中紫贻贝的含量最多,虾夷扇贝的含量最少。目前的结果表明,六种贝类均具有较好的固碳能力,基于碳酸钙和碳酸镁总量估算,6种贝类单位湿重固碳力介于0.023 2~0.074之间。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对我国近海贝类中腹泻性贝毒成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采自北黄海大连附近海域的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含有25~41μg/kg的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YTX),在虾夷扇贝体内还含有37.2μg/kg的45-OH-YTX,并在5种贝中发现微量的Homo-YTX毒素组分,这是首次报道在我国贝中检出此类毒素。虾夷扇贝毒素YTXs是一类含有2个磺酰基的脂溶性多环聚醚类化合物,对小鼠的腹腔注射急性致死毒性很高,毒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结果说明我国贝类体内生物毒素成分复杂,亟需进行毒素成分结构、来源生物、生态毒理效应、分布规律及安全限定标准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长山群岛海域发展扇贝养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贝类作为水产品的主要品种之一,主要包括鲍鱼、蛤类、贻贝、牡蛎和扇贝,具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和食用方便等特点.在世界贝类生产中以牡蛎和蛤类为主,但贸易品种则以贻贝和扇贝为主.据2000-2004年统计,我国贝类生产的产量占亚洲贝类的产量大体都在80%左右,而中国的扇贝产量占亚洲总量的8%-10%左右.长山群岛的虾夷扇贝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因此,扇贝生产既具有国内意义,也具有国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浙江近岸海域贝类中重金属和贝毒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浙江近岸海域采集了青蛤(Cyclina sinensis)、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泥螺(Bullacta exarata)、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文蛤(Meretrix meretrix)、僧帽牡蛎(Ostrea cucullata)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共9种贝类计29份样品,检测其中重金属汞、砷、铜、铅、锌、镉以及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结果表明,瑞安毛蚶、瑞安栉孔扇贝中有麻痹性贝类毒素检出,嵊泗文蛤、毛蚶和乐清牡蛎中存在重金属超标的情况;牡蛎对汞、铜、锌、镉有较强的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9.
应用MSAP技术研究扇贝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甲基化作为真核生物基因组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对生物体基因的表达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获得扇贝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水平及模式等表观遗传学信息,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以及本课题组培育的"海大金贝"为材料,建立了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方法(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的反应体系,利用该方法对其基因组DNA CCGG区域的甲基化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筛选得到的引物组合可用于贝类DNA甲基化的研究,在栉孔扇贝、海湾扇贝、普通虾夷扇贝和"海大金贝"的甲基化比例分别为32.08%、25.99%、32.88%和34.97%。几种扇贝基因组CCGG序列中,胞嘧啶的全甲基化率要高于半甲基化率,推测扇贝基因组中主要的甲基化模式是CpG型。通过对"海大金贝"和普通虾夷扇贝闭壳肌甲基化谱进行比较,筛查得到46个差异位点,这些位点可能参与"海大金贝"闭壳肌积累类胡萝卜素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Smad基因介导的细胞信号在调节动物发育和细胞干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功能的多样性和重要性,Smad基因家族一直受到广泛的研究。然而,双壳贝类Smad基因家族缺乏系统的鉴定和分析。为了理解双壳贝类Smad基因家族的进化和生物学功能,本文在虾夷扇贝基因组鉴定出4个Smad基因,并对其遗传和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时空表达谱显示,Smad3基因在虾夷扇贝受精卵和2~8细胞时期有较高的表达量,而在胚胎及幼虫阶段该基因表达量迅速降低,推测其在胚胎早期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Smad6在胚胎发育早期表达量较低,在囊胚期及原肠胚时期表达量显著升高,可能与母源调控向合子型调控过渡的“中期囊胚转换”有关。Smads基因在各组织中也呈现了独特的表达模式,其中Smad3、Smad5和Smad6分别在肌肉、血细胞和鳃中表达量最高。而Smad4在各个组织内均有表达且表达量相似。实验结果暗示了Smad基因在虾夷扇贝中不仅参与协调了早期胚胎的发育,也与组织器官的形成和稳态有关。本研究有助于理解贝类Smad基因的进化及功能,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家族在贝类中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几种海产双壳贝类血淋巴中抗菌物质的诱导及其活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贻贝(Mytilus edulis),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dians)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esis)为试验材料,分别用活的和灭活的大肠杆菌为诱导物进行诱导,采用3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和3种革兰氏阴性细菌作为指示菌,对4种供试双壳贝类血淋巴进行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贻贝在诱导前其血淋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四联微球菌有抑菌活性,免疫诱导可使血淋巴对鳗弧菌出现抑菌作用;(2)毛蚶在诱导前其血淋巴中含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鳗弧菌有抑菌活性的物质,诱导对这两种菌的抑菌活性有明显的提高,但未诱导出对另外4种供试细菌有活性的物质;(3)海湾扇贝在诱导前其血淋巴对所有供试细胞均无抑菌活性,但经诱导后产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和鳗弧菌有抑菌活性的物质,且活菌诱导比灭活诱导效果好;(4)菲律宾蛤仔在诱导前其血淋巴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鳗弧菌表现出抑菌活性,经诱导后其血淋巴不仅对这两种菌的抑菌活性增强,而且还诱导出对副溶血弧菌有抑菌活性的物质。  相似文献   

12.
4种养殖扇贝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及特异性AFLP标记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应用AFLP技术对我国4种主要养殖扇贝进行了遗传分析.虾夷扇贝、海湾扇贝、华贵栉孔扇贝、栉孔扇贝4种养殖扇贝群体中,种内遗传相似度依次分别为0.841 5,0.786 3,0.719 0和0.673 1,香侬氏指数分别为43.52,58.87,80.16和92.83,栉孔扇贝和华贵栉孔扇贝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明显高于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AFLP标记共享位点分布表明,在4种扇贝中栉孔扇贝与华贵栉孔扇贝之间的共享位点最多,同时4种扇贝的种间遗传相似度也以栉孔扇贝和华贵栉孔扇贝之间为最高(0.769 5),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之间为最低(0.662 6),揭示所研究的几种扇贝中栉孔扇贝和华贵栉孔扇贝的遗传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为0.262 1);找到了21个种内特异性AFLP标记和种间共享标记,可用于种质鉴定和分子辅助分类.  相似文献   

13.
The AFLP (amplified fragrnent length polymorphism)technique was used to analyse the genetic diversity in four scallop species, Patinopecten yessoensis, A rgopecten irradians, Chlamys nobilis and C. farreri. The genetic similarity indexes of these four species are 0.8415, 0.7863, 0.7190 and 0.6731, while Shannon diversity indexes are 43.52, 58.87, 80.16 and 92.83, respectively. As analyzed, the genetic diversities in two native species, i.e., C, farreri and C. nobilis, are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two introduced species, A. irradians and P. yessoensis.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C. nobilis and C, farreri shared the most common loci. The genetic distance indicated that C. nobilis and C. farreri are closely related. Moreover, out of 510 AFLP markers, 21 specific bands are found to distinguish the four species scallops and these markers may be applied to the specific germplasm characterization and molecular assistant classification in scallops.  相似文献   

14.
Cytogenetic analysis was performed for the bay scallop(Argopecten irradians Lamarck 1819) and the Japanese scallop(Patinopecten yessoensis Jay 1857) by primed in situ labeling(PRINS) and propidium iodide(PI) banding techniques.The PRINS analysis revealed that major rRNA genes were clustered in two loci on the telomeric regions of the short arms on two acrocentric chromosome pairs in A.irradians and on two submetacentric pairs in P.yessoensis.The histone H3 gene sites differed in number and location between these two species.The C-band-like patterns revealed by PI staining varied considerably between these two species.A.irradians displayed terminal bands at long arms on all chromosomes,centromeric bands on some pairs and interstitial bands on five pairs.P.yessoensis exhibited only centromeric bands on all chromosomes.These results would contribute to th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karyotype evolution in A.irradians and P.yessoensis.  相似文献   

15.
海洋污染对毛蚶超氧化物歧化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体内、体外染毒实验,研究了海洋中常见污染物0#柴油、二甲苯以及重金属镉离子(Cd2+)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剂量范围内,3种污染物对毛蚶肌肉中SOD均表现出不同程度诱导作用;0#柴油和二甲苯体内、体外染毒对毛蚶SOD活性影响规律基本一致,这两种污染物对毛蚶SOD活性变化的剂量-效应曲线均为抛物线型;Cd2+在体内、体外染毒对毛蚶肌肉SOD活性诱导曲线均不呈抛物线型,低浓度Cd2+对毛蚶SOD活性表现为显著诱导,随后曲线迅速下降,表明毛蚶对Cd2+污染反应十分敏感,也表明Cd2+对毛蚶毒性作用较强,3种毒物对毛蚶的毒性强弱次序为,Cd2+,0#柴油、二甲苯.  相似文献   

16.
牡蛎是世界性广布类群,也是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的海水养殖对象,具有很重要的经济意义。但牡蛎的种类等许多与养殖、资源开发密切相关的问题在国内外都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限制了一些相关学科的发展。在我国;由于社蛎种类比较混乱,甚至盲目引进了我国已有分布并开展养殖的种类,因此,尽快解决双壳类分类的难题之一——牡蛎的分类及系统演化等问题势在必行。 牡蛎的分类硏究开始较早,但直到林奈(Linnaeus,1758)时代才正式提出牡蛎属(Ostrea)的命名。以后许多学者如 Lamarck(1819), Sowerby(1870-1871),Lamy(1929)和Thomson(1954)等分别对牡蛎进行了较系统的分类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分类阶元。到70年代初,世界上记载的现存牡蛎已达100多种,然而牡蛎栖息的环境复杂,贝壳的形态变化极大,多数种类单纯依靠贝売的形态特征是很难区分的。根据推测(Harry,1985),这100多种牡蛎中大约有近2/3是同物异名。Stenzel(1971)总结了古贝类和现生贝类的分类成果,并结合原壳等特征将牡蛎亚目分为2个科、5个亚科(其中3个现生亚科)。后来 Torigoe(1981)又根据牡蛎繁殖方式的不同修正了Stenzel的分类系统,提出了一个新的亚科——巨蛎亚科,并比较系统地报道了日本的22种现生牡蛎。Harry(1985)将现生牡蛎分为2个科、4个亚科、24属,共计36种,并提出了一些新的分类特征。以上两位学者都注意到了牡蛎的内部结构特征在分类上,特别是在亚科阶元上的应用。但在种类鉴定中, Torigoe仍然过于强调贝壳的形态差异,因而导致了许多同物异名,而Harry则特别注重环境的影响,仅仅根据壳形差异的连续性又将一些种类不恰当地合为一种,如主要分布于印度一西太平洋区的小蛎属牡蛎,以往的记载大约有7种, Harry(1985)将其全部并为一种,而 Torigoe(1981)仅在日本海域就记述了5种。60年代初就有一些学者开始借助其他手段来解决牡蛎分类中的疑难问题。Ranson(1960)研究了34种牡蛎原壳的形态,为 Stenzel(1971)对古代和现代牡蛎的系统分类奠定了基础,但在他的报告中很难看出种间差别。目前,国内外牡蛎染色体组型研究的文章有近30篇,报道了21种牡蛎(当然有些是同物异名)的染色体组型,除复瓦牡蛎(Parahyotissa imbricata)外,其余20种的染色体都为10对中着丝点或近中着丝点染色体,组型差异甚微,很难作为分类依据。 Buroke et al,(1979a,b)和Torigoe (1978,1975)等利用蛋白质及同工酶电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牡蛎属间的遗传差异,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涉及的种类有限,种内的遗传差异程度还了解甚微,因此,很难阐明种间的相互关系。到目前为止,在许多外形相似牡蛎的分类研究方面还没有找到比较满意的解决办法。 有关牡蛎解剖学的报道主要发表在30-60年代, Awati & Rai(1931), Leenhardt(1926)和Galtsoff(1964)分别对僧帽牡蛎( Saccostrea cucullata)、欧洲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和美洲牡蛎(Crassostrea virginica)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剖学研究;Nelson(1938)和Yonge(1926)对欧洲牡蛎、美洲牡蛎和食用牡蛎(Ostrea edulis)的消化系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组织学、解剖学研究。由于当时贝类生理学的迅速发展,人们更多地进行组织学的研究,而很少注意到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另外,这些研究涉及的种类有限,在许多方面已不能代表牡蛎亚目的全貌。 到目前为止,还未见任何现生牡蛎系统演化方面的报道,对化石种类虽有一些研究、讨论,但尚无一致的结论。 50年代前,我国一些学者(张玺,1937;叶希珠等,1954)只是记述了牡蛎的个别种类,直到1956年张玺、楼子康才对牡蛎的分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然而随着时代的前进,这些研究已远远不能满足科学发展的需要。李孝绪(1989)研究了中国常见牡蛎外套腔的形态,证实广东养殖的“红肉”、“白肉”牡蛎应属于两个不同的种,但并没有解决他们的种名问题。 Morris(1985)仅仅根据壳形记述了香港地区的6种牡蛎。 本文根据大量的资料,对我国的牡蛎(原20种)做了详细的解剖学研究,将其修正为15个种(含一新属、新种),并在强蛎亚科中发现了第三个心耳和第三条回心静脉。文章还讨论了一些主要系统的演化过程,初步论证了现生牡蛎属间的演化关系,提出了一些新的分类依据,同时发现了一个具有重要演化意义的单行属种——爪蛎属,猫爪牡蛎。通过对外套腔的形态比较,作者将中国的牡蛎分为3种类型6个组,在原有两种类型的研究基础上(李孝绪,1989),又增加了一个新类型。 根据 Harry(1985)的分类系统和作者的修正,中国的现生牡蛎应分别隶属于2科4亚科.10属,共计15个种。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高效、经济的非损伤性扇贝DNA提取方法,在不影响扇贝个体生存状态的前提下,采用擦拭法和室温裂解相结合的方式在20 min内即可获得个体基因组DNA。以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擦拭材料(棉签、滤纸)和不同擦拭部位(外套膜、鳃丝、内脏团)的核酸提取效果,评估了本方法在贝类基因分型领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用棉签、滤纸2种材料擦拭扇贝的鳃丝、内脏团或外套膜组织均能获得主带清晰完整的基因组DNA,且不影响扇贝的存活状态。在3种扇贝中采用棉签擦拭法的DNA得率均高于滤纸法,以这2种方式获得的DNA为模板进行SSR和SNP标记分析,能获得均一稳定的扩增条带,SSR标记分型结果准确可靠。本研究建立了简便、快速进行扇贝基因型分析的非损伤性DNA提取方法,为贝类全基因组选育和珍稀贝类资源的种质保护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通过投喂不同藻类饵料,利用GC-MS法,研究饵料对毛蚶浮游幼虫体内脂肪酸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饵料对幼虫生长和附着变态速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混合饵料组效果最佳;饵料种类和脂肪酸含量对幼虫体内脂肪酸组成和其生长存在显著影响,且体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幼虫发育呈下降趋势.在众多脂肪酸中,DHA和EPA对幼虫存活有直接关系,而AA及饱和脂肪酸含量对幼虫生长存在显著影响,ω-3与ω-6脂肪酸含量比值也能反映幼虫生长和变态速度.  相似文献   

19.
对多种经济双壳贝类和养殖中的污损动物的N和P排泄进行了测定 ,包括排泄成分和排泄速率。在这些动物的N排泄中 ,NH4 N占主要部分 ,如笼式养殖的双壳贝类NH4 N占总N排泄的平均值范围为 70 8%— 80 1 % ;氨基酸是第二大排泄成分 ,平均占总N排泄的 1 0 %—2 5 %。其他形态的N ,如尿素、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也有检出。在P排泄中 ,有机磷 (DOP)约占总溶解磷 (TDP)排泄的 1 5 %— 2 7%。据估算 ,整个四十里湾所养殖的双壳贝类在夏季每天将排泄4 5 4t总溶解氮 ,其中NH4 N 3 36t、Amino N 0 69t、Urea N 0 2t。同时每天磷的排泄为 0 5 7tTDP ,其中DOP 0 1 5t。对面积为 1 3× 1 0 4 hm2 的海区而言 ,贝类的N、P排泄分别能满足浮游植物生产所需N、P的 44%和 40 %。高密度的贝类养殖对养殖生态系统营养循环的影响是很显著的。附着动物 (柄海鞘等 )的N、P排泄及其对营养循环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