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胶州湾西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2003年9月~2004年9月在胶州湾西北部养殖区内外隔月取样,共获得7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样品。用PRIMER软件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区内站位的丰度值、生物量及群落结构与外面站位差别较大,经相关检验站位之间差异显著,说明养殖区内因为养殖活动已经引起大型底栖生物的剧烈扰动;还发现胶州湾养西北部海域群落种类组成季节变化明显,与历史资料相比,棘皮动物数量明显减少,软体动物特别是菲律宾蛤仔是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的主要贡献种。根据LUSTER聚类和MDS标序的结果,把底栖生物群落划分为四大生物组。比较发现,胶州湾西北部及附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已经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底栖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分析认为,造成变动的原因可能是渔业活动的加剧和湾内水体污染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和评估胶州湾内菲律宾蛤仔的季节分布和资源状况,于2014年2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冬季)对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季节分布情况与生物资源量进行了全面调查和评估,分析了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壳长、生物量、栖息密度和年龄组成。结果显示,胶州湾2014年的年均栖息密度为409.6ind./m~2,最高栖息密度达2 377.5ind./m~2;年均生物量为625.5g/m~2,最高生物量高达3 445.3g/m~2。胶州湾全年菲律宾蛤仔的年龄组成主要是1、2和3龄蛤,而其中的1和2龄蛤占有明显数量优势。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种群年龄结构出现低龄化,1龄蛤占绝对优势,2龄蛤仅次于1龄蛤,3龄以上最少。若以壳长30mm的蛤仔为采捕规格,2014年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年均商品率为6.8%;若以壳长25mm蛤仔为采捕规格,2014年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年均商品率为33.2%。从菲律宾蛤仔的生物量、年龄结构和商品率综合分析,2龄蛤可作为优势的采捕年龄,5月是最佳的采捕时期。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8年5月胶州湾海域共计20个站位所获取的生物及环境数据,研究胶州湾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特征。调查海域共发现大型底栖生物208种,大型底栖生物总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 654.38 ind./m2和1 024.512 2 g/m2,大型底栖生物物种数、丰度和生物量均呈现北部高、南部低的分布趋势;调查海域优势种以多毛类为主,IRI值最高的物种为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香农维纳指数与ABC曲线均表明调查海域底栖生态环境整体清洁;在40%相似性水平上,可将调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划分为4个群落;底温和底盐影响调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丰度分布。  相似文献   

4.
于2006年2月、5月、8月和11月四个季度月采用呼吸瓶法现场研究了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呼吸排泄作用。结果表明,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呼吸排泄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春、夏季高于秋、冬季。不同生物学规格的蛤仔呼吸排泄速率具有明显的差异,单位个体耗氧率、排氨率和排磷率均随着个体大小的增加而增加,而单位体重的耗氧率、排氨率和排...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胶州湾养殖水域和自然水域的底栖动物生态状况,尤其是水产养殖等人类活动对胶州湾生态系统的影响,在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养殖区内外选取六个典型站位,于2011年4月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的采样,分析比较了养殖区内外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生物量、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77种,其平均丰度为1154.44 ind./m~2,平均生物量为369.33 g.wwt/m~2。研究结果表明的养殖区内外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丰度、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差别较大。根据CLUSTER聚类结果,可以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划分为3个站群。与历史数据相比,本研究6个站位中自然水域的站位丰度、生物量降低,而养殖水域内的站位丰度、生物量较高。菲律宾蛤仔养殖活动压力已造成胶州湾养殖区域及其邻近自然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发生了一定变化。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9年春季在胶州湾西北部潮滩湿地进行的7个断面35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数据,应用单变量指数法、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009年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采集到的51种大型底栖动物中,多毛类18种、软体类17种、甲壳类11种、其它种类5种,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111.5ind·m-2,平均生物量124.7g·m-2,优势种为凸壳肌蛤(Musculus senhousei)、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和日本大眼蟹(Macrophthalmus japonicus)。用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和多维尺度排序分析(NMDS)划分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4个,包括潮滩湿地西南群落Ⅰ、潮滩湿地东北群落Ⅱ、潮滩湿地中部群落Ⅲ和潮滩湿地低潮群落Ⅳ。相似性百分比(SIMPER)分析表明,群落Ⅰ和群落Ⅱ的特征种为日本大眼蟹,群落Ⅲ的特征种为缢蛏,群落Ⅳ的特征种为菲律宾蛤仔,且菲律宾蛤仔也是群落Ⅳ与群落Ⅰ、Ⅱ和Ⅲ的分歧种。群落Ⅲ的生物多样性最高,而群落Ⅳ的最低。生物-环境(BIOENV)分析表明,影响胶州湾西北部潮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相关环境因子主要为海水盐度、沉积物粒径、滩涂养殖种菲律宾蛤仔丰度以及污染因子重金属汞、镉等。  相似文献   

7.
清洁疏浚物掩埋对菲律宾蛤仔成体的存活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不同粒度、不同掩埋深度的疏浚物对于底栖生物潜在影响,采用长江口疏浚物模拟不同粒度、不同深度掩埋 菲律宾蛤仔,并研究其存活情况。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掩埋后为了生存表现出垂直迁移行为,粒度在0.125~0.063 mm 时 菲律宾蛤仔表现出较强的迁移能力,存活率大大的提高,掩埋深度在4 cm以下时菲律宾蛤仔全部迁移至疏浚物的表面存活; 不同粒度疏浚物掩埋深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菲律宾蛤仔的死亡率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粒度为0.125~0.063 mm 时其半致 死深度最大,8d-LC50 为8.4 cm (95 %置信区间5.3~11.6 cm)。实验表明,疏浚物处置后的粒度、沉积厚度对于底栖生物种 群的存亡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胶州湾底栖生物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州湾底栖生物组成复杂,数量丰富,其中有些种为捕捞对象,如菲律宾蛤仔等开发潜力很大,有些种为鱼、虾类天然饵料,如多毛类的长吻沙蚕、索沙蚕,软体动物的金星碟铰蛤等。底栖生物对渔业资源的补充和开发利用以及增、养殖和海洋生态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早在30年代,张玺教授等(1936)就对胶州湾的底栖生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解放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胶州湾进行了大量的调査研究(E.Φ.古丽娅诺娃、吴宝铃,1963),特别是刘瑞玉教授领导的底栖生物组在1980-1990年对胶州湾进行了长期的、连续的调査,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发表了很多文章(刘瑞玉等,1992a;刘瑞玉等,1992b;孙滨等,1992;孙道元,1990;吴耀泉等,1992),基本掌握了胶州湾底栖生物的全貌。作者自1991年5月至1994年2月在原来调查的基础上,在胶州湾6个不同底栖生物群落的分布区范围内设立了10个底栖生物监测取样站(图5),进行了3年调査。每年分春(5月)、夏(8月)、秋(11月)、冬(2月)四季在各站以取样面积为0.1㎡的表层采泥器取样2次,对胶州湾底梄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变化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于1987年和1988年春、秋两季分析测定了胶州湾24种经济生物体内的重金属铜、铅、镉、锌和铬含量。结果表明,受周围污染环境的影响,该湾经济生物体内的锌、铬、铅和铜含量明显高于受排污影响较小的黄海中部海域同种生物体内的含量;不同种类、体长和不同季节生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都有较显著差异。本调查还采用在湾内广泛分布且游动能力差的菲律宾蛤仔探讨了不同地点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未发现潮下带蛤仔与距污染源远近有明显关系。鉴于该湾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和“人体消费标准”,可以认为,胶州湾经济生物体的可食部分对人类食用还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生长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对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增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2004年5~9月,通过对胶州湾菲律宾蛤仔进行定点采样调查和生物学特性测定,分析研究了菲律宾蛤仔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近几年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底播增殖,苗种平均体重0.26g、壳长11.1mm;1~3龄期间个体生长速度较快,1~2龄、2~3龄,体重分别增长3.88g和4.02g;1~2龄生物量增长最快,2~3龄由于死亡率提高,使生物量增长缓慢;壳长、壳高、壳宽与体重关系式分别为y=0.000 2x^3.053 3,y=0.000 4x^3.088 6,y=0.005 3x^2.683 4,壳高、壳宽与壳长关系式分别为y=0.667 4x+0.305 9,y=0.457 5x-0.967 8;1~3龄蛤仔软体部的生长速度快于贝壳,5~6月份是菲律宾蛤仔的肥育期.由个体生长特性分析,3龄为最佳采捕年龄,从生物量上分析,采捕2龄蛤收益最高;6月是最佳的捕获季节.  相似文献   

11.
胶州湾北部水域浮游植物研究Ⅰ——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 1995年 3月至 1996年 1月胶州湾北部水域调查资料 ,对调查区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细胞数量、优势种组成和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与历史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主要由硅、甲藻组成 ,其中硅藻在细胞数量和种类上都占优势 ;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平面分布的总趋势依月份而异 ;季节变化属双周期类型 :高峰期出现在 1月和 9月 ,低谷期出现于 5月和 11月 ;与历史资料不同的是 ,网采浮游植物的种类和细胞数量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胶州湾营养盐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5,他引:40  
于1985年8月-1986年12月和1991年5月-1993年11地胶州湾表层海水营养盐的调查,根据Justic等建立的浮游植物生长的化学计量及可能营养盐限制因素标准,并结合海洋硅藻正常所需的Si,N,P之间的原子比,用数学统计的方法研究了胶放湾表层海不营养盐结构,结果表明,含有丰富溶我机氮和磷的胶州湾,Si:P的值有显著的下降,同时Si:DIN和DIN:P的值也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使胶州湾水域营养  相似文献   

13.
孙军  刘东艳 《海洋学报》2004,26(5):139-149
1995年3月至1996年1月间对胶州湾北部水域的浮游植物进行了6个航次的调查,在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采用Q生物多样性统计指数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夏秋季的Q统计指数较冬春季为高.调查区浮游植物群落Q统计指数的结果与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等其他常用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比较表明,Q统计指数的分辨率高,有较好的生物学解释,同时避免了对优势种和稀有种的过高估计,是海洋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的一种较理想指数.  相似文献   

14.
胶州湾是我国一个典型的近海海湾,也是近海生态系统的缩影。历史上胶州湾海域赤潮频发,因此也是研究赤潮暴发机制(包括赤潮物种组成、时空动态变化及对环境因子响应)的理想实验场所。迄今,几代科学家对胶州湾浮游植物和赤潮物种开展了长期而系统的调查研究,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了系统跟踪胶州湾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尤其是赤潮物种的组成变化,解读基于分子标记的宏条形码分析结果,本文对近84年间(1936年-2019年)胶州湾海域涉及浮游植物调研的54个调查数据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和比较分析。文献共报道了549种浮游植物,包括硅藻326种、甲藻164种、绿藻21种、金藻9种、隐藻9种、淡色藻6种、定鞭藻5种、蓝藻3种、黄藻3种、下睫虫2种、裸藻1种和针胞藻1种。其中只有不到一半(40.29%)的浮游植物的全长18S rDNA序列得到解析,表明分子标记数据库需要继续完善,促进宏条形码分析的有效应用。胶州湾海域的优势浮游植物随时间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甲藻与硅藻数目的比例没有显著的变化。统计表明,胶州湾共鉴定到153种赤潮物种,包括硅藻79种、甲藻67种、定鞭藻2种、金藻2种、淡色藻1种、黄藻1种和针胞藻1种。胶州湾海域典型的优势赤潮物种包括中肋骨条藻、短角弯角藻、旋链角毛藻、加氏星杆藻、日本星杆藻、星脐圆筛藻和尖刺拟菱形藻。本文通过系统综述胶州湾浮游植物和赤潮物种的生物多样性,为利用宏条形码和宏基因组等方法跟踪研究胶州湾和其他海域的浮游植物和赤潮物种的演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该文依据 1995年 3月~ 1996年 1月间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 ,并结合同期水温和营养盐的资料变化 ,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温的变化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都有一定影响 ,秋季和冬季优势种交替明显 ;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影响明显。根据胶州湾营养盐结构的改变状况 ,并结合历史资料对比发现 ,胶州湾网采浮游植物的物种数和细胞数量呈下降趋势 ,优势种类趋单一化 ;但初级生产力并未下降 ,可能与微型浮游植物所占份额增大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胶州湾底栖生物多样性初探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毕洪生  冯卫 《海洋科学》1996,20(6):58-62
用1991-1995年胶州湾10个监测站的资料,采用Shannon-Weaver指数,Pielous均匀度指数,种的丰盛度指数以及Sanders稀疏曲线进行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比较。结果表明,在胶州湾,粉砂-粘土混合型的沉积环境中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高于匀质的粗砂底质。  相似文献   

17.
刘淑雅  陈楠生 《海洋科学》2021,45(4):170-188
胶州湾是我国的一个典型近海海湾,也是近海生态系统的缩影。历史上胶州湾海域赤潮频发,因此也是研究赤潮暴发机制(包括赤潮物种组成、时空动态变化及对环境因子响应)的理想实验场所。迄今,几代科学家对胶州湾浮游植物和赤潮物种开展了长期而系统的调查研究,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了系统跟踪胶州湾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尤其是赤潮物种的组成变化,本文对近84年间(1936—2019年)胶州湾海域涉及浮游植物调研的54个调查数据结果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和比较分析。文献共报道了549种浮游植物,包括硅藻326种、甲藻164种、绿藻21种、金藻9种、隐藻9种、淡色藻6种、定鞭藻5种、蓝藻3种、黄藻3种、下睫虫2种、裸藻1种和针胞藻1种。其中只有不到一半(40.29%)的浮游植物的全长18S rDNA序列得到解析,表明分子标记数据库需要继续完善,促进宏条形码分析的有效应用。胶州湾海域的优势浮游植物随时间的推移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报道的甲藻与硅藻物种数的比例没有显著的变化。统计表明,研究者在胶州湾共鉴定到153种赤潮物种,包括硅藻79种、甲藻67种、定鞭藻2种、金藻2种、淡色藻1种、黄藻1种和针胞藻1种。胶州湾海域的典型优势浮游植物均为赤潮物种,包括中肋骨条藻、短角弯角藻、旋链角毛藻、加氏星杆藻、日本星杆藻、星脐圆筛藻和尖刺拟菱形藻,其中短角弯角藻和中肋骨条藻是胶州湾海域的"常驻"赤潮物种。本文通过系统综述胶州湾浮游植物和赤潮物种的生物多样性,为利用宏条形码和宏基因组等方法跟踪研究胶州湾和其他海域的浮游植物和赤潮物种的演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胶州湾不同时代的海图为依据 ,采用人机交互方式 ,利用数字化板和地学软件 ,对胶州湾海底冲淤态势进行了半定量 (精确到量级 )分析 ,划分了湾内淤积区、侵蚀区 ,并给出了历史变迁趋势。结果表明 ,2 0世纪 80年代以前 ,胶州湾基本处于淤积缩小状态 ,沧口水道和环流中心的海湾中部及沿岸各小湾为淤积区 ,湾口部分和外湾侵蚀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 ,胶州湾反向发展 ,转为侵蚀 ,侵蚀区从湾口向内湾经各水道辐射分布 ,仅侵蚀区之间分布着小片淤积区  相似文献   

19.
Phosphorus is a key element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The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is also influenced by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 and fractions as well as phosphate 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ine sediments.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hosphorus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records were presented in Jiaozhou Bay sediments. Profiles of different forms of phosphorus were measured as well as the roles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s of phosphorus forms in response to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chang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organic phosphorus (IP) was the major fraction of total phosphorus (TP); phosphorus which is bound to calcium, iron and occluded phosphorus, as well as the exchangeable phosphorus were the main forms of IP, especially calcium-phosphorus, including detrital carbonate-bound phosphorus (Det-P) and authigenic apatite-bound phosphorus (ACa-P), are the uppermost constituent of IP in Jiaozhou Bay sediments. Moreover, the lead-210 chronology technology was employed to estimate how much phosphorus was buried ultimately in sediments. And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have increased remarkably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between the 1980s and 2000. According to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of Jiaozhou Bay environment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1) before the 1980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ly low sedimentation rate, weak land-derived phosphorus inputs and low anthropogenic impacts; (2) from the 1980s to around 2000, accelerating in the 1990s, during which high sedimentation rates, high phosphorus abundance and burial fluxes due to the severe human activities impacted on the whole environmental system; (3) after 2000, the period of the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 the whole system has been improved including the decreasing sedimentation rates, concentration and the burial fluxes of phosphorus.  相似文献   

20.
分别于2018年冬季(1月)和夏季(9月)对胶州湾进行了2个航次20个相同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287种。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026个/m^2和378.0 g/m^2,2航次的丰度和生物量均呈现由胶州湾中部向南北两侧增大的趋势。调查水域优势种主要为多毛类,但相对重要性指数(I RI)最高的物种为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胶州湾北部部分站位受到扰动(H′<2)。聚类分析表明在35%和26%的相似性水平上冬季和夏季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分别划为2个和3个群落。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底温是影响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