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了主养团头鲂的合理放养密度;配养品种的最佳选择及放养比数;优质配合颗粒饲料;驯化投饵;水质调控等高产技术。试验结果:19.59亩水面,总净产鱼种13130.0kg,平均亩净产鱼种670.04kg,其中团头鲂亩净产397.50kg,平均尾重33.97克,亩纯收入3350.66元,投入产出比为1:2.33。  相似文献   

2.
三疣梭子蟹雌雄隔离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193亩池塘中开展三疣梭子蟹雌雄分养和雌雄混养对比试验。其中雌雄分养面积93亩,亩产商品蟹182公斤,平均壳宽12.6厘米,平均个体重230.1克,成活率40.2%。与雌雄混养相比,亩产量提高了53.6%,成活率提高了1.51倍。专家鉴定认为,梭子蟹雌雄分养,方式新颖,效果明显,技术水平属国内先进。  相似文献   

3.
利用盐田卤水池塘养殖卤虫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8年和1989年,作者在山东省盐场利用盐田卤水池进行了卤虫池塘养殖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微藻培养试验、卤虫群体生长能力试验和间捕法养殖卤虫试验。通过试验在6个投饵池塘获得的鲜活卤虫产量为423.5—551.0公斤/亩(平均491.6公斤/亩),在4个不投饵池塘获得的产量为240.5—299.5公斤/亩(平均272.3公斤/亩)。本文报告了以上三个试验的内容和结果,并对卤虫养殖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1986年,地处沿海的宋庄乡,在8000亩滩涂上仅用250多名养虾能手担负养殖对虾的任务,就夺得年总产几百吨的最新水平;多余的千余铝养虾能手出县、出省承包近两万亩滩涂,生产对虾产量也很高。而本乡的18000亩粮田,仅投入不足40%的劳力,就创年总产1656.3万公斤的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小麦平均单产创413.3公斤的最高纪录,位于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5.
三疣梭子蟹简称梭子蟹,俗称海蟹。属十足目,梭子蟹属。 梭子蟹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但以渤海产量高,质量好。在日本、朝鲜等地也有踪迹。 梭子蟹是大型食用蟹类,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塘沽区自1993年进行小面积虾蟹混养试验,到1998年,混养面积已达3200亩,总产蟹111吨,产对虾71.1吨,平均亩产蟹34.7公斤,产虾22.2公斤,亩产值2415元,亩纯益  相似文献   

6.
海洋二所科技人员首次在肖山进行的斑节对虾海水淡养示范项目已取得成功。到8月下旬,该示范基地海水淡养的20亩斑节对虾已长到11厘米~15厘米,估计每亩可产活虾75公斤以上,这与今年舟山等沿海地区对虾养殖业遭受大面积病害、经济损失严重的情况形成了明显对照。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了从1990年3月10日—11月12日,在山东省临朐县进行的斑鮰养成试验。该试验除使用鲤鱼用配合颗粒饲料外,均采用传统的饲养方法;适时、适量冲换新水;一冬令鱼种规格、数量和种间搭配比例适宜;饲料按“四定”措施,历经247天的饲养通过验收、鉴定,亩净获斑鮰266公斤,花、白鲢206.5公斤,其它29.8公斤,合计502.3公斤/亩。其中,斑鮰占53%,成活率94.9%。为山东省的坑塘、涝洼地和水库网箱、湖泊、网围增添了新品种,也为淡水创汇渔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宝勤 《海洋科学》1995,19(2):10-11
1991~1992年在莱阳市盐场进行了螠蛏与对虾混养试验。试验池20亩,1991年亩产对虾74.5kg,平均体长11.6cm(表1),试验池内放养螠蛏6亩,1992年6月10日开始收获,总产螠蛏7398k8,平均壳长5.97cm,总盈利49655元,亩盈利3002元,经济效益显著。1混养池的条件除具备养殖中国对虾的条件外,尚需符合;(1)比降较大的长条形池塘(或者池内有一定面积隆起的滩面),环沟占养虾池面积的五分之一以上;(2)底质为软泥或泥沙质,涂面、水质均未受到污染;(3)换水条件较好,并且…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由于流行性虾病暴发,致使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虾池荒废。为了寻找出路,重新利用这些虾池,笔者于1995年在广西防城港市公车虾场进行了鲈鱼养殖试验,结果在五个虾池(共60亩)中,收获成品鲈鱼15 480公斤,平均亩产258公斤。其养殖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梭子蟹池塘沉箱式单养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九九九年至二000年,我们分别在威海张村水产总公司养虾三场和崮山镇对虾养殖场进行了三疣梭子蟹池塘沉箱式单养试验,试验选择甲幅达4cm的暂养苗进行分隔式养殖,避免了蟹间的相互残杀,平均成活率达85.4%,养成平均体重303.5g,平均亩产商品蟹318.8kg,平均亩利税7229.42元。  相似文献   

11.
1993年全国大面积暴发流行性虾病,无棣县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全县养虾总面积45000亩,平均32.5kg/亩(其中精养面积20000亩,平均49kg/亩,规格11cm),纯效益较往年大幅度增长,创历史最高水平,据初步统计在20x106元以上,比1992年增加15x106元左右。1无棣县养虾的环境条件无棣县历来是山东乃至全国养虾水平最低的区域之一,大部分养虾场远离海岸,最远的距海岸约15~20m,属典型的河道提水养虾,水源盐度变幅大(0~35),河道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质为石油类、重金属、硫化…  相似文献   

12.
曾多年饱受虾病肆虐的广东省对虾养殖业,现已逐渐走出低谷,并再度成为广东海水养殖业的佼佼者。至去年底,全省对虾养殖面积已达40多万亩,总产对虾4万多吨,平均亩产对虾103公斤。今年以来,全省普遍提前10天投苗放养,首季放养面积比去年同期增加10%以上,养虾业已成为广东海洋经济的一项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13.
江苏盐城市射阳港对虾养殖公司继1990年试养82亩(1亩=666.6 m~2)两茬对虾获成功后又于1991年养殖了441亩两茬对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平均亩产217.1 kg亩盈利823.59元,比该公司单茬养虾亩盈利提高401.83元。  相似文献   

14.
自从对虾工厂化育苗成功之后,我国对虾养殖事业发展很快,但单位面积产量仍然偏低,有少数单位虽然达到500kg/亩以上,但很不稳定。近几年来不少国家进行对虾高密度养殖试验,有的亩产1500kg以上。为了探索中国对虾稳产、高产、高效益的高密度养殖技术,我们于1987年在山东省胶州市营海渔业公司对虾育苗场利用4个育苗池进行对虾高密度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年10月25日通过专家们的技术验收,4个试验池,总面积为78.43m~2,平均产虾1.98kg╱m~2,折合亩产1322kg。其中较好的3号池,单产2.80kg/m~2,折合亩产1868.3kg,对虾平均体长11.77cm,体重19.03g。专家们认为,该实验在国内属首次试验成功,创国内单位面积养虾最高记录,为我国的对虾养殖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沿湖沿黄5000亩优质高产高效开发实施的全过程,项目选用以鲤鱼,团头鲂,草鱼,罗非鱼,乌鳢等六种鱼类为主的养鱼的养殖模式,采用投放大规模优良鱼种,研制颗粒饲料,合理搭配其它品种,适时调节水质和防治鱼病等方法,获得了高产量和显著的经济效益,本项目自九三年三月起,至九四年十一月止。通过验收,九四年总实施面积5011.2亩,平均亩产840.3公斤,亩纯收益2467.9元,总产值3045.4万元  相似文献   

16.
音响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牧场及淡水水域对鱼类行为的控制,但在采用何种频率和波形声音方面的研究积累尚少。试验室条件下,利用400 Hz矩形波连续音对鲤、草鱼进行了音响驯化试验。结果表明,鲤、草鱼的反应时间和聚集时间均逐日减少。平均反应时间分别为25.4 s和34.6 s,平均聚集时间分别为48.9 s和56.9 s;聚集率则逐日增加.驯化5 d后,鲤、草鱼的聚集率均达到100%,平均聚集率分别为89.7%和94.1%。由此可见.400 Hz矩形波连续音对鲤、草鱼均有明显的驯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有关鲈鱼的报道,国内从70年代开始,80年代后做的工作较多。陈大刚[1]对自然海区的鲈鱼生活习性1976年就进行了细致研究;毕庶万[2]等对黄渤海北部鲈鱼的生长进行了研究。有关鲈鱼养殖试验情况,俞郇民[3]进行了网箱养殖试验。目前尚未见鲈鱼海水池塘单一养殖的报道。1993~1994年作者承担了山东省科委下达的鲈鱼池塘养殖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试验,1993年在莱州土山虾场3亩池塘中共出产平均体重210g活鲈鱼850.5kg,成活率90%,平均亩产283.5kg,亩纯利4425元;1994年在莱州市养…  相似文献   

18.
刺参池塘养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刺参池塘养殖的研究成果。本试验在水深80cm、日换水率在3%以上、面积为3.91亩的养虾池中进行。在虾池内建造人工海参礁;往虾池投放体长5—7cm的参苗1249头和体长1cm左右的参苗2500头;不投任何饵料。经过1年半饲养,刺参有147头(约4%)长到商品规格,平均体重达179.6g,有600头平均体重达到50—120g。 本项试验的意义在于:为刺参的人工养殖开辟了新的途径,对刺参要求的环境条件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为生物净化养虾池创出了新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9.
1993年青岛流亭镇对虾爆发性流行病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岛流亭镇位于胶州湾东岸。对虾养殖面积6000余亩,虾池350余个。从80年代初开始养虾,产量逐年上升,1990~1992年达到全盛阶段,平均亩产250kg左右,最高可达500kg,每亩净利达3000~5000元。虾池面积大多10~20亩,配备水泵2~3台(300m3/h)。1993年暴发的对虾流行病[2],流亭一带也未幸免于难,从7月28日第一家因病出虾开始,到8月10日前后仅10余天时间,90%左右的养虾户被追将虾出池,虾规格约8cm,平均亩产30~50kg.仅为往年的20~30%,直接经济损…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通过原虫净对褶皱臂尾轮虫的急性、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了原虫净对褶皱臂尾轮虫存活、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原虫净对褶皱臂尾轮虫的24hLC50值为422.63ug/L,48hLC50值为302.86ug/L,应用Turubell公式得出其安全浓度为46.66ug/L。褶皱臂尾轮虫总生殖量随着原虫净浓度的升高而减少,存活天数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产前发育天数随浓度的升高而延长,平均生殖次数和每次生殖个数均随浓度升高而降低。总生殖量各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存活天数除10ug/L组外,其它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内禀增长率rm、净生殖率R0和周限增长率λ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世代周期T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rm、λ和R0各试验组间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低浓度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0ug/L以上浓度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10ug/L低浓度的原虫净对褶皱臂尾轮虫存活天数、产前发育时间、平均生殖次数和每次生殖个数影响不大,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总生殖量、内禀增长率、净生殖率和周限增长率等种群增长参数已有明显影响,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