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县金潭(今隆回县金潭乡)人。出身于没落地主官僚家庭,幼年时代家境贫寒,使他与中下层社会接触较多,了解民间疾苦。他早年学过王守仁的心学,以后学习公羊学,注重经世致用。他与林则徐、姚莹、龚自珍等关系甚密,特别是与龚自珍交往很深,  相似文献   

2.
林则徐作为近代封建士大夫中最早睁眼看世界的代表,其海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反映出当时中华民族的海洋观念仍然没有走出长期迷惘的思想困境。  相似文献   

3.
李鸿章1823-1901,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年间进士。19世纪60年代初,他奉曾国藩之命编练淮军,镇压太平军,后升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要职。从同治九年1870年起,他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洋务派最重要、最显赫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4.
李明春 《海洋世界》2008,(11):69-72
束星北是世界华人科学家楷模、爱因斯坦的中国助手。1907年,束星北出生在江苏南通。他早年留学英美,后回国受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之聘,任浙江大学物理学教授多年,他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的老师,与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齐名。上个世纪50年代,束星北开始遭受批判,颠沛劳苦,沉沦22年后终见天日。  相似文献   

5.
林则徐所提出的‘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的构想,被魏源概括和升华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于中国海防战略思想的发展乃至对整个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海军为陆军之佐,表里相扶不能偏废,闭关自守患在内忧,海禁宏开患在外侮。内忧之起,陆军足以靖之,外侮之来,非海军不足以御之。——郑观应 郑观应,原名官应,字正翔,广东香山县人(今中山市),是19世纪后期著名的民族资本家。郑观应早年放弃仕途,赴上海学商,曾为洋行和太古轮船公司买办,后又投资轮船公司,曾长期在上海机器织布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洋务企业中任总办。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期间,左宗棠虽然地位低微,却密切注视着时局的发展。1840年英军进犯广州城时,他就提出了歼敌于广州的三点建议:一是扼守险要,围困敌人;二是封锁海口,坚壁清野;三是招募水勇,动员民众。当时,他的意见难以产生什么影响,直到20年后,左宗棠任封疆大吏时,才有将其思想变为现实的可能。在晚清的两次海防大讨论中,左宗棠作为朝廷重臣和封疆大吏,针对中国海防危机的日益加深和西方国家从海上的频繁入侵,在主张加强西北边疆塞防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海防思想。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连续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广西北海、福建漳港和江苏启东3个西施舌自然群体的7个等位酶12个位点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西施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平均每位点等位基因数目(A)范围为1.5833—2.0000、平均每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目(Ae)范围为1.2850—1.5373、多态位点百分数(P)为33.33%、观察杂合度(Hc)为0.2389-0.3083、期望杂合度(He)为0.1496—0.2041之间。西施舌群体间有一定的遗传分化,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719,福建漳港群体与广西北海群体之间的FST为0.0413,但福建漳港群体和广西北海群体与江苏启东群体之间的FST为0.0505。  相似文献   

9.
刘中民 《海洋世界》2009,(11):61-65
沈葆桢对中国近代海防的贡献突出表现在他对福建船政和台湾海防的经营——在主持福州船政局以及海军学堂期间,造轮船10多艘并培养了一批航海人才;在办理台湾海防期间,对近代台湾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开发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沈葆桢不仅参与了中国近代的海防实践,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海防思想,在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桑红 《海洋世界》2008,(9):40-44
太平洋作为世界第一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西南以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东经146°51’)与印度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的经线(西经67°)与大西洋分界,北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东经巴拿马运河和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通大西洋,西经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通往印度洋,面积17967.7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35.2%,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9.8%。  相似文献   

11.
他无疑是近代首倡台湾设防的思想先驱。 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的舰船屡犯台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陆续开放基隆、淡水、安平、高雄为通商口岸,大量输入鸦片,掠夺资源,台湾局势也因此日渐紧迫。  相似文献   

12.
有机锡对金藻(Dicrateria sp.)有毒性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有机锡对金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三丁基锡(TBT)和三苯基锡(TPT)在低浓度的情况下,即或.可金藻细胞的生长和存活,室内一次培养研究显示,该2种有机锡化合物对金藻表现出很强的毒性,对生长速率的72h半数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0.58和0.77μg/dm^2。  相似文献   

13.
毛汉礼。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留学生,在获得了加里福尼亚大学海洋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便急不可待地从加里福尼亚赶到洛杉矾买回国的船票。为了这一天,他经过了整整4年的艰辛努力。当这一天来到时,他想起了生养他的祖国:昔日的祖国战争不断,满目疮痕;而今天,中国人站起来了,伟大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崛起在世界的东方。此时,他也想起了家乡和亲人。这念头一产生竟是那样的强烈,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14.
实验测定了海水中氨基酸存在下Cu(Ⅱ)在r-MnOOH上吸附的等温线、Cu(Ⅱ)%--pH曲线和Cu(Ⅱ)%-氨基酸深度曲线。结果表明,较低浓度氨基酸对Cu(Ⅱ)在r-MnOOH上吸附没有影响,而较高浓度氨基酸却起抑制作用,这主要是由于海水中Cu(Ⅱ)-氨基酸络合反应与r-MnOOH竞争Cu(Ⅱ)所致。此外,海水中较高浓度氨基酸只使Cu(Ⅱ)在r-MnOOH上吸附的表面分级离子交换稳定常数Ki(i  相似文献   

15.
论海洋底铁锰结核(壳)核心物质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论述了海洋底铁锰结核(壳)核心物质的起源。不仅剖析了铁锰结核(壳)核心物质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时空分布及其属性,而且揭示了铁锰结核(壳)核心物质的起源、演化、现今性状与内在的规律性联系;同时还建立了铁锰结核(壳)五元核心物质分类模式;并且提出了铁锰结核的积成、裂解、再生和再造等一系列观点,指出了在铁锰结核(壳)矿床学研究领域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梁超  杨爱国  刘志鸿  周丽青  吴彪 《海洋科学》2011,35(11):108-113
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分析方法对韩国统营、山东黄岛、山东蓬莱、江苏前三岛4 个地理区域的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 Schrenck)种群间的形态变异进行了研究。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Tukey 检验表明, 魁蚶不同地理种群表现出显著形态变异(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黄岛和前三岛...  相似文献   

17.
赤道非洲(布隆迪)高地泥炭沼泽的 ̄(13)C值与晚第四纪生物群体的变化A,M.Aucour等卡希如(Kashiru)泥炭沼泽(3°28′S,29°34′E,海拨2240m)是布隆迪高地4km ̄2汇水区域内一个0.5km ̄2的小洼地,汇水区域的最大海拨...  相似文献   

18.
《海洋科学》2012,36(2)
根据2008年8月与11月在东山湾海域获得的调查资料对表层水中溶解态Fe(II)和Fe(III)含量、浮游植物叶绿素a、营养元素及其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秋季海水中Fe(II)浓度及其在总溶解铁中所占比例均与浮游植物叶绿素a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959、0.9219。现场围隔实验表明,海水中总溶解态Fe含量在24 h内有较大的变化,最大减少量达到17.4%。DS2站点海水中Fe(II)浓度及其在总溶解铁中所占比例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最高值与初始值相比较,叶绿素a较高的DS2站点海水中Fe(II)浓度增加较叶绿素a较低的DS5号站点高0.053μg/L。Fe(II)和Fe(III)加富实验研究了溶解态的Fe(II)和Fe(III)在海水中相互转化。高浓度的Fe(II)在海水中被氧化成Fe(III),海水中浮游植物也会引发光还原作用使Fe(III)还原成Fe(II)。  相似文献   

19.
以中华鳖4个种群80个个体(太湖种群、日本品系种群、台湾引进种群和“清溪乌鳖”种群)肌肉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已知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基因部分序列设计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并测定了TY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扩增所得的696bp序列中共有13个多态性核苷酸位点。中华鳖体色变异种群的3个个体均在第186核苷酸位点出现相同的变异。以此设计酶切位点,选用SmaⅠ内切酶进行RFLP,结果显示80个中华鳖个体的TYR基因存在多态性。AA型基因除在中华鳖体色变异种群内未发现外,其余三个种群内的频率大小顺序为日本品系种群(60%)〉台湾引进种群(30%)〉太湖种群(20%),以省外品种为丰富;AB基因型频率大小顺序为“清溪乌鳖”种群(70%)〉台湾引进种群(50%)〉太湖种群(40%)〉日本品系种群(30%)。  相似文献   

20.
刘中民 《海洋世界》2009,(12):75-78
沈葆桢十分清楚日本的外强中千。1874年8月,他清醒地指出:“倭营貌为整暇,实有不可终日之势”;“虽勉强支撑,绝不能久也”。沈葆桢认识到,“要之,倭将非不知难思退,而其主思贫成虐,不惜以数干兵为孤注,谣言四布,冀我受其恫喝,迁就求和”,倘若落入日本的圈套,其“必得一步又进一步,此皆屡试屡验之覆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