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国经济发展普遍需要经历的阶段,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区域经济发展的过度不平衡会威胁社会和谐及经济协调发展。辽宁省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与现今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同样存在着区域内部经济差异的问题。文章初步从静态角度研究了2010年辽宁区域经济差异问题,论文构建了测算指标,对区域经济差异与空间格局进行了实证主义分析,以县级为单位,对辽宁省100个县区进行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划分,得出其空间分异格局,并且分析了影响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一些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广东渔港功能分区布局的理论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渔港区域布局是一个宏观上的区域经济问题,对渔港功能定位和规划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必须从较大范围、较宽视野来思考,才能从总体上对一定区域渔港进行准确定位和科学合理布局。本文运用区域经济理论中“点-轴”布局理论,从总体上思考广东渔港区域定位和布局问题。一、“点-轴”布局理论及其启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可以分为平衡发展和不平衡发展两大理论体系。平衡发展理论主要思想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实现各个地区、各个产业的基本同步与平衡发展;不平衡发展理论要求在不同时期选择支配全局的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发展经济,有选择地在若干区位条…  相似文献   

3.
区域海洋管理是对一定海洋地理空间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系统进行的自觉干预和内外协调的活动。文章讨论海洋区域、区域海洋管理的概念、管理区域划分、区域海洋基本思想和管理方式等,试论区域海洋生态系统管理是海洋综合管理的新发展,认为区域海洋管理必须以生态系统管理为核心,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管理对象,才能使区域海洋社会经济能够在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支持下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际海域泛指大洋,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面积约2.5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49%。国际海域的战略地位根植于其广阔的空间和蕴藏的丰富资源。公海自由和国际海底作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原则是各国在国际海域开展相关活动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5.
旅游经济联系对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度了环渤海地区沿海17个市滨海旅游经济联系度与联系量,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了滨海旅游经济网络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机理研究。研究发现:环渤海地区滨海旅游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并以天津为中心向周围地区辐射;山东省沿海各市的滨海旅游经济联系度相对较强,以天津为中心的核心区范围逐渐向山东沿海各市和辽宁沿海各市拓展,并且与边缘区域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要素流动、区位因素、交通因素、政策因素等这几大主要因素共同推动和促进环渤海地区滨海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特征演变。  相似文献   

6.
李飞  金茹  王在峰 《海洋通报》2019,38(4):429-437
填海造地是沿海地区最为重要的海域使用活动,全面准确掌握沿海地区填海造地活动特征对于海域空间资源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填海造地海域使用过程出发,将填海造地活动划分为在填区、成陆区、建设区,并采用遥感和GIS技术,判别提取2008-2015年期间沿海地区填海造地影像,并结合海岸地貌特征和开发利用类型对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5年期间累计填海造地201 738.56 hm2,填海在填区、填海成陆区、填海建设区面积分别为44 607.00 hm2、100 949.65 hm2、56 181.91 hm2;总体空间分布上填海造地在部分地区呈集聚分布态势,与海岸地貌类型紧密关联,低潮出露潮滩海岸填海造地有109 614.38 hm2,河口海湾区域填海造地可达132 767.41 hm2;港口+工业、城镇+旅游两种组合类型是沿海地区典型的填海造地区域开发利用类型。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海洋区域,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我国主张,共分五大部分: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按我国海洋工作开展的范围,还要加上沿海(沿海地带)、国际海底开发和两极事业。海洋区域与陆地区域不同的是,在管辖权属上分了很多的等级,每一部分的区域,都会有一种不同的管辖权限,这种管辖权限,既有国际法所赋予的,也有国内法所赋予的;既有通过不断地管辖所获得的“历史性权力”,也有通过政治、经济、法律和军事行动所获得的管辖空间。从区域发展研究的角度上说,海洋区域比陆地区域要更为复杂和难于把握。随着中国陆地资源的进一…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中国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均衡发展,文章基于相关面板数据,将非期望产出即碳排放量纳入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BM-ML指数测算2006-2017年中国海洋交通运输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采用GINI系数、对数离差均值、泰尔指数和重心-标准差椭圆模型研究其空间分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海洋交通运输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保持增长态势,仍具有较大的效率改善空间;中国海洋交通运输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其中中效率水平地区的区域差异更大,而高效率水平地区的区域差异变动更明显;中国海洋交通运输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心移动呈现“S-N-S”特征,具有“EN-WS”的空间格局但偏移趋势不明显。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重视区域协调合作,缩小生产效率差异;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典型潮间带底栖硅藻群落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底栖硅藻是河口、泥质海滩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类群,其数量与分布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多种海洋生物的饵料供给、海鸟的生存与迁徙。通过对我国从南到北14个典型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底栖硅藻的分析,共鉴定出硅藻153种,其物种多样性(Shannon-Weaver 指数范围:1.61~4.39)与生物量(范围:0.09×103 ~ 10×103个/g,干质量)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与相似性分析检验(r=0.738,P=0.1%< 0.01)表明,14个调查区域的硅藻群落在空间上可分为4个大的组合,分别对应着渤、黄、东、南海4个区域,吻合了我国近海浮游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底栖硅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受沉积物类型与盐度的影响显著,泥质区域更有利于硅藻的保存,而生物多样性在泥砂质低盐区域相对较高。此外,底栖硅藻生物量与表层沉积物中TOC含量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δ13C数值的空间变化范围为-25‰~-20‰,指示了有机质陆海混合的特征,其中,涧河河口、黄河口、大沽河口、苏北浅滩区域,δ13C数值明显偏正,表明底栖硅藻可能是这些区域沉积物中有机碳的重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10.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中,不同用户角色拥有不同用户权限区,这种角色控制方式是适合现行的管理机制的,但该种方式以区域来确定用户权限区的固定角色控制在解决跨区域协作问题存在困难,当事务发展涉及到多个区域时,不能合理有效的信息共享,造成信息系统失效。针对该问题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基础上,提出空间相关的动态角色控制,分析其需要考虑的各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设计,探讨了总体结构和核心设计。最后通过一个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中火灾跨区域扑救协作典型实验,来验证空间相关的动态角色控制对解决跨区域协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