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前 言至今,污染胁迫等逆境压力对海藻的影响已有许多报道[1,2],但已有的研究报告大多局限于对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等的影响,而有关污染对藻细胞毒性作用的机理研究极少[3].同时,所用的污染物大都集中于石油和重金属,农药污染对生物影响的研究也主要局限于有机氯农药,近10年来,随着DDT、六六六等有机氯农药停止生产,有机磷农药使用量大增.虽其在环境中残留期较短,但对水生生物毒性大.我国沿海每年雨季因有机磷农药污染造成死虾、死  相似文献   

2.
稳定同位素分析应用于海草生态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草生态学研究中,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能有效地揭示海草床中食物网的构建和能量流动以及海草床的环境质量状况。综述了国外近20 a来将稳定同位素分析应用于海草生态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进展,并对稳定同位素数据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在海草污染生态学研究的应用和利用海草δ15N值构建近岸海域水体富营养化指标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海草床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同时还具有重要的碳储存功能,海草床“蓝碳”功能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据研究全球每年海草床的碳埋藏量高达(2.7~4.4)×107 MgC。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世界范围内海草床衰退严重,导致海草床沉积物有机碳储量降低。本文综述了全球海草床沉积物有机碳的来源、组分、储量以及指示作用;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三方面讨论了影响海草床碳储量的环境因素。最后提出了未来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加强海草床碳通量普查,分析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草床沉积物有机碳的变化机制,明确海草床碳储量流失速率,研究海岸带工程对海草床沉积物有机碳的影响。评估海草床沉积物有机碳储量及变化机制可以为全球海洋蓝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使用, 近岸海域中除草剂被频繁检出。除草剂的残留会对海草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产生潜在的威胁。本文回顾了近40年来除草剂对海草胁迫的相关研究工作, 总结发现:(1)光系统Ⅱ(PSⅡ)型除草剂在全球海草床中被频繁检出, 是研究最多的除草剂种类。(2)不同种类海草对不同类型除草剂耐受程度不同, 多种除草剂混合物可能会对海草表现出协同、加性或拮抗效应。(3)除草剂会与其他因素如高温、光照、重金属等共同对海草产生胁迫作用。(4)叶绿素荧光技术结合现代组学技术可以更加灵敏、全面地阐释除草剂对海草的胁迫机理。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包括开展对重点海草床中除草剂残留的长期监测, 加强对新型除草剂、海草的不同生活史阶段以及多因素联合胁迫作用的研究。本文有助于全面了解海草与除草剂胁迫之间的关系, 为将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硫化物胁迫对海草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玉  赵鹏  张晓梅  周毅 《海洋科学》2020,44(11):123-131
硫酸盐的还原作用是沿海海洋沉积物中有机质厌氧矿化的主要终点过程,该过程会生产有毒的硫化物。迄今为止,在所研究的大多数海草中都发现了硫化物侵入植株组织内部的现象,而且在温带和热带区域已经发生过多起因为草床沉积物中硫化物浓度过高而导致海草大面积死亡的事件。本文综述了近三十年来硫化物胁迫对海草影响的相关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1)硫化物对海草产生胁迫的环境条件主要有缺氧、缺铁、有机质富集以及高盐;(2)硫化物侵入海草组织的途径是由根部吸收进而转移到地下茎和叶片中,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硫化物在海草组织中最终主要以单质硫、硫酸盐以及有机硫的形式存在;(3)硫化物对海草的危害主要是通过直接破坏海草的分生组织并进一步抑制海草的光合作用发生的,对海草的生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4)不同海草物种受硫化物的侵入情况不同,主要与海草物种的形态学和内部结构差异有关。最后提出三方面的展望,包括硫化物胁迫下海草组织、细胞层面的深入研究,分子应答机制的研究以及有效的海草床修复手段的探索。本文有助于全面了解海草与硫化物胁迫之间的关系,并为将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草的卫星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草、沙滩、砾石以及淤泥等不同底质类型对光谱的反射率不同,通过卫星遥感检测反射率的变化可以鉴别海草等底质类型。由于海草体内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花青素和叶黄素等色素,通过检测这些色素的光谱可以对海草分布以及生存状态进行卫星遥感检测。主要从多光谱、高光谱等角度对近岸光学浅水中海草的卫星遥感以及国内对海草和水体生物光学研究状况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铜污染对石珊瑚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布于热带海洋的珊瑚礁是重要的生态学资源.受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珊瑚礁正处于退化之中,其中重金属污染是人类活动影响珊瑚礁的重要方面.国际上不少研究初步探索了珊瑚对一定浓度重金属的响应,我国类似的研究尚不多.本文通过72h的急性毒性测试,研究重金属Cu2+污染对6科7属石珊瑚的影响,以了解重金属污染对石珊瑚所造成的伤害和石珊瑚对Cu2+污染的生态反应.实验结果显示,随着Cu2+浓度的增加,与珊瑚共生的虫黄藻密度呈现先短暂上升而后持续下降的趋势,直致珊瑚白化;Cu2+污染对块状滨珊瑚毒性影响最大,在浓度超过40·7μg·L-1时即致其死亡.Cu2+污染胁迫下所有试验珊瑚的触手伸展活动都出现异常,显示Cu2+污染对珊瑚生存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评述了海南省海草床生态系统的分布、海草保护与管理、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的现状,以及生态系统修复与研究进展.指出海草生态系统具有特殊的资源价值和生态效益,对热带海岸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对日益频繁的人类开发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异十分敏感和脆弱,随着海南的开发建设,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剧,海草资源已经受到开发活动的影响而急需保护.尽管政府采取了保护管理的各种措施,包括相关法律和海洋保护区、科学研究,但海草床生态系统仍然面临威胁.海草床生态系统在我国热带海洋生态环境变化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当加强海草生态系统的调查、监测、评估、研究,以适应海草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恢复、重建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海洋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油泄漏是海洋环境的重要污染物之一,生物修复技术已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海洋石油污染物的来源、转化过程、降解机理和影响生物降解因素等方面,论述了生物技术对泄漏入海的石油类污染物的处理技术经验,以及国内外对于生物修复海洋石油污染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石油污染对梭鱼肝脏混合功能氧化酶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凤  刘发义 《海洋与湖沼》1990,21(2):192-195
海洋的石油污染是世界沿海国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国内外对于石油及其产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以及海洋石油污染的监测都非常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混合功能氧化酶(Mixed-function oxidase,MFO)是存在于动物肝脏等组织细胞内质网上的多酶系统,它们能够催化羟化、加氧和脱烷基等多种类型的代谢反应,能够代谢芳烃和农药等外源有机物,把这类亲脂性的有毒化合物通过生物转化,变成极性强的易溶  相似文献   

11.
作者提出1985.8—1986.7月长江口南岸底栖动物种类组成、污生生态、群落特征和长江口南岸水、底泥和生物中重金属含量,并以污生生态特征和重金属分布特征对该区污染状况作出评价。本文还就各断面的优势类群、多样性指数、生物重金属含量与污染源的关系及长江口南岸底栖动物的污生生态指标种和重金属污染指标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同时用2种评价方法对该海域底质环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汞、锌含量平均值超过标准,其余项目未发现超标;其分布特征由于受沿岸不同污染源的污染影响,重金属污染物难以形成一定规律的分布状态。同时该海域底质环境质量总指数已达到污染程度和很强的生态危害,其中主要污染元素是Hg,已达重污染,并形成极强的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3.
渤海湾(天津段)柱样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渤海湾柱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分析了各元素在各站位的分布特征,同时对各重金属元素和有机质做了相关分析并对该海域底质环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重金属含量随深度的分布特征由于受沿岸不同污染源的污染影响,重金属污染物难以形成一定规律的分布状态,总体上呈波折型分布;且该海域底质环境质量总指数已达很强的生态危害,其中主要污染元素是Hg,已达极强的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4.
红树林区底栖动物污染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丽  蔡立哲  袁东星 《台湾海峡》2003,22(1):113-119
综述了底栖动物污染生态学研究的现状。目前有关底栖动物的污染生态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污染物在底栖动物体中含量测定及一些污染物在底栖动物中累积分布的研究。(2)污染物对底栖动物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3)污染物如城市污水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4)底栖动物在水质和底质污染中的监测应用。分别综合和评述了红树林底栖动物污染生态学在重金属、城市污水和有机物污染对红树林区底栖动物的生态效应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今后红树林区底栖动物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应着重生态毒理学和实验生态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The present paper reviews and discusses the studies on heavy metals behavior in coastal sediments of southern California which have been published since 1970.The available data allow for the estimation of pollution-free ‘base-line’ concentrations of some heavy metal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sediments (Ag, 0.4 ppm; Cd, 0.4 ppm; Cr, 25 ppm; Cu, 9 ppm; Ni, 15 ppm; Pb, 10 ppm; and Zn, 44 ppm) which may be used as references for monitoring future metal pollution.The transport of most, if not all, heavy metals through the near-shore and shelf environments is controlled by their association with particles, a significant fraction of which is sewage-derived and rich in organic carbon. Changes in the relative abundances of the heavy metals are brought about mainly by settling differentiation of their host particles, and much less so by diagenetic solubilization. The bulk of the heavy metals are transported, within fine-grained particles, out from the shelf into deep ocean regions.Simple linear mixing of polluted outfall materials with clean natural sediments cannot explain the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near-shore and basinal sediment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unless significant protective effects of organic coatings (near outfalls) and of grain-size distribution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Heavy metal pollution from oil seepages are significant for only a very limited number of metals (Ni, Ba, etc.) and only on a local scale.The urgent need for standardization of heavy metal leaching techniques is demonstrated and emphasized.  相似文献   

16.
海南小海表层沉积环境及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8年在海南小海采集的3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对其进行了TP、TN、TOC、石油类和Hg、Cd、Cu、Pb、Zn、Cr、As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区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TP含量呈中部高沿岸带低的特征,这可能是由于沿岸带初级生产力高于小海中部,所消耗的磷营养盐较多的缘故;TOC和TN的含量则表现为与TP含量分布相反的特征,即沿岸带高而中部低,这可能是由于沿岸带人为活动对小海沿岸碳、氮元素含量的影响较大的缘故。Hg、Cd、Cu、Pb、Zn、Cr和As 7种重金属元素均表现出在小海中部附近海域和北坡镇沿岸带出现高值,而在小海北边入口处和梅开-英豪沿岸带出现低值的分布特征,这可能与在北坡镇附近的工业区排水时向该海域输入了含有这些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物所致,而其它区域则受工业排污影响较小,也可能与入海口的潮汐水动力的稀释作用有关。(2)研究区综合污染指数(ISQJ)、潜在生态危害污染指数(ERI)的最大值分别为2.283和240.0,平均值也较高,分别达1.494和151.0,各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ri)大小顺序为:Hg>Cd>Pb>As>Cu>Cr>Zn,反映出研究区将达到中等污染程度的现状,而某些海域的污染程度已达到重污染水平,研究区受Hg和Cd元素污染较为严重。由此可见,小海的沉积环境已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未来该海域应该重视重金属Hg和Cd元素的污染治理,以避免小海沉积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7.
乔永亮  徐少春  周毅  贾小平 《海洋科学》2022,46(12):103-114
为全面了解我国黄渤海鳗草(Zostera marina L.)床重金属污染水平, 本研究以大连林阳北海、葫芦岛兴城、唐山乐亭-曹妃甸和青岛湾四处鳗草床为研究对象。于夏季采集鳗草、海水和沉积物样品并分析其重金属(Cu、Zn、Pb和Cd)含量。以此分析海草的重金属富集特征, 并对比评估不同鳗草床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 夏季四处鳗草床海水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 Zn > Cu > Pb > Cd, 均低于国家一级水质标准; 对沉积物来说, 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 Zn > Pb > Cu > Cd, 均低于国家一级沉积物质量标准。鳗草对重金属的富集因重金属种类和海草积累部位而异, 其地上组织对Cu、Zn、Cd的富集能力高于地下组织。研究区域海水中Cu、Zn、Pb和Cd潜在风险等级均处于低风险水平。而对沉积物而言, 葫芦岛兴城鳗草床Cd的潜在风险等级处于较高风险水平(Ei值为156.9)。唐山乐亭-曹妃甸和青岛湾鳗草床的地质累积指数(Igeo)由大到小依次为: Cd > Pb > Zn > Cu。综合所有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IR), 葫芦岛兴城鳗草床的潜在生态风险值最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经济贝类污染物残留量调查结果,对辽宁沿岸海域贻贝、菲律宾蛤仔作为重金属、石油污染的生物指示种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和评价。应用POLYDIV统计技术对采自辽宁沿岸海域14个站点样品中的重金属、石油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辽宁沿岸海域各站点的贻贝、菲律宾蛤仔受Cu,Zn,Cd,Hg和石油污染与石油污染程度的分布和沿岸排放工业废水的分布及表层沉积物中的含量相一致。据此,贻贝和菲律宾蛤仔可作为监测Cu,m,Cd,Hg和石油污染的生物指示种;可否作为Pb的生物指示种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海州湾南部近岸柱状样沉积物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照《海洋监测规范》,As采用原子荧光法分析,Hg采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Pb、Cd、Cu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分析,对海州湾南部近岸3个柱状样主要重金属在不同深度浓度的变化和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随深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合210Pb测年,探讨了重金属的污染历史。结果表明,海州湾南部近岸柱状样重金属浓度随深度基本呈锯齿状变化;同有机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As、Cu、Pb与人为污染有关;重金属污染水平总体轻微,其中主要污染元素是Hg,已达极强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