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庆祝海洋地质学科30岁华诞,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拟举行一系列活动,包括学术会议、学生活动、师生重聚。  相似文献   

2.
《海洋地质前沿》2005,21(9):F0003-F0003
为庆祝海洋地质学科30岁华诞,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拟举行一系列活动,包括学术会议、学生活动、师生重聚。  相似文献   

3.
《海洋地质前沿》2005,21(10):F0003-F0003
为庆祝海洋地质学科30岁华诞,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拟举行一系列活动,包括学术会议、学生活动、师生重聚。  相似文献   

4.
《海洋地质前沿》2005,21(11):F0003-F0003
为庆祝海洋地质学科30岁华诞,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拟举行一系列活动,包括学术会议、学生活动、师生重聚。  相似文献   

5.
《海洋地质前沿》2006,22(7):F0002-F0002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6.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7.
《海洋地质译丛》2008,(4):13-13
第六届亚洲海洋地质大会近日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亚洲海洋地质奖”,以表彰他对亚洲海洋地质研究和国际合作交流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9.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10.
《海洋地质前沿》2006,22(3):F0002-F0002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11.
<正>(2014-07-25)汪品先1936年11月生,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任教,历任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所长、海洋地质系主任、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2.
《海洋地质前沿》2006,22(5):F0002-F0002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13.
《海洋地质学概论》一书系2006年由教育部审定出版的“十一.五”高等院校规划教材之一,吕炳全编著,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列为该出版社近年来出版的重点图书。海洋地质学是人类在了解和探测海洋中逐步形成的学科,也是人们了解和研究海洋必不可缺的基本学科知识。《海洋地质学概论》是根据十年前出版的《海洋地质与环境》教材改编而成,《海洋地质与环境》出版十年来,  相似文献   

14.
海洋地质学是一门新的蓬勃发展的地质科学,它与陆地地质学以及与地球科学有关的其他学科紧密相关。最近二、三十年以来,随着海洋流体动力学、流体化学、海洋生物学、沉积过程与洋底建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的巨大进展,海洋地质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美国、苏联、法国、丹麦、瑞典等国家,在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极为重要的成果。尤其是美国从1965年开始的深海钻探计划(JOIDES),经过系统取样,已经获得了极其珍贵的有关海洋地质方面的新资料,从而使我们对海洋地质建造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引起了海洋地质科学的革命性变革。业已获得的资料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证实了海底扩张学说的正确性,从而发展了全球扩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我们的地球有百分之七十一的面积为海水所覆盖,海洋的总面积达三亿六千多万平方公里,所以说要想认识地球,弄清地球的地质建造,就必须具有海洋地质学方面的知识。否则,对地球的地质建造,就得不出正确的合乎规律的认识。所以说,研究海洋地质学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而且与整个人类的社会实践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1月8日9时,"同舟共济钩深致远"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40周年庆祝大会在同济大学一二九礼堂隆重举行,同济大学校长裴钢院士出席并致辞,学院兼职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历届校友、退休教职工和在校师生共600余人参加,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孙枢院士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苏纪兰院士专门发来贺信。庆祝大会由学院党委书记耿建华教授主持。庆典在隆重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在致辞中,裴钢校长首先代表同济大学向为同济海洋建设和发展四十年来贡献力量的各界友人致以敬  相似文献   

16.
<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由自然资源部主管、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其办刊方针是:坚持以创新性、前沿性、系统性为特色,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依靠和联系广大海洋地质工作者,探索海洋地质过程中的科学奥秘,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地球科学全面发展,通过报道高水平科研成果,促进海洋地质科研人才的成长。《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各分支学科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  相似文献   

17.
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由自然资源部主管、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其办刊方针是:坚持以创新性、前沿性、系统性为特色,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依靠和联系广大海洋地质工作者,探索海洋地质过程中的科学奥秘,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地球科学全面发展,通过报道高水平科研成果,促进海洋地质科研人才的成长。《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各分支学科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要专项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  相似文献   

18.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27(3):F0002-F0002,F0003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海洋及相邻陆区的环境演变与海底资源为总目标,以与国际接轨的深海基础研究为特色,围绕大洋钻探等大型国际研究计划,突出“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实现海洋与陆地相结合,古代与现代相结合,依靠国内外的广泛合作和学科的交叉渗透,采用高分辨率的测试和数值处理手段,探索和发展海洋地质研究中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海洋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和地质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最新收录的1968—2017年SCIE文章,采用文献计量与引文分析等工具,分析了约1.3万篇相关文献,发现:①"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海洋地质学研究整体发文一直保持着正增长势头,并带有明显的周期性规律;②亚洲和中东欧国家和地区是海洋地质发文的主力,中国和俄罗斯是发文最多的国家和合作网络的中心,且中国的近5年发文遥遥领先;③"一带一路"海洋地质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地球科学、海洋学、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等领域,内容包括中国沿海、马尔马拉海、死海、日本海等地区的海底地质构造与特殊地貌、海洋沉积物来源与分布输运、海底矿产油气资源、海底地质运动与地形演化以及古海洋古地质环境分析等方面。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海洋地质研究区域内合作薄弱,建议我国结合实际情况加快推进沿线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研究,并注重各国科研机构之间的研究特色制定相应的合作战略目标,以获得更好的科研成效,提升我国的海洋地质研究地位。  相似文献   

20.
<正>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何为同济精神?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汪品先教授在庆祝"同济海洋地质三十年"大会上的致辞有着这样的阐述,"从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出发,看准方向、不落窠臼走自己的路;从事业心出发,全心全意、日以继夜地投入工作;同舟共济,保持队伍内部的团结,取得产业系统和科教系统的大力支持"。就是依靠这种精神,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从蚊蝇孳生的废旧车间实验室起步,到海洋地质教育部开放实验室成立,再到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时至今日走过四十年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