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地质译丛》2010,(3):52-52
2010年7月19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在深圳举行了5万吨半潜式自航工程船“海洋石油278”的开工仪式,这标志着这艘性能世界领先的半潜船提前开工建造。“海洋石油278”可以在全球无限航区航行,载重量53500t,下潜深度26.8m,是世界上第一艘拥有DP2功能的5万吨级以上的半潜式自航船,综合作业能力在国际同类船舶中处于领先地位,可以大幅提升海上平台组块的浮托安装、钻井平台的装卸与运输以及深水工程中的运输与安装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作者参加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勘探三号”的设计、建造、使用过程中的一些认识,讨论了钻井作业与钻井装置的总体布置、装载能力、运动性能等方面对钻井作业的影响,从使用角度提出了海上钻井装置设计中应满足的要求.文章中提供了一些“勘探三号”设计的实践资料和数据,可供有关设计研究人员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是从事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企业。现在该公司拥有5座海上钻井平台、12艘三用工作船和2艘从事海洋物探工程调查的专用船,以及一艘17万吨级具有海上处理和储存石油能力的浮式装置,还有能处理三维地震资料的计算中心、现代化的通讯系统以及支持海上作业的一系列配套服  相似文献   

4.
张希贞胜利油田钻井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钻进平台的研制和设计工作,先后参加和主持了4O/46大功率中速柴油机研制、胜利一号座底式浅海钻井平台研制、胜利二号步行式浅海钻井平台的研制、胜利四号钻井平台的技术改造,主持了SL902式油驳船的研制,组织和参加了有关海洋作业平台、生产采油平台的研制、设计和海上施工。发表了“座底式钻井平台的设计特点及其在浅海的适应性”、“胜利二号钻井平台主要性能的研究与设计”等论文。任山东海岸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理事介绍(四)  相似文献   

5.
一、海洋预报与石油勘探 随着海洋开发日益兴起,海洋预报工作也日趋重要。尤其是海洋水文气象预报,直接影响海上作业的安全,不可不引起足够的重视。据统计,历史上海洋石油钻井装置发生事故,有约一半是由于没有预测到恶劣海况而造成的。1955~1982年的27年里,48次重大事故中有25次与预报失误有关。 近几年来,海上事故接连不断,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一次,而且多因海洋预报不准所致。1980年3月,“亚历山大·基兰德号”半潜式浮动钻井船,在挪威近海的恶劣海况中发生事故,123人遇难。1982年2月15日,加拿大的一艘半潜式钻井装置“海洋徘徊者号”在芬兰近海被掀起50英尺高的巨浪打翻,84人丧生。1983年10月26日,美国钻井浮船“格洛玛·爪哇海号”在8316号台风中沉没,70余人葬身海底。  相似文献   

6.
我国第一艘半潜式海洋石油钻井船“勘探三”号,最近在上海造船厂整体安装成功,不久即将出海试航、试钻。“勘探三”号钻井船,总长度91米、宽71米、高100米,工作排水量两万吨以上。钻井船上面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钻井平台,下面为两个潜艇式形状的沉垫,中间用六根直径为9米、高24米的大立柱将平台和沉垫联成一体,从沉垫底部到平台甲板的高度相当于一座十二层大楼。 半潜式海洋石油钻井船“勘探三”号体积庞大、结构复杂、设备特殊、质量要求和技术难  相似文献   

7.
<正>英国石油公司引发的此次海上石油泄漏事件影响深远,"深水地平线"泄漏出的石油仍在墨西哥湾蔓延。2010年4月20日,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2千米处海面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致7人重伤11人石油件影的石油仍在墨西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  相似文献   

8.
西北太平洋灾害性海浪的监测和预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许富详 《海洋预报》1991,8(1):36-42
一、灾害性海浪监测和预报的意义 灾害性海浪是指由于强烈大气扰动形成的巨浪(有效波高≥4m),是造成海难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它给海上航船、军舰和海上石油平台以及沿岸港工和军事建筑等带来巨大威胁,中外历史上由灾害性海浪造成的严重事故不胜枚举。1780年英、美海军在安的列斯群岛附近海战时,突然遭遇大飓风的袭击,双方并未接战就被巨浪卷沉400余艘战舰,死亡4万余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12月17日,美国海军第三舰队在菲律宾以东洋面,遭到巨大台风浪的袭击,在海面高达18.3m的怒涛中舰身横摇十分剧烈。在近两天的海难中舰队损失惨重,有790名官兵丧生,3艘驱逐舰沉没,100多架飞机被毁。1955~1982年的28年时间里全球因巨浪发生的石油平台翻沉事故有36起,平均每年1~2座,最多的一年有8座。我国类似的海难事故也有发生,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2台石油钻井平台分别沉浸于渤海和南海,丧生百余人。经济损失惨重。从1949~1982年的34年时间里就我国近海由恶劣海况翻沉的船只就有2000多艘。据日本报道,从1969~1982年的14年时间里,就有  相似文献   

9.
介绍自升式钻井平台勘探二号在渤海某井作业中采用的一、二开合并钻进的开钻新工艺,并对新工艺与传统工艺对比分析,找出新工艺存在的优越性,以及使用新工艺的必要条件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乃是20世纪末的技术奇迹,仅波斯湾,墨西哥湾,北海三个海域就有钻井平台1000多座,目前钻探深度可达到12km,能够沉入海底或水中的钻井平台已经投入使用,80年代海上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总投资已达7500亿美元,海上石油开采总量已超过同期世界石油总开采量的1/3。重要的是海上石油开采比陆上石油开采更经济,可为人们提供更廉的石油,但是海上石油设施增多,钻井平台,油井等造成的石油泛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海洋石油开采的迅速发展,海上大风对石油钻井平台拖航、插桩和作业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为确保石油钻井平台的安全,必须做好海上大风预报。本文据勘探2号平台1980年11月10日至1981年4月27日在长江口外海区5个月的观测资料,对该期间由于冷空气影响,而产生的33次大风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概括了其天气形势的演变特点,单站曲线的变化特征;讨论了气压梯度、锋区强度和湍流交换对风力的影响。本文可供有关部门研究远海冷空气大风和作海上大风预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勘探三号”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半潜式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在造船工业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水平,在加速开发大陆架石油资源方面又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见图1)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最先进的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勘探六号”首钻开门红。10月3日下午6时,由上海海洋石油局”勘探六号”承钻的东海”NB-13—4—2”井,一条巨大的火龙从平台燃烧臂喷涌而出,映红夜空,宣告该平台投入作业首钻试油成功。试油期间,该平台严格遵守上海局HSE石油作业操作规程,特别对环境保护和井控安全作了精心布置,反复对喷淋系统进行调试,放喷时严密监视喷淋装置,观察海面,确保对海洋环境零污染。  相似文献   

14.
“华海1号”是我国目前已建成的最大的一座带沉垫及外伸悬臂梁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它是由华昌国际集团引进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设计的图纸,并提供材料和设备由广州黄埔造船厂在1983年11月建成的。该平台的建成标志着华南地区的海洋工程工业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华海1号”的设计及建造质量均符合美国验船协会(A.B.S.)以及美国联邦条例(US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南海第一个海上油田——“北部湾涠10—3油田”建成投产,油田日产量达 1万桶,此油田是中国海上石油对外合作以来在南海海域投产的第一个油田.由地矿部海洋地质调查局“勘探三号”半潜式钻井平台施工的“天外天一井”,钻至5000.3米,经测试,获工业性油气流,为目前我国海上钻探最深的一口石油普查井.地  相似文献   

16.
孙洁 《海洋世界》2011,(10):20-23
[实际上,从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产生之日起,人们对这种壮观的技术奇迹就存在着深深的质疑]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是20世纪末的技术奇迹.20世纪80年代,海上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总投资巴达7500亿美元,海上石油开采总量己超过同期世界石油总开采量的三分之一.重要的是海上石油开采比陆上石油开采更经济,可为人们提供更廉价的石油.  相似文献   

17.
一、众多平台处于休业状态近年来由于世界油价下跌,海上石油开采业日趋萧条。因此,有半数以上的海洋平台目前正处于休业状态。由于海上石油开采业不景气,美国国内用于石油钻探方面的开支已由1985年的180亿美元下降到1986年的100亿美元。1986年1月份的750座海洋平台中,有75%即562座平台在作业,到该年9月,世界范围内平台的利用率又猛跌到53%,即在总数为702座平台中,只有372座平台在作业。钻井数值的下降,以墨西哥湾最为明显。那里总数为284座平台,其利用率只有  相似文献   

18.
自升式平台拖航工况桩腿设计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自升式钻井平台拖航工况桩腿的外力、内力和应力设计标准进行了综合分析。分别按照美国船检局、英国劳氏船级社、挪威船级社和我国船检局的近海移动式钻井平台入级和建造规范对我国建造的自升式平台桩腿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将所得的结果列表并绘出曲线,进行了综合分析。其结论为应用近海移动式钻井平台入级与建造规范和对这种自升式平台设计提供适当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胜利六号近海自升式移动钻井平台的插拔桩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六号自升式钻井平台在渤海埕北19井施工时,由于插桩过深,造成桩脚起拔困难。这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分析黄河口地层沉积特征入手,通过对平台单桩承载力、单桩抗拔力的计算,评价胜利六号平台在这一区域施工的可行性。最后对平台桩脚的起拔方法进行讨论。这对该平台今后在这一地区开展工作具有指导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南海西部灾害性地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灾害地质学(hazard geology)是研究对海底工程,特别是海洋石油工程能够产生直接危害,或具有潜在性危害的地质因素的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科学。在过去几十年的海上石油开发中,由于事先未能对灾害性地质进行详细调查而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不乏其例。1973年3月,墨西哥湾一钻井平台,因浅层天然气喷发引起火灾,数千万美元的仪器设备毁于一旦。1977年南海莺歌海盆地作业的一架自升式钻井平台,在水深75m处插桩时,由于埋藏古河道的影响,地层分布不连续,两只柱腿插在古河岸上,至海底以下3m即稳定,另一只桩腿落入古河床,插入21m尚不稳定,致使钻井平台倾斜,后被迫移位才免遭于害。灾害性地质问题的研究已成为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因而引起了国内外有关部门的极大重视。1985-1987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受南海西部石油公司的委托,对珠江口以西至北部湾东部的广大海域,进行了大规模的灾害性地质、工程地质的普查及井位调査。调查中先后使用了“科学一号”科学考察船和“南海502”、“南海503”等工程物探及工程地质调查船,在海上进行了七千余公里的综合性工程物探测量,为研究调查区灾害性地质问题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