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广西茅尾海常见牡蛎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OⅠ条形码技术鉴定广西茅尾海的3种常见牡蛎,其俗名分别是"白眼蚝"、"红眼蚝"和"蚝砺"。研究结果表明,茅尾海3种牡蛎应归属牡蛎科(Ostreidae)、巨蛎属(Crassostrea),其中"白眼蚝"是香港巨牡蛎(C.hongkongensis)、"红眼蚝"是有明巨牡蛎(C.ariakensis)、"蚝砺"是Kumamoto牡蛎(C.sikamea)。研究验证了已开发的多重PCR技术能对3种牡蛎进行快速鉴定,并揭示香港巨牡蛎是茅尾海优势种,基本上澄清了与"近江牡蛎"相关的俗名问题。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海底牛奶”的牡蛎,是我国沿海地区一种常见的经济贝类,广东俗称为“蚝”。它种类繁多,营养丰富。目前全世界已发现有100余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海域。我国黄海、渤海、南海约有20种牡蛎。已经进行养殖的有:近江牡蛎、长牡蛎、大连变牡蛎和密鳞牡蛎等。据分析,每100克鲜牡蛎内含蛋白质11%,脂肪2.3%,多种维生素约3.8%左右。特别是它的氨基酸配比非常科学,18种氨基酸的含量都很高,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成分高于很多已知  相似文献   

3.
中国常见牡蛎外套腔的形态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孝绪 《海洋与湖沼》1989,20(6):502-507
本实验于1986年春(4—8月)进行。所用的材料来自自然海区或养殖场。去掉贝壳后在闭壳肌前面作一横断面,用绘图仪绘制出解剖图。 根据侧水腔的有无以及鳃与内脏团的关系,可以把我国常见的牡蛎分为两种类型、四个组。 第一种类型:具有侧水腔,包括三个组。 第一组:左、右鳃上腔都与侧水腔直接相通。“白肉”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属于此组。 第二组:右侧鳃上腔与侧水腔直接相通。包括“红肉”近江牡蛎(C. rivularis)、长牡蛎(C. gigas)和大连湾牡蛎(C. talienwhanensis)。 第三组:左、右鳃上腔各分两个小腔,仅最右侧的一个小腔与侧水腔直接相通。舌骨牡蛎(Hyotissa hyotis)属于此组。 第二种类型:不具侧水腔,仅有一组。 第四组:包括密鳞牡蛎(Ostrea denselamellosa)。 根据这些特征,“红肉”和“白肉”近江牡蛎应属于两个不同的种。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将近江牡蛎抗氧化酶防御体系参数作为海洋重金属污染生物监测指标的可行性。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重金属Cd2 胁迫对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鳃和消化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Cd2 对近江牡蛎消化腺组织SOD活性诱导的剂量效应呈抛物线型,而对鳃组织SOD活性诱导曲线呈非抛物线型,由于二者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前者的SOD活性高于后者;低浓度Cd2 (0.1mg.L-1)对近江牡蛎鳃组织SOD活性表现为显著诱导,中(0.5mg.L-1)、高(1.5mg.L-1)浓度Cd2 对近江牡蛎鳃组织SOD活性诱导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低、中浓度Cd2 对近江牡蛎消化腺组织SOD活性均表现为显著诱导,高浓度Cd2 对近江牡蛎消化腺组织SOD活性诱导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对于水体中单一因子的Cd2 污染物而言,近江牡蛎消化腺组织中的SOD活性对其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但将其作为指标应用到实际养殖水体尚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牡蜗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牡蛎是中国著名而常见的贝类,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ea),瓣鳃纲(Lanellibranchia),异柱目(Anisomyaria),牡蛎科(Ostreidae)。粤、闽称蚝或蚵,江、浙称蛎黄,山东以北称蛎子或海蛎子。  相似文献   

6.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规模化人工育苗及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威  李莉  黎奥  王冲  孙同秋  张国范 《海洋科学》2020,44(2):108-112
近江牡蛎(Crassostreaariakensis)为广温、广盐分布的河口区大型种,曾在中国南北方河口区都有分布。由于近岸河口环境的变化,在中国北方河口区一度难以寻觅,甚至被认为濒临灭绝。利用黄河三角洲区域滨州、东营主要河口近江牡蛎资源,借助南方丰富的淡水资源,在福建宁德迅速开展了近江牡蛎的规模化人工育苗工作,总计获得了1092万粒种苗。在近江牡蛎原产地滨州进行中间培养及海上养成,在长牡蛎主养海区山东乳山进行转场育肥试养并获得初步成功。与同期养殖的长牡蛎相比,近江牡蛎的氨基酸种类及含量无明显差异,且生长速度快,这些特点将有助于推动其成为我国北方沿海的牡蛎养殖新品种。规模化育苗及养殖还有助于降低对野生近江牡蛎资源的采捕需求,对其资源的保护、牡蛎礁的恢复重构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于瑞海 《海洋科学》1991,15(4):15-15
牡蛎在世界上是第一大养殖贝类,在我国为4大养殖贝类之一。它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被称为海洋中的“牛奶”,深受广大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牡蛎有100多种,而我国比较常见并用于养殖的种类主要有5种:大连湾牡蛎、褶牡蛎、长牡蛎、近江牡蛎、密鳞牡蛎。牡蛎养殖在世界  相似文献   

8.
辽宁沿海巨蛎属牡蛎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采用多重种特异性PCR(multiplex species-specific PCR)技术,研究了巨蛎属(Crassostrea)牡蛎在辽宁沿海的分布。从辽宁沿海的共11个采样点共采集802个牡蛎样本,通过对COI基因的扩增,随机检测了其中的531个牡蛎样本,结果517个个体为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14个为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未发现其他巨蛎属牡蛎。结果表明,辽宁沿海有长牡蛎和近江牡蛎等2种巨蛎属牡蛎分布,其中长牡蛎为优势种,分布于潮间带和潮下带,近江牡蛎为稀有种,分布于潮下带,而且在黄海和渤海海域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9.
徐映深  高中和 《台湾海峡》1992,11(4):368-371
上元-坑园牡蛎礁位于高潮位以下3m,主要成分为长牡蛎和近江牡蛎,其~(14)C年龄为3043±82a,B.P.。据此推算出罗源湾一带海岸处于缓慢上升状态,速率为1.15mm/a。根据上元-坑园牡蛎礁的上述特征,并结合断块差异升降运动的表现,作者认为这一地区中、晚全新世以来以“陆动型”海平面变化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利用PCR技术对澄黄滨珊瑚的2种分子标记(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1基因COI和核糖体RNA内转录间隔区基因ITS)进行测序,探讨COI序列和ITS序列在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群体研究中的适用性,并从中选出最适合研究澄黄滨珊瑚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结果显示COI序列变异位点少,成对序列差异在群体内、群体间都很小,不适于澄黄滨珊瑚的群体研究;而ITS区序列个体内成对的序列差异仅为0.35%,可以作为研究澄黄滨珊瑚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通过对ITS1、ITS2、5.8SrRNA、ITS1+ITS2及ITS区序列的比较,认为ITS1+ITS2序列是最适合研究澄黄滨珊瑚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为以后研究我国沿岸造礁石珊瑚澄黄滨珊瑚的群体遗传结构提供方法依据,从而为保护管理扣恢复受损珊瑚礁生态系统提供遗传学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牡蛎是世界性广布类群,也是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的海水养殖对象,具有很重要的经济意义。但牡蛎的种类等许多与养殖、资源开发密切相关的问题在国内外都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限制了一些相关学科的发展。在我国;由于社蛎种类比较混乱,甚至盲目引进了我国已有分布并开展养殖的种类,因此,尽快解决双壳类分类的难题之一——牡蛎的分类及系统演化等问题势在必行。 牡蛎的分类硏究开始较早,但直到林奈(Linnaeus,1758)时代才正式提出牡蛎属(Ostrea)的命名。以后许多学者如 Lamarck(1819), Sowerby(1870-1871),Lamy(1929)和Thomson(1954)等分别对牡蛎进行了较系统的分类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分类阶元。到70年代初,世界上记载的现存牡蛎已达100多种,然而牡蛎栖息的环境复杂,贝壳的形态变化极大,多数种类单纯依靠贝売的形态特征是很难区分的。根据推测(Harry,1985),这100多种牡蛎中大约有近2/3是同物异名。Stenzel(1971)总结了古贝类和现生贝类的分类成果,并结合原壳等特征将牡蛎亚目分为2个科、5个亚科(其中3个现生亚科)。后来 Torigoe(1981)又根据牡蛎繁殖方式的不同修正了Stenzel的分类系统,提出了一个新的亚科——巨蛎亚科,并比较系统地报道了日本的22种现生牡蛎。Harry(1985)将现生牡蛎分为2个科、4个亚科、24属,共计36种,并提出了一些新的分类特征。以上两位学者都注意到了牡蛎的内部结构特征在分类上,特别是在亚科阶元上的应用。但在种类鉴定中, Torigoe仍然过于强调贝壳的形态差异,因而导致了许多同物异名,而Harry则特别注重环境的影响,仅仅根据壳形差异的连续性又将一些种类不恰当地合为一种,如主要分布于印度一西太平洋区的小蛎属牡蛎,以往的记载大约有7种, Harry(1985)将其全部并为一种,而 Torigoe(1981)仅在日本海域就记述了5种。60年代初就有一些学者开始借助其他手段来解决牡蛎分类中的疑难问题。Ranson(1960)研究了34种牡蛎原壳的形态,为 Stenzel(1971)对古代和现代牡蛎的系统分类奠定了基础,但在他的报告中很难看出种间差别。目前,国内外牡蛎染色体组型研究的文章有近30篇,报道了21种牡蛎(当然有些是同物异名)的染色体组型,除复瓦牡蛎(Parahyotissa imbricata)外,其余20种的染色体都为10对中着丝点或近中着丝点染色体,组型差异甚微,很难作为分类依据。 Buroke et al,(1979a,b)和Torigoe (1978,1975)等利用蛋白质及同工酶电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牡蛎属间的遗传差异,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涉及的种类有限,种内的遗传差异程度还了解甚微,因此,很难阐明种间的相互关系。到目前为止,在许多外形相似牡蛎的分类研究方面还没有找到比较满意的解决办法。 有关牡蛎解剖学的报道主要发表在30-60年代, Awati & Rai(1931), Leenhardt(1926)和Galtsoff(1964)分别对僧帽牡蛎( Saccostrea cucullata)、欧洲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和美洲牡蛎(Crassostrea virginica)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剖学研究;Nelson(1938)和Yonge(1926)对欧洲牡蛎、美洲牡蛎和食用牡蛎(Ostrea edulis)的消化系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组织学、解剖学研究。由于当时贝类生理学的迅速发展,人们更多地进行组织学的研究,而很少注意到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另外,这些研究涉及的种类有限,在许多方面已不能代表牡蛎亚目的全貌。 到目前为止,还未见任何现生牡蛎系统演化方面的报道,对化石种类虽有一些研究、讨论,但尚无一致的结论。 50年代前,我国一些学者(张玺,1937;叶希珠等,1954)只是记述了牡蛎的个别种类,直到1956年张玺、楼子康才对牡蛎的分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然而随着时代的前进,这些研究已远远不能满足科学发展的需要。李孝绪(1989)研究了中国常见牡蛎外套腔的形态,证实广东养殖的“红肉”、“白肉”牡蛎应属于两个不同的种,但并没有解决他们的种名问题。 Morris(1985)仅仅根据壳形记述了香港地区的6种牡蛎。 本文根据大量的资料,对我国的牡蛎(原20种)做了详细的解剖学研究,将其修正为15个种(含一新属、新种),并在强蛎亚科中发现了第三个心耳和第三条回心静脉。文章还讨论了一些主要系统的演化过程,初步论证了现生牡蛎属间的演化关系,提出了一些新的分类依据,同时发现了一个具有重要演化意义的单行属种——爪蛎属,猫爪牡蛎。通过对外套腔的形态比较,作者将中国的牡蛎分为3种类型6个组,在原有两种类型的研究基础上(李孝绪,1989),又增加了一个新类型。 根据 Harry(1985)的分类系统和作者的修正,中国的现生牡蛎应分别隶属于2科4亚科.10属,共计15个种。  相似文献   

12.
利用SSu rDNA和ITS分子指标,结合GenBank和其他文献中的基因序列构建了系统树,对一株分离自我国南海的亚历山大藻"塔玛复合种"NH01进行了鉴定,发现SSU rDNA和ITS序列构建的系统树中,不同地理基因型的"塔玛复合种"均构成独立分支.与我国沿海所有的"塔玛复合种"一致,NH01也属于"亚洲温带"型.探...  相似文献   

13.
福建深沪湾潮间带沉积异质体及其成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鸣同  黄向华 《海洋科学》2003,27(12):42-44
深沪湾潮间带并列着两种性质迥异的沉积异质体——沉溺古树林和牡蛎礁。其号观性质、形成年代和沉积特征都有显著差异。古树林主要树种有:油杉(Keteleeria)、桑树(Mouas)和皂荚(Gleditisia)等,属于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4C测量表明其生长于7000aBP前后;牡蛎礁造礁生物主要属种有:近江重蛎(Crassostrea riwlaris),长重蛎(Crassostrea gigas Tunbers)等。属于河口贝类,^14C测量表明其生长于20000aBP左右。地貌调查和钻孔沉积物分析显示:牡蛎礁是晚更新世古河口的产物,古树林是全新世河道古土壤生长林,两者被埋藏后近代重现海滩。  相似文献   

14.
长牡蛎的壳色有很多种,其中壳色较深个体(黑壳)比较浅个体(白壳)的外套膜中含有更多的黑色素。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MS)测定天然海水中白壳与黑壳长牡蛎外套膜双酚A (BPA)含量,发现黑壳长牡蛎外套膜中的BPA含量较白壳长牡蛎低(P0.05)。由于黑色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酪氨酸酶是一种酚氧化酶,可以通过对氧化酚类或芳胺类等多种底物的氧化起催化作用,推测其在BPA等酚类毒物的降解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黑色素含量牡蛎对BPA降解能力和对BPA损伤抵抗能力的差异,本实验进行了浓度为1 mg/L,1.5 mg/L和2 mg/L的BPA亚慢性暴露实验:通过对暴露后长牡蛎外套膜组织中BPA含量分析发现,白壳与黑壳长牡蛎外套膜中BPA含量均随着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且3种浓度BPA亚慢性暴露后,黑壳长牡蛎外套膜BPA含量均低于白壳长牡蛎,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3种浓度BPA亚慢性暴露后,黑壳长牡蛎外套膜组织中活性氧(ROS)荧光值均显著低于白壳长牡蛎(P0.01)。通过对外套膜组织学观察发现,2 mg/L的高浓度BPA暴露使白壳长牡蛎外套膜组织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变化,黑壳长牡蛎外套膜未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可见,黑壳长牡蛎对BPA暴露可能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内培育手段,研究了盐度对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幼虫生长及存活的影响。将人工授精孵育的面盘幼虫分别置于盐度依次为16,25,30的砂滤海水中培育至眼点幼虫。每隔一天检测各盐度组幼虫的壳长、壳高和存活数量。结果表明,16盐度组的幼虫生长最快,25盐度组次之,30盐度组最慢。从受精后第14天开始,16盐度组幼虫的生长显著快于30盐度组(P<0.05)。在整个浮游幼虫阶段,高盐度组幼虫的存活率低于低盐度组,其中30盐度组的存活率最低。16和25盐度组在幼虫出现眼点之前均出现大量死亡现象,而30盐度组并没有出现大量死亡现象。上述结果说明,近江牡蛎幼虫经过高盐驯化,对高盐环境的抗性具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南海赤潮有毒甲藻链状-塔马亚历山大藻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陈月琴  曾陇梅 《海洋学报》1999,21(3):106-112
以核糖体rDNAITS为分子指标,采用RFLP及序列分析方法对南海海域Alexandrium catenella和Alexandrium tamarense进行分析和鉴定,并通过与日本海域不同海区A.tenella和A.tamarense的比较,得出A.catenella或A.tamarense的不同地理株的种内个体间ITS区序列非常相似,而种间序列则有显着差异,表明了ITS区用于不同海区A.catenella和A.tamarense种间鉴定是一个较稳定的指标.可看出,ITS区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为海洋微藻种的界定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The colony-forming Phaeocystis species are causative agents of dense bloom occurrences incoastal waters worldwide. It is difficult to separate them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morphologies associatedwith their colonial stages. In this study we applied molecular approaches to analyze the genetic variationof Phaeocystis globosa and Phaeocystis pouchetii from several geogrtaphic regions, and to assist in tracingthe dispersal of bloom-forming Phaeocystis species in coastal waters of China. The Sequences of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acers (ITS1 and ITS2) of rDNA and the 5.8S ribosomal RNA gene of Phaeocystisstrains were determined. Sequence comparison shows that P.globosa was the most divergent toP. pouchetii, exhibiting sequence divergence higher than 0.08. However, lower genetic divergences ex-isted between strains of P.globosa. The sequence comparison of the Phaeocystis rDNA ITS clearlyshows that the species isolated from the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 is identified as P. globosa rather thanP. cf. po  相似文献   

18.
江苏小庙洪牡蛎礁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2011年春季的生态调查资料,报道了江苏小庙洪自然潮间带牡蛎礁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通过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在小庙洪牡蛎礁内分布有3种牡蛎(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近江牡蛎C.ariakensis和密鳞牡蛎Ostrea denselamellosa),其中分布于潮间带区的造礁活体牡蛎为熊本牡蛎,其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199±363)ind/m2和(12361±1645)g/m2。在该牡蛎礁内记录到定居性大型底栖动物(不包括3种牡蛎)共计43科66种,礁体大型底栖动物的总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达到(2830±182)ind/m2和(499.59±35.41)g/m2,显著高于邻近的软相潮间带泥(沙)质滩涂[密度(102±29)ind/m2;生物量(53.10±22.80)g/m2]和潮下带泥滩[密度(140±60)ind/m2;生物量(43.23±22.37)g/m2](P<0.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