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世界各地陆架外缘的地震剖面上,出现与海底近似平行的拟海底反射层BSR。BSR与气体水合物稳定域同时发生,并通常用作指示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尽管假设BSR标志含气体水合物的沉积物之底界,但位于BSR之下沉积物内低速游离气的产状及重要性仍是长期争论的课题。这篇论文通过对俄勒冈近海和波弗特海面两个地区BSR的反射系数模拟或AVO模拟,调查水合物丰度与BSR伴生的游离气。根据两地的多道地震剖面,地震速度资料和俄勒冈ODP第892站的钻井记录资料模拟,若BSR之上的气体水合物饱和度小于孔隙体积的30%,BSR的AVO研究能确定BSR之下是否存在游离气。根据AVO,能大致估算BSR之上气体水合物饱和度,但仅用地震资料,不能控制BSR之下的游离气饱和度。两个地区的AVO分析暗示出:BSR之下的游离气是导致强振幅BSR的主要原因。对两地区研究,计算BSR之上的水合物浓度不足孔隙体积的10%。  相似文献   

2.
在斯瓦尔巴群岛西部的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上可识别出强似海底反射(BSR)(振幅变化大)。据高频海底水听器(HF-OBH)资料计算,在BSR之上速度达1840m/s,暗示沉积物含气体水合物;BSR之下出现低速层,认为含气沉积物所致,厚度12-25m。另外,在经典的水合物稳定带(HSZ)之内。可识别出含游离气的两个低速层,而理论上这里不存在游离气。  相似文献   

3.
位于阿拉斯加北部波弗特海上陆坡海底之下300-700m处有一强的似海底反射层(BSR),与上覆的气体水合物和下覆的天然气及孔隙水之间的相界面对应。世界各地BSRs具有类似的成因,这里通常解释为含本水合物碎屑沉积物之底界,下覆沉积物内可能有或没有游离气。令人惊奇的是,对这些强反向起因知之甚少。在这篇论文里,通过对合成的BSR振幅和波形(随震源-检波器偏移距变化)与穿越波弗特海发育较好的BSR多道地震反射资料比较,分析产生BSRs的物性差异。为了区分BSR之下是否有游离气,需要补充近垂直入射资料和叠前偏移资料。对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的分析暗示出:BSR的产生主要是由于BSR之下碎屑沉积物内存在游离气。据垂直入射合成地震记录,估计游离气带厚度薄于11-16m。若气体浓度深度而减少,则游离气带厚度可能大于16m。据AVO模拟,初估BSR之上沉积物内气体水合物饱和度不足孔隙体积的10%。  相似文献   

4.
台湾近海碰撞带内水合物BSR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偏移后的6道和120道反射剖面,在台湾近海增生柱内误别出似海底反射层(BSR),BSR具反极性,并随水深增加,BSR在海底浅层地层深度加大,说明BSR可作为甲烷水合物稳定域底界的标志。BSR位于台湾造山带及中国大陆边缘剥蚀沉积物区内,沉积物富含有机质,因此可提供甲 烷气体,在该区的北部陆地存在气苗也暗示这些地层内存在的甲烷。BSR具体发育在背斜脊部,泥火山,指示甲烷气迁移并圈闭。背斜内近期海底上隆可减少孔隙压力,因此水合物分解释放游离气,从而增强了BSR处的声波阻抗差。在海底峡谷区明显缺乏BSR,在背斜内的BSR之下发现“平点”,说明孔隙空间充填水合物后降低沉积物的渗透率,故增强了圈闭游离气。我们估算了台湾南部附近BSR深度和分布范围,面积超过77000km^2,特别是在潮海沟一侧增生柱斜坡之下大约30%-60%的地区有BSR,即使水深相近,增生柱海沟-侧(西边)的BSR深度比向弧一侧(东边)的浅,说明沿尼拉海沟沉积物加积并脱水,使流体从深部向浅部流动,地温梯度增高。  相似文献   

5.
Mill.  JJ Huen.  RV 《海洋地质》2000,(4):34-50
位于秘鲁近海的ODP第688站位的地震资料显示出:该区存留有似海底反射层(简称BSR),其深度与气体水合物稳定的深度相当。虽然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科学钻探岩芯中已经发现了气体水合物,但通常在有BSR显示地区避免钻探,这是因为钻探容易引起含水合物的沉积物民封闭的游离气的释放,造成危险。利用反褶积和真振幅恢复技术,可对地震资料重新处理,达到对BSR定量分析。从而地震资料提取声波参数,从第688站位的钻孔测量物性资料,利用前述两项资料可合成地震记录,并同实际地震资料进行比较,来估算游离气带的厚度。结果显示出:BSR沿侧向呈不连续分布,在BSR表现为强振幅的地带,其下游离气带厚5.5-17m;在BSR呈弱振幅之处,游离气带厚度不足5.5m,甚至完全缺失。  相似文献   

6.
利用BSR已完成美国东南边缘大约50000km2的地区编图,并已证实可能与大量天然气水合物有关。1992年6月,同时获得该地区的单道地震和宽角海底地震资料,主要集中在布莱克洋脊和卡罗来纳海隆,能清楚地观察到来自BSR的宽角反射偏移距(达6km)。为了了解区域性的变化和生成卡罗纳海隆高背景速度的二维平均速度模型,用宽角和垂直入射资料进行走时反演,然后做全波形反演业确定BSR的地震成因。最合适的模型显示了两处的BSR之下具相似的低速(1.4km/s),暗示圈闭了低饱和度(10%)的游离气,反演结果也显示有一薄层高速楱状体,最大速度为2.3km/s,刚好位于布莱克洋脊的BSR上方;计算了沉积物反射率,观察到卡罗来纳海隆具有较高的反射率,BSR之下的反射率增加几乎与两个站位的含气带对应。根据速度模型估算了水合物的浓度。另一方面,占沉积物总体积3%的水合物之平均浓度暗示布莱克洋脊地区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少一半。卡罗来纳海隆水合物平均 浓度最大为20%,卡罗来纳海隆7%。这两处水合物浓度高,无法仅用原地生物活动来解释,可能与次生的聚集机制不关,因稳定域迁移引起水合物循环,可能影响两地的水合物凝聚。另外,流体向上排出的增加,也可以使 布莱克洋脊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7.
莫克兰大陆边缘的地震反射资料显示出一个强的似海底反射(BSR),且广泛分布。我们将非线性全波形反演技术应用于此区的多道地震数据。用来研究复杂的速度结构及BSR的成因,计算结果显示出:在海底以下500m深度处纵波速度从2.2km/s突然下降到1.3km/s。低速带厚度约200-350m,可能含有大量游离气,这与最近ODP164航次在布莱克海台的钻井有些类似。大部分的游离气可能是气体水合物分解产生的,在加积楔中,构造抬升和沉积作用,引起气体水合物稳定域相对于沉积柱向上运移。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中含甲烷水合物之沉积物所表现的声学特性与频率关系。所用的五种不同类型的震源(枪阵,二种单气枪,水枪和电火花)的频带宽度10-1000Hz。对于低频枪阵数据,我们所观察到的水合物稳定带(HSZ)底是一个反极性强振幅的似海底反射(BSR)。对于中一高频率数据,BSR的振幅和连续性降低,甚至消失,垂向和水平方向的分辨率解释了这一特征。BSR反射振幅随着偏移距的增加而增强,BSR反射系数以及其下反射增强表明HSZ之下存在游离气。在BSR之上观察到一些延伸的强反射,推断为在HSZ内游离气与水合物共存的标志。BSR之上的空白带厚度变化不定,而对于中一高频的数据,BSR本身起一个低通滤波器的作用。提供初始地震信息的新单道剖面穿过了贝加尔钻井工程(BDP-97)的钻孔位置,在此处HSZ底部之上约200m的深度取到含水合物的沉积物。将钻井和地震信息结合,我们可以粗略估算储存于贝加尔湖中水合物和碳量,也让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贝加尔湖中气体水合物的储量没有形成一个有希望的能量远景。  相似文献   

9.
气体水合物是能源和温室气体潜在的巨大来源。最新调查表明,气体水合物在大陆坡普遍存在,而且水合物中甲烷的能源当量很可能超过所有已知原油和天然气储量的总和。海洋气体水合物通常由圈闭在水冰晶格中的甲烷组成,一般发现于海底以下(bsf)200~500 m之间海洋沉积物的特定深度范围内。在地震剖面上,气体水合物稳定带的底部由一强反射层――似海底反射层(BSR)指示。在BSR之下常见游离甲烷气体,但其浓度显著低于气体水合物中的甲烷。气体水合物的成因与形成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研究中的焦点。尽管通常假定气体水合物与海洋沉积物中有…  相似文献   

10.
1997年10月,在巴基斯坦外海的聚合大陆边缘得到了新的垂直入射、广角反射和折射数据。似海底反射(BSR)是横穿整个大陆边缘至阿曼海湾的最突出的反射特征。一般这一反射同气体水合物稳定带底的期望深度相一致。增生棱柱体上的BSR是一个清晰的反极性反射,且BSR之下的地层表现出反射率增强,这表明地层间存在被捕获的气体。广角反射和折射数据的联合反演在BSR深度处产生约200m厚的低速带。利用Born展开式,可根据反褶积和平衡处理后的单道数据来计算带限阻抗记录,结果表明BSR处的速度下降约200ms^-1。在朝海岸方向的CDP4400处,Minshull和White(1989)等人得到一个约600ms^-1的速度倒置,此结果表明BSR的特征在越过巴基斯坦外海大陆边缘时显著变化。海湾下的BSR出现在相似的海底地层深度,此处的地震反射出现亮点。然而,其反振幅异常小,且BSR下方的反射地层没有表现出反射率增强。广角反射和折射数据的联合走时反演表明:持续上升的速度暗示了有充足的甲烷以形成游离气和气体水合物,且主要受沉积物同化为增生棱柱体的限制。我们认为当沉积物同化为增生棱柱体时,这些变异与构造抬升和正在进行的沉积引起的一个渐进过程有关。沉积和抬升造成等温线向上偏移,并因此导致气体水合物的分解,释放出的甲烷气体造成BSR增强。我们的地质调查反映了深海平原以及第一个倾斜盆地内水深分别为3300m和2490m处的BSR属性。CDP4400位于近岸的一个隐伏、隆起演化的盆地内,水深为1730m。因此我们提出,在加积楔内,区域构造抬升与正进行的沉积引致稳定区域的向上偏移造成水合物循环。此外,通过甲烷的深度平流,构造脱水作用可以在稳定区域底部积聚水合物。  相似文献   

11.
管道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对"西气东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气东输"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线,将成为贯穿我国腹地的大动脉.管线位处北纬的寒冷环境,温度低、压力大,形成的天然气水合物对管线的堵塞及其分解引起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天然气水合物的结构出发,对它产生条件和分解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管线中天然气水合物的抑制方法,并提出了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水溶解气对水驱气藏开采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溶解气的释放能对气藏的开采动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计算水溶解气饱和度和水溶解气释放产生的水侵量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分析证实,在有水气藏的开发过程中,水溶解气的贡献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采出程度的提高或地层压力的下降,水溶解气的贡献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只有水体很小(≤0.01)或很大(≥50)时,才能忽略水溶解气的影响(<2.6%)。0.5~2倍水体的影响最大,对水侵量的贡献可达39.25%。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水溶解气饱和度逐渐增大,当地层压力小于原始地层压力的25%左右时,水溶解气饱和度迅速增大。但是,由于地层压力往往难以降到原始地层压力的10%以下,所以,最大水溶解气饱和度一般不会超过10%。在水溶解气饱和度达到临界气饱和度以前,水中的溶解气并不能流动;但是,会减缓地层压力的下降速度。与天然气原始地质储量相比,虽然水溶气储量的规模较小,但是由于天然气具有较大的压缩性,当地层压力降至一定程度时,水溶气膨胀对水侵作用的影响力不可忽略,应该与压差和采气速度同时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3.
印尼Premier石油公司在西纳土纳区块A中的Gajah Baru油田成功地钻探了一口鉴定井。这口鉴定井(Gajah Baru-2)在Arang组的叠置储集层中发现了天然气,超过了预期估计。Premier将Gajah Baru油田的可采储量提高了约325bcf,相当于5400万桶石油。Gajah Baru-2井的目标深度为2746m,顶部675m采用套管钻探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们对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在自然界中的形成条件和机理以及它们在地质时期中的作用仍不十分清楚,至今对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的寻找以及开发方法并不统一;而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的分类是可能促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之一。已经发展形成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地理位置成因”的原则对天然气水合物矿藏进行细分的。地理位置类别有海洋的、“陆地稳定的”与“陆地亚稳定的”;  相似文献   

15.
不列颠群岛近岸50 km范围内,海底沉积物中的浅层气分布主要与冰后期沉积物中的有机质降解有关。然而,有证据表明,某些地方基岩地形也是浅层气存在的一个控制因素。在这些地方,气体通过裂隙从岩石中逃逸。浅层气通常聚集在切割基岩被疏松沉积物所覆盖的河道中央。原因可能是河道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非常规油气资源对能源补给的贡献愈来愈大。拿美国来说 ,其每日的产气量中来自低渗透率 (致密 )储层的气、煤层甲烷和页岩气就占到 2 6 %以上。人们预计到 2 0 2 0年天然气将成为世界能源消费中增长最快的一种 ,有人规划 2 0 2 0年天然气的消费量达 1 6 2万亿立方英尺 ,接近 1 999年总量 84万亿立方英尺的一倍。而人们估计 ,在全世界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一种重要类型———天然气水合物中封存的甲烷量是巨大的 ,虽然公开发表的估算量还是高度推测性的 ,但人们普遍相信全世界天然气水合物中的气量要大大超过已知的常规气资源的总量。…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识别标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球物理标志是天然气水合物识别标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测井识别标志和地震识别标志两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在电阻、电位、井径、声波、密度、中子和成像测井等方面的测井异常,常规剖面和属性剖面上的地震响应异常,以及东海海域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旨在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识别技术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8.
松南气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中央隆起带达尔罕断凸带腰英台深层构造高部位.通过分析解剖烃源岩、输导等,认为松南气田登娄库—泉头组天然气藏具有双向供烃的特征;达尔罕断裂是控制气藏规模的主断裂,它的开启与封闭直接决定天然气藏的形成保存及破坏散失.在典型气藏解剖的基础上,综合油气成藏条件,总结了成藏规律:多期生烃,北、西次凹供烃、近距离运移,长期运移指向、聚集,深层储盖组合匹配.  相似文献   

19.
韩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始于1996年。最初的研究工作只是集中在实验分析和基本信息收集。初期的近海地震勘测之后,在2000—2004年间,韩国地球科学和矿产资源研究院(KIGAM)使用大河2号考察船在日本海的郁龙(Ulleung)盆地进行了区域性地球物理和海洋地质调查,为确定日本海的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提供了地质和地球化学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地球物理识别技术是天然气水合物识别技术中的重要技术,即以自然界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模型为指导,以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的岩石物性分析为基础,以地质、地球物理模式为桥梁,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手段,用地震正、反演的方法系统地、定量地研究各种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标志(如BSR)的形成原因和形成机理,为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识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