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南四湖     
一、南四湖的形成和演变南四湖由南阳、昭阳、独山、微山四个串联湖伯组成,位于泰沂山西侧和黄河冲积平原的接合部。据有关资料分析,在距今约五、六亿年以前的吕梁运动时期,山东地台即隆起成山,长期屹立海面。以后的地质年代中几经变迁到第四纪,华北平原逐渐被黄  相似文献   

2.
郑州地区深约4~12m多处发现有1-2层灰黑色黏土层,具有湖沼相沉积特征。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发祥地,文明发展与环境密切相关,稳定的水源是先民生存繁衍的基础,探究古湖存在对认识文明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该区张五寨、司马村、后真村、安庄村等4个含湖沼层剖面,采集2个标准钻孔和15个控制孔岩心,进行沉积学、物理磁学、生物化石、有机碳和地球化学等环境指标分析。湖沼层系灰—黑色黏土—粉砂黏土,夹于上下河流相沉积中。放射性碳和释光等测年技术测定结果表明,湖沼层时代为全新世中期,约3~8kaBP。黏土含量高值与磁化率低值对应,反映出径流搬运的磁性重矿物较少,表明较弱的水动力条件或静水沉积,代表湖沼相环境。孢粉分析出香蒲属、蓼属、莕菜属、狐尾藻属、眼子菜属等水生植物花粉,最高占草本的19.4%。该湖沼层中有机碳含量平均为21.6%,最高达29.4%。化学元素综合环境C值与黏土含量变化同步,反映出古湖在气候湿润或降水增加的环境下形成;还反映了流域植被覆盖度较高,水土流失少,主要搬运细颗粒物质入湖。沉积证据重建的全新世中期湖沼环境,与区域仰韶和龙山文化的古遗址点分布特征一致,由此定量估计了其分布范围和面积。本研究为郑州地区全新世存在古湖沼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人文考古、遗址发掘提供实践意义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概况南四湖位于山东省微山县境内。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的总称。面积1266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1700平方公里。南四湖系浅水湖泊,水深1~2米,湖底平坦,水质肥沃,盛产鱼、虾、贝类,水生植物茂盛。南四湖内有四处大湖湾,其中:独山湾位于独山湖北部,独山岛的北侧。一九七三年,县、乡两级投资用石块筑成自独山岛至东单村的东大坝和自独山岛至苗家村西大坝,将独山湾与独山湖隔开,形成了一个封闭型,半透水的内湾。湾内水位达到海拔34米时,水面5135亩。当水位下降到海拔33米时,水面3375亩。湾内最大水深2.2米,年均水深1.2米左右。 (一)理化性状:水的透明度,周年平均1.04米。pH值7.4—8.4,年均日照时数2630.4小时,全年太阳总幅射量119.7千卡/厘米~2。湾内年平均气温14.1~14.3℃,最高气温7月份26.5℃,最低气温1月份0℃,无霜期224天,平均初霜日10月26日,终霜日4月4日。大于、等于10℃的积温4700℃。总硬度10.4德国度。总碱度2.79毫克当量/升。溶解氧7.91毫  相似文献   

4.
南四湖表层沉积物营养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四湖不同湖区的20个表层底泥样品的营养盐浓度做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南阳湖的总磷最高,独日湖次之;独山湖的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最高,南阳湖次之;而昭阳湖的总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含量为最低。显然,南阳湖和独山湖两个湖区显示出一定程度的营养盐污染。表层底泥总氮与土覆表层湖水的总氮相关程度不高,其原因是该湖水中的总氮主要是无机氮含量;而底泥中的总氮主要是有机氮。而表层底泥总磷与土覆表层湖水的总磷含量相关程序很高。这表明南四湖底泥与湖水中的总磷在其来源和迁移转化途径上是相同的,即是湖水中的总磷主要是由流域内工农业及生活污水排放带来的,并在底泥中沉积和积累。  相似文献   

5.
南四湖,通称微山湖,由微山、昭阳、独山、南阳四个串连湖泊构成。位于山东省南部偏西,跨东经116°34′至117°24′,北纬34°26′至35°20′。湖盆狭长,呈西北东南方向,南北长120公里,东西宽4.5至24.5公里,总面积1233平方公里(微山县地名普查数,有的为1266平方公里)。南四湖是怎样形成的,形成过程如何?众说纷纭。各种说法都有根据,也各有道理,但都是概括地统指南四湖的形成年代,分别指出其形成过程的并不多见。其实,南四湖是由18个小湖(现在查到的,可能有一湖二名者)逐渐各自扩大,最后才统归于南四湖的。所以原始的南四湖,其基底是不相通的,当初是各自为湖的。而且出现的时间有先有后,并非同时存  相似文献   

6.
南四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南四湖不同湖区的20个表层底泥样品的重金属浓度做了实验分析,并对底泥重金属元素进行了研究,揭示出南四湖不同湖区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整个南四湖的上级湖已经受到Hg,As,Pb和Mn等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其中南阳湖的Hg污染严重,铅、砷等较次之;独山湖的As,Pb和Mn污染较重;昭阳湖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7.
九江—澎泽一带沙山研究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依据TL和^14C测年数据及各项环境指标分析,对九江-红光澎泽一带沙册剖面进行了研究和对比,讨论了147kaB.P.至晚冰期的年代地层序列和古气候环境,同时对沙山在、古湖沼形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该区沙山地貌并非新的构造运动所致,属差异侵蚀作用的结果,泥炭层由风积地区沙丘间湖沼沉积形成。  相似文献   

8.
南黄海中西部晚更新世沉积地层结构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92—1993航次和1999航次获得的2000多公里的浅地层剖面资料,结合QC2钻孔岩芯的测年数据,对南黄海中西部海域晚更新世沉积地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地层进行了地质年代标定。研究结果表明,南黄海中西部晚更新统可划分出8个地震地层单元(U1~U8),它们所反映的相对海平面变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基本上相一致。根据沉积厚度、QC2孔岩心和地震反射结构特征推测,晚更新世早期(氧同位素5e)QC2孔附近区域发育古长江水下三角洲;而晚更新世中期(氧同位素3期),研究区西部也发育古三角洲沉积,究竟是古长江还是古黄河形成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南黄海北部盆地边界断层的构造活动一直延续到全新世初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来自西部沉积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晚更新世海平面上升时岸线向陆的推主牛、大面积湖泊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河下游大野泽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对环境演化的指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河下游湖泊大野泽550cm柱状岩芯沉积物粒度分析,结合高精度的AMS ~(14)C年代测定,初步揭示了研究区近1400a来湖泊沉积及环境演化历史。应用沉积物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和概率累积曲线分析,结合沉积物岩性特征,结果发现DYZ-1钻孔地层明显分为两个沉积阶段:550~385cm,以深黑色和青灰色黏土质粉砂和粉砂质黏土为主,属湖沼相沉积物环境;385~30cm,以棕黄色和浅黄色黏土质粉砂为主,为河流相沉积环境。综合粒度组成和粒度参数分析结果,大野泽近1400a环境演变可以大致划分为5个阶段:625—940 AD期间,为湖泊水位较低沼泽相沉积环境,气候较干冷;940—1250 AD期间,在中世纪暖湿气候背景下,湖盆频受黄河洪水入注,湖盆扩张,水位抬高;1194 AD开始,黄河河道南迁至黄海入海,大野泽逐渐演变为河流相沉积;1250—1540 AD期间,河流水动力较强,气候较湿润;1540—1860 AD期间,河流水动力表现出减弱趋势,气候转干冷,对应小冰期;1860 AD之后,黄河再次改道北迁至渤海入海,大野泽再次接受黄河洪泛注入,但由于前期湖区抬高成陆,该区域仅作为黄河泥沙承载区。  相似文献   

10.
苏北古黄河三角洲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和有关文献,分别对古黄河三角洲在江苏滨海平原的地貌变化、变化速率及沉积特征等进行了论述。黄河三角洲发育可分为:全新世古黄河河口三角洲、最大海侵山前河口扇三角洲、喇叭口填充河口三角洲、分流入海串珠状河口三角洲、全流入海鸟嘴状河口三角洲、三角洲蚀退6个阶段。 从苏北古黄河三角洲发育特征可得出以下结论:1.在河流入海河口三角洲发育的漫长历史中,随河流本身来水来沙和人工作用,及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其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河流入海河口三角洲发育的阶段性,随泥沙沉积形成了不同的河口三角洲模式;3.河流入海河口沉积的不同模式,在同一条河流中可以转换模式。  相似文献   

11.
南四湖湖内浅槽工程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四湖湖内工程是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的单项工程,工程区位于山东省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挖泥船施工将对湖内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从排泥场回水污染物、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三个方面阐述了工程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南四湖,东平湖资源综合开发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四湖,东平湖是华北重要的淡水湖,湖区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有巨大开发潜力。本文分析湖区资源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开发利用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于升松 《海洋与湖沼》1996,27(2):125-131
根据1985-1987年来1989-1991年对青海湖及其水系的考查资料,研究其化学变化。结果表明,近30年来,青海湖及其入湖河流水系在萎缩过程中,水系总矿化度增加,逐渐咸化。除尕海水的Mg^2+;耳海水的K^+,SO^2-4,CO3^2-;人湖河流水的SO4^2-离子浓度减小外,青海湖、尕海及耳海本中Na^+,Cl^-,SO4^2-离子增加速率较大,Ca^2+,Mg^2+等离子增加速率较小。尕海  相似文献   

14.
生物标志化合物对东、西太湖不同湖泊类型的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生物标志化合物的角度,对东、西太湖沉积物中饱和烃组分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其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形式,主峰碳位置、L/H等指标对比,对照西太湖中的主要水生植物蓝藻和东太湖中的主要水生植物的饱和烃的组成特征,同时结合常规指标C/N的分析结果,对东、西太湖湖泊类型进行判识-西太湖为藻型湖泊,东太湖为草型湖泊。  相似文献   

15.
贡湖及其相关水域风生流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太湖风生流的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模拟贡湖及其相关水域风生流的套网格数值模式。应用该模式研究不同风情下,梅梁湖,太湖主体湖水对贡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呼伦湖的近期扩张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近20多年湖泊水量平衡分析发现,湖泊水位变化主要由湖盆内径流补给量的丰枯决定。进一步分析揭示,呼伦湖地区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本世纪以来随气温升高,随水有增加的趋势。降水增加导致入湖径流量,湖水位上升,呼伦湖本世纪以来的扩张与内蒙古东部地区其他内陆湖泊的变化一致,但这在我国乃至整个亚洲内陆干旱或半干旱区是独一无二的,为此成为这一地区气候变化的指示器。  相似文献   

17.
青海湖、岱海的湖泊碳酸盐化学沉积与气候环境变化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1986—1989年,为探讨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湖泊响应,选择了季风带边缘的青海湖和岱海开展了湖泊碳酸盐化学沉积与气候环境关系的分析研究。发现青海湖近500年来碳酸盐沉积减弱段与小冰期的冷湿气候背景一致;岱海晚更新世以来碳酸盐沉积增强段与冰期的干冷气候吻合。还从内陆湖泊的有效湿度与碳酸盐化学沉积的关系和碳酸盐含量的垂向变化规律,对两区域气候与环境的演化过程、特点和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吉兰泰盐湖区域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演化的遥感解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吉兰泰盐湖地区TM数据进行标准假彩色图像处理 ,对研究区构造、地貌、水系分布等地质特征进行解译和分析 ,探讨了吉兰泰盐湖的形成演化过程和盐湖形成的水体来源。结果表明 ,研究区贺兰山隆起带、吉兰泰沉降带、巴音乌拉山隆起带所组成的北北东向右行多字型斜列的基本构造格局 ,不仅控制着吉兰泰盐湖古湖盆的演化 ,而且控制着吉兰泰盐湖形成的水体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