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了病,要去医院请医生诊断治疗,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生病了,到哪儿去医治呢? 海洋中确实也有鱼“大夫”,隆头鱼便是其中之一。有的鱼儿生了病,就游到隆头鱼那儿去“请求”治疗:身上的组织感染了,隆头鱼会给它除掉;寄生的动物,隆头鱼把它当食物吃掉;即使鱼儿的“病”生在嘴巴里,隆头鱼也会游到  相似文献   

2.
赤点石斑鱼(俗称红斑)是一种名贵海产鱼类,可供出口创汇。它具有雌雄同体、雌性先熟的特性。一般3龄性成熟为雌性鱼,6龄才转变为雄性鱼。近几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大力发展石斑鱼网箱养殖,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由于钓捕过度,石斑鱼资源濒临衰退,天然种苗十分短缺,严重地限制了海水网箱养殖发展,而人工繁殖急需的雄性亲鱼又难以捕获。为此,厦门大学海洋系“人工促进赤点石斑鱼性转变”课题组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任务,于1992年3~6月在厦门火烧屿以海水网箱进行试验,采用2~4龄鱼,以2龄鱼为主,经过50d投喂药饵46次,实验组31/尾中有29尾挤压鱼腹能流  相似文献   

3.
海里的一种红鲷鱼,属鲷科。体侧扁,长椭圆形,背部隆起,头大,口小,背鳍前是硬棘,后是鳍条,腹部钝圆,体淡红色。红鲷鱼跟其他鱼不同,有变性的能力。通常它们过着20多条在一起的群居生活,群内必有一条雄性鲷鱼是领队,其他全是雌性的红鲷鱼,自然就形成了一夫多妻制。雄鱼一旦死亡,“妻妾”行中的一条个体最大,而长得特别健壮的一只雌鱼  相似文献   

4.
变性鱼在加勒比海和美国佛罗里达州海域里,有一种会变性的蓝条石斑鱼。这种鱼的雌雄性别每天可以变换数次。若两条鱼交配产  相似文献   

5.
杨文川  石磊  李立伟 《台湾海峡》2001,20(4):515-518
近几年,在福建厦门西海域网箱养殖的高体Shi鱼锶部大量发现自然感染的日本轭联虫(Zeuxapta japonica),鱼群自然感染率达40.32%(25/62),病鱼死亡率10%-20%,此病还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同一渔区的其它养殖鱼种未见自然感染本虫。在同安渔区的养殖石斑鱼发现自然感染另一种单殖吸虫,经鉴定为石斑拟合片虫(Pseudorhabdosynochus epinepheli),鱼群自然感染率达100%(10/10),在该养殖渔区已引起患病石斑鱼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6.
卷身求爱——鲈鱼生长在墨西哥湾海域沙地的雄性鲈鱼,遇到一个雌性鲈鱼时,就会将自己的身体扭曲卷成“S”形,并张开胸鳍。它的扭曲的形状是求爱的表现,它以这种方式诱惑雌鲈鱼,并立即喷射精子,而雌鲈鱼吐出卵子,于是,它们结成伴侣。  相似文献   

7.
“击鼓”求爱:在春天产卵期,雄性黑线鳕鼓起气泡,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像击鼓那样,以此来召雌鱼。当雌鱼被这种鼓声渐渐吸引过来时,雄鱼便会加快发声,直到这种声音成为一种嗡嗡声为止。如果有几条雄鱼同时向一条雌鱼求爱,那么,谁“击鼓”时间最长,谁会赢得雌鱼的爱情。婚前考验:地中海有一种鳗鱼,当雄鱼向雌鱼求婚时,雄鱼首先得经过照料一堆鱼卵的资格考验。一两天后,雌鱼返回原处,如果交给雄鱼的鱼卵依然存在,它就会与雄鱼交配;反之,它会扭头就走,不和雄鱼交配。  相似文献   

8.
石斑鱼属雌雄同体雌性先成熟鱼类,低龄鱼卵巢先成熟,表现为雌性,高龄鱼才性转变为雄性。本实验通过持续跟踪取样,分析了人工养殖条件下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在36月龄内的性腺发育过程,发现其性分化完成后,雌性卵巢在9月龄后开始发育。因此,采取投喂含有雄激素甲基睾酮(MT)饲料的方法,可以在石斑鱼卵巢发育之前,成功诱导8月龄的斜带石斑鱼幼鱼向雄性方向发育。结果表明,以MT 10mg/kg饲料的剂量投喂3个月能够有效诱导卵巢未发育的幼鱼往雄性方向发育;但停止投喂MT后,幼鱼精巢又开始出现退化,不会继续往雄性方向发展,而转变为雌性。以上结果表明,斜带石斑鱼性别决定和分化除了受遗传因子和内分泌调控外,还受到年龄、体型和群体、环境等因子的影响,人工投喂MT激素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影响石斑鱼幼鱼的性腺发育的方向,只有在持续剂量的MT激素诱导下,石斑鱼幼鱼才能发育为成熟的雄鱼。  相似文献   

9.
蓝镜头     
《海洋世界》2011,(9):F0002-F0002
开学啦!在加勒比海的美国佛罗里达州海域有一种蓝条石斑鱼。趁着开学季,它们也来了一次集体出动。这种鱼的雌雄性别每天可变换数次,若两条鱼交配产卵;一旦交配之后,它们又互换雌雄,再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海团水虱科种类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水虱科(Sphaeromatidae)是甲壳动物等足目中最常见的类群之一。它们的地理分布范围很广,淡水、半咸水、潮间带及1800m的深海均有分布。通常营自由生活,在木头中钻洞、泥沙里、礁石下、海藻丛中以及海绵动物的孔隙中均可生活。 团水虱科的种类雌、雄异型,幼体时雌、雄的区别不太明显,随着个体的成长,雌、雄差异越来越大。雄性个体通常大于雌性个体,而且雄性个体体表往往比雌性个体体表具有更多的突起或刚毛。雄性个体可通过精荚以及位于第2腹肢内肢的雄性附肢来识别,雌性个体可以通过孵卵片或育卵室来识别。由于团水虱科种类雌、雄两性通常异型,加之幼体、成体的形态差别特别大,因而同一种的不同性别或发育的不同时期常被误认为是两个种,甚至两个属。 目前,世界上已报道的团水虱科共93属634种,国内过去仅有零星报道,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作者在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采集的等足类标本进行整理时,分检出团水虱科12种,分隶于8属,其中5种为中国新记录,这些标本大部分来源于全国海洋综合调查(1958~1960年)和潮间带及沿岸调查。其种类名称如下(带*者为中国海域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海洋生物学家在苏格兰海域捕捞到一条神秘鱼,它看上去像是丑陋的水滴鱼,但事实上是非常罕见的拟皱唇鲨,这是迄今在苏格兰海域发现的第二条拟皱唇鲨。这条拟皱唇鲨是海洋生物学家在外赫布里底群岛巴拉岛海域海洋生物标记勘测中发现的,它体长3米,体重达到60千克,生活在海底1400米深处,它们大都生活在加拿大、巴西、葡萄牙、冰岛、新西兰、夏威夷和日本海域。拟皱唇鲨长着长而细小的眼睛,身体肥胖,游动较为缓慢,在海底寻觅鱼类、无脊椎动物,吞食腐烂尸体,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0年6~9月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 bartramii)渔业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了北太平洋柔鱼胴长和体质量组成结构、性比、初次性成熟胴长、群体成熟度指数等等基础性的渔业生物学参数,阐述了该海域柔鱼的种群结构动态及繁殖生物学的特征。结果表明:各月北太平洋柔鱼生殖群体中雌性个体数量大于雄性,且雌性个体的平均胴长及体质量均显著大于雄性;生殖群体中雌、雄个体胴长与体质量关系的差异极为显著;相同胴长组下雄性个体的性成熟率要高于雌性;北太平洋柔鱼初次性成熟胴长ML50%♀为261.83 mm;ML50%♂为255.60 mm,雄性初次性成熟胴长显著小于雌性;东部海区(170°W~178°W)生殖群体比例及个体大小明显高于西部海区传统作业渔场(150°E~160°E)。判断东西部海区柔鱼是否是同一群体,还需要连续性的调查,进一步分析其成熟度随时间的变化及利用耳石信息分析技术来确定,还可以用微卫星技术测定分析以及标志放流法来判定,结论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3.
北太平洋柔鱼生殖群体结构特征及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0年6~9月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 bartramii)渔业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了北太平洋柔鱼胴长和体质量组成结构、性比、初次性成熟胴长、群体成熟度指数等等基础性的渔业生物学参数,阐述了该海域柔鱼的种群结构动态及繁殖生物学的特征.结果表明:各月北太平洋柔鱼生殖群体中雌性个体数量大于雄性,且雌性个体的平均胴长及体质量均显著大于雄性;生殖群体中雌、雄个体胴长与体质量关系的差异极为显著;相同胴长组下雄性个体的性成熟率要高于雌性;北太平洋柔鱼初次性成熟胴长ML0%♀为261.83 mm;Ml50%♂为255.60mm,雄性初次性成熟胴长显著小于雌性;东部海区(170°W~178°W)生殖群体比例及个体大小明显高于两部海区传统作业渔场(150°E~160°E).判断东西部海区柔鱼是否是同一群体,还需要连续性的调查,进一步分析其成熟度随时间的变化及利用耳石信息分析技术来确定,还可以用微卫星技术测定分析以及标志放流法来判定,结论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4.
虎毒尚且不食子,而海洋中有些看似温顺的鱼儿却吞食它们刚刚出世的“鱼宝宝”,据说这一现象经常发生在雄鱼中。海洋中有些鱼,是由雄鱼照料幼子的,雌鱼产完卵后,它们便游开了。  相似文献   

15.
基于形态法的西北太平洋柔鱼种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北太平洋柔鱼是我国鱿钓渔业重要捕捞对象,种群结构是渔业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内容.文中根据2007年7~10月40°N~45°N,151°E~158°E海域连续采集的1 342尾柔鱼样本,测定其胴长(ML)、腕长等12项形态指标,利用正态线性转化、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方法研究雌雄个体的种群结构.结果表明,该海域雌、雄柔鱼均存在大小2个种群.均数差异显著性表明,雌性个体2个种群在MW/ML和FW/ML存在显著差异,雄性个体在MW/ML和AL_3/ML存在显著差异,但其形态差异仍属于种内差异.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的判别准确率(雌性60.3%,雄性60.1%),说明所划分的种群在部分形态比指标上差异明显.研究认为,形态学指标可初步区分西北太平洋柔鱼种群,但需结合其他生态学指标和耳石等硬组织进一步划分.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茎柔鱼体型生长变化及其与栖息环境因子的效应关系, 2017年2—4月和6—8月,在东太平洋赤道海域逐月随机采集了3 628尾茎柔鱼样本,进行体质量、胴长的月间变化分析和胴长与海表温、叶绿素a浓度的效应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雌性个体胴长分布范围为163—468mm,体质量分布范围为123—3034g;雄性个体胴长分布范围为171—475mm,体质量分布范围为145—2 681 g。不同月份之间,雌性、雄性个体的胴长和体质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雌雄性个体胴长、体质量均以2月份的最大, 6—8月份的较小。然而,每个月份雌性、雄性个体的胴长分布均为单峰值区间分布。体质量-胴长幂函数关系显示,2—4月份雌雄性个体多倾向于匀速生长、体征较差,6—8月份个体则以负异速生长为主、体征较为良好。雌性、雄性个体胴长与采样海域海表温、采样纬度呈显著的正效应关系,采样海域叶绿素a浓度对雌性胴长产生正效应影响。研究表明,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体型的月间差异性显著,体型变化与采样海域海表温、采样纬度关系密切,并且雌性体型与海域叶绿素a浓度呈正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1年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探捕期间采集的1178尾茎柔鱼样本,进行了茎柔鱼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茎柔鱼胴长范围为201—421mm,平均胴长为290mm,优势胴长为260—320mm;体重范围为200—2650g,平均体重为1000g,优势体重为600—1000g;胴长与体重关系呈幂指数关系;雌、雄性比为2.59:1;性腺成熟度以I、Ⅱ期为主;缠卵腺长和缠卵腺重随着性腺的成熟而逐步增大;雌性初次性成熟胴长为397.2mm;摄食等级以0—1级为主;与其它海域相比,该海域茎柔鱼个体差异明显,主要为小型群体。  相似文献   

18.
就目前来说,大概谁都说不清楚海洋里到底有多少鱼。因为要在茫茫的大海中对鱼群进行计数,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海洋生物学家却在进行各种尝试,试图弄清楚海洋中某些鱼类的数目。澳大利亚的生物学家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对监测海洋中某些经济鱼类的总数,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这个数学模型结合空中观测,已经用于估计澳大利亚沿海海域的南方蓝鳍金枪鱼(Southernbluefin tuna)的数量。因为这种金枪鱼具有很高的  相似文献   

19.
在浩瀚的海洋世界里,有一种三棘棘鱼,它被人们誉为神奇的鱼巢“建筑师”。这种鱼的雄鱼在向雌鱼求婚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设计、施工、建造一座坚实漂亮的“新房”,以招来雌鱼。  相似文献   

20.
黄、渤海两种鱼噪声谱的水下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鲈目鱼类是一种重要的发声鱼类,而且也是我国近海主要的海洋发声生物之一。海洋生物噪声对水下声信号传递是一种干扰源,但在许多情况下也可利用它带有某些有用的生物信息来为生产服务。如在渔业上可从生物噪声中提取某些有关渔业资源方面的信息,根据鱼类噪声的特征以寻觅鱼群、跟踪鱼群.洄游,提前预报渔情等。它对渔业上进行合理捕捞和提高生产率都具有现实意义。叫姑鱼、白姑鱼都属鲈目鱼类,是当前黄海中部以北和渤海海区赖以支持渔业生产的鱼类。本文根据海洋现场实测的鱼噪声信号进行了分析。1方法根据叫姑鱼和白姑鱼的主要活动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