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珊瑚礁地质稳定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珊瑚礁稳定性的研究现状,对影响礁体稳定性的诸多因素如礁体结构、地形地貌、波浪、潮汐、潮流、风诸如热带气旋和风暴、海流等进行总结,结果表明以上诸多因素可在不同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礁体稳定性。同时指出现阶段礁体稳定性研究所需注意的问题,其一是涉及珊瑚礁地质稳定性的礁体结构、地貌形态的研究尚少,需合理利用多波束测深仪、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探测系统、钻探及AUV、三维实时声学成像声呐技术获取礁体地形、地层及剖面形态,并借助GIS技术对滑坡等失稳地带进行圈定,其二是潟湖区、礁体边坡等区域的稳定性研究缺乏,需引入极限平衡法评估礁体边坡、泻湖等区域的稳定性,且需考虑波浪、潮汐引入的孔隙水压力、渗流力的影响。通过综述礁体稳定性研究现状及未来礁体稳定性研究的方向的展望,以期为珊瑚礁体上的工程建设及未来的珊瑚礁地质稳定性研究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2.
南海珊瑚礁地貌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近200a前Darwin于1832-1836年间环球考察热带海洋珊瑚礁后,首次建立了珊瑚礁地貌模型并论述其形成机制,该模型总体形态呈全部或部分被上截了顶部的锥形,本文简称为"上截锥型"。此后历经几代学者的研究,都继承了他的珊瑚礁地貌模型。对南海珊瑚礁地貌模型的研究,近年有研究描绘为另外一种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礁外坡为内凹形,礁体形态呈蘑菇状,本文称为"蘑菇型"。本文根据许多南海珊瑚礁地形实测资料和地貌学研究文献,确认南海珊瑚礁地貌模型应为上截锥型,"蘑菇型"珊瑚礁地貌模型并不符合珊瑚礁形成演化规律,在自然界内不存在。  相似文献   

3.
珊瑚礁是一种生物礁,它也是一种可溶性岩类。从岩溶学角度讲,珊瑚礁岩溶是咸淡水作用于造礁珊瑚建造的礁体(岩)的组合反映。 多年来,笔者从事我国珊瑚礁的研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岩溶问题,已有的某些初少认识(如关于海南岛岸礁岩溶分带等)已为我院地质研究所岩溶研究组(1979)所援引,现仅就个人管见所及谈谈我国珊瑚礁的岩溶特征。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常有一种习惯,对某一种东西或物体的称谓,其实名不符体。即使后来知道错了,也就那么下去了。珊瑚礁实际上也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命名。不肖说人们最早在珊瑚礁最易看到的是最显眼的五彩缤纷的珊瑚,因此人们就把有珊瑚生长的礁就叫作珊瑚礁,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必竟珊瑚是一类重要的造礁生物。但随着科学的发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人们不仅发现了礁上还生活着其他容易分辩出的造礁生物,还发现了一些微小的不起眼的造礁生物。以上是生物学家观察礁的表面所得出的结论,礁并  相似文献   

5.
生物礁是在各个不同的地史时期由各种生物遗体所形成的礁体的通称,其中,也包括人们熟悉的珊瑚礁。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形势  相似文献   

6.
大亚湾珊瑚礁痕量金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大亚湾珊瑚礁痕量金属铜、铅、镉的含量 ,并讨论了相关的影响因素。测定结果发现 :A组、B组珊瑚礁礁体中铜、铅、镉的含量从里到外有递增的趋势 ,这与近年来大亚湾水体中铜、铅、镉含量的变化是一致的。而 A组珊瑚礁变化明显 ;B组珊瑚礁礁体中铜、铅、镉含量呈现较复杂的变化。分析认为 ,这是因珊瑚礁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所致 :(1)海水组成对珊瑚礁化学成分的影响 ;(2 )海洋生物种类、数量及其矿物组成是制约元素分布的主要因素 ;(3)陆源碎屑组分对大亚湾珊瑚礁的化学组成有一定的影响。各因素在不同情况下所起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7.
全球珊瑚礁监测与管理保护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全球珊瑚礁监测成果与管理保护新战略。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珊瑚礁受到普遍关注,催生了以全球珊瑚礁监测网络、全球珊瑚礁考查和全球珊瑚礁数据库为主的全球珊瑚礁监测体系,并从1998年起每2年出版世界珊瑚礁现状报告。到2004年为止,全球珊瑚礁已损失20%,另外的50%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全球变化影响可能超过人类活动影响,但未来情况有很大不确定性。全球珊瑚礁图集提供了最新面积资料。珊瑚礁管理保护必须采取维持礁系统的弹性、避免衰退相转移和维持礁生物关键功能组、扩大完全保护区面积等新战略。中国是世界珊瑚礁大国,应该为世界珊瑚礁保护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健康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造礁、护礁、固礁、防浪护岸、防止国土流失的功能。同时, 珊瑚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极高, 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我国南海拥有200多个珊瑚岛、礁与沙洲, 是世界海洋珊瑚礁最丰富的区域之一。近年来,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围填海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珊瑚礁生态系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或破坏, 危及海洋生态与岛礁安全,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修复至关重要。本文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现状、修复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系统的珊瑚礁多维生态系统修复模式并付诸实践, 以期提供更有效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修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QuickBird影像上珊瑚礁发育状况监测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范围内珊瑚礁的大面积退化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利用高分辨多光谱QuickBird影像,基于珊瑚礁几何参数与发育指数对南沙典型岛礁发育进行遥感监测,在珊瑚礁体迎风面水域由破波形成的纹理特征表明了海面粗糙度与水下礁坪的发育特性。结果表明,南沙岛礁受地质与气候的影响发育程度不一,半月礁发育较好,发育指数为0.38,仙娥礁发育指数为0.27。建立几何参数等指标能够监测南沙珊瑚礁的发育状况,可对珊瑚礁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沿海全新世海面变化研究的讨论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薛春汀 《海洋学报》2002,24(4):58-67
距今6 000a的高海面及其后海面波动论点的主要依据是对渤海西岸贝壳堤、华南海岸海滩岩和珊瑚礁、天津市宁河县俵口牡蛎礁剖面和江苏北部建湖县庆丰剖面的研究,然而这些资料无法证明高海面和海面波动,因为珊瑚礁、牡蛎礁、贝壳堤、海滩岩和潮滩沉积物都不能提供古海平面的精确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