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CFD商业软件PHOENICS3.6.1对奥里油在恒定流情况下在海面和海下的稳态扩散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扩散的浓度场分布规律的分析,并与经验数据对比,表明奥里油在海下的扩散与其它类型油的扩散有所不同,在扩散的初期油的浓度与水深呈正比例关系衰减,在后期浓度则随水深呈指数型衰减.并应用信息熵理论对污染带的浓度分布进行预测,结果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吻合良好,表明用信息熵预测奥里油海上溢油扩散的浓度分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滨海沙滩石油污染物吸附与释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胶州湾海域石油污染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滨海沙质滩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小型波浪槽模拟试验装置,测定沙土对可溶性油吸附和释放的动力学曲线,并系统分析波浪高度、潮汐作用和海水循环对可溶性油的吸附和释放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沙土对可溶性油的吸附符合对数型的动力学曲线,其吸附平衡时间约为10 h;沙土释放的可溶性油浓度随时间具有一定的波动性.此外,在高波作用下,沙土对可溶性油的吸附速率、吸附量和释放速率、释放量都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沿海地区溢油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我所做的溢油回收系统和回收方法的研究成果。作者认为沿海地区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应该各种溢油污染防治方法,各种溢油回收设备联合使用,以收到最佳的溢油防治效果。本文对围油栏-亲油圆盘收油机-重力式油水分离器、围油栏-履带式吸油枕-轧辊式挤压机-重力式油水分离器等三个系统进行了总结;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吸油材料、溢油分散剂在沿海地区适用性进行了评价。本文还介绍了处于实验阶段的凝油剂一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原油和两种船用燃油进行340 d的室外模拟风化模拟实验,运用GC-FID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对海水中风化的漂浮油和沉底油的特性进行分析,为沉底油溯源提供相关依据,以此完善海上溢油事故的监管工作。结果表明:4种实验油品的漂浮油和沉底油荧光光谱差别不大,因此可以用荧光光谱法初步测定沉底油的风化时间;沉底油受蒸发、光解等影响弱于漂浮油,其GC可保持低碳组分峰形,并且由于生物降解,沉底油的气相谱图中均出现不可分辨的复杂混合物(UCM)的特征图谱,可以作为判断是否沉底的判据;两种方法相结合,可以建立一种确定溢油时间、风化经历及方法,以便对溢油进行更准确的溯源。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仓储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油气二次运移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仓储层中油的运移动力和运移阻力分析,计算仓储层油运移的临界油柱高度,来研究仓储层运移或聚集油的砂体厚度,判断仓储层内油的运聚状态,结果表明:(1) 当仓储层的砂体厚度大于临界油柱高度时,仓储层可以起到输导油的作用,当仓储层的砂体厚度小于临界油柱高度时,仓储层不能运移油,起聚集油的作用;(2) 临界油柱高度的值不是绝对的,它受孔隙度、埋深等因素的影响,三者之间有相互补偿的关系,临界油柱高度与孔隙度呈负相关关系,与埋深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对临界油柱高度的计算,研究一定埋深下仓储层砂体的厚度和物性的变化,可以判断仓储层内油的运聚状态,确定仓储层起输导油气还是聚集油气的作用,这对于寻找他源次生隐蔽型油气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海洋石油开发过程中面临着复杂多样的储层环境,对油套管的强度、密封性等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合理选择适合的油套管对油气钻采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渤海、东海、南海东部、南海西部海域进行了基础数据的收集,主要包括油田分布情况、油气藏特点;并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明确了海况参数与油套管技术参数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储层地质特点和差异建立了适用于各海域的海上油田油套管推荐体系;采用Django+MySQL为开发工具进行开发,形成一套基于Web前端的海上油田油套管数据库管理系统;最后通过渤海海域埕北油田M1井应用案例测试,获得合适的油套管推荐方案,验证了该海上油田油套管数据库的实用性。海上油田油套管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够高效、科学的管理油套管的应用信息,有利于未来海上油田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围油栏是水面溢油处理的主要设备之一。文中所研究的自充气围油栏是在传统充气式围油栏的基础上,通过改善其结构来实现围油栏自充气,同时通过气阀的改造和工作系统的改进,使围油栏的作业速度和自动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为溢油的控制和后序处理赢取了宝贵的时间,并有效降低了水面作业的工作量。与传统围油栏相比具有存储空间小、布放速度快、劳动强度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断层面形态对中浅层石油运移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认识中浅层油气成藏特征,在东营凹陷中浅层油气成藏地质研究基础上,利用二维模型模拟了不同断面形态的情况下,断层对中浅层石油运移和聚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幕式(非稳态)充注条件下,断层面的形态对中浅层石油的运移路径和方式构成重要的影响,S形断层面最有利于断层上、下盘砂层油的充注,这时油在砂层中的运移速率较大,而凹形断层面则有利于断层下盘砂层油的充注,凸形断层面有利于断层上盘砂层油的充注;(2)越陡、弯度越少的断层面越有利于油的运移,即通常所认为的凸形断层面对油气运移起到发散作用,凹形断面起到油气运移汇集作用从模型试验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纤维是一种良好的吸油材料。它具有吸油率高和吸油速度快的优点。将它装入油膜采集器,可以吸收漂浮于水面上的同面积的油膜。聚丙烯纤维在吸油的同时,也能吸收一部分水,用3A型的分子筛将水吸出,即可得到吸收的油重。用该方法可以较准确地测定漂浮于水面上的油膜重量和厚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南鄱阳坳陷所发现原油的储层孔渗特征、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源—储"接触关系、原油物理性质及原油显示特征进行分析,初步证明了所发现原油为致密油,确认了南鄱阳坳陷致密油的存在。结合南鄱阳坳陷致密油成藏地质要素、油源对比及流体包裹体成藏年代学研究,揭示了南鄱阳坳陷致密油的主要烃源岩为乐平组老山段含煤泥页岩,致密油为喜马拉雅早期成藏,总结了官山段致密油的成藏过程。在南鄱阳坳陷油气显示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总结出沉积相、烃源岩及断层为南鄱阳坳陷致密油的成藏主控因素。结合南鄱阳坳陷致密油的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分析,总结了官山段致密油的富集规律,阐述了南鄱阳坳陷具备广阔的致密油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