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口服免疫型药物对养殖中国对虾病害防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8,自引:7,他引:88  
于1992年8-9月在山东乳山县海阳所镇虾场,使用复合口服免疫药物防治中国对虾病害,在现场观察对虾的发病情况,生长及增重速度;在实验室测定对虾血淋巴中的抗菌、溶菌活力和酚氧化酶活力。研究,对虾服用“口服免疫型”药具有明显的抗病防病能力及促生长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盐度、pH突变对2种养殖对虾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研究了盐度、p H突变对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盐度、p H突变对 2种养殖对虾抗菌活力、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是显著的 (P<0 .0 5)。而盐度突变对溶菌活力的影响显著 (P<0 .0 5) ,对低 p H突变影响明显 (P<0 .0 5) ,对高 p H突变影响不明显。随着盐度突变值和向低 p H、高 p H突变梯度的增加 ,2种养殖对虾的抗菌活力逐渐减小 ,酚氧化酶活力逐渐增大 ,而溶菌活力则随着盐度突变值和向低 p H突变梯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在同一实验梯度中 ,中国对虾的抗菌活力和溶菌活力要比南美白对虾的低 ,而其酚氧化酶活力则比南美白对虾的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虾幼体发育阶段维生素A营养需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6年5月11日-6月13日中国在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麦岛实验基地采集中国对虾幼体,在其配合饵料中添加维生素A,对其发育阶段维生素A的营养需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合饵料中维生素A的含量为40.16-6.15μg/g时,对中国对虾幼体的变态,成活和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凡纳滨对虾室内养殖池底部分别铺设微孔管和安装气石,在供氧功率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微孔管增氧与气石增氧对凡纳滨对虾室内养殖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养殖中后期微孔管增氧组的水温低于气石增氧组;从养殖60 d左右到养殖结束微孔管增氧效果明显优于气石增氧;亚硝酸氮、氨氮、非离子氨氮、无机磷与COD含量在2种增氧条件下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凡纳滨对虾体重变化、最终产量与成活率在2种增氧条件下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凡纳滨对虾血清溶菌酶活力、过氧化物酶相对活力、抗菌酶活力在微孔管增氧条件下较高并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则在气石增氧条件下较高且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酚氧化酶活力在2种增氧条件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复合免疫药物对中国对虾血淋巴抗菌溶菌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对虾口服复合免疫药物“虾康素”后,于第1,3,5.7天分别测定了中国对虾血清中抗菌活力、溶菌活力和酸性磷酸酶(ACP)活力。结果表明,血清中抗菌、溶菌活力和ACP活力在第1,3,5,7天时均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并且均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虾血淋巴抗菌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溶藻胶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 parahaem olyticus)、哈维氏弧菌(V.harveyi)、嗜水气单胞菌(Aerom onashydrophila)对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血浆样品、血细胞溶解物(HLS)样品的抗菌活力进行了测定。表明中国对虾血浆样品对四种细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力。其中,三种弧菌活细胞数在孵育1h 时呈现最低;嗜水气单胞菌活细胞数在孵育4h 时最少。在三种弧菌中,血浆样品对哈维氏弧菌表现出的抗菌活力最强,而对副溶血弧菌表现出的抗菌活力最弱。血细胞溶解物样品对三种弧菌几乎没有表现出抗菌活力;嗜水气单胞菌在与血细胞溶解物样品孵育2h 时,其活细胞数呈现最低,说明血细胞溶解物样品对该菌表现出了一定的抗菌活力。由此显示,抗菌活力在中国对虾血浆样品中表现得较强,而在血细胞溶解物样品中表现得较弱,血淋巴抗菌因子可以在短时间内对细菌表现出其最强的活力,但对不同种细菌其抗菌作用强弱不同。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虾血清中酚氧化酶活力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995年7-9月,以养殖中国对虾为材料,实验室用弧菌菌悬液注射感染对虾,血甭中测得一定量的酚氧化酶(PO)。正常状态下对虾血清中PO活力变化不大,而濒死对虾血清中PO活力变化较大。较低浓度的菌悬液能有效地提高PO活力,促使有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这在实践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虾配合饵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于1991年7月21日-8月19日在河北省唐海县西林养殖场以养成期中国对虾为材料,在其配合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进行中国对虾对维生素C需要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当中国对虾体长为5.5-7.5cm时,若以本项研究采用的配合饵料的基本成分和配比为基础,配饵中维生素C的最佳变化添加量为0.018%-0.030%。研究发现,变动的维生素C适宜添加量对于中国对虾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增强抗病力和抗低氧能力以及提高存  相似文献   

9.
副溶血弧菌胞外产物对中国对虾的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1990年6-9月,从青岛上马镇对虾养殖场患败血病的中国对虾血淋巴内分离到副溶血弧菌25-C菌株,利用平板玻璃纸覆盖技术,获得25-C菌株的胞外产物(ECP),进行成分分析和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副溶血弧菌25-C菌株的胞外产物具有多种酶活性和溶血活性,是病原菌感染中国对虾的主要因素,单独注射感染即可导致中国对虾的严重发病至死亡,EPC蛋白可以破坏中国对虾血清的体外杀菌活力,提高25-C菌株对中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生物絮团对养殖环境的清洁作用及对虾生理指标的影响。生物絮团实验梯度设置为0、5、10 ml/L,在实验开始后将凡纳滨对虾随机放入氨氮浓度(2.5±0.3)mg/L的实验水槽中,以不添加生物絮团组为对照组,分别于0,6,12,24,48h时取对虾血淋巴,鳃丝、肝胰脏样品并进行免疫和解毒代谢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生物絮团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氨氮,来提高虾体免疫活性和解毒代谢能力。各处理组水中氨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24h之后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各处理组虾体血液、肝胰脏、鳃丝中精氨酸酶活力、谷氨酰胺合成酶活力随着生物絮团将水体中氨氮的清除逐渐降低,在24h,凡纳滨对虾鳃丝、血淋巴、肝胰脏中谷氨酰胺合成酶在生物絮团处理组之间以及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并且其活性下降程度与生物絮团浓度成正比。各处理组对虾血细胞数量,吞噬率,溶菌,抗菌活力在施加生物絮团后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48h降低在一个较低水平。由此可见,生物絮团对养殖水体中氨氦有明显的清洁作用,并对凡纳滨对虾免疫指标和解毒代谢指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有机污染提高对虾对病原菌易感性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5年5~11月,以人工合成饵料作为有机污染源,取体长8、10和12cm以上中国对虾,在0.9m3水族箱中,分批进行有机污染提高对虾对病原体易感性试验.对虾在上述环境中培育2~3周后,测定其对付溶血性孤菌易感性及体内与抗病有关一些酶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虾对病原菌易感性提高1~3倍;体内SOD、PO及溶菌酶活性分别下降约22%、50%和28%~86%.血细胞数量减少50%左右.这与人工合成饵料在水环境中经分解后,产生一些对对虾有害物质,其中以氨氮产生和DO减少尤为显着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有机污染对中国对虾体内外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4,自引:2,他引:84  
于1994-1995年分二批人工配合饵料作为有机污染源,进行有机污染对中国对虾体内外环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经10d,试验池水中的DO含量明显降低,而CODNH3-N,NO2-N等迅速增加,分别是对照的2.5,2.1,11.3倍,H2S含量轻28d后为对照组2.1倍,同时,试验组各菌群的密度也分别比对照组增加2-3个数量级,2.试验且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酚氧化酶及溶菌酶的活性比对照组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3.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在生物机体免疫,特别在无脊椎动物免疫中的作用近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其催化产生的一氧化氯(NO)除具有已知的神经传导、松弛平滑肌等功能外,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等作用。作者通过硝基四氯唑蓝(NBT)法和血细胞形态观察等方法,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血细胞中存在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进行了初步鉴定。在此基础上,通过亚硝酸盐法和L-瓜氨酸法对比,研究了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后中国明对虾血细胞中一氧化氯合成酶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中国明对虾在感染WSSV后,iNOS活性在12h内有上升趋势,实验36h后酶活性显著下降,至60h后酶活性降至对照组的一半左右。同时,被脂多糖(LPS)诱导的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与对照相比也有显著下降。与此对应的是,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法检测病毒的结果显示:实验36h后在对虾体内能够检测到白斑综合症病毒。对照组中国明对虾血细胞的iNOS在实验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这说明WSSV在感染中国明对虾初期可以诱导血细胞产生iNOS,但随着WSSV在中国明对虾体内的大量增殖及其对血细胞的破坏,使得iNOS活性显著降低,对虾也趋于死亡。因此,iNOS能够作为反映对虾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健康状况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氨氮对菲律宾蛤仔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氨氮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急性毒性实验,发现氨氮质量浓度对数与死亡概率单位之间的相关性方程为y=1.827 1x 0.651 9,R2=0.971 9,据此方程计算出,氨氮对菲律宾蛤仔的24 h半致死浓度为239.88 mg/L,24 h内引起5%个体死亡的氨氮质量浓度为13.49 mg/L。通过氨氮对菲律宾蛤仔血细胞数量和血淋巴溶菌活力的影响实验,发现在各取样时间下,菲律宾蛤仔血细胞数量随着氨氮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差异显著(F﹥F0.05);随着时间的延长,各个处理组中菲律宾蛤仔的血细胞数量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在受到氨氮胁迫后6 h时达到最低值,之后有所升高,但第12小时与第24小时菲律宾蛤仔血细胞数量无显著差异(F﹤F0.05)。氨氮对菲律宾蛤仔血淋巴溶菌活力影响显著(F﹥F0.05),各取样时间下,随着氨氮质量浓度的升高,其血淋巴溶菌活力逐渐降低;第6小时,各氨氮质量浓度下的溶菌活力均达到最低值,同一氨氮浓度下第6,12,24小时时的溶菌活力无显著差异(F﹤F0.05)。  相似文献   

15.
四种弧菌对中国对虾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95年8月-1996年4月,采用注射感染、浸浴感染、创伤感染和投喂感染比较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鳗弧菌、弗尼斯弧菌及其胞外产物对中国对虾的致病性,测定它们的半致死浓度,观察弧菌感染引起的病理组织变化。结果表明,注射感染中,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鳗弧菌和弗尼斯弧菌24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D50)分别是1.2×10^6,6.5×10^7,4.0×10^8,6.8×10^9(CFU/ml);48小时  相似文献   

16.
利用盐田卤水池塘养殖卤虫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8年和1989年,作者在山东省盐场利用盐田卤水池进行了卤虫池塘养殖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微藻培养试验、卤虫群体生长能力试验和间捕法养殖卤虫试验。通过试验在6个投饵池塘获得的鲜活卤虫产量为423.5—551.0公斤/亩(平均491.6公斤/亩),在4个不投饵池塘获得的产量为240.5—299.5公斤/亩(平均272.3公斤/亩)。本文报告了以上三个试验的内容和结果,并对卤虫养殖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亲虾越冬系统的外蓄水池、预热池水、虾池水、亲虾用饵料、虾体及其病患作细菌分析,发现从外蓄水至虾体这五个环节存有细菌等微生物富集过程。稳定的环境、过多的营养、残饵、污物、病虾等是亲虾池细菌富集的要因;不健康亲虾富集并扩散病原微生物。对虾病病因、种类、亲虾成活率等的分析,发现至少31%的疾病与细菌等微生物有关。亲虾成活率与环境微生物一些参数,如几丁质降解菌含量、C/H%和V/H%间有很好的负相关。结果表明,监测亲虾越冬期各类细菌消涨势态,防治病害等是提高亲虾质量数量乃至育苗成功不可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于1992年4-10月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前湾育苗场和胶南市红石崖镇邵家村养殖场,采用载玻片挂片和对中国对虾现场取样的方法,研究中国对虾育苗池和养成池载玻片挂 表面和对体表微型污着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于1995年7月在青岛晨阳对虾养殖场采集患当性流行病的中国对虾样品,提纯HHNBV并研制了一组地高辛标记的HHNBV核酸探针。采用核酸斑点杂交方法了此组核酸探针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表明,此组探针检测HHNBVDNA的灵敏度为62.5pg,对469ng病虾胃中的病毒可以检出;此组探针与3.75μg健康对虾组织和2ng健康对虾DNA均无交叉反应,1997年,应用此组特异性核酸探针检测了发病虾池对虾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