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为探究不同材质人工鱼礁的附着效果,本研究选用玄武岩纤维(BF)、普通硅酸盐水泥(PC)、40%贝壳粉硅酸盐水泥(PF)和80%贝壳粉硅酸盐水泥(PE)4种礁体材料进行了海上挂板试验。挂板117 d后,在礁体上共鉴定出附着生物35种,其中内刺盘管虫(Hydroides ezoensis)为绝对优势种。在附着的生物种类方面PFPEPCBF(分别为27、26、15和11种);在附着的总生物量方面PEPFPCBF。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表现为PEPFPCBF;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表现为PFPEPCBF;Pielou均匀度指数(J)表现为PFPCPEBF。添加贝壳粉的硅酸盐水泥挂板生物附着效果较好,优于普通硅酸盐水泥,适宜作为芙蓉岛海域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的礁体材料;而表面光滑的玄武岩纤维挂板生物附着效果较差,礁体表面制作工艺有待进一步研发。本研究中盘管虫属(Hydroides)与生物数量、附着厚度以及附着生物的物种数、多样性指数、总生物量都呈显著正相关(P0.05),盘管虫属生物的率先附着增加了鱼礁表面的空间异质性,这对于其他物种附着和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发挥了积极的生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莱州湾海域附着生物多样性的分析和人工鱼礁适宜材料的筛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依据干银法和蛋白银染色法研究了山东沿海养殖鱼类的 4种寄生车轮虫属纤毛虫 :直钩车轮虫、杜氏车轮虫、日本车轮虫及小袖车轮虫 ,其中直钩车轮虫为我国的新记录。作者对采自不同宿主的直钩车轮虫种群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比较描述 ,对所涉车轮虫的形态学、宿主、分布、流行情况及危害程度等做了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3.
依据干银法和蛋白银染色法研究了山东沿海养殖鱼类的4种寄生车轮虫属纤毛虫: 直钩车轮虫、杜氏车轮虫、日本车轮虫及小袖车轮虫, 其中直钩车轮虫为我国的新记录.作者对采自不同宿主的直钩车轮虫种群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比较描述, 对所涉车轮虫的形态学、宿主、分布、流行情况及危害程度等做了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4.
鲈鱼的鳃寄生车轮虫病及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鲈鱼的鳃寄生车轮虫病及病理组织的扫描电镜观察。病原鉴定为 :直钩车轮虫、杜氏车轮虫、日本车轮虫、劳牧小车轮虫及简单两分虫 5种车轮虫科纤毛虫 ,其中数量上占优势的为直钩车轮虫。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鳃寄生车轮虫可对宿主的上皮组织产生明显的机械性损伤并造成鳃丝粘液分泌增多及炎症反应。文中就海水养殖鱼类及野生鱼类由车轮虫寄生造成的危害及防治途径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虫黄藻、细菌和造礁石珊瑚有着密切的共生关系, 但虫黄藻藻际细菌群落尚未得到广泛研究。本研究对5个属的6株虫黄藻进行了离体培养, 其中2株为悬浮型虫黄藻(E型), 4株为贴壁型虫黄藻(A—D型)。通过采集藻株培养物3种粒径的样本开展细菌群落分析, 分别为0.2~3μm(自由生活)、>3μm(附着于藻体或颗粒物)与Settling(沉底贴壁藻体上)。结果发现, 2种生活方式的藻株藻际细菌群落具有显著差别, 贴壁型藻株细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悬浮型藻株。发现7个属的细菌广泛存在于所有的藻株中, 它们代表了A—E型虫黄藻藻际细菌的核心类群。对3种粒径样本的核心细菌群落比较发现, 自由生和颗粒附着生的核心细菌群落十分相似, 但均与沉底贴壁样本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
海产贝类车轮虫病及控制途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山东沿海海产双壳贝类鳃丝上寄生的三种车轮虫:扇贝车轮虫、竹蛏车轮虫及蛤蜊车轮虫。同时对所涉种类的寄主专一性、感染途径、淡水杀灭效果及其危害性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依据干银法和蛋白银法染色法研究了黄渤海沿岸经济鱼类寄生的车轮虫科内 3属 4种纤毛虫 :球核拟车轮虫、斜拟车轮虫、劳牧小车轮虫及简单两分虫。其中球核拟车轮虫和斜拟车轮虫为我国的新记录。文中对所涉车轮虫的形态学、宿主、分布、流行情况等做了报道。  相似文献   

8.
依据干银法和蛋白银法染色法研究了黄渤海沿岸经济鱼类寄生的车轮虫科内3属4种纤毛虫: 球核拟车轮虫、斜拟车轮虫、劳牧小车轮虫及简单两分虫.其中球核拟车轮虫和斜拟车轮虫为我国的新记录.文中对所涉车轮虫的形态学、宿主、分布、流行情况等做了报道.  相似文献   

9.
吴宝铃  陈木 《海洋与湖沼》1981,12(4):354-357
龙介虫科(Serpulidae)具钙质栖管,常附着在牡蛎的贝壳上,俗称龙介或石灰虫。除少数种外,均营固着生活。海港设施、船舰、浮标和经济贝类是它们的附着基,是附着生物的主要种类之一。最近我们对中国近海龙介虫科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在南海采集到的大量标本中,发现了盘管虫属Hydroides的两个新种,现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西沙群岛龙介虫科两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介虫科Serpulidae的盘管虫Hydroides栖于石灰质管内,又名石灰虫,营附着生活,是有害附着生物之一。它们大量附着在船底,影响航行速度;附着在软体动物的重要养殖种类(珍珠贝、鲍、牡蛎等)的贝売上面,影响贝类生长,危害贝类养殖事业。因此,进行龙介虫科分类,生态的研究,可为有害生物的防除工作提供基本资料。 1956年和1975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我国西沙群岛考察时,在永兴岛和珊瑚岛采到龙介虫科,盘管虫属两个新种,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车轮虫是一类主要寄生于贝类和鱼类体表的缘毛类纤毛虫原生动物。本文对分别寄生于海洋贝类--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半咸水鱼类--鲻鱼Mugil cephalus和双色鳗鲡Anguilla bicolor bicolor,以及淡水鱼类--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鳃表和体表的虾夷扇贝车轮虫Trichodina pectenis,亚卓车轮虫T.jadranica,急尖车轮虫T.acuta和喙状车轮虫T.rostrata,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学研究。本文第一次报道了虾夷扇贝车轮虫的活体和蛋白银染色后特征,该虫体也是国内新记录种。其它三个车轮虫物种感染的鱼类,均属新纪录宿主。同时,也报道了这四种车轮虫对宿主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  相似文献   

12.
王云龙  蒋玫  袁骐 《海洋学报》2005,27(1):107-113
分析了北太平洋鱿鱼渔场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分布特点及其与环境、中心渔场的关系.初步鉴定出36属129种,种类组成以暖水性种类居多(占58.9%),虽然冷水性占种类比例较少(占10.9%),但在细胞数量上占明显优势(占总量的68.05%),出现热带、亚热带与亚寒带区系共存的局面;其平面分布不均,平均总量为54.60×103个/m3;冷暖水系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均有显著的影响;中心渔场的形成与浮游植物高值区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14.
2000年夏季,对在胶南、蓬莱、烟台三个养殖区采集到的发生大面积死亡前后的栉孔扇贝进行组织学研究,发现鳃丝和外套腔内寄生有大量的车轮虫,并伴随有大量的黏液产生。车轮虫和黏液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18%和12%。本对此类车轮虫进行形态学、病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并指出了其对栉孔扇贝的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荣冠  江锦祥 《台湾海峡》1994,13(3):290-296
本文研究了福建长乐国际机场附近漳港沙滩潮间带的生态。结果表明,该区生物60种。其中,多毛类动物19种,软体动物24种,甲壳动物11种,棘皮动物2种,其他动物4种;种类性质以热带,亚热带种占优势。平均生物量4.34g/m^2,平均栖息密度15个/m^2。数量以中潮区较大。群落结构不大稳定,初步认为与沙滩特殊生境有关。  相似文献   

16.
New data about the structure of the anomalous magnetic fiel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Kuril-Kamchatka island arc were obtained during cruise 37 of R/V Akademik Lavrent’ev in 2005. In order to study the deep geological and tectonic structure of this seismically hazardous area, calculations of the depths of the sources of magnetic anomalies with the use of the method of space-frequency analysis of the field were carried out. Transformations of the magnetic field were executed and a part of the samples dredged were petromagnetically examined. An analysis of the data obtained suggests the mainly block-wise structure of the research area. The fracture zones that border the blocks were recognized; the width of the tectonic blocks varies from 10 to 100 km. The most typical extension of the blocks is 25–30 km.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region, an extensive V-shaped zone of a negative anomalous field is distinguished together with conjugated intensive positive magnetic anomalies that represent the boundaries of a tentative zone of extension. At the flanks of this zone and on its central rise, areas of manifestations of volcanic activity are outlined.  相似文献   

17.
舟山岩相潮间带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舟山海区岩岸潮间带中26个测站的春季动物群落结构。根据26个站的位置分为近岸区、近外海区和外海区3个区域。各站均以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群落主要组成成分,群落种类组成数从近岸到外海呈增长趋势,且优势种亦从低盐种类向高盐种类演替。近岸区群落主要优势种为短滨螺Littorina brevicula、粗糙滨螺L.scabra、僧帽牡蛎Ostrea cucullata、白脊藤壶Balanus albicostatus等;近外海区为短滨螺、粒结节滨螺Nodilittorinaexigua、僧帽牡蛎、鳞笠藤壶Tetraclita squamosa squamosa、白脊藤壶等;外海区为粒结节滨螺,疣荔枝螺Purpura clavigera、条纹隔贻贝Septifer virgatus、日本笠藤壶T.japonica及藻类等。但群落个体密度和生物量从近岸到外海呈减少趋势。从近岸到外海,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J均增加,而McNaughton优势度D减少。群落结构从近岸到外海渐趋复杂。但整体上,舟山海区岩岸春季动物群落结构是比较简单的(绝大多数断面H值小于2.50,J值小于0.5。而D值大于0.6)。近外海区的群落结构比较相似于外海区的群落。根据平均聚类分析,这26个群落可以分为三个生态类型,即隐蔽性岩岸群落,半隐蔽性岩岸群落及开敞性岩岸群落。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5年4月(春季)和6月(夏季)象山港主要岛屿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生态调查数据,采用优势度、生物多样性指数、次级生产力、聚类、多维尺度排序及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等方法,分析了主要岛屿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特征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1)春、夏季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52种,其中底栖动物与底栖藻类各有45和7种,春、夏季共有物种数为34种,短滨螺、中间拟滨螺、齿纹蜒螺、青蚶等11种为春、夏季共有优势种;(2)夏季平均丰度(2074.85g/m~2)高于春季(1505.01g/m~2),春季平均生物量和次级生产力(2373.75ind./m~2,16.31g/(m~2·a))高于夏季(2210.17ind./m~2,12.17g/(m~2·a));(3)春季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sevenness均匀度指数(2.742,1.679)高于夏季(2.580, 1.623),夏季Margalef丰富度指数(0.716)高于春季(0.667);(4)熊本牡蛎、黑荞麦蛤、日本菊花螺等是引起春、夏季港口区(外干门岛、野龙山岛、大列山岛和小列山岛)和港中区(缸山岛、双德山岛、悬山岛、白石山岛和中央山岛)岛屿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贡献种;春、夏季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所引起的中度扰动,且港口区岛屿所受的扰动程度高于港中区。本研究可为象山港潮间带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及港中区白石山人工渔礁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