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海岛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对于规范海岛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引导海岛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系统总体设计、功能设计和开发实现等几个方面设计完成了基于Visual C++开发环境、ArcGIS Engine平台和postgreSQL数据库的海岛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并且对唐山市打网岗岛的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进行了实例应用。该系统在实现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块的基础上,集功能定位、开发适宜性评价、健康评价、承载力评估等多种评价模型为一体,为海岛规划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构建无居民海岛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承载力评价计算模型。评价指标体系从环境纳污能力、资源供给能力和人类支持能力3个方面进行构建,并考虑不同区域海岛的社会差异构建指标数据的调整模型,为无居民海岛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确定提供具可操作性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海岛承载力的研究,对于人类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证海岛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文章总结了承载力概念的发展,阐述了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入,极大地丰富了承载力的内涵。一方面人们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用于原先对资源或环境因素的承载力研究,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以区域为对象的可持续承载力研究;其次综述了国内外海岛承载力主要研究方向的进展,国内外学者对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和海岛生态承载力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最后,通过对比国内外研究得到启示,对我国海岛承载力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思考。要在加强海岛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查清海岛生态环境现状,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深入海岛承载力研究。  相似文献   

4.
作为典型的生态休闲旅游形式,海岛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由于对其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与认识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旅游资源过度开发,旅游环境破坏等不良现象。文章从概念与内涵、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对我国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结合海岛旅游环境管理的需求及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情况指出我国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关切点:丰富基础理论、改进评价方法、强调评价的规范化、合理把握时空尺度、建立预警系统、紧密联系管理实际和提高公众参与度。以期为指导我国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促进海岛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实施后,海岛保护规划编制取得显著进展,海岛保护规划进入实施评价阶段。文章以海岛保护规划实施结果为评价对象,从规划目标实现情况出发,提出海岛保护规划实施后评价指标体系,给出海岛保护规划实施后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6.
随着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海岛在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生态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海岛开发、利用的规模越来越大,其生态保护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兼顾海岛资源环境特点,研究形成海岛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应用熵权法、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模型评价了典型海岛地区——普陀区与定海区2009-2015年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普陀和定海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呈稳步提升趋势,各个时期的环境保护政策和节能减排相关措施在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等方面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最后,在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岛综合管理框架内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遥感技术应用于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海岛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部分海岛生态破坏严重,亟须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的指导和管理.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的基础性工作是摸清海岛的基本现状.遥感技术具有大面积、同步和时空分辨率高等优势,是资源环境调查的主要技术手段.分析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所需的数据资料,应用海岛高分辨率遥感信息提取实例,展示遥感技术在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总结得出遥感是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的重要支撑技术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个系统层,精选景观多样性和可利用土地面积比重等14项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和综合评价影响指数,探索建立旅游型无居民海岛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以海南省蜈支洲岛为例,评价其环境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环境条件是影响蜈支洲岛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目前蜈支洲岛仍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大;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以及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和措施是提升蜈支洲岛环境承载力的核心要素。旅游型无居民海岛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对无居民海岛的旅游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无居民海岛保护规划编制与厦门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分析厦门无居民海岛资源分布特征与生态问题入手,阐述了无居民海岛保护规划编制的总体框架、基本思路、基本要求与基本内容。强调了无居民海岛保护规划应体现强制性、导向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论述了海岛功能定位与利用方向的确定对于海岛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为分类保护是有效保护海岛资源的重要方法。从方法学上,总结并介绍了厦门海岛保护规划编制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海岛保护规划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确立的基本制度之一,海岛岸线资源是海岛的重要资源,也是海岛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海岛海岸线保护规划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功能用途和开发与保护程度的海岛海岸线规划类型及其含义,阐述科学规划海岛海岸线的技术流程,并以青岛市海岛海岸线为例进行海岛海岸线保护规划的初步探索,可为相关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和把握湛江市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与演变趋势,通过建立包括海洋经济发展、海洋资源承载和海洋环境承载3个系统下具体33个指标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模型对湛江市2007-2016年这10年内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及3个子系统水平进行动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湛江市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在2007-2016年间处于波动起伏的状态,总体水平较高,但仍存在下行的风险。其中,湛江市海洋经济发展水平逐年上升;海洋资源承载水平整体较高,且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较为吻合;海洋环境承载力水平整体呈现较为平稳的趋势。湛江市在制定海洋发展战略规划的同时,应在创新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向海洋资源保护和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倾斜。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岛旅游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资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海岛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海岛旅游发展必须兼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文章提出了树立海岛旅游发展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强海岛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合理规划海岛生态旅游发展、加强海岛生态环境整治修复、推进适用海岛的污染物处理设施的研发和应用等保护和改善旅游海岛生态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海域为研究区,提出了兼顾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海洋空间规划分区体系,包括工业与城镇建设区、生物资源利用区和生态保护区3个类别;构建了海洋环境生态承载力评价和海洋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rcGIS完成了规划区网格划分和相关评价,并据此进行叠置分析,完成连云区海域分区的空间划分,其中工业与城镇建设区总面积占比为23.58%、生物资源利用区占55.52%、生态保护区占20.90%。海洋空间规划分区体系和基于ArcGIS划分方法在连云区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方法体系能够较好地协调海洋保护与开发的空间格局划分,可以为我国海洋空间规划分区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们更多地追求海洋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由此带来的海洋资源过度开发、海洋环境严重污染等问题。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不仅是当前海洋资源环境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其评价也是制定海洋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文章结合国内外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依据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将山东半岛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5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该区域7个城市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做出分析,以期为山东半岛的海洋开发利用提供借鉴。评价结果表明,威海市和青岛市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级最高,烟台市和东营市为良好,滨州市、潍坊市和日照市为一般。  相似文献   

15.
海域承载力的定量化探讨--以辽宁海域为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对海域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有关承载力研究的成果,依据近几年辽宁海域开发现状,采用状态空间法对辽宁海域承载力及承载状况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辽宁海域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但是承载状况总体趋于好转。本文还对其今后变化的趋势进行了预测,探讨了提高辽宁海域承载力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玉环大鹿岛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玉环大鹿岛为例 ,从协调海岛海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出发 ,通过对海岛生态系统的评价 ,探讨了影响和确定旅游环境容量的若干因素与基本原则 ,并运用数量最终环境界值法对大鹿岛的日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 ,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海洋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作为衡量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定量化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针对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突变特性,基于熵值-突变级数法,从压力和承压两方面构建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障碍因子诊断模型,考量环渤海地区4个省市2006-2014年的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和时序特征,剖析影响承载力发展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研究表明:环渤海地区2006-2014年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整体较差,承载力水平呈下降趋势;2014年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强度分为两类,山东和天津为较弱承载力水平,河北和辽宁为弱承载力水平;生态弹性小、环境污染重、生态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环渤海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发展水平的普遍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选取昌黎县海岸线人工化指数、海域开发资源效应指数、海水水质等指标构建昌黎县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昌黎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受入海悬沙量变化和入海污染物的影响文昌鱼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海洋生态承载状况为严重超载,因此需要采取控制污染源,加强监管等手段来改善文昌鱼生长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 on carrying capacity, aiming at maintaining the limited ability of the Earth's life supporting system to sustain human development, requires a comprehensive and ecosystem-based approach to monitor and assess the localized sustainability of coupled social and ecological systems. A definition termed the ecosystem-based carrying capacity of island (EBCCI) wa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of which the indices of fundamental and realized carrying capacities of island (FCCI and RCCI) were highlighted to emphasize the inter-dependencies between social systems and ecological systems. In order to avoid the difficulties and uncertainties of direct assessment, the related assess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synthetic evaluation of inherent and extern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EBCCI. The southern Miaodao Archipelago (SMA) located in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Bohai Sea and the Yellow Sea, China, was taken as a typical example to acquire integrated recognition of the island ecosystem and its carrying capacity so as to discuss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index scores of FCCI and RCCI in the SMA were 0.818 5 and 0.712 9 out of 1.0, respectively, with acceptable uncertainties. The results showed a relatively well capacity to sustain progress and relatively well realization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island ecosystem, owing to a well capacity of ecologically regulating, general performance of both ecologically supporting and resource provisioning, and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of social supporting system. The study implied that it was critical to optimize the inter-dependencies and to sustain the relative balance between social systems and ecological systems so as to improve the RCCI and further facilitate the sustainability of SMA. The approach proposed in this paper provides a powerful tool which is well applicative to the regional level of an oceanic island or archipelago to stud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an be further popularized to the coastal z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