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授权和国家海洋局的行政委托,东海分局的主要职责,一是承担东海区海洋事务的综合协调和海洋行政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拟定区域相关海洋规划并监督实施,承担海洋听证、行政复议等相关工作;二是承担国家海洋经济区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和信息发布,组织开展东海区海洋领域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工作;三是承担东海区海域使用、海岛保护和无居民海岛使用的监督管理,负责东海区海底电缆管道路由调查、铺设、维修行政许可;四是承担东海区海洋环境保护的责任,监督管理东海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海洋倾废和国管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五是管理东海区领海外等海域的海洋保护区,承担东海区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和海洋牛态损害的国家索赔;六是承担东海区海洋基础与综合调查,监督管理东海区海洋信息、海洋资料、海洋标准计量工作,负责推进东海区科技必海和公众海洋宣传教育工作;七是承担东海区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和观测预报体系的管理,发布东海区海洋环境通报、公报、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报,监督管理东海区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八是负责中心海监东海总队队伍建设和管理,承担东海区海洋行政执法和维权执法工作,依法查处侵犯我国海洋权益、违法使用海域和无居民海岛、损害海洋和海岛环境与资源、破坏海上设施、扰乱海上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根据委托承担实施其他海上执法等;九是承担东海区涉外海洋科学研究活动和涉外海洋设施建造、海底工程和其他开发活动的监督管理,承担有关海洋事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加快海洋法制建设,由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会商东海区地方海洋管理部门后,在上海召开了“东海区第三次海洋管理工作研讨会”。来自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厦门、宁波等省市海洋管理部门和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的3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东海区海洋管理工作研讨会,以例会形式每2年召开1次。此次会议是第三次例会。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2015—2016年东海区海洋保护区的调查研究资料,对东海区18个国家级海洋保护区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区国家级海洋保护区环境状况总体较好,所有的保护区沉积物质量均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浙江南麂列岛、福建深沪湾、浙江洞头、福建福瑶列岛、福建长乐、福建崇武、福建湄洲岛、福建厦门和城洲岛等9个保护区水质指标均符合相应的水质要求,其他保护区水质部分指标存在超标现象,超标因子主要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自然保护区中二者超标率均为50%,特别保护区中二者超标比率分别为50%和21.4%。水体营养物质过剩和人类活动加剧是东海区海洋保护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4.
抓住“十二五”我国海洋事业大发展的难得机遇,全面履行东海分局新“三定”规定,推进东海区海洋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海洋工作“百字方针”,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把国家海洋局党组“三个六”工作部署要求切实落实到东海区的海洋工作中,推动东海区海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应用大气与海洋再分析资料和FVCOM-SWAVE区域海洋耦合模式,对2004—2009年长江口杭州湾冷季(11—3月)海洋热动能—主要为海流能和温差能进行特征分析,以及对北路及西路入海寒潮过程影响下的海洋热动能变化进行模拟研究。结果显示:该海域海流能主要受沿岸流和黑潮流系影响,此两流系强弱变化与南北季风的强弱变化,以及入海径流丰枯期的变化相关。2月海面温度SST低,且南北向水平温度梯度大,显示北方高纬冷海温的势力强盛。北路偏北寒潮大风在大陆近岸造成向南余流增强和余水位向岸增高。西路寒潮的偏西大风造成离岸向东的余流,在外海受地转力作用转为偏南流动,造成湾内负值余水位。海水表层温度的降低往往滞后于寒潮降温1—2 d。近海SST低于底层,其降温幅度大于底层,此种特征可持续3—5 d。外海站点寒潮影响造成的上下层海温迅速混合所需时间大约1—2 d,温度降幅小于近岸。增加波浪模式的耦合,增强了水位对寒潮的响应强度,显著改善模式产品质量。对3个SST海温槽脊系统的海流能与温差能比较显示,寒潮剧烈天气过程的影响,驱动自北向南的冷水团质量输送,造成海区热动能表现为短期迅速地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6.
使用大气和海洋再分析资料对黄海海气间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FVCOM-SWAVE浪流耦合模式对典型寒潮过程中风浪的影响效果进行模拟研究与对比分析。统计结果显示,通量受海表大风、海气温差及海洋环流等因子影响,秋冬季节强烈,春夏季节相对较弱,在寒潮活跃的冷季该海域的海流处于弱流期,风浪对海面通量的作用明显增强。海温特征也显示冷季的不稳定性显著强于暖季,因此该海域冷季具有更强的海气热量通量。沿岸站点的比较显示,南部吕泗站面向更开阔的东海海域,其平均波高高出北部20%左右。这与沿海南部通量强于北部特征对应。数值模拟显示,在寒潮过程中,海气界面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输送比多年月平均状态显著增强,动量通量增大1~5倍,热量通量增大1~6倍。寒潮过程入海冷锋走向、强度、移动方向显著影响海面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大值区的分布。偏北路寒潮纬向型冷锋入海,其强度东部大于西部,造成通量大值区形成在黄海东北部,而偏西路寒潮经向型冷锋入海,其强度南部大于北部,造成通量大值区形成在黄海南部。同时偏北路径寒潮强度大于偏西路径,海气动量通量响应较偏西路径强约25%,热量通量强约50%。耦合风浪作用的模拟显示,海气间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明显增大,对不同强度风浪,浪高增加1.5倍,动量通量最大值增大约2倍,热量通量增大10~160 W/m~2;浪高减弱至0.5倍,动量通量最大值则减弱约40%,热量通量减小10~55 W/m~2。冷锋及其驱动的风浪强烈影响区域海气通量时空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章回顾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质量监督工作的发展历程,分析海洋环境监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和新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现场盲样考核的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过程质量监督模式。该模式主要由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现场盲样考核组成,在2012年东海区运用该模式开展了一次实验室过程质量监督检查,等级评定结果反映了东海区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能力水平较高,一级实验室超过了总数的50%,没有发现不合格实验室。  相似文献   

8.
东海区海洋捕捞渔获物的营养级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东海区主要海洋渔业公司1950~1995年分品种渔获物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东海区渔获物营养级的变化过程,用平均营养级指数来评估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结果表明,经过几十年的捕捞开发,东海区渔获物的平均营养级已从1965年的3.5下降到1990年的2.8,自1974年后海区的产量主要依靠捕捞低营养级品种如马面鲍等而获得。东海区海洋捕捞渔获物营养级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1974年后捕捞主要在低营养级品种内进行。另外还描述了东海区带鱼等品种的种群内部结构小型化、低龄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郑桥  张继才  车助镁  朱业 《海洋科学》2019,43(10):75-87
本文选用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SimulatingWAveNearshore),以CCMP(Cross-CalibratedMultiPlatform)风场作为驱动风场,数值模拟了2015年3月份和2016年1月份影响浙江省的两次典型寒潮,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模拟误差均在20%之内,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表明SWAN模型和CCMP风场能够满足此次寒潮浪数值模拟的需要。本文从风场的强度、最值风速、风向、持续时间等方面,对比了两次寒潮期间的寒潮风场;从寒潮浪的强度、最值波高分布、持续时间、涌浪分布区域等方面,对两次典型寒潮期间的寒潮浪时空分布的异同进行了研究。总体而言,2015年3月份寒潮的风场从强度上弱于2016年1月份寒潮, 3月份寒潮风场的主流大风是6~7级风,风向偏正北风;1月份寒潮风场的主流大风是6~8级风,风向偏西北风。2015年3月份的寒潮浪强度上弱于2016年1月份寒潮浪, 3月份寒潮浪波高变化剧烈的区域位于研究区域的东北部, 1月份寒潮浪波高变化剧烈的区域位于研究区域的中部和东部; 3月份寒潮浪的大浪主要是5级浪, 1月份寒潮浪的大浪主要是5、6级浪。当寒潮对研究区域的波浪场影响最为显著时,2015年3月份寒潮期间研究区域的北部多为涌浪,2016年1月份寒潮期间研究区域的南部多为涌浪。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我国海洋工程抗风设计需求,在南海某海洋平台定点开展了原型测量工作。通过对海面上82 m和29 m两处开展实测工作,获得了冬季寒潮和超强台风"尤特"影响下的风场现场实测数据。利用非平稳过程分析方法对两类强风过程的脉动风分量、湍流强度、阵风因子、湍流积分尺度和脉动风谱等风场特性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脉动风分布的高斯性,给出了湍流强度与阵风因子的非线性拟合参数,分析了不同高度处风场特性剖面变化规律,证明了脉动风实测谱与Von Karman经验谱的良好拟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