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冲绳海槽--弧后背景下大陆张裂的最高阶段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高热流、强地震活动、火山活动、张性断层作用以及快速沉降等特征表明部绳海槽的演化已经达到了大陆张裂的最高阶段。根据地震折射和重力资料的计算表明冲绳海槽底下存在低密度的异常地幔,冲绳海槽的莫霍面介于15.4-23.8km之间。在我们提出的边缘海盆地演化旋回中,冲绳海槽处于胚胎期,即处在大陆张裂的最高阶段和弧后海底扩张的过滤阶段。冲绳海槽也可视为是威尔逊旋回中连接东非裂谷和红海阶段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2.
对冲绳海槽1984-1990年的实测热流值,利用数字滤波方法计算,得到反映该区深部地壳热状态的区域热流值为80-160mW/m^2,用B样条函数法对其作数值模拟,计算出海槽地温场模式,并以此研究冲绳海槽海底高热流的形成机制,得出冲绳海槽热流值的区域性变化与綦中地质构造格局呈正相关,高热流是该区现代构造活动所致,其明显特征是地壳减薄,地幔上拱等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对冲绳海槽及邻区构造地质学和热液地质学调查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将深部地球动力学机制、冲绳海槽形成演化、岩浆作用过程、热液系统结构、流体循环模式和成矿作用特征等多方面的问题,纳入到统一的框架下,探讨了冲绳海槽构造地质过程对热液活动和成矿作用的控制机理。分析认为,区域中尺度地幔流引起了东亚大陆边缘岩石圈向东的蠕散,并驱动了菲律宾海板块沿琉球海沟向欧亚板块之下的俯冲。在弧后小尺度地幔对流、岩石圈减薄、板片反卷和俯冲后退的共同作用下,冲绳海槽发生弧后张裂。张裂作用在岩石圈内形成了网状破裂系统,为岛弧和弧后岩浆上涌提供了通道,并且引起了不同来源岩浆的干扰和混合。侵位到地壳浅部的岩浆为热液活动提供了热源和主要成矿物质来源,是影响热液活动分布的主要因素。沉积层覆盖改变了流体的浅部循环结构和原始流体成分。热液区内普遍存在的流体相分离过程,导致了广域成矿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冲绳海槽浮岩岩浆活动模式浅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根据部冲绳海槽的地下结构、地温场特征、以及浮岩中斑晶矿物的结晶温度和榴辉岩的熔融相关系等,综合分析了冲绳海槽酸性浮岩岩浆的活动模式。提出:在冲绳海槽中部和东部地下15km以下的地幔物质部分熔融、产生橄榄拉斑玄武质岩浆,而在海槽中部地壳一结构层中(7-15km)熔融产生少量安山质岩浆。因此,在冲绳海槽地下存在有双层岩浆房结构,并且二者之间中部有岩浆通道。来自地幔的拉斑玄武质岩资源下部地壳中一方面  相似文献   

5.
东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区域地质特征及可能的远景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水深、沉积物厚度、沉积速率、有机质含量、地形和地貌来看,冲绳海槽盆地具有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区域地质条件,水合物出现的水深在500m以上,冲绳海槽南段水合物潜力最大。与智利三联点相类比,该区水合物可能主要分布在陆坡中部浅地层中。从冲绳海槽盆地的海底温度、海底热流和折射地震层速度资料的分析来看,该区具有水合物稳定存在的温压条件,其中南段和北段的稳定带厚度比中段更大一些,从已解释的穿越冲绳海槽盆地的地震剖面来看,有BSR迹象的剖面段约有300km,主要分布在中段的南部,从底水甲烷和卫星热红外异常分析来看,冲绳海槽盆地南段海域因存在经常性的卫星热红外增温异常和高值底水甲烷异常,因而水合物成藏的条件可能最好。  相似文献   

6.
冲绳海槽异常地幔与地壳性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东海冲绳海槽,位于琉球岛弧-海沟系的陆侧,为半深海弧后边缘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作了一系列实际调查和专门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对海槽地壳演化的认识.但在探讨海槽深部构造时,均未论证异常地幔的存在;在剖析槽底地壳性质时,认为已出现新生洋壳或认为属过渡型地壳,分歧存疑之处颇多.在板块大地构造框架中,普遍认为边缘盆地是弧后扩张(形成新洋壳)的产物,但在冲绳海槽,地壳厚度明显大于正常洋壳,拖网取样采获大量中酸性岩石,从而对海槽的扩张成因产生了种种疑问.本文将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试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进而确定冲绳海槽在洋盆演化阶段中的特殊位置.  相似文献   

7.
冲绳海槽现代张裂的地球物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位于东海陆架与琉球岛弧之间的冲绳海槽为板块俯冲作用形成的弧后断陷盆地,具有独特的构造地貌特征。自中新世末以来历经了4个强烈拉张的演化时期,目前已达到张裂的高级阶段。地球物理资料显示,海槽中的现代拉张作用仍在进行,表现在海槽轴部快速沉降形成地堑槽,对称分布的张性断裂,晚更新世—全新世以来的岩浆活动,从老至新排列的磁异常务带以及高地热流、频繁的地震活动等,充分体现了冲绳海槽的现代扩张特点。  相似文献   

8.
广角反射/折射地震探测是研究冲绳海槽地壳结构与性质的有效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冲绳海槽及邻区广角反射/折射地震研究成果,对冲绳海槽地壳结构性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冲绳海槽地壳厚度较薄,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减薄的陆壳,但局部已出现洋壳;海槽北、中、南三段处于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地壳厚度、结构、减薄方式等存在较大差异;琉球俯冲带不同分段活动特征及构造应力场的不同是造成冲绳海槽地壳结构性质和构造演化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冲绳海槽内洋壳局限于海槽中、南段轴部,在轴部地堑沿走向方向布设OBS测线将有助于进一步确定洋壳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冲绳海槽是因菲律宾海板块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在陆壳上发育起来的一个初始的弧后盆地,是研究弧后扩张作用早期盆地演化、岩浆作用和壳幔过程的天然实验室。尽管迄今对冲绳海槽已经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颇有争议或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如:冲绳海槽酸性浮岩与基性玄武岩之间的成因联系,冲绳海槽不同区段构造背景对岩浆作用的控制,冲绳海槽岩浆源区地幔的特征,俯冲板块组分(流体+熔体)对地幔楔部分熔融的贡献等。本文在系统收集和整理(剔除了一些存疑数据)了迄今已有冲绳海槽火山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与Sr-Nd-Pb同位素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系统分析,进一步确认了酸性浮岩与基性玄武岩的岩浆同源性;认为在冲绳海槽北段与中段主要分布有酸性浮岩和中性安山岩,应该是两段区域目前正处于裂谷阶段的反映,而南段广泛分布的基性玄武岩说明在构造性质上已接近成熟性弧后盆地;冲绳海槽的火山岩岩浆源区具有II型富集地幔(EMII型)Dupal异常特征,岩浆源于流行地幔(PREMA)和EMII型地幔端元混合的源区地幔,其中EMII约占比15%,PREMA贡献率在85%左右;源于俯冲的菲律宾海板块(俯冲洋壳或沉积物)的流/熔体的加入是导致冲绳海槽下伏地幔具有EMII型特征的原因,这一点不同于Dupal异常源于壳幔相互作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综合异常特征及成藏地质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冲绳海槽的地质条件来看,该区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存在,从沉积厚度和沉积速率来看,位于冲绳海槽盆地西侧的陆架前缘坳陷最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转化,可以为冲绳海槽水合物的形成提供充足气源。通过对冲绳海槽区域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异常的综合分析以及地震特殊处理资料的精细解释,认为冲绳海槽南段很可能更适宜水合物的形成和聚集,因而可能会有很好的远景。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TheOkinawaTrough (OT) ,locatednorthwestoftheRyukyuTrenchandtheRyukyugunto ,eastoftheEastChinaSeashelf,isaback arcbasinbulgedtotheRyukyuTrench .TheOTextendsfromKyushuinthesouthwestofJapantotheIlanPlaininthenortheasternTaiwan ,Chinainthesouthwest…  相似文献   

12.
冲绳海槽中段线性磁条带异常及其构造发育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通过对磁场分析发现,冲绳海槽中段存在线性磁异常,说明海槽轴部地壳已经发生破裂,新鲜洋壳已经生成,目前已进入扩张阶段.通过对磁条带和地震地层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冲绳海槽的张裂具有Ⅲ幕模式,即中到晚中新世的开裂幕(Ⅰ幕)、上新世—早更新世的拉张幕(Ⅱ幕)以及近代的扩张幕(Ⅲ幕).冲绳海槽中段的地磁场特征和已发生扩张的红海中段的磁场非常相似,说明冲绳海槽可能正向着“红海阶段”过渡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冲绳海槽海底地形的补偿模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区域补偿模式和实验均衡理论出发,利用重力和地形资料计算了冲绳海槽的均衡响应函数,结果表明:冲绳海槽南段弹性板有效厚度和补偿深度明显大于中段,结合其它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解释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南,中两段岩石圈温度和补偿机制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4.
南海北部陆缘张裂--岩石圈拆沉的地壳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海北部陆缘在中生代晚期曾形成宏伟的华夏陆缘造山带。火成岩岩石学、岩相古地理学和地球物理学证据显示,该造山带不仅具有巨厚(50~60 km)的陆壳,而且还有巨厚(160~180 km)的岩石圈根,在地势上曾出现过高3 500~4 000 m 的华夏山系。陆缘裂陷盆地的形成发育历史、地壳-岩石圈深部结构、火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理论计算均表明,南海北部陆缘从晚白垩世以来发生的张裂作用起始于华夏陆缘造山带的拉伸塌陷,岩石圈拆沉是南海北部陆缘张裂的重要的引发机制。因此,南海北部陆缘张裂既不同于弧后扩张,也不受控于大西洋式的海底扩张,而是该区大陆构造演化和深部壳幔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冲绳海槽构造活动的差异性及其非同步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冲绳海槽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特别是其构造活动性表明,海槽轴部存在一个扩张应力场,是弧后扩张形成的边缘盆地。其基本特征和构造活动性从东北至西南差别明显,具有南北分段的特点。据此作者把海槽分为扩张作用非同步发展的三段;东北段处在扩张前以裂陷为主的地堑或半地堑阶段;中段处于初始扩张过程的裂谷阶段;西南段则处于相对高级扩张的弧后盆地阶段。这种非同步发展可能是由于菲律宾海板块向亚洲大陆俯冲过程中,其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所致。  相似文献   

16.
Okinawa Trough is a back-arc, initial marginal sea basin, located behind the Ryukyu Arc–Trench System.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Okinawa Trough is intimately related to the subduction process of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beneath the Eurasian Plate since the late Miocene.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rough is similar to other active back-arcs, such as the Mariana Trough and southern Lau Basin, all of which are experiencing the initial rifting and subsequent spreading process. This study reviews all petrologic and geochemical data of mafic volcanic lavas from the Okinawa Trough, Ryukyu Arc, and Philippine Sea Plate, combined with geophysical data to indic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duction sources(input) and arc or back-arc magmas(output) in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Ryukyu Arc–Okinawa Trough system(PROS).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ed that several components were variably involved in the petrogenesis of the Okinawa Trough lavas: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underlying the Eurasian Plate, Indian mid-oceanic ridge basalt(MORB)-type mantle, and Pacific MORB-type mantle. The addition of shallow aqueous fluids and deep hydrous melts from subducted component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ian MORB-type mantle into the mantle source of lavas variably modifies the primitive mantle wedge beneath the Ryukyu and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SCLM) beneath the Okinawa Trough. In the northeastern end of the trough and arc, instead of Indian MORB-type mantle, Pacific MORB-type mantle dominates the magma source. Along the strike of the Ryukyu Arc and Okinawa Trough, the systematic variations in trace element ratios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reflect the first-order effect of variable subduction input on the magma source. In general, petrologic data, combined with geophysical data, imply that the Okinawa Trough is experiencing the "seafloor spreading" process in the southwest segment, "rift propagation" process in the middle segment, and "crustal extension" process in the northeast segment, and a nascent ocean basin occurs in the southwest segment.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东海及邻域最新的磁力异常数据,分析东海的磁场特征,并利用该磁力数据计算东海的磁性基底界面,分析解释磁性界面的特征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从陆区、陆架盆地到冲绳海槽中部,磁力异常呈正负相间变化,最大值出现在福建沿海地区;磁性基底深度在4~11km之间变化。从冲绳海槽中部到琉球群岛,磁异常从正磁异常变为负磁异常;磁性基底深度为7~12km之间变化。从琉球弧前盆地到琉球海沟,磁力异常为正负相间变化,中部磁异常为负值,两侧异常为正值;磁性基底深度为7.5~11km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18.
冲绳海槽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应贤 《海洋学报》1981,3(4):589-600
冲绳海槽是位于东海大陆架外缘、东海陆架边缘隆褶带与琉球岛弧之间的一个狭长带状弧间盆地.关于它的成因,已有古琉球弧直接张裂和断裂下陷两种观点,而笔者认为,它是由于菲律宾海板块从早中新世末以来,向欧亚大陆板块下俯冲所形成的沟-弧-盆系列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其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拗陷、断陷和扩张三个阶段.然而,扩张刚刚开始.今后它将进一步裂开,琉球弧将更加向菲律宾海方向推进.因受调查程度的限制,本文将以冲绳海槽北半部的资料为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