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熏洗治疗肛周湿疹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TAD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近十年关于中药熏洗治疗肛周湿疹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处方的证型和药物信息进行提取、规范,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进行数据挖掘。结果:纳入文献98篇,有效处方100首,证型分布以湿热下注证和血虚风燥证为主;纳入药物110味,高频药物为苦参、黄柏等30味,功效以清热、攻毒杀虫止痒、解表、利水渗湿和补虚为主,药性多偏寒,药味多苦、辛,归经以肝、胃、膀胱、脾经为主;挖掘出25个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得出4个核心处方。结论:中药熏洗治疗肛周湿疹以清热燥湿为主要治法,分别佐以养血、祛风、杀虫、止痒等,多药相合,多法联用。该研究结果可为临床治疗肛周湿疹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郑日新教授治疗鼻槁的临证经验。郑教授认为,该病病位在鼻,与肺、脾、肾密切相关。病因多由外感燥热邪毒,或素体阴虚脾弱引起,总以虚实夹杂为主,故治疗多以生津润燥为先、养阴清肺为本、补土滋金为要,分别予沙参麦冬汤加减、养阴清肺汤加减,以及补中益气、四君、六君、异功诸方等治之。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介绍黄柳向教授治疗神经性厌食症(AN)的经验。黄教授认为AN多由于情志失调所致,其核心病机为肝脾不调、脾胃虚弱,致病要素有肝郁、水湿、湿热、瘀血。AN病程较久,易合并寒热、肝郁、血瘀、湿热等多种变证,故治疗以肝脾同调为核心,注重调畅气机、血水共治;以寒热虚实为枢机,注重平调寒热、补虚泄实。临证详察疾病之寒热虚实,善用半夏泻心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等经方随症加减。治疗上强调以综合治疗为主法,注重患者的心理调节和身心健康。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郭志华教授治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和整理郭教授治疗心衰的门诊病案100 例,录入Microsoft 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Modeler 14.1和SPSS Statistics 25.0对医案处方的用药及功效、性味分类进行统计,运用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对其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纳入处方100首,涉及中药144味,高频药物有麦冬、生地黄、桂枝、葛根、白术、川芎、炙甘草、茯苓、当归和太子参等;药类多集中于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解表药;药味以甘、辛、苦为主,药性以平、温、微寒为多;处方常用药对有白术-茯苓、桃仁-红花、麦冬-大枣等;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5类。结论:郭教授治疗心衰药物性味多以平、温、微寒及甘、辛、苦味为主,治疗以补虚治本,以活血化瘀、化痰利水、健脾温阳治标,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5.
介绍向丽萍教授运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寒冷性多形红斑的经验。向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为气血亏虚、肾阳不足,标实为寒湿互结、气血凝滞、湿热内蕴。临床上将本病分为寒湿瘀阻型、风寒型、风湿热型、热毒炽盛型论治。寒湿瘀阻者治以温胃阳、祛寒湿、祛风为主;风寒者治以温经、散寒、祛风;风湿热者治以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热毒炽盛者治以清热凉血、解毒利湿。然临床以寒湿阻络者多见,因其素体阳虚,血虚受寒,寒性收引,故经脉凝滞,四肢失养,临证时向教授多以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同时辅以拔罐、刮痧、艾灸等治疗,并嘱患者注意日常养护,疗效显著。另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6.
介绍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临证经验。潘教授认为放射性肺损伤病位在肺,以气阴耗伤、瘀毒壅肺为基本病机,多辨为气阴亏虚、瘀毒内结证,临床治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化瘀散结为主。潘教授临床多以经验方肺复方配合经方加减治疗,并注重分期论治,放疗过程中易损伤脾、肾二脏,故其临证亦强调健脾益肾,并认为热毒贯穿疾病始终,整个病程可适当加以活血化瘀、清热凉血等药物,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7.
介绍魏绍斌教授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临床经验。魏教授认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与肝脾肾不足密切相关,尤以肾虚为本,治疗上以补肾填精为基本治则,佐以疏肝行气活血、健脾益气生血之品,多以经验方参芪归肾丸为基础方分期论治。经后期注重补肾填精,排卵期予疏肝行气、活血通络之品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出,经前期注重补肾健脾,孕后则补肾安胎,配合食疗、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疗法,同时注意心理疏导,通过多途径综合治疗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达到调经助孕、改善临床症状之目的,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于志强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的用药规律,总结其临证经验及用药特色。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于教授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的医案,将有效方剂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分析其所用药物性味归经分布、功效频次、用药频次,并进一步进行药物关联分析、聚类及复杂网络药物组方分析。结果:共纳入病例370 例,录入有效方剂455 首。药性以平、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多,归经以肝、肺、脾经为主。药物功效分类以平抑肝阳、明目、燥湿化痰、祛风通络为主。中药使用频次以天麻、钩藤、炙甘草、夏枯草等为多。关联规则显示钩藤-天麻、夏枯草-天麻等关联度最高,菊花-天麻、菊花-钩藤等组合应用最频繁。聚类分析得出3个核心聚类群。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处方。结论:于教授临证治疗高血压病多从肝论治,病机为肝风肝火痰浊瘀血上扰清窍,治疗喜用平肝风、清肝火、健脾化痰、活血祛瘀等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国医大师徐经世治疗糖尿病的经验。徐老提出“糖尿病非全消渴”的理论,认为临床上糖尿病患者除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外,亦多表现为形肥体胖、口不渴饮、胸闷脘痞、身体困重、神疲乏力等因痰湿、痰热所致症状,与消渴病本义不符。徐老临床治疗本病以辨证为主,结合辨病治疗,1型糖尿病分为肾阴不足证、肾阳亏虚证,分别治以益阴固肾、温阳益气,采用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临证化裁治疗;2型糖尿病分为初、中、末3期,分别治以化痰祛湿,醒脾助运、祛邪扶正兼顾、健脾益肾,以复脾之运化之职,肾之气化之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肛门坠胀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自建库至2023年5月31日有关中医药治疗肛门坠胀的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建立数据库,采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并对药物频次、类别、性味归经、聚类及关联规则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45篇,方剂49首,中药139味,累计用药频次501次,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当归、升麻、柴胡、炙甘草、白术等,功效以补虚、清热、理气、活血化瘀、利水渗湿为主,药性多为温、寒、平,药味多为苦、甘、辛,归经以脾、肝、胃经为主;挖掘出18个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可分为4类,涉及秦艽苍术汤、补中益气汤等。结论:中药治疗肛门坠胀以补益中气为核心,随症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利水渗湿之法。  相似文献   

11.
笔者认为,虚、痰是淋巴结核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气滞、血瘀、热毒等多种病理因素共同推动了淋巴结核疾病的进展,临床多以虚、痰、瘀、毒为切入点,在治疗中以补肾、健脾、益肺为主,佐以行气、活血、化瘀等,临床疗效尚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现代文献中中药内服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总结中药内服治疗痤疮的核心组合。方法:检索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中国知网(CNKI)中收录的中药内服治疗痤疮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V2.5)分析文献中的临床中药处方,统计常用中药的频次、属性、中药组合以及核心中药组合等,并提取治疗的新处方。结果:共纳入69篇文献,涉及中药处方95个、中药161味,发现中药内服治疗痤疮主要以清热、补虚类中药为主,性味多以苦、甘、辛味多见,且多入肝、心、肺经;常用中药使用频次前6位为甘草、丹参、连翘、黄芩、当归、赤芍;常用中药核心组合为黄芩、甘草,丹参、甘草,赤芍、甘草,连翘、甘草,黄芩、连翘等;通过聚类分析得出中药内服治疗痤疮的新处方3首。结论: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中药内服治疗痤疮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可为临床中药内服治疗痤疮提供新的用药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介绍蒋士生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经验。蒋教授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是饮食不调、情志不畅,致脾胃受损,气滞血瘀,胃体失其濡养,临床治疗以病证结合、辨证论治为法,以健脾益气为主,多辨为胃阴亏虚、脾胃湿热、胃络瘀阻、脾胃虚寒、肝胃不和等证进行论治,并十分注重预后调护。附典型病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4.
介绍肖长江教授运用三参首乌汤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经验。肖教授认为老年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治疗当以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为法,多以三参首乌汤为基本方,并根据兼痰、瘀、火等实邪进行加减化裁。兼脉络瘀阻者,合生脉散;兼痰瘀互结者,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兼痰火扰心者,合黄连温胆汤,临床随症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介绍高智颖教授运用针灸疗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经验。高教授认为该病病机可归纳为脾胃虚弱、脾阳湿困、肝肾亏虚、肾虚痰阻,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针灸治疗该病多取手足阳明经穴、夹脊穴、俞穴、募穴为主,并重视灸法、穴位注射等特色疗法,配合中药汤剂治疗,疗效良好。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6.
通络法是以络病学理论为指导,以“络以通为用”为治则,广泛应用于多种内伤疑难杂症和外感重症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络病复杂多变的病机特点,有偏气络病者、偏血络病者、气络-血络共患者,其治疗总以“驱邪通络”为治疗大法,多采用“透”“泄”之法。六淫袭表,肺卫络郁,治以辛散通络、疏表透邪;温热疫邪,直中脏腑络脉,治以清热解毒、凉血透络;湿疫易从化,首重解毒除湿,重症宜顾护正气;热病多伤阴,恢复期当补肺养脾、育阴通络。通络法治疗外感热病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疗效确切的辨治经验。  相似文献   

17.
介绍肖长江教授运用理脾祛瘀法治疗胸痹心痛临床经验。肖教授认为,胸痹心痛多与饮食不当、作息不规律、情志不舒等因素有关,病机为诸因损脾、脾虚致痹,病性为本虚标实,脾胃为发病中枢环节,治疗主张心病从脾论治,首当健运脾胃,次当行气化湿醒脾,兼以活血祛瘀,方用理脾祛瘀通络汤随症加减,临床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8.
介绍朱镇华教授基于清阳清窍理论治疗鼻窦炎的经验。朱教授认为鼻窦炎的基本病机可归纳为清阳不升、窦窍失荣、浊阴不降、窦窍滞邪,其虚证多责之于肺脾,实证多责之于肝胆。治疗以升清降浊为基本治法,主张以升清为纲、降浊为要,升降相应则窦窍邪去得养。结合清阳清窍理论,在参苓白术散原方的基础上以党参代人参,加辛夷、白芷、石菖蒲、桂枝以益气升阳、利湿化浊,治疗鼻渊之虚证,尤其是肺脾气虚、湿聚窦窍证,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聚类分析探索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核心处方。方法:以“中药”“中医”“多发性硬化”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搜集中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文献,整理处方药物并建立Excel数据表,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对药物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116篇,包含214个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中药复方;涉及中药298味。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为黄芪,其次是当归、白术、山茱萸、熟地黄等,药物功效以补虚、活血化瘀为主,中药四气多为温、平、寒性,五味以甘、苦居多;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关联规则显示常用药对由黄芪、当归、白术、白芍、川芎、党参等药物组合而成。聚类分析发现6个核心处方,具有补血益气、活血化瘀、健脾利湿、滋补肝肾、清热解毒等功效。结论:治疗多发性硬化的复方药物以补虚、活血化瘀类为主,佐以清热解表、平肝息风、利水渗湿类,可为临床治疗多发性硬化拟方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中国知网2003年1月3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收录的中医药治疗HFPEF的相关文献,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0进行用药规律分析,将核心药物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数据挖掘共纳入112个有效方剂,涉及127味中药,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黄芪、丹参、人参等,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多甘、苦、辛,多归心、脾、肺经,共得到17个频次≥23次的药物组合,包括9味中药,7个新方组合;核心药物包括丹参、黄芪、葶苈子、人参、桂枝等。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出核心药物共108个活性成分,可能作用靶点91个,与HFPEF共有52个交集靶点,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核心药物主要作用于胞外、调控细胞增殖及凋亡、通过炎症反应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延缓HFPEF进程。结论:中医药治疗HFPEF的总治则为益气养阴、化瘀行水;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核心药物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共同治疗HFPE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