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构建了沿海地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沿海地区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以评价结果为基础,选取人口、海洋产业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管制4个影响因素,以沿海经济区为基本研究单位,利用变系数固定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文因素对沿海地区生态安全时空差异影响。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所选取的4个人文因素对沿海经济区生态安全时空影响都比较显著,其中人口增长对沿海地区生态安全具有负向影响,环境管制对各经济区生态演变具有促进作用,而海洋产业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经济区生态安全演变的影响比较复杂。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节能减排措施,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政府管制水平,特别是提高外商进入的环境标准是未来实现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海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路文海  曾容  向先全 《海洋通报》2013,32(5):580-585
从海洋生态健康的内涵出发,将生态文明纳入生态健康评价体系,从产出效率、功能多样、生态文明和压力胁迫四 个方面共14 项指标构建沿海地区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2010 年天津、福建、山东3 个沿海地区生 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天津沿海地区海洋生态健康综合指数为0.67,需提高海洋生态环境消纳污染、改善海洋环 境质量、提供初级生产力等各项支持服务功能,福建沿海地区海洋生态健康指数为0.57,需加大海洋科研投入力度,加强海 洋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加强赤潮等生态灾害的预防治理,山东沿海地区海洋生态健康指数为0.66,需加强海域资源的集约利 用,减轻陆地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的压力和负效应,降低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风险。  相似文献   

3.
董伟 《海洋信息》2007,(1):26-29
本文运用美国人口普查局、美国经济调查局提供的有关人口统计方面的重要数据,重点分析研究1980—2008年美国沿海地区的人口变化情况,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历史性人口趋势和短期人口变化情况,揭示了美国沿海地区人口变化的特征及其居住沿海地区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国内已有研究测度旅游消费增长较少,以及未考虑空间效应等不足,系统构建了基于旅游消费水平、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消费质量与旅游消费环境的旅游消费增长综合评价体系,测算2007—2018年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消费增长综合指数,并进一步运用空间杜宾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沿海地区的旅游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近年来沿海地区旅游消费增长明显并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与旅游产业建设资金显著负相关,与旅游从业劳动力、技术创新及交通条件显著正相关。未来建议进一步加强沿海地区旅游消费增长的区域协同,推进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优化提高旅游产业要素配置效率与发展质量,充分发挥旅游消费增长的空间溢出。  相似文献   

5.
海洋交通运输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也是消耗能源最多的海洋产业之一,节能减排对推进海洋交通运输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海洋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的驱动因素,文章构建模型计算2001-2017年中国沿海地区海洋交通运输业的运输周转量、能源消耗量和产业增加值;建立LMDI分解模型,分析能源强度效应、运输效率效应和产业规模效应对海洋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能源强度对能源消耗的影响较小,运输效率是能源消耗降低的主要驱动因素,产业规模是能源消耗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在时间差异上,能源强度效应呈波动状态,运输效率对能源消耗降低的驱动作用以及产业规模对能源消耗增长的驱动作用均逐渐增强;在空间差异上,总体上由北向南,能源强度对能源消耗增长的抵消作用逐渐增强,运输效率对能源消耗降低的驱动作用逐渐减弱,产业规模对能源消耗增长的驱动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和产业冲击严重,沿海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在总结2009年沿海地区出台的政策和措施的基础上,展望了2010年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因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是全球面临的海洋问题。为加强海南岛的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保障其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文章在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分析海平面上升对海南岛沿海地区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海南岛沿海海平面的上升速率居全国之首;海平面上升对海南岛沿海地区的影响主要包括淹没滨海低地和减小旅游区沙滩面积,加重风暴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洪涝的灾害程度以及影响海岸防护设施等方面;在海南岛沿海地区发展中,应充分考虑海平面上升的因素,加强灾害风险抵御能力建设、城市科学规划、海平面观测和监测以及受损岸线整治修复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人口最密集的区域,随着海洋经济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东部地区的城镇化趋势不断加快。文章从东部沿海地区城镇人口总量、城镇化率和就业结构的发展变化情况入手,分析了沿海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研究了海洋经济发展对于沿海城镇化的影响,并对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这对于各沿海区域制定合理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检验规划目标与规划成效,制定沿海人口政策与城镇发展战略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具备良好的建库条件,且开发潜力较大。在总结国内外有关地下水库科学管理和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地下水库进行了分类,并对不同类型地下水库的建设条件进行了综合对比。通过对水资源的时空优化配置和联合调度,实行地下水库科学管理,将有效改良土壤和水质,防治海水入侵,改善库区生态水文环境,实现沿海地区有限淡水资源的长期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宋强敏  孙才志  盖美 《海洋通报》2019,38(5):508-518
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超效率的SBM模型测算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生态效率值,结合Malmquist指数模型方法定量刻画效率动态演化特征,并通过VAR对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海洋生态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地区差异明显,盘锦市属于效率值较高城市,大连、葫芦岛市生态效率由低效率水平向高效率水平提升,营口、丹东两市效率值上升幅度相对较小,由较低效率水平向中等效率水平转变,锦州市生态效率由效率相对无效上升至较低效率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几个城市;(2)动态分析来看,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海洋生态效率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技术效率并未发挥出显著作用,技术进步变化是效率值增长的主要动力;(3)海洋产业结构对效率的扰动以正向促进为主,海洋科技水平对海洋生态效率的扰动在正负响应之间波动,环境政策规制对海洋生态效率的响应存在一定滞后期,但产生的是正向推动作用和持续效益。  相似文献   

11.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人口自解放以后一直呈快速增长状态,虽然改革开放后采取了一系列的人口控制政策,但由于基数太高,人口还是在不断增加,制约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特殊难题。我国沿海地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带,1998年沿海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46103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8%多,其中沿海市。县国内生产总值合计达24473亿元,占全国的引%。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就吸引了内陆地区的各式人等趋之若骛,到沿海地区进行各种经济活动,造成了我国人口由西部向东部,内陆向沿海移动的明显趋势,既促进…  相似文献   

12.
在对海洋科技进步与海洋经济增长的测度方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选取沿海地区十一省(市)2001-2011的面板数据,运用C-D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测算了海洋科技进步、海洋资本投入、海洋劳动投入对沿海地区十一省(市)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为衡量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资产价值,文章以人-地关系日趋紧张的江苏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卫星遥感影像和统计资料,获取典型年份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信息,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核算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江苏沿海地区的湿地和光滩面积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林地和养殖水域面积呈增加趋势;江苏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均在110亿元以上,从存量来看贡献排在前两位的生态系统类型依次是农田和养殖水域,从流量来看贡献排在前两位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依次是废弃物吸纳和水源涵养,体现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潜力。研究结果可为有关部门开展生态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更科学、合理、高效地统筹发展陆海经济,文章从资源利用、经济效益、科技支持、生态环境4个角度,通过构建陆海统筹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并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陆海统筹度,以2005—2014年广西沿海地区为例,进行陆海统筹度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2005—2014年广西沿海地区综合能力都呈上升趋势,但是海陆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增长态势。(2)海域系统经济增长迅速,但受到资源利用、科技支持、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的制约,综合得分呈波动缓慢上升的态势。(3)海洋系统与陆域系统之间统筹度逐渐上升,表明政府对陆海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视逐渐加大。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评价区域的耦合协调发展度,为区域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对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京津冀沿海地区海水淡化取水适宜性,于2016年对京津冀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项目和海洋地质环境进行详细调查,并对我国海洋取水现状进行综合研究。通过综合研究发现:从海洋自然属性角度出发,沧州和天津沿海地区属于淤泥质海滩,水浅坡缓、深水区离岸远、风浪作用下水体中泥沙含量高,适合开发大型(10万m3/d)海水淡化工程,取水方式适宜在海上建设沉淀池、采用潮汐式取水;唐山大清河口以西唐山沿海近岸海域属于淤泥质海滩,深水区离岸较远、水体中泥沙含量较高,适合开发大型(10万m3/d)海水淡化工程;大清河口以东唐山和秦皇岛近岸海域大部分属于砂质岸滩,深水区离岸较近、水质较好,适宜各种规模的淡化工程,且取水方式可采取开挖埋管道的形式采集深水区的海水;沿海海港码头工程岸段由于水深条件较好,适合建设各种规模的淡化项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沿海地区还能养活多少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沿海地区还能养活多少人刘启恒(国家海洋局)研究国民经济区域性分布及增长趋势,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即本地区的人口问题。因为国民经济在区域性的配置后所出现的人口分布一定伴随着各种资金、实物的重新分配,从而形成地区的人、财、物的新的组合形式。由此可见,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沿海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风险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亟需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本研究着重回顾了近年来有关我国沿海地区陆域及海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征、机制以及风险的若干研究成果。分析表明,自1960年代以来,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沿海地区陆域及相邻海域的表面温度上升趋势十分显著,上升幅度和速率均高于全球平均值;生物与非生物的物候变化显著,温暖期(春、秋季)明显变长,并以东中国海(渤、黄、东海)最为显著;海洋物种地理分布变化、生物季节演替和群落结构与功能异常突显,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频繁,赤潮有年代际增加现象,热带海域珊瑚白化加剧。分析还表明,自1980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出现越来越多的高温热浪,沿海海平面持续上升并不断达到新高度,特别是破纪录的极端高海温事件、超强台风-风暴潮和极端高水位频发,这使得沿海地区社会-生态系统的气候暴露度不断增大;同时,沿岸海域富营养化、大规模围填海、破坏性以及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加剧了社会-生态系统的气候脆弱性,沿海地区的洪涝灾害严重,滨海湿地生境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中国东部尤其是东中国海很可能是全球升温和海平面上升幅度最大的海区之一。这表明未来我国沿海地区的灾害风险格局趋于复杂多变。为此,本研究指出了急需深入研究我国沿海地区全球变化综合风险的若干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0——2012年海洋灾害和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在分析辽宁沿海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自然灾害指数法和主成分—熵权法,得出各风险因子的贡献率和灾害综合风险指数,基于GIS进行该地区海洋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灾害经济损失不断上升,黄海区域风险程度较高,辽东湾地区风险水平低,沿海六市主要受暴露性和脆弱性因子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了解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及竞争力现状,促进其海洋经济的持续、快速和高质量发展,文章首先对江苏省海洋产业进行综合分析,随后选取我国8个沿海地区即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和广东省作为对比的样本,基于2016年各地区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 统计软件,采取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海洋产业竞争力的3个因子以及每个因子的贡献率。模型分析表明:江苏省海洋产业竞争力综合排名第四,与海洋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但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江苏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开发海洋特色资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2007—2013年的面板数据,基于DEA方法分析中国沿海地区的环境效率水平和规模效率,结果表明,2007—2013年我国沿海地区环境效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与理想状况之间仍有一定差距,存在改进空间。基于研究结果,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加强规模聚集效应、控制工业废弃物排放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