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闽江口底沙运动的放射性示踪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在福建省首次进行的应用放射性示踪法观测闽江口底沙运动的研究结果。详细叙述了放射性示踪沙的实验方法,结合水文和地质资料具体分析了实验结果,为外沙抛泥区的选择和内沙航道增深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放射性示踪沙技术1.示踪方法放射性示踪沙是一种人工制作的玻璃粉末,由于它是选用无硼的玻璃作为氧化钪的载体故称为钪玻璃沙。为了使该种玻璃沙具有与原体沙相同的运动特性,它的比重、粒径和形状应与原体沙相一致。钪玻璃沙的比重为2.66克/厘米~3,中值粒径为0.04毫米,具有不规则形状。图1是杭州湾北岸金山卫海区底沙和放射性示踪沙颗粒级配曲线。由图可见,放射性示  相似文献   

3.
示踪砂技术已逐渐成为一种确定的工程泥沙研究方法,英国上世纪就进行了30次有关河流或沿岸泥沙运动的观测研究,如Harwell原子能研究所和Walingtord水利研究所等。这些研究很多是为商业机构进行的,故其研究成果很少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现将其有关应用技术作摘录介绍。1放射性示踪砂可用于海岸研究的放射性同位素很多,其中,示踪同位素的选择主要依据勘测时间的长短及标记示踪砂的适应性。英国一些研究单位曾将‘’sc(半衰期以u)、““Ag(半衰期253d)、’‘Cr(半衰期27.sd)、‘”An(半衰期2.7d)和““La(半衰期40.Zh)等同…  相似文献   

4.
人工示踪沙实验的原理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工示踪沙实验是进行沉积物搬运研究的一咱独立方法,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人工示踪沙实验有三种主要方法(即空间积分法、时间积扮法和连续投放法),可用以获得活动层厚度、垂向和水平系数、输运率等定量参数,并进行不同输沙公式进行对比验证,在海底稳定性分析、港湾冲淤、工程措施影响评价等方面都有应用价值。通过加强实验的物理边界、沉积物活动层厚度、实验的时空尺度、充分混合状态、示踪沙加收率、沉积特搬运过程等方  相似文献   

5.
邹汉阳  程汉良 《台湾海峡》1990,9(2):100-107
本文报道了我们在应用放射性示踪沙观测闽江口底沙运动的实验过程中,同时进行的现场辐射剂量监测和实验区周围环境的放射性污染监测方法和结果,并进行了辐射安全分析和环境污染评价。  相似文献   

6.
1991年6月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下,在长江口北槽航道上抛泥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放射性示踪沙试验。示踪核素为钪-46,总活度为17.95×10~(10)Bq(4.85Ci),示踪沙投放总量为495g。本试验目的是通过定量观测底沙运移的方向、路线、速度和输沙率,以期为北槽航道上抛泥区今后能否继续作为抛泥区使用提供直观可靠论据。本次试验观测资料表明,在北槽航道上抛泥区,在中小讯期间,无论是涨潮时投放的示踪沙还是落潮时投放的示踪沙都受落潮流控制,并向北槽航道中段输移。据测量资料分析,在上口抛泥区投放的示踪沙最终沿着110°的运动方向以758m/d的运动速度,在269~#航标附近进入挖槽,单宽输沙率为47.8m~3/md。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铱(Ir)作为信号元素制备示踪沙,并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检测信号元素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1988年8月现场测试结果探讨了天津港抛泥区泥沙运动规律。实验表明,天津港现行抛泥区的泥沙大部分背离航道向东北方向运移,对航道无明显回淤影响,该抛泥地的选择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韩玉芳  窦希萍 《海洋工程》2021,39(6):1-9,77
台风作用下水体的挟沙能力研究对深入认识台风暴潮作用下泥沙运动规律、滩槽演变特征以及提升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技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台风波能对泥沙的悬浮作用入手,建立了台风浪作用下的挟沙能力公式;依据能量叠加原理,完善了传统的河口海岸挟沙能力公式(窦国仁挟沙能力公式),使公式能够同时概括潮流、波浪和台风浪作用下的泥沙运动特征,并应用近年来长江口北槽实测的台风期近底水沙资料对公式进行了率定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台风期北槽近底含沙量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海洋沉积环境和物源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释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海洋沉积环境和物源示踪研究中,元素地球化学方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保存在沉积物(岩)中的环境和物源信息,可以用多种元素地球化学方法进行释读,如研究元素的组成、相对含量和元素分布,元素间的比值关系,元素的组合、多元图解和配分模式以及研究元素与同位素关系等。充分研究元素在表生环境下的地球化学行为,其多种指标可作为古环境的替代性指标,在示踪古气候、沉积物来源、沉积环境和古海洋学事件等领域显示出有效的指示作用。冲绳海槽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冲绳海槽元素地球化学分区与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是紧密对应的,由化学组分判识的物源在该区有陆源、生物源、火山热液源和自生源,第四纪以来冲绳海槽的沉积环境曾发生过很大的变化,是火山活动的高发区。  相似文献   

10.
动床模型试验布置模型沙是模拟泥沙运动试验中的关键。模型布置模型沙之前,依据相似理论,按照一定的几何比尺选择适当的模型沙,这对于确保试验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提高试验精度尤为重要。本文以一港口物理模型试验为实例说明模型沙选择和布置模型沙对模拟泥沙运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蓬莱西庄海岸侵蚀原因、揭示泥沙运移规律,利用萤光示踪砂和染色砾石进行侵蚀岸段的泥沙示踪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海滩泥沙运动完全由波浪控制,泥沙运移的速度和方向取决于破波的大小和方向.2.海滩泥沙以群体形式沿岸输移.3.在平直海岸上,泥沙可超越粘土质海蚀平台进入另一砂质海滩。  相似文献   

12.
蓬菜西庄海滩示踪砂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蓬菜西庄海岸侵蚀原因,揭示泥沙运移规律,利用萤光示踪砂和染色砾石进行侵蚀岸段的泥沙示踪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海滩泥沙运动完全由波浪控制,泥沙运移的速度和方向取决于破波的大小和方向。2.海滩泥以群体形式沿岸输移。3.在平直海岸上,泥沙可超越粘土质海蚀平台进入另一砂质海滩。  相似文献   

13.
朱玉荣 《海洋科学》1999,23(2):32-35
泥沙运动问题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环境与工程等的需要,泥沙运动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它同时也是研究的难点。地质学家、沉积学家、海洋学家以及工程学家等经常需要了解浅海、陆架上的泥沙运动情况,即泥沙输运率,包括大小与方向。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海洋环境中泥沙运动的研究比河流中的要困难得多。国际上,Gadd等1978年在美国的纽约陆架,Heathershaw1981年在欧洲北海地区对此研究得较早(约70年代末),研究较多,研究程度也较高;我国海洋环境中泥…  相似文献   

14.
鲍强生 《海洋科学》1981,5(2):33-35
设计和建造港口及开辟航道、维护航道,均须探求泥沙的运动规律。而指示沙的探测就可定性地了解某一地区泥沙运移的走向。 鉴于某港需要,我们进行了指示沙探测,结果是满意的。该港为沙质海岸,因此对其它沙质海岸探求泥沙运动,有一定参考价值。其实验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沉积矿物学在陆缘海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沉积矿物学是进行环境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矿物在表生环境下的物理、化学行为的研究是正确理解和获取一些重要的替代性环境指标的基础,它可为认识近代地质过程、地表气候过程和海洋环境过程提供定性和定量依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洋矿物学注重于以沉积矿物为指示,研究气候、物质来源、扩散路径和运移方向以及沉积环境等相关内容,并与地球化学相结合,解释区域性环境变化,乃至全球性环境演变等问题,取得了重要进展。对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提出了5项环境示踪的沉积矿物学指标,即:用矿物组合、重矿物含量、磁铁矿、角闪石、长石等矿物示踪物源和物流;用矿物组合、高岭石、伊利石、方解石等指示古气候;用重矿物含量、石英特征等反映水动力条件;用海绿石、自生黄铁矿、铁锰氧化物等揭示氧化-还原环境;用火山玻璃、玄武闪石、蒙脱石等示踪火山和热液活动。但应用沉积矿物学示踪环境,必须运用多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研究锰在热液中的地球化学性质对于更好地了解热液在海洋中的循环过程和扩散情况很有意义,虽然影响热液中锰的地球化学性质的因素很多,但锰确实是示踪热液活动的最敏感、最有效的元素之一。主要总结了现代海底热液柱中锰元素的分析方法进展,同时对热液柱中锰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刘韶  赵焕庭 《海洋通报》1998,17(6):28-39
应用中子活化方法分析9个表,底悬移质和20个底质沉积物样品里的34个元素,并应用元素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广澳前江湾泥沙和悬移质运移情况,通过对数据分析处理后,提出了该海域的悬移质及底质泥沙运动的方向有向中心地带汇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根据黄河三角洲五号桩海域6级大风前后现场悬沙、沉积物和实测水流资料,研究了淤泥质粉砂海岸大风过程后泥沙分布特征和运动规律。发现大风天气海底泥沙对波浪作用反应灵敏,悬沙和底沙分布规律与波浪作用吻合,为波浪作用下海底泥沙运动的理论研究以及海区工程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潮汐河口与无潮稳定流相比较,分析了潮汐河口区水流、泥沙运动的特点,并根据水流泥沙运动的基本理论和能量守恒原理,对潮汐水流挟沙规律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了比较适合于潮汐河口区的挟沙力公式的一般形式:。式中K和m分别为与水流边界条件有关的系、指数。通过与国内外有关潮流挟沙力公式比较,表明所建立的公式结构较为合理。经珠江口实测资料的验证,表明本公式能够较好地反映潮汐河口的水流挟沙规律。  相似文献   

20.
尹毅  贾秀芳  刘志和 《海洋学报》1988,10(4):516-520
海洋沉积物的放射性研究是海洋环境科学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沉积化学、地质年代学和水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对本国沿海及近海海域沉积物的放射性进行了部分研究,但对远洋沉积物的放射性研究较少,至于南极沿岸沉积物的放射性研究尚未进行,为了探讨放射性的全球分布特征,我们对南极长城湾沉积物的放射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