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南岛清澜港口及其东侧沿岸珊瑚岸礁分布航空遥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应用航空遥感彩色航片研究清澜港口及其附近珊瑚岸礁的分布,探讨了珊瑚岸礁分布与破浪带间的关系,提出了以破浪带分布的解译标志的珊瑚岸礁间接解译法,获得了海南岛清澜港口及其东侧沿岸珊瑚岸礁地理分布,发现了港口西侧三处在海图上未见标明的小珊瑚礁分布的准确位置与形态,初步显示了该解译法的可行性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西北部排浦岸礁区内具有珊瑚礁发育所需的温暖、激荡的浅水环境。沿岸侵蚀性海岸与河流输入大量泥砂,形成浑水沉积,其海水透明度仅为2—8m,沉积物中陆源碎屑含量平均高达20%左右。根据地貌形态和沉积特征,礁区可划分为礁前泻湖砂相、原地珊瑚礁岩相,礁坪含原生礁砂砾相、海蚀坪-沿岸水道砂相及海滩-海岸砂堤砂相。 区内河流和海湾出口处具有典型的三角洲相沉积,在西南大铲珊瑚堤礁的向海侧为典型的礁相沉积,排浦岸礁则以碳酸盐为主,并含一定量的陆源碎屑物的浑水沉积。这三种沉积类型均受沉积环境的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南岸珊瑚礁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海南岛地跨北纬18°16′至20°18′,属热带—亚热带气候,常年平均气温为24℃左右,年温差小于10℃。沿岸断断续续地分布着一些岸(裾)礁,附近各小岛的周围和个别较大的泻湖中也局部地分布有珊瑚礁和活珊瑚。 海南岛沿岸的珊瑚礁,马廷英、颜京松、以及和颜京松、黄明显等,都作过一些研究。但上述作者都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海南岛近岸珊瑚的种属及其分布,很少或者完全没有论及本区珊瑚礁的地质学和地貌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周缘珊瑚礁的基本特征和成礁时代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海南岛周缘分布的珊瑚礁,是陆地边缘围绕基岩海岸和岛屿发育起来的不成熟型岸礁礁体,具有进积序列的沉积相序。不存在堡礁(或堤礁)礁体类型。依据碳、氧稳定同位素和其它地球化学资料,这些珊瑚礁的主体是末次冰期阶段发育起来的,与放射性碳等年代资料相悖。  相似文献   

5.
北部湾涠洲岛地貌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涠洲岛由第四纪玄武岩浆喷发时在水下堆积而形成。该岛经受长期的地质作用和演变过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貌类型。据调查、分析,该岛地貌可分为火山地貌、流水地貌、海蚀地貌、海积地貌、珊瑚岸礁地貌、海积一冲积地貌、重力地貌、人工地貌等八大类型。其中,海蚀地貌、海积地貌、珊瑚礁地貌,火山遗迹地貌等较为明显。岛的南部沿岸海蚀地貌发育,海蚀崖高达30~50m,海蚀平台宽20~70m,有35个大小不等海蚀洞。岛的北部沿岸海成沙堤十分发育,呈条带状、牛轭状分布,长100~2000m,宽40~700m。按其形成的年代,形态,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分为老、中、新沙堤。老沙堤形成于距今6900-4000a前,中沙堤形成于距今3100-2200a前,新沙堤形成于距今2000~1200a前。岛屿北部、东部沿岸珊瑚岸礁相当发育,礁坪宽400~1025m,珊瑚生长带宽200~660m;西南部发育较差,礁坪宽20~475m,珊瑚生长带宽50~215m。南部沿岸没有珊瑚礁存在,其珊瑚礁形成于6900a前。涠洲岛总的地貌特征是南部沿岸以海蚀地貌为主,北部沿岸以海积地貌和珊瑚礁地貌为主,岛上不同程度地保存有火山活动的遗迹。总的地势则为南高北低,自南向北缓缓倾斜。  相似文献   

6.
珊瑚礁是一种生物礁,它也是一种可溶性岩类。从岩溶学角度讲,珊瑚礁岩溶是咸淡水作用于造礁珊瑚建造的礁体(岩)的组合反映。 多年来,笔者从事我国珊瑚礁的研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岩溶问题,已有的某些初少认识(如关于海南岛岸礁岩溶分带等)已为我院地质研究所岩溶研究组(1979)所援引,现仅就个人管见所及谈谈我国珊瑚礁的岩溶特征。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沿岸海域砗磲资源调查及保护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砗磲是珊瑚礁海域的重要贝类之一,对维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海洋的大力开发和利用给我国沿海砗磲资源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通过截线样带法对海南岛沿岸海域砗磲的种类和分布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海南岛沿岸海域砗磲覆盖度呈现南北差异,东南沿岸海域砗磲覆盖度明显高于西北沿岸海域,这种差异可能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造成。调查海域共发现3种砗磲:诺亚砗磲(Tridacna noae)最多,占砗磲样品总数的58.6%;其次是番红砗磲(T. crocea),占34.3%;鳞砗磲(T. squamosa)最少,仅占7.1%。海洋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砗磲多样性的保护力度,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并重,从而有效保护砗磲、珊瑚礁乃至海洋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雷州半岛珊瑚幼虫补充来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南海北部珊瑚礁资源的调查,系统分析不同区域珊瑚礁群落的相近性.结合不同珊瑚的区域性和繁殖特点,推测雷州半岛珊瑚幼虫的外部来源主要是海南岛沿岸、越南沿岸以及广西沿岸的珊瑚群落.通过设定数值模型,跟踪拉格朗日轨迹方程,追踪到每年3-6月份从中国西沙群岛到雷州半岛的珊瑚幼虫扩散路径,验证了对外来幼虫的推测.通过对珊瑚幼虫扩散路径的初步研究,很好地揭示了我国珊瑚源的问题,揭示了雷州半岛珊瑚礁资源由于外部幼虫来源不足而减少的原因,同时也提出了保护珊瑚幼虫来源、保护输运路径的新的珊瑚礁保护区管理理念,以更好地保护珊瑚礁资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这口井的有孔虫地层分布,划分成4个有孔虫组合。并初步探讨了该群岛珊瑚礁的成因史,确认西沙群岛的珊瑚礁主要是晚第三纪时期生长和堆积的。指出,中新世早、中期珊瑚礁已经经历了岸礁、堡礁和环礁三个发展阶段,上新世早期,海侵规模可能超过了珊瑚礁的生长速度,造成钻孔中—套珊瑚贝壳碎屑堆积,更新世本区受冰期影响,珊瑚礁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剥蚀;全新世本区受新构造运动影响,为上升区。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珊瑚礁鱼类的初步研究及前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静  田明诚 《海洋科学》1995,19(5):28-32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纲,根据Nelson1984年的估计,全世界有28000种现生鱼类,目前记录到的约为20000种,其中海洋鱼类约12000种。我国海洋鱼类已知有2000余种,约占世界海洋鱼类种数的六分之一。然而尚有一些种类还没有被记录到,其中很多是生活在珊瑚礁区域的小型鱼类。珊瑚礁只分布在地球上南、北纬30°线之间,且具有高温、高盐的少数浅海岸地区,我国的海南岛即位于其间,海南岛沿岸有较丰富的珊瑚资源和珊瑚礁鱼类,遗憾的是这一自然生态环境正在遭到人为的破坏,因此如何加强对珊瑚礁鱼类的…  相似文献   

11.
雷州半岛灯楼角珊瑚岸礁的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雷州半岛西南海岸的珊瑚礁是中国大陆唯一的全新世中期之初海侵以来形成的岸礁,灯楼角岸段岸礁沿灯楼角岬角两侧共长11.5km,宽500-1000m,厚约5m,珊瑚化石的优势种是Gonioporasp。本海区的海水温度,盐度,透明度和环境质量,均适合造礁石珊瑚生长,采集到活珊瑚8科16属25种,其中优势种是Acropora humilis,Porites lutea,Prities pukoensis和Favia speciosa。岸礁可分为礁坪和礁前向海坡两个地貌单元。内礁坪上有薄层细砂堆积的“沙帽”,主要由陆源碎屑沉积物,其次为生物碎屑组成。礁的^14C年龄主要为7120-4040aBP。在全球变化引起表层海水温度增高和海平面上升的条件下,由于大陆架深层水的影响,琼州海峡的沿岸水受到调节,夏季不致过热,冬季不致过冷,所以本区造礁石珊瑚仍能生长和繁殖,珊瑚礁仍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西北部海域珊瑚礁造礁石珊瑚种类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海南岛西北部海域造礁石珊瑚种类的多样性及分布.结果表明:共发现50种造礁石珊瑚和1种多孔螅.海南岛西北部造礁石珊瑚优势种为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和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与历史资料相比优势种发生明显变化;海南岛西北部海域造礁石珊瑚覆盖率急剧下降,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造成;海南岛西北部海域是北部湾、琼州海峡和南海的重要交汇点,可能是造礁石珊瑚幼虫扩散的重要通道,对华南沿岸造礁石珊瑚资源自然恢复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未来的海洋管理应该加强对珊瑚礁的保护力度,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重,这样才能有效保护海南岛西北部海域的珊瑚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海南岛南部全新世以来以沉降活动为主要特征,鹿回头珊瑚礁能够反映全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鹿回头岸礁礁坪面上的原生珊瑚礁是全新世高海平面时期的产物。全新世以来南海北部至少存在过 4 期相对高海平面阶段:7300~6000、4800~4700、4300~4200和3100~2900cal.aBP。其中 7300~6000aBP 是整个全新世最高海平面时期,也是鹿回头珊瑚礁发育的繁盛期,基本形成了现代珊瑚礁的地貌格局,后来不同时期发育的珊瑚礁是在此时期形成的礁塘或礁坑等低洼地中形成,并在鹿回头半岛两侧向外发展,现代珊瑚礁则发育于全新世珊瑚礁的外礁坪和礁前斜坡带。另外,鹿回头珊瑚礁反映的南海北部全新世高海平面时间与南海其他地区高海平面时间可以衔接或对应,说明南海地区全新世高海平面具有全球背景,至少在南海是一致的,且与气候变暖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鹿回头珊瑚礁与全新世高海平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海南岛南部全新世以来以沉降活动为主要特征,鹿回头珊瑚礁能够反映全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鹿回头岸礁礁坪面上的原生珊瑚礁是全新世高海平面时期的产物.全新世以来南海北部至少存在过4期相对高海平面阶段:7 300~6 000、4 800~4 700、4 300~4 200和3 100~2 900 cal.aBP.其中7 300~6 000 aBP是整个全新世最高海平面时期,也是鹿回头珊瑚礁发育的繁盛期,基本形成了现代珊瑚礁的地貌格局,后来不同时期发育的珊瑚礁是在此时期形成的礁塘或礁坑等低洼地中形成,并在鹿回头半岛两侧向外发展,现代珊瑚礁则发育于全新世珊瑚礁的外礁坪和礁前斜坡带.另外,鹿回头珊瑚礁反映的南海北部全新世高海平面时间与南海其他地区高海平面时间可以衔接或对应,说明南海地区全新世高海平面具有全球背景,至少在南海是一致的,且与气候变暖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5.
海南岛岸礁的造礁珊瑚代表性种类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是环境适应性较强的块状产卵型珊瑚。探究其遗传结构和连通性将有助于揭示其海南岛岸礁集合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格局和幼虫迁移路径,进而阐明海南珊瑚礁的恢复潜力。文章通过11个P. lutea微卫星标记来分析10个海南岛岸礁地理群体(八所、海尾、大铲礁、邻昌礁、雷公岛、木栏头、铜鼓岭、龙湾、大洲岛和鹿回头)和1个西沙群岛(西沙七连屿)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显示,整体上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中等偏低,平均等位基因丰度(allelic richness, Rs)为(2.8±1.3)(八所群体)~(3.7±1.7)(邻昌礁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31 (铜鼓岭群体)~0.54 (大铲礁群体)和0.50 (雷公岛群体)~0.64 (海尾群体)。除海南岛东部龙湾群体、大洲岛群体和西部的八所群体、大铲礁群体之外,其他7/11的地理群体均呈杂合子缺失。海南岛岸礁澄黄滨珊瑚P. lutea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显示,集合种群分为北东南遗传连通带和西岸两支,支间遗传分化显著,前者包括北岸的雷公岛群体和木栏头群体、东岸的大洲岛群体,以及...  相似文献   

16.
近50年来三亚鹿回头岸礁活珊瑚覆盖率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三亚鹿回头珊瑚岸礁5条断面进行实地潜水调查并室内判读海底录像,得到该岸段2005年和2006年的礁坡活珊瑚覆盖率分别为14.79%和12.16%。与历史资料(1960年、1978年、1983年和1990年测值分别为80%—90%、60%、60%和35%,1998年约为41.5%,2002年为23.4%,2004年为20%)对比分析显示,近50年来该岸段活珊瑚覆盖率显著下降,珊瑚礁总体呈衰退趋势。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是造成三亚鹿回头珊瑚礁衰退并影响将来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度和破坏性捕捞以及大规模采挖礁块等活动直接导致了该岸段珊瑚礁在七八十年代出现的巨大衰退;海上珍珠贝、麒麟菜等养殖活动是造成近期破坏的主要原因;正在影响该岸段珊瑚礁覆盖率仍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沿岸对虾或鲍育苗养殖;三亚河和近海工程建设、航运活动带来的泥沙和污染物以及正向鹿回头扩展的潜水旅游活动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威胁。所以,保护该岸段珊瑚礁,需要在了解该岸礁活珊瑚覆盖率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认清保护管理的紧迫性,并针对不同区域珊瑚群落的具体特征和影响因素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海南岛东北部沿岸造礁石珊瑚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截线样条法(Line intercept transect)于2006—2013年在海南岛东北部沿岸3个区域调查造礁石珊瑚。共调查到13科32属75种,种类数量总体上存在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其中4种主要形态类群的种类数量在从南往北均为减少,幅度减少顺序为:叶片状分枝状皮壳状团块状。造礁石珊瑚形态类群的分布具有地域差异,分布在纬度高的铜鼓岭、长圮港调查区域的类群以抗逆性较强的团块状和皮壳状珊瑚为主。2006—2010年,海南岛东北部沿岸调查区域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总体变化趋势是下降的,长圮港下降幅度最高;2010—2013年,3个调查区域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的空间分布从北往南变化趋势分别为:小幅度增长、波动、小幅度降低。该现象可能是珊瑚礁生态系统在前期受到较大的人为扰动影响而被迅速破坏,在后期由于自我调节抵御外界干扰而产生小幅度变化的结果。由于在长圮港调查区域受到河流冲刷与渔业活动等外界干扰最大,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程度最严重,影响了造礁石珊瑚空间水平分布的异质性,外界干扰破坏了珊瑚礁生态系统演替中具有空间分带增强的特征。2006—2013年在铜鼓岭与龙湾调查区域的造礁石珊瑚生态系统呈波动与恢复状态,而长圮港调查区域的处于退化状态。  相似文献   

18.
珊瑚礁破碎带附近波浪演化和波生流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珊瑚岸礁破碎带附近波浪演化和波生流特性,通过水槽实验对规则波浪作用下珊瑚岸礁上沿礁分布的水位和流速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在典型卷破波条件下,测试了礁冠存在与不存在的两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多重波浪反射作用引起岸礁上形成不完全驻波,而破碎带附近的浅化作用则产生高次谐波,波浪破碎所耗散的波能主要来源于主频波,礁坪上透射波成分中二次谐波与主频波的能量相当;礁冠的存在引起破碎带宽度减小、礁坪上增水变大以及礁坪上各次谐波变小;礁冠不存在时,岸礁上波生流的沿礁分布与平直海岸相似,而礁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礁坪上水体向外海的回流。研究成果将丰富和发展珊瑚礁水动力学理论,并为岛礁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海南岛海湾与潟湖中海草的分布差异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2002年至2016年调查数据,研究海南岛海湾与潟湖中海草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海南岛沿岸调查到海草共6属10种,优势种为泰来草与海菖蒲,种类数量呈现东部多、北部与南部少的特点;海草分布面积约53.7906km2,呈现北部大于南部、海湾大于潟湖的特点;覆盖度存在由北向南递增趋势。海南岛沿岸海草垂直分布呈现由陆向海梯度分布规律。海草在海湾分布宽度大,主要集中于礁坪内侧,呈现斑块状分布为主,局部区域零星分布的特征;在潟湖分布宽度较小,主要集中于受人为活动干扰较少区域,呈现斑块状或片状分布的特征。潮流、水深、盐度、光照、底质类型与人类活动等对海南岛沿岸海草分布的影响较大,同时藻类、贝类与鱼类等生物对海草存在一定的空间竞争。  相似文献   

20.
用沿岸上升流指数分析中国东南沿岸风生上升流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馨  胡建宇 《海洋通报》2011,30(3):258-265
对1968年1月到2007年12月中国东南沿海(17°N~30°N,109°E~123°E)上升流指数月平均数据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风生沿岸上升流主要在4-8月间发生于海南岛东部、雷州半岛东部、汕头以北至浙江沿岸.(2)风生沿岸上升流的强度具有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其中海南岛东部沿岸上升流最强,浙江沿岸其次;整个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