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发展中国湖沼学和水化学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大国发展普通水文学时,开始总是发展河流水文学,然后发展湖沼学和水化学;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中国的河流水文学已经大规模地发展起来,但湖沼学和水化学还不很发达。 湖沼学和水化学的发展,是以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要求为根据的。因此,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大企业的需要常常推动了研究工作,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交流我国海岸工程在科研、设计、施工.制造和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经验,发展我国海运事业和近海油田开发等事业。根据1986年10月在第四届全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决定,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港口航道专业委员会,天津水运工程学会,上海海洋湖沼学  相似文献   

3.
莱州湾沿岸是中国海(咸)水入侵典型区域之一,受多次海侵海退事件影响,形成了复杂的地下含水系统。为探究其地下水系统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对比分析白浪河地区内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主要离子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分区的水化学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内陆的咸水主要由淡水/卤水混合形成,滨海的咸水主要由淡水/海水混合形成。现存卤水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淡水的混入,水岩相互作用和阳离子交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卤水的水化学组成。矿物饱和指数结果表明,不同分区的地下水体中,方解石和白云石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岩盐均未达到饱和状态,石膏仅在卤水中达到饱和状态。从陆到海,地下水系统中发生的阳离子交换过程不同,淡水区和微咸水区浅层的地下水主要是水中的Ca2+与含水介质吸附的Na+交换,而其他分区的阳离子交换过程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4.
邛海湖盆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泊,本研究是为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该人类资源所做的基础研究工作之一。通过基于GPS-RTK技术以及测深仪的水下地形测量,结合原有历史资料,应用湖沼学理论,对邛海的湖盆形态进行定量化研究。经研究,邛海为南北长、东西宽湖体较为接近半球体形式的断陷湖泊,正常高水位(1510.3m)下最大水深18.80m,平均水深10.63m,湖长10.85km,湖面最大宽度5.24km,平均宽度2.53km,岸线长37.4km,湖面面积27.408km2,湖底真面积27.411km2,容积291.43×107m3。研究结果对邛海流域的深入研究及保护与开发提供了基础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水文和其他水化学参数以及生物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调查海区无机氮的变化特性以及计算了N:P原子比。认为造成这些变化特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等的水动力因子和生物活动过程联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也说明了盐度锋的存在和长江径流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无机氮是产生沿岸侧初级生产力高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渤海湾及其东部水域的水化学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化学环境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生产力密切相关。水化学环境的研究对于开发海洋和发展海洋水域生产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渤海三面为陆地所围,黄河、海河、滦河等沿岸数十条河流携带大量营养物质入海,是海洋生物繁殖的物质基础。因此,渤海是许多经济鱼、虾的索饵场和产卵场,亦是我国北方的一个重要渔场。本文主要根据作者在1983年的调查资料对渤海湾及其东部水域的水化学要素(S,pH,NO3-N,NO2-N,NH4-N和PO4-P)的分布及相互关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黄河口的变迁对黄河冲淡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津站的水文资料显示,黄河流入渤海的平均年径流量为4.93×1010m3,输人海中的平均年输沙量为1.34×1012kg(钱意颖等,1993)。黄河的年径流量仅为长江的二十分之一,但其年输沙量却为长江的2.26倍,如此大量的泥沙流入海中,不仅造成了河口区的严重淤积,而且也对口门外滨海大陆架区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黄河尾闾不同流路时期黄河冲淡水的分布与变化将有助于了解河口外余流场的分布变化及泥沙运行机制。研究表明,黄河冲淡水的分布变化除了取决于其径流量的变化外,还受到黄河口门变迁的影响。要了解黄河冲淡水分布的变化规律,需要对1855年以来不同流路多年逐月的滨海大陆架区的水文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由于资料的限制,本文仅分析钓口河流路和清水沟流路时期黄河冲淡水的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大沽河下游地区存在大面积咸水体,为了查明咸水体盐分的来源,揭示地下水咸化机理,于2017年4、8和10月在大沽河下游地区采集地下水样品,对其进行研究。现场原位监测地下水的水位、水温、电导率和总溶解性固体等,并采集水样进行主要水化学离子测定。用数理统计法、吉布斯图解法、主要水化学离子比值法以及卤族元素比值法对地下水样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地下水化学分布特征,识别出地下咸水的盐分来源;并结合古地理、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研究其咸水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研究区由西北向东南方向,TDS和Cl浓度均逐渐升高,水质由淡水逐渐向盐水转化,地下水的优势阴离子类型沿着HCO_3型→HCO_3·Cl型→Cl·HCO_3型→Cl型变化,大部分地区的阳离子以Na~+占主导地位。(2)研究区内地下淡水受到岩石风化-溶滤和蒸发浓缩的共同影响,地下咸水的形成主要受到与海水的混合作用控制,还受到阳离子的交换吸附和矿物溶解作用的影响。(3)综合Br/Cl和I含量,证实了研究区存在着海相沉积地层的溶解作用,这是研究区东南部地下咸水的重要盐分来源。  相似文献   

9.
2009年春季黄河口附近海域营养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9年5月在黄河口附近海域获得的水化学参数,研究了该海域营养要素的分布特征与富营养化水平.NO3-N、NO2-N与SiO3-Si表层浓度在河口处均存在高值区,随淡成水混合逐渐降低,表明主要来源于黄河冲淡水;NH4-N与PO4-P在河口处则低于调查海区平均水平,说明黄河冲淡水不是其主要来源.黄河口南部浅滩区域(平...  相似文献   

10.
鄱阳湖水化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其湖水化学的特性如何?本文根据1980年~1988年逐月水化学资料,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鄱阳湖水化学在相近条件下的年内变化与地区分布,并对鄱阳湖的水质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1.
莱州湾南岸晚更新世后地层中沉积海水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阐述了莱州湾南岸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地层的地质特征、从山前冲洪积平原淡水到海积平原沉积海水的水化学特征,以及沉积海水的形成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莱州湾南岸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地层具有3个赋存着沉积海水的海相沉积层,沉积海水与海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与冲洪积平原淡水化学成分不同.在古海水浓缩过程中,存在着方解石和石膏的沉淀以及钠长石和钙长石的蚀变.在沉积海水入侵淡水的混合带,存在着Na+与Ca2+和Mg2+之间的离子交换.沉积海水的形成是晚更新世后期三次海侵期间的海水,经过蒸发浓缩、下渗富集和埋藏变质等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Σ最小原理和HSAB分类,研究了不同水化学类型水体中主要组分的化学模型;讨论了在不同区域之间这些模型的差异,以及湖泊在不同演化阶段的水化学模型转化;还对水体中微量元素的化学模型作了探讨,对这些元素的优势络合物作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属于软酸和中间酸的金属离子主要作为Me-Cl存在。最硬的酸(φ_A>2.06)在盐湖中主要形成Me-F络合物;次硬酸(0.64<φ_A<2.06)的主要溶存形态是游离离子。在淡水湖泊中,属于硬酸的元素主要以游离离子存在。  相似文献   

13.
从全球性淡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出发,根据我国不海第四纪地质及前人对长江口、珠江口等海底古河 道的发现和勘查情况,分析解决我国沿岸城市和岛邮政局淡水供应日益短缺问题的可能性和紧迫性,强调开发海底淡水资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海水化学需氧量(COD)是海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综合指标,是海洋环境监测最重要的项目之一,目前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现有的COD测量方法远远不能满足形势的需要,研制开发现场、快速、自动、连续运行的“COD测量仪”势在必行,也是海水COD分析技术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们研制成功了可用于现场的“臭氧法海水化学需氧量测量仪”。文中介绍了臭氧法海水化学需氧量测量仪的原理、实验室现场试验结果和海试现场情况。大量实验数据表明,该测量仪具有测量快速、结果准确、长时间不需维护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解放后,随着我国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新建的水库迅速地遍布祖国各地,水库面积日益扩大,水库渔业在淡水渔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我国,水库养鱼是解放后出现的新事物,它必然提出了许多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如何对待凶猛鱼类就是其中之一。国外的生态学家在研究自然种群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认为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掠食者(Predator)在生态系中的作用并不是完全有害的,因为如果没有它们的稀疏作用,各物种  相似文献   

16.
湖沼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枝,它的研究对象是湖泊——缓慢换水的水域类型之一。湖泊(包括人工湖——水库)具有水能、防洪、农业灌溉、工业与生活供水、航运、旅游、发展渔业和由湖底沉积物中获得无机原料和有机原料等综合经济效能,在国民经济上有重大的意义。湖泊是一自然综合体。发生在湖泊中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是互相联系,彼此依存的。湖沼  相似文献   

17.
在作者从事我国淡水藻类研究中,积累了一些有关分类学方面的资料。现将这些资料陆续加以整理,写成论文发表。篇幅较短的都编入此《杂录》中。一、在中国发现的绿鞭藻科植物Ⅰ.On Some Species of the Chloromonadaceae Found in China绿鞭藻科(Chloromonadaceae)在分类位置至今尚未确定的绿鞭藻纲(Chloromonadineae)中是最典型的一科,包括具有2条鞭毛和多数盘状色素体的种类。由于这些藻类很不常见,虽然在百年前已有此科种类的记载,但可供参考的文献至今还很少,记载的种类也不多;为一般所公认的也不过3属、共约11种。同时,根据现有的记载,这些种类在地理分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和人口剧增,海岸带经济开发地区淡水资源的利用和科学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由于海岸带地区大多处于许多大河流的末梢,是源远流长的河流淡水人海的尾闾,这也成为有水可供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水利工  相似文献   

19.
莱州湾南岸平原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009年莱州湾南岸地下水最新监测数据,将研究区地下水淡水区、微咸水区、咸盐水区和卤水区进行经典统计分析、相关分析、等值线图和Piper三线图绘制,阐述了水化学类型和成分特征从南往北的变化:EC、TDS、Na+、K+、Mg2+、Cl-、SO42-的平均浓度从南部淡水到北部卤水呈现逐渐增大趋势,因为在卤水区普遍发生碳酸钙沉淀,Ca2+和HCO3-则在咸盐水区浓度达最高;pH值从淡水到卤水呈现从弱碱性到弱酸性的转变;从淡水区向卤水区地下水化学组分阴离子由HCO3-为主变为Cl-为主,阳离子由Ca2+为主变为Na+为主;此外河流对地下水起到淡化和冲刷的作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水化学3个主成分,分别代表了地下水盐化指标、生物化学作用和碳酸钙沉淀。进一步结合系数比值法和饱和指数计算,在对本区水文、地质以及离子水文地球化学特性分析基础上,指出地下卤水阴阳离子中占绝对优势的Cl-、SO42-、Na+、Mg2+的毫克当量百分数与正常海水的值非常相近而与地下淡水的值相差甚远,反映出本区地下卤水起源于古海水,为沉积海水。此外卤水绝非海水简单浓缩的产物,其间还包括复杂的水化学变质过程及后期演化如矿物沉淀、阳离子交换(K+-Ca2+;Na+-Ca2)+、去白云岩化作用和硅酸盐蚀变等。饱和指数的计算表明石膏在卤水矿化度达100 g/L之后才开始缓慢沉淀,而文石、方解石和白云石基本一直处于饱和沉淀状态,且文石和方解石的饱和指数散点分布极为相似,说明两者可能同时发生沉淀。  相似文献   

20.
刘筠 《海洋与湖沼》1993,24(5):560-561
刘建康和何碧梧两位教授主编的《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第三版)一书,于199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第一、二版发行后,得到国内水产界和生物学界的高度评价,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对促进我国淡水渔业的发展起了显著的作用。 自8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水产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生物技术的进步,淡水鱼类养殖技术和生物技术在对鱼类进行遗传改良、培育新品种和新的养殖对象方面,取得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