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东方鲀属主要经济鱼种繁育养殖、育种和基因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鲀类是指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鲀形目(Tetraodontiformes)的一个鱼类类群。在南方,人们称它为“鸡泡鱼”、“气泡鱼”,在北方则称“河鲀”或“廷巴”。鲀类种类繁多,从太平洋至大西洋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们通过长期的潜心研究探明,鱼类有着奇特的“语言”一一声音信息。鱼的“语言”相当复杂,不同的鱼类有着不同的声音信息。成群的青鱼会发出小鸟一样的叽叽声音,沙丁鱼群会发出如同海浪拍岸的哗啦哗啦声,小鲶鱼发出的声音像蜜蜂发出的嗡翁叫,冷球鱼则会发出犹如人打鼾的呼噜呼噜声,其他的如黄鱼发出咕咕叫,黑背鲲会发出沙沙沙声,驼背鳟的声音咚咚响等。最早人们认为鱼类发声是靠发声器官。但是,研究结果发现,鱼类没有专门的发声器官,而是利用它们躯体上的其他器官来“兼职”发声的。如产于长江  相似文献   

3.
西方有谚语,叫做“笨得像只鱼”。在美国,人们也常常将那些笨笨的新人菜鸟称做“fish”。在人们印象中,鱼类确实是一种傻傻的动物:你喂它多少食,它就会吃多少,甚至于会自己把自己撑死;以前的某些实验表明,它们只能记住最近3秒内发生的事。但根据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鱼类甚至比一些狗的学习能力更佳。鱼儿们可以互相学习,具有长期的记忆能力,而且能够辨识对方。他们通过水中的窃听获取各类信息,一些种类的鱼甚至会使用工具。鱼类“聪明”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瑞士科学家培育出一种新鱼类,它们既可在水里生活,又可在陆上生活,甚至会飞,人们叫它水陆空“三栖”鱼。这种鱼是基因工程师借助遗传基因技术培育出来的一种杂交变种新鱼类。这种三栖鱼具有生产  相似文献   

5.
冠鲽属鲽科。是比目鱼中的一种,这种鱼类又叫偏口鱼,两眼均位于口部的右侧。有眼一侧披有栉鳞、无眼侧披有圆鳞。是一种小形海洋底栖鱼类。它们行动缓慢,但其肉质鲜嫩。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东南沿海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凶残的杀人蟹。这种蟹,叫尖头蜘蛛蟹。一只巨型的成年尖头蜘蛛蟹,体宽一般有30多厘米,当它伸开锋利的蟹爪时,足足有3米多长,最大的可达3.7米。这种蟹,平时并不杀人。它们通常生活在3600米的深海海底,靠捕食鱼类为生。别看它身躯庞大,动作却十分灵敏。在它眼前游过的小鱼,几乎没有一条能逃脱它的巨大螯钳。不过,到了交配和产卵期,它们就会成批地爬到浅水区。这个时候,它们就会攻击人类。  相似文献   

7.
在江河湖海中,生活着千姿百态的鱼类,它们在水中漫游,仿佛是一个寂静的世界。其实不然,鱼类也能发现各种各样的声音,也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刺鲀     
刺鲀是鱼类家族的刺猬。平时,刺鲀在休息状态下,身上的硬刺平贴在身体上。如果遇到敌害,刺鲀身上的硬刺会马上竖起来,使敌人无从下嘴。这个本领和刺猬是一样的。不过,它还有一项刺猬所没有的本领,那就是它能把身体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它是用这种办法让那些体型和自己差不多的敌人,根本没有办法把它吞到肚子里去。可见刺鲀在混身膨胀,竖起刺的时  相似文献   

9.
壮观的夜鱼     
在红海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中,有一种十分奇特的闪光鱼类——光脸鲷。这种小鱼体长只有7至10厘米,能发出十分明亮的光线。在水下活动的人,距离它18米处就能发现它;黑夜里,距离它2米远能看请手表上的时间。潜水员常常把它们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世界》2008,(11):4-4
科学家通过视频技术在海水表面以下9000米的地方发现了鱼类,这种鱼是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海洋中生活地点最深的鱼,人类也是首次拍到它们的生活状态。这种鱼名叫狮子鱼,科学家是通过录像,在日本附近的太平洋区域深达9000米处发现的。研究人员表示,此前人们从未目睹过它们的在深海中生活的真实情景。  相似文献   

11.
年轮,显示了树木生长的年龄。海洋生物,特别是海洋动物是否也有年轮呢?科学家回答:有……鳞片青鱼、草鱼、鲤鱼、鲢鱼等多数鱼类,可以用鳞片来推算年龄。因为鱼鳞也象树木一样有年轮。这是由于鱼的年龄增长了,鳞片也会随之生长。如果仔细观察,你可以看到在鱼鳞片的上面,有许多同心的环纹。这环纹仿佛树木横断面上的环纹一样,叫做年轮。鱼类的年轮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鱼类在春夏时节,食物丰富,生长旺盛,鳞片生长加快,产生很亮很宽的同心圈。同心圈的距离远,叫做夏轮,在秋冬季节,食物较少,生长也就缓慢,鳞片生长也就缓慢,产生很暗很黑的同心圈,圈与圈的距离很近,叫冬轮。因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中的动物也会生病。如果它们得了病,到哪里去医治呢?请别担心,海洋中设有“医疗站”“医疗队”,还有许多不辞辛劳、手到病除的“医生”。热带海域的“医疗站”:有一种叫做彼得松岩的清洁虾,常在鱼类聚集或经常来往的海底珊瑚中间,找到适当的洞穴,办起“医疗站”,全心全意地为海洋动物免费医病。开始,彼得松岩虾在洞口,舞动起头前一对比身体  相似文献   

13.
海洋是鱼类的主要栖息地,从两极到赤道海域,从海岸到大洋,从表层到上千米深渊均有海洋鱼类的踪迹。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导致了海洋鱼类的多样性,但由于组织、结构、机能上相似,产生了一系列共同特点。人们根据鱼类的共同特点,给鱼下了如下的定义:鱼是以鳃呼吸、用鳍运动、大多数体表被有鳞片、体内一般具有鳔和能变温的海洋脊椎动物。从这个定义来看,海洋生物中凡是具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并终生生活在水中的脊椎运动,不管它像不像鱼,也肯定是鱼。例如海马,浑身上下没有哪一处让人觉得它像鱼,可事实上海马具备上述鱼的特征,是属于不折不扣的鱼类。而另外一些被冠以鱼的称呼的海洋生物,如墨鱼、鲍鱼等,要么属于软体动物,要么属于哺乳动物,虽然被约定俗成地叫做鱼,其实跟鱼类一点关系也没有。  相似文献   

14.
如果人喝了海水,会越喝越渴,最后甚至渴死。可是终生生活在海洋中的鱼、鸟、爬行动物等却不会有这种危险。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它们都有自已的独特的海水淡化“装置”。科学家们已陆续揭开了它们“装置”的秘密。  相似文献   

15.
比目鱼     
正比目鱼是海洋鱼类中的一大类,包括鲆科、鲽科、鳎科。比目鱼体型多呈现为椭圆形,它们与其他鱼类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眼睛长在身体的同一侧,故由此得名。比目鱼眼睛奇特的生长位置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刚孵化出来的小比目鱼的眼睛也是生在身体两边的,随着其不断生长发育,在它长到大约3厘米长的时候,眼睛就开始"搬家",一侧的眼睛向头的上方移动,渐渐地越过头的上缘移到另一侧,直到接近另一只眼睛时才停止。比目鱼通常生活在泥沙质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从世界各地不时传来鱼类谜一般大量死亡的报道。如美国帕姆利科海湾北卡罗林那沿岸,从1991年5月起,已经出现9次11种鱼类大批死亡的事件。长期以来,鱼类学家们不能解释这种现象。海水抽样分析也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最后,北卡罗林那大学的几位生物学家在死了幼鱼的水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名今人们还不知道的藻类。这种藻类在显微镜下才看得  相似文献   

17.
居氏鬼居氏鬼属毒科,真正看见鬼的人并不多。它们狰狞可畏,海洋中的其他小动物遇到它都会退避三舍。这种鱼属近海底层的杂鱼,它们会从各鳍棘中向外射出毒液,其毒性甚大。它们主要分布在南海、及菲律宾、印度等海域。长丝虎鱼长丝虎鱼属虎鱼科,身体较为细长,全身被以圆鳞,但头部  相似文献   

18.
纺锤纺锤属科,为海洋中游速较快的鱼类,这是因为它有一个标准的纺锤形身体。在第二背鳍与臀鳍的后方各有一个由两根鳍条组成的小鳍,这在一般鱼类中是较为罕见的。它们体长在40厘米~100厘米之间。喜食浮游生物,小虾偶尔也是它们的美味。在中国南海、日本、印度洋、东太平洋、非  相似文献   

19.
晓晔 《海洋世界》2014,(2):57-59
<正>剧情引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海洋探索力度的加强,人类在海洋中发现神秘潜水物的消息也层出不穷,而且越传越广。人们通常称呼这些神秘的潜水物为"USO",这是英文Unidentified Submerged Object的缩写,意为"不明潜水物"。也有人借用英文"不明飞行物"的缩写译音,直接称它们为"深海幽浮"。  相似文献   

20.
这里我们要说的并不是生态保护的话题,所说的鱼医也不是我们人类,而是鱼类中的一种小鱼。说来真不可思议,鱼类之间也会救死扶伤,可谓海洋之大,无奇不有。海洋学家最近发现,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竟然也有自己的医生——一种普普通通的小鱼。“鱼医”体态小巧,行动轻盈,它给鱼治病,不是通过用药,而是以那尖尖的嘴巴为病鱼清除细菌和坏死的肌肉。实际上,鱼医是以病鱼身上的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