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前言 铜、锌是海洋环境监测重要项目之一。对海洋生物中铜、锌的测定,一般采用比色法和原子吸收法。但由于海洋生物样品基体复杂,待测元素含量变化较大,往往需要分离富集,同时取样量大,操作繁琐费时,容易沾污。为寻找一种较为简便的分析方法,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用硝酸-过氧化氢湿法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海洋生物中铜、锌,使操作大为简化,也减少了在操作过程中的沾污。本方法应用于海洋生物中铜、锌  相似文献   

2.
2016年5月在天津渤海湾近岸海域采集甲壳类、鱼类及软体类动物等生物样品。采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了生物样品内的铜(Cu)、铅(Pb)、锌(Zn)和镉(Cd);采用原子荧光法检测了生物样品中的砷(As)和汞(Hg);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了生物样品中的石油烃。结果表明,该区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符合《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范》中的"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标准"和《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标准,且石油烃含量较低。但是在部分样品中铜、锌和镉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渤海胶州湾两水域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生物与其所栖息的环境密切相关。自养生物吸收利用水中的无机态元素C,H,O,N,P,Si,Fe等(有的尚包括一定量的有机态化学物质)变为有生命的有机体;异养生物捕食植物或动物来构成机体和维持生命;生物异化作用及尸体分解,又将有机态物质变为无机态化学成分。因此,海洋生物离不开化学元素。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括包着生物体作用过程,除食物链化学物质外,还包括着生物栖息环境条件。例如: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适温范围;盐度与生物的渗透压有关;pH值大小对海藻吸收氮素形态有影响;铅、汞、砷及农药等对海洋生物有致病性。由此看来,海洋理化环境的研究,在元素地球化学及水产农牧化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者测定了1984年从黄河口区和挑河口区采集的十九种海洋生物的砷含量。把这些测定结果同水样及沉积物分析数据结合起来,结果表明该区尚未受到砷污染。  相似文献   

5.
前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砷有火焰法和无火焰法。火焰法灵敏度低;无火焰法灵敏度高,但是干扰严重。通过化学转变As—AsH_3,称之为氢化物法,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分支。原子吸收——氢化物法,近年发展很快,以往此法需要载气,自郭小伟提出“双毛细管”方法后,出现了无载气火焰氢化物法。本文采用一种无载气简易氢化物发生器,以空气——乙炔火焰测定地面水中的砷,灵敏度是0.0019μg/ml,比火焰原子吸收(溶液)方法的灵敏度提高了100倍。本法仪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灵敏快速,干扰少,易于推广。可在不预先富集水样的条件下,监测地面水中的砷含量是否超标。水样经过适当富集,可准确测定水体中的微量砷。  相似文献   

6.
砷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毒性较强的物质之一,控制不当易造成陆地、海洋的污染。人们为了确定砷的污染程度,研究砷的存在形式和形态,先后提出了比色法、中子活化法、原子吸收法、气相色谱法和极谱法等。在比色法中银盐比色法是比较经典的方法,至今好多国家仍作为标准方法。但是由于影响因素较多,例如还原砷的最佳条件(酸度、氯化亚锡及碘化钾用量,锌粒粒度等),吸收液的选择,离子干扰等等,所以实验方法不一样,所选的最佳条件(特别是反应条件)均有差异。为此我们应用正交试验法对方法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选择,并与单一条件实验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硼氢化钾还原氢化法—原子吸收快速测定海洋沉积物和悬浮物中痕量砷的方法。经试验比较,选择硝酸—硫酸消化样品,砷(Ⅴ)经0.7%硫脲和0.35%抗坏血酸预先还原为砷(Ⅲ),样品中共存元素对测定无干扰。本法简便、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8.
研究海水中砷的存在形态,无论从其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还是研究其地球化学特征,都是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问题,因而日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海水中不同形式砷化合物的测定与研究进行得不多,早期Gorgy等(1978)测定了个别站位海水中溶解无机神与有机砷,Braman等(1973)和Andreae(1977)等在研究了不同形  相似文献   

9.
胶卅湾表层海水中砷的存在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海水中砷的存在形态,无论从其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还是研究其地球化学特征,都是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问题,因而日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海水中不同形式砷化合物的测定与研究进行得不多,早期Gorgy等(1978)测定了个别站位海水中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砷的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因此,对测定海水中砷的方法开展研究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法。近几年来亦有人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但再现性较差,铜的干扰严重。本文采用催化极谱法。在测定前需预分离富集。为探讨一种简便的分离富集方法,作者提出用铍作载体,EDTA络合重金属,以氨水调节  相似文献   

11.
在线冷阱捕集氢化物法流液测定海水中砷和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自动流液系统,在线液氮冷阱捕集氢化物、无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无机砷和锑对反应酸度、硼氢化钠用量、载气(高纯氮)流量等进行条件实验和最佳化选择,该法的检出限砷为0.15μg/l,锑为0.24μg/l在测定微克/升级海水样品时,砷和锑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和±10%一次测定消耗样品量分别为:砷9ml,锑12ml测定频率分别为:砷20个/小时,锑15个/小时.  相似文献   

12.
海洋生物固氮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润  陈敏 《台湾海峡》2010,29(3):428-433
近年来,海洋生物固氮作用研究已成为海洋氮循环研究热点之一,因为它补充了海洋中的结合态氮,影响着海洋氮储库的收支平衡,进而调控海洋的初级生产力,并因此与海洋颗粒有机碳的迁出以及海洋对大气CO2的吸收密切相关.海洋生物固氮作用的研究主要是在近30a开展起来的,现有观点认为全球海洋生物固氮速率为100~200 Tg/a.15↑N2示踪法和乙炔还原法是最重要的生物固氮速率实测方法,而硝酸盐异常指数法、15↑N同位素收支平衡法、卫星遥测法等则是重要的间接估测方法.束毛藻曾被认为是全球海洋最重要的固氮生物,但近年来也发现了固氮生物在微微(pi-co)级和微(nano)级的分布,表明以往基于束毛藻的固氮速率可能是被低估的.海洋生物固氮作用营养盐限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铁和磷这2个元素的作用,但目前尚无定论.在中国边缘海生物固氮作用的研究还很匮乏,少数研究表明除黑潮区外,由束毛藻所支持的固氮速率并不高.就海洋固氮作用研究的未来发展,指出今后必须在更大时空尺度上开展海洋生物固氮作用研究,以弥补现有实测数据的不足,并获取固氮微生物种类组成的准确信息,在确定海洋生物固氮作用控制因素的同时,追踪新固定氮的流向,进而为海洋氮循环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13.
刘发义 《海洋科学》1982,6(5):58-60
自从日本水俣湾悲剧发生以来,汞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污染物质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从那以后,国外对于汞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毒理做了大量的研究;国内近几年来也开始做了一些工作。 研究毒物在海洋生物体内的吸收、累积、排出、分布和转化等代谢规律,不仅可以为评价环境质量、制定水质标  相似文献   

14.
ICP-AES测定海洋生物体中13种元素的微波消解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道了微波密闭消解正交试验条件优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8种海洋生物体中硒、铁、锰、锌、钙、镁、锶、砷、镉、铬、铜、铅和镍等13种元素含量的实验结果。优化后的样品消解条件为加入的HNO3V:H O2 2V=6.0 mL:1.0 mL,第二步程序升温温度为170℃,消解时间20 min;测定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相对标准偏差为0.30%~2.55%,加标回收率为92.0%~104.8%,方法检出限为0.0010~0.0468μg/g。结果表明,优化后方法测定操作简便、具有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且能多元素同时测定,适合于海洋生物样品中这些元素含量的准确测定,并可为评估海产品食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人类对砷的认识已有很长的历史,近几十年来关于砷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砷是海洋沉积物中常见的主要环境污染元素之一,目前测定它的常用方法有砷钼酸-结晶紫分光光度法[1]、氢化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催化极谱法[1]、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2],但是这些方法需将样品制备成溶液,处理过程冗长,易引起操作沾污和待测成分损失,而且试剂消耗量大,同时产生的酸气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非常有害,为此分析工作者一直在寻求一些新的前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前,海洋正孕育着一场灾难,一种名叫“卡拉帕出租车草”的海洋藻类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开来,所到之处,侵占大部分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给所处海域的海洋生物以毁灭性的打击。首先蒙受这种灾难的海域是地中海海底。这种海草在海底牛长起来由于没有任何天敌而所向披靡,它尽情地吸收着海中的阳光、溶解氧及其所需的营养物质,造成其它海洋生物生存环境的极度恶劣,使得那里的鱼、虾、贝类及珊瑚、海星等的大量死亡,牛态环境被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7.
浙江沿海贝类体内重金属元素含量水平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06年秋季在浙江沿海潮间带采集的27个典型的双壳纲、腹足纲和头足纲类软体动物(贝类)样品,分析检测了其肌肉组织中锌、铜、镉、砷、铬、铅和汞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重金属元素在不同种类贝类肌肉组织中的含量是不同的,铜、锌元素的含量相对最高,铅、镉、铬和砷元素的含量次之,汞元素的含量最低;重金属元素在贝类体内吸收过程中可能存在拮抗作用,铅、铬、砷与铜、锌元素含量负相关性显著。(2)双壳纲贝类对重金属元素的生物累积最明显,其作为海洋环境监测的指标生物具有明显优势。(3)生物体质量评价表明,铜、锌元素在贝类体内的富集明显,具有潜在的生物累积危害,其他重金属元素在贝类体内的累积均没有超过"潜在危害"的阈值;牡蛎体内铜、锌元素的含量超过海洋生物Ⅲ级质量标准,并超过无公害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但是并没有明显的污染现象,其余贝类生物质量(重金属元素含量)状况基本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于2000年12月3~4日在青岛召开了“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水农业2000年学术年会。来自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水农业两大领域的专家们以及长期与科研院校合作并在转化、吸收高新科技成果上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企业家 ,各带来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 ,大会和书面交流论文近70余篇。这次大会是一次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水农业两领域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学术研讨会。专家们的研究成果表明 ,我国在改造海滩和盐碱荒地方面 ,已从传统的方法发展到充分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培养和驯化耐海水、耐盐碱的农作物和植物上…  相似文献   

19.
海洋生物体中痕量金属分析方法的实验室间分析互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昆灿  汪惠昌 《台湾海峡》1993,12(2):102-109
本文介绍了我国首次海洋生物体中痕量金属分析方法的实验室间互校结果。38个实验室分别参加了铜、铅、锌、镉、铬、硒、砷和汞8种元素,共22个分析方法的分析互校。互校结果表明,除了铅的分光光度法外,其余21个分析方法均能获得准确可比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0.
砷在贝类养殖区表层沉积物及贝类体中的积累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2004年福建近岸海域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质量的监测资料表明,福建沿海主要贝类养殖区表层沉积物和4种养殖贝类(僧帽牡蛎、太平洋牡蛎、缢蛏和泥蚶)体中砷含量分别为(4.15—13.7)×10-6(干重)和(1.28—3.56)×10-6(湿重),总平均值分别为9.06×10-6(干重)和2.22×10-6(湿重),均低于海洋环境污染评价标准限值。总体上看,福建沿海潮间带滩涂贝类养殖区表层沉积物和养殖贝类体中砷含量高于浅海贝类养殖区的含量,且呈闽东和闽南贝类养殖区高、闽中养殖区低的格局。贝类养殖区表层沉积物中砷含量的多寡与表层沉积物的类型密切相关,并与僧帽牡蛎、缢蛏体砷含量之间总体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