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南黄海海底沉积物饱和烃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黄海海底沉积物正构烷烃分布具有3种类型:第1类以低碳数占优势,主要来源于以浮游生物和细菌为主的有机质;第2类以高碳数占优势,主要来源于以陆源高等植物蜡供应为主的有机质;第3类显示双峰特征,陆源高等植物蜡与浮游生物和细菌均具有一定的贡献。Pr/Ph比值的范围为0.174~0.753之间,显示植烷优势,代表还原环境,其中,一些Pr/Ph比值相对较高的站位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存在陆生高等植物的贡献。藿烷和甾烷组成指示,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地植物,沉积物来源区所处的环境为大陆、港湾及河湾及其过渡环境。一些站位样品的藿烷和甾烷等相关参数显示,南黄海海底沉积物具有较高的成熟度,明显偏离现代生物所应有的藿烷和甾烷等相关参数范围,表明有石油源有机质混入的迹象,混入的石油源烃可能来自人类活动和海底油气渗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南黄海北部14个站位的1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有机碳、GC-FID和GC-MS-MS测定,探讨沉积物有机质中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研究区表明,沉积物有机碳含量较高,正构烷烃呈双峰分布,具有明显奇偶优势、平均L/H为0.36,说明沉积物中陆源高等植物贡献占优,分析对比表明其沉积物可能主要来自古黄河输入。类异戊二烯烃Pr/Ph均值0.46,表明有机质沉积于强还原环境;Pr/C17和Ph/C18值均小于1,并且随深度有减小的趋势,反映了研究区微生物的降解作用。甾类化合物C29豆甾烷>C(?)胆甾烷>C28麦角甾烷,说明萜类化合物和甾类化合物主要为陆相输入。较高OEP值、高丰度的藿烯和莫烷及甾烷S构型含量均反映了现代沉积物中有机质未熟-低熟特征,但由于原始母质影响和微生物发育,Ts/Tm和C31αβS/(S+R)、C32αβS/(S+R)、C33αβS/(S+R)和C29αββ/(ααα+αββ)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05年和2006年东海赤潮高发区表层沉积物部分脂类标记物(正构烷烃、脂肪酸等)的分析,初步探讨了表层沉积物有机物的来源。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碳优势指数Icp值及姥鲛烷/植烷的质量比(Pr/Ph)普遍较低,而n-C16,n-C18的质量分数较高。分析表明,石油烃是东海赤潮高发区表层沉积物脂肪烃的主要成分。来源于细菌、海洋微藻和陆生高等植物的脂肪酸如直链饱和脂肪酸、支链饱和脂肪酸、不(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在2005~2006年间的组成和分布比较稳定:直链脂肪酸含量普遍较高,其次为支链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少。利用生物标记物分析表明,海洋自生生物源(细菌、海洋微藻等)是沉积物中脂肪酸的主要来源,陆源脂肪酸对东海赤潮高发区表层沉积物的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4.
渤海石油污染:来自表层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的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渤海表层沉积物中饱和烃的分布、来源和分子组成特征的系统分析,探讨了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对石油污染的指示意义。研究表明,沉积物中色谱不可分辨的混合物(UCM)和正构烷烃的分布及组成特征显示出沉积物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石油烃输入和细菌微生物作用的影响,其中以渤海湾沿岸区域最为明显。渤海湾近岸区和黄河口附近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平均碳链长度(ACL)低于其他地区,姥鲛烷/植烷(Pr/Ph)也普遍低于1.0,表明可能受到来自于石油平台开采活动、船舶航行、河流输入的石油烃的影响。C27-18α(H)-三降藿烷(Ts)与C27-17α(H)-三降藿烷(Tm)的比值(Ts/Tm)、C31升藿烷22S/(22S+22R)和αααC29甾烷20S/(20S+20R)的比值表明该区域沉积物中有机质成熟度较高,可能受到外来石油烃输入及其衍生物的影响。通过与周边环境中生物标志物分子组成特征的对比发现,沉积物中甾烷和萜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石油及其衍生物。将饱和烃各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了石油污染的综合替代性指标,并初步圈定了石油污染相对较重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南极半岛东北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的总有机碳、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 Corg)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区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平均值高于现代深海沉积物中的平均含量。δ13 Corg的变化说明该海域有机碳来源呈海洋水生生物来源和陆源混合的特征。正构烷烃的峰型分布、主峰碳、饱和烃轻重比C-21/C+22和(C21+C22)/(C28+C29)、甾烷组合和藿烷组合证实研究区西部表层沉积物有机质来源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其陆源可能来自于附近的南极半岛和南舍得兰群岛;研究区东部表层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偏以海源为主,且以低等浮游生物、藻类及细菌生物等海源输入为主。碳优势指数(Carbon preference index,CPI)、奇偶优势指数(Odd-even Predominance,OEP)和甾烷C29ααα20S/(20S+20R)比值显示研究区D1-7站位和D5-9沉积物有机质演化程度较高,D5-2和D2-4站位的有机质演化程度低,其他站位介于中间状态。饱和烃中姥鲛烷、植烷及其比值(Pr/Ph)等组合显示研究区西部以氧化-弱还原的沉积环境为主,其可能是受高温低盐别林斯高晋海水流和附近火山喷发的影响所致;研究区东部以还原—强还原沉积环境为主,可能是受低温高盐的威德尔底层水(WSBW)和威德尔海深层水(WSDW)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6.
以曹妃甸邻近海域为研究区,利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地球化学参数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类的主要组成和分布特征,探讨了石油烃污染物的来源。结果表明,曹妃甸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为混源,且陆源贡献小于海洋源。地质构型藿烷、甾烷在甾萜类化合物中为优势组分,且萜甾烷参数显示了有机质成熟度较高。饱和烃的多种地球化学参数显示了该区域表层沉积物可能受到成熟度较高的石油烃输入及其后期微生物降解的影响。该研究将为曹妃甸近岸沉积物输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进而为曹妃甸围填海工程的科学决策提供相关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GC/MS)对7 种常见润滑油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正构烷烃、姥鲛烷、植烷、甾烷、萜烷、多环芳烃)进行定性分析, 并基于其生物标志化合物指纹信息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润滑油的气相色谱图中不可分辨的混合物(UCM)具有明显优势; 润滑油中含有丰富的甾、萜烷类稠环生物标志化合物, 仅含有非常少量的饱和链烷烃(正构烷烃、姥鲛烷、植烷)和多环芳烃类(目标多环芳烃、烷基化多环芳烃、二苯并噻吩同系物)生物标志化合物; 基于甾、萜烷类生物标志化合物指纹信息的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所得的结果高度一致, 均可用于有一定差异的润滑油的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2012年5月份和9月份两次采样,研究了碣石湾表层海水油指纹特征参数的大小和差异。结果表明:5月份碣石湾表层海水正构烷烃呈单峰分布,主峰碳为n-C16,9月份海域海水正构烷烃呈双峰型,前峰明显高于后峰,5月份表层海水受到油类影响,9月份表层海水同时受到油类污染和陆生高等植物的影响。在碣石湾表层海水的甾烷和萜烷中,5月和9月份碣石湾表层海水17α(H),21β(H)-藿烷(C30)为主要成分,其次为17α(H),21β(H)-30-降藿烷(C29);胆甾烷(C27甾烷)和乙基胆甾烷(C29甾烷)的ααα占优,甲基胆甾烷(C28甾烷)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CM3D06富钴结壳进行了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学研究,发现结壳中有代表白垩纪(晚期)、古新世(晚期)、始新世(早、中、晚期)、中新世(中期)、上新世(晚期)和更新世等各时代的标准钙质超微化石,表明结壳的形成始于白垩纪(晚期);在富钴结壳中检出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甾烷类等众多分子化石,分子化石组合特征指数、主峰碳、ΣC-23/C+24、CPI、Pr/Ph、Pr/nC17、Ph/nC18和nC31/nC17显示有机质生物母源主要为海洋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非光合作用的菌类,而甾烷类的C29、C28和C27含量分布的变化则说明生物种群具有快速演变的特征。此外,还探讨了CM3D06结壳中Pr/Ph和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变化与结壳生长过程中的海洋环境演化的关联程度。  相似文献   

10.
南沙海洋沉积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及地化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1990年取自南沙海域102站位岩芯柱样中饱和烃进行色谱-质谱分析,研究沉积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地球化学意义,结果表明,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甾烷和藿烷组成特征指示了其先质主要为海洋浮游生物和细菌,部分为陆源高等植物,反映了南沙海洋沉积有机质起源于这些生物,较丰富的胡萝卜烷在和Pr/Ph比值低,说明沉积环境具强还原性,随沉积物理埋藏深度增加,藿烷和藿烷以及藿烷异体之间,均存在明显的成岩转  相似文献   

11.
王春禹  姚鹏  赵彬 《海洋学报》2020,42(10):1-13
于2014年3月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表层沉积物进行了高分辨率采样,分析了沉积物粒级组成、比表面积、总有机碳含量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正构烷烃及其相关分子指标,讨论了此区域沉积有机碳和正构烷烃的高分辨分布特征,并结合基于主成分分析?蒙特卡洛模拟的三端元混合模型,对沉积有机碳的来源进行了定量解析。结果表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含量为0.45%±0.16%,近岸泥质区总有机碳含量较高,外海砂质区含量较低。总正构烷烃(C14?C35)的绝对含量和相对于总有机碳的含量分别为(1.42±0.73) μg/g和(0.34±0.21) mg/g。泥质区以长链正构烷烃占优势,具有较强的奇碳优势;砂质区以短链正构烷烃占优势,且具有一定的偶碳优势。长江输入、老黄河口输入、闽浙沿岸小型河流输入和水动力分选等因素制约了正构烷烃的输运和分布特征。模型结果显示此区域沉积有机碳来自海源、土壤和高等植物的混合输入,其中以海源为主,其贡献为42.70%±18.18%,由陆地向外海贡献逐渐升高,其次是土壤和高等植物,其贡献分别为28.99%±15.37%和28.31%±17.12%。在水动力分选作用的影响下,两种陆源有机碳在入海之后的输运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分异,土壤有机碳主要与细颗粒物结合,并沿闽浙沿岸向南输运,而高等植物来源有机碳则在长江口存在东北方向的输运。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与黄河河口沉积物环境磁学特征及其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采自长江现行主河道和黄河入海口处的表层沉积样品进行了环境磁学参数的测量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和黄河河口沉积物的磁性载体主要是亚铁磁性物质,亚铁磁性矿物晶粒以假单畴-多畴为主,同时亦有超顺磁晶粒的存在;长江河口沉积物的磁性明显强于黄河河口沉积物,特别是质量磁化率、非磁滞剩磁及饱和等温剩磁,两者相对偏差在40%以上;在粗粒级沉积物(>0.063 mm)中,长江河口沉积物的磁化率与全样磁化率平均值差别较小,在4%左右;黄河河口沉积物差别很大,可达34%.两者的差别反映了长江和黄河沉积物中磁性矿物赋存方式的差异;长江和黄河河口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差异与两者粒度特征对比明显.长江和黄河河口沉积物的这些磁学方面的差别是源岩特征和气候环境差异上的反映,可以作为判别两者物源的有效示踪剂.  相似文献   

13.
长江、黄河悬移载荷粒度组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沉积物粒度参数对入海泥沙通量、物源和沉积动力模型研究的重要性,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2000~2001年期间长江、黄河下游不同季节悬移载荷的粒度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长江下游悬移载荷的粒度组成以粉砂、粘土为主,几乎不含砂,分选较差,泥沙来源比较复杂。黄河下游悬移载荷的粒度组成以粉砂为主,粘土次之,并含少量砂,分选较差,泥沙绝大部分来自黄土高原。长江下游不同季节悬移载荷粒度组成差别较小,而黄河下游悬移载荷组成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黄河与长江悬浮沉积物的粒度组成有显著的差异.沉积物物源、河道形态和纵比降以及水量变化可能是造成这一区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长江、黄河入海沉积物中元素组成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对取自长江大通站(包括部分南京段)和黄河利津站入海沉积物进行了分析,研究了25种元素的含量特征及它们在长江和黄河里的差异,并与前人研究成果作了比较.研究表明,长江、黄河中的沉积物存在较明显差异,黄河沉积物中明显富集Ca,Sr,Si等元素;长江沉积物中明显富集Al,Fe,Ti,Mn,Cu,Zn,Pb,Rb,P,V等元素.这与2条河流流域的地质背景、气候带特征、风化程度以及人为活动影响关系密切.与前人研究结果相比,2类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但是用Al标准化之后发现只有部分重金属元素含量有所增加.重金属的变化可能与近年来中国工业快速发展及两河流域污染物质的排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5.
晚更新世末至公元前7世纪的黄河流向和黄河三角洲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大约距今9600~8500a黄河在苏北北部入黄海.黄河口与其南侧的长江口相距100多千米.两条大河巨大数量的入海泥砂形成了黄河-长江复合三角洲.根据南黄海西部全新世海相沉积物厚度变化、苏北响水县陈家巷QCA孔沉积序列、阜宁以南、泰州以北里下河洼地早全新世沉积序列及苏北沿岸砂脊的物质组成判断,距今8500a左右黄河向北流注入渤海,距今8500~7000 a海面上升过程中没有形成黄河水下三角洲,距今7 000 a黄河三角洲又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16.
CarbonisotopiccompositionandfluxofparticulateorganicmatterintheChangjingRiverCaiDeling,HanYibing(ReceivedJune5,1996;acceptedJ...  相似文献   

17.
对冲绳海槽中段DGKS9603孔134个样品(孔深0~481cm),测试了18种常、微量元素,对该柱样的29个样品(孔深0~488cm)进行了REE测试。对采自长江三角洲的CYm柱样和黄河三角洲的S3柱样中的晚更新统的5个样品进行了常、微量元素和REE测试。分析表明,冲绳海槽中段在全新世、末次盛冰期和末次间冰期的沉积物均以陆源物质为主,生物沉积为次。末次盛冰期以陆源硅质碎屑沉积的大量增加为特征;全新世生物沉积量有较大的增加;末次间冰期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但较全新世更富陆源物质。冲绳海槽的物源演化受末次冰期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对比冲绳海槽与长江和黄河物源的地球化学参数,包括REE、稀有元素、惰性常、微量元素,判识出末次盛冰期冲绳海槽的陆源物质,具有长江源的物质属性,沉积物可能主要来自古长江。  相似文献   

18.
欧洲罗纳河和中国几条主要河流悬浮物的矿物学组成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文正  张经 《海洋与湖沼》1994,25(3):319-327
于1989年5月-1990年4月间在罗纳下游按月采集悬浮物样品,并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其中的矿物学组成,结果表明,石英,长石,方解石是碎屑矿物的主要成分,在粘土中伊利石,绿石及高岭石是常见的矿物,这种矿物学组成特点与流域盆地中占主体的花岗岩与碳酸盐岩风化相适应;同中国的黄河,长江及大辽河相比较,发现它在矿物组合方面比较相似,尽管河流之在矿物绝对含量上会有显著的差别。这种情况表明,流域盆地的风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