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2015年1月15—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北京召开了2014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地质科技十大进展评选会。经来自国土资源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多家单位的34位院士、专家投票,新思路引领松辽外围突泉盆地火山岩覆盖区钻获轻质原油等10项成果脱颖而出,入选201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本次评选的"地质科技十大进展"集中代表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质科学院所属的地质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所、地质力学研究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岩溶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及院机关在对其2013年度承担的总计1022个科技项目进行所级选拔择优的基础上, 于2014年1月9—10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会, 对推荐出的21项优秀科技成果进行汇报交流。来自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部门的42位院士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 经过认真、严谨的评审和投票, 评选出了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并逐一进行了点评。获奖成果涉及学科领域包括基础地质、矿产资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和技术方法, 代表了中国地质科学院的最新、最高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15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评选于2015年12月23—24日在北京召开, 评选工作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 中国地质科学院具体实施。经来自国土资源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多家单位的38位院士、专家和用户代表投票,“神狐及其邻近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取得重大突破”等十项成果脱颖而出, 入选2015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本次评选的“地质科技十大进展”集中代表了2015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和地学研究的重要进展, 这些地质科技成果在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和基础地质问题、实现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推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促进人才成长和团队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 发挥出科技支撑引领找矿突破、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 对社会各界了解我国地质行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对提高地质行业的社会认知度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地球学报》2008,29(3):261-262
在2008年1月22~23日举办的"2007年度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会"上,经过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中国地震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32位院士、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认真、严谨评审和投票,评选出了2007年度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并对当选的十大科技进展成果点评如下:  相似文献   

5.
《地球学报》2010,31(1)
2010年1月10-11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09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大科技进展评选会.来自国土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震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部门的40位院士、专家组成了评选委员会.经过认真、严谨的评审和投票,评选出了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度十大科技进展.这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第六次年度进展评选.  相似文献   

6.
《地球学报》2009,30(1):1-2
2009年1月12-13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08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会.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中国地震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32位院士、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经过认真、严谨的评审和投票,评选出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相似文献   

7.
《岩矿测试》2011,(1):120
2011年1月10—11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10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会。来自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震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部门46位院士、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经过认真、严谨的评审和投票,评选出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相似文献   

8.
《岩矿测试》2012,(1):201-202
2012年1月5~6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11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会,这是该院自2004年以来第八次年度科研成果大检阅。会议汇报交流的29项成果,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从2011年执行的1014个项目中遴选出来优秀代表。来自科技部、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震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部门15位院士、39位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经过认真、严谨的评审和投票,评选出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相似文献   

9.
《地球学报》2013,34(1):1-5
<正>2013年1月10—11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北京召开了2012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会。来自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震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部门54位院士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经过认真、严谨的评审和投票,评选出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同时还评选出一项特别进展。  相似文献   

10.
《地球学报》2012,33(1):1-5
2012年1月5-6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11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会.来自科技部、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震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部门15位院士、39位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经过认真、严谨的评审和投票,评选出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相似文献   

11.
吴福元 《岩石学报》2021,37(1):284-316
1913年成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成立时称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代表了中国现代科学的起始,在中国现代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它成立后的几十年间,中央地质调查所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大地构造学、地震学、土壤学、古生物与古人类学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是民国时期我国最享有国际声誉的研究单位。1951年,中央地质调查所被正式改组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根据当时新中国地质工作"一元化"的要求,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的部分地质研究人员也一同并入该研究所,使其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地质研究机构。1952年6月开始,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开始分流。首先是研究所的古生物研究人员分流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它是在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基础上成立的。1952年9月,研究所土壤研究室扩充建设为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1952年底左右,因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求,大批科技人员分流到刚成立的地质部及所属的地质勘探队。从这一脉络可以看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是中央地质调查所的传承和延续,而学术界大多认为中央地质调查所已于解放初期解体或撤销的观点与史实并不相符。  相似文献   

12.
刘强 《地质科学》2022,57(1):294-314
中央地质调查所作为中华民国时期成立最早、规模最大、最具国际声誉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在南京解放后它的演变过程目前尚缺少详实而准确的文献资料。本文基于历史档案,结合有关文献,较为详细地梳理了1949~1951年中央地质调查所先后被南京市军管会文化教育委员会(1949年5月~1950年6月)、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1950年7月~1950年12月)、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1951年1月3日~1951年5月6日)接管的过程。本文还整理了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后,中央地质调查所全所工作人员一致希望隶属中国科学院的经过,以及最终于1951年5月7日奉命改组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杨丽娟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30-67040030
中国地质调查事业始于民国。1913年地质调查所正式成立,直至1950年裁撤,30余年间一直是中国地质学家的大本营。1916年初,地质调查所重新改组为地质调查局,并在行政上直接隶属农商部。同年夏天,地质研究所学生毕业后入地质调查局工作,成为地质调查局主要成员。1916年底,地质调查局被裁撤,又恢复地质调查所,但此后工作形式与机构管理均与调查局时期无太大变化。地质调查局因存在时间较短,加之史料不多,以往著述着墨不多。本文以《农商公报》、《政府公报》及地质调查局相关原始材料为基础,考察地质调查局成立始末、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及早期进行的地质调查工作。认为地质调查局的成立是中国地质学者建立独立地质调查专门机构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4.
杨丽娟 《地质论评》2021,67(4):67041192-67041197
中国地质调查事业始于民国。1913年地质调查所正式成立,直至1950年裁撤,30余年间一直是中国地质学家的大本营。1916年初,地质调查所重新改组为地质调查局,并在行政上直接隶属农商部。同年夏天,地质研究所学生毕业后入地质调查局工作,成为地质调查局主要成员。1916年底,地质调查局被裁撤,又恢复地质调查所,但此后工作形式与机构管理均与调查局时期无太大变化。地质调查局因存在时间较短,加之史料不多,以往著述着墨不多。本文以《农商公报》、《政府公报》及地质调查局相关原始材料为基础,考察地质调查局成立始末、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及早期进行的地质调查工作。认为地质调查局的成立是中国地质学者建立独立地质调查专门机构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5.
陈安泽 《地球学报》2016,37(5):535-561
笔者从中国地质科学院建立之始,就随着地质部陈列馆(即现中国地质博物馆)划归中国地质科学院领导,而成为其创始研究人员,60年来从没离开过,因此见证了其全部历史。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工作过程中,以笔者为主,利用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学科优势和挂靠单位中国地质学会学术团体这个全国性学术交流平台的有利条件,将地球科学运用到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服务中去,从而创立了一门地学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学科——旅游地学(Tourism Earth-science);在旅游地学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建立地质公园的建议和一整套实施方案,经过艰辛努力,终于促使地质公园得以建立;地质遗迹是建立地质公园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地质资源,是旅游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都是中国地质工作者的首创,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之一,其在中国地质工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将旅游地学和地质公园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内容、发展过程、建设现状与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地质遗迹资源的类型划分、评价准则、形成与分布规律、应用保护现状综述如下,以作为献给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礼物。  相似文献   

16.
李廷栋 《中国地质》2011,38(3):517-521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决定重编中国区域地质志,这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英明之举,是一项带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性综合研究工作。为了创造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新编地质志应该在地质成果上做到大综合、大集成;在地质研究程度上有大幅度提高;在地质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大的作用;在地质规律的总结和认识上有大的提升;在国内外地质界产生大的影响。为了创造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必须在充分收集已有资料,忠实地记录地质事实基础上,实行八个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资料相结合;地表地质与深部地质相结合;大陆地质与海洋地质相结合;志书、图件与数据库相结合;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编志与培养人才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质科技查新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地质矿产部情报研究所承担。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地学科技查新站为国土资源系统、地勘行业单位以及地学院校等单位的科研立项、成果报奖、职称评定、博硕士毕业等提供了大量支撑。该文在总结国土资源部地学科技查新站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查新课题角度出发,分析了科技查新在地质调查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谭正敏 《地质论评》2022,68(4):1568-1574
民国初期,伴随着中国地质事业的萌起,地质专业图书的集纳管理工作也逐步开展。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图书馆是我国最早的地质专业图书馆,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财富,为推动我国地质科学研究和地质调查工作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相关史料为基础,探寻其成立始末,传承地质先驱的科学精神, 激励图书馆人为新时代地质事业的发展继续发挥好文献服务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9.
China celebrated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its particip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rrelation Programme (IGCP) on November 11, 2003 in Beijing. About 200 people from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Seismology Bureau, NSFC, CNPC.SINOPEC CORP.,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