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新书介绍     
《岩土力学》2004,25(10):1636-1636
《复合地基设计和施工指南》复合地基技术是一门正在发展的技术,已在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总结、推广复合地基技术,促进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由浙江大学龚晓南教授组织专家编写。全书共分十五章,包括:总论、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概论、复合地基设计若干问题、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振动挤密砂石桩复合地基、夯扩挤密桩复合地基、强夯置换碎 石墩复合地基、灰土桩复合地基、低强度桩复合地基、以沉降量为控制指标的复合桩基设计、长短桩复合地…  相似文献   

2.
《岩土力学》2011,(6):16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复合地基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建设中复合地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1996年第一届全国复合地基理论及工程应用学术研讨会以来,复合地基理论和传统复合地基技术日益完善,新的复合地基技术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在工程实践与理论研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探讨与研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地基处理  相似文献   

3.
复合地基是通过褥垫层的调整作用,充分发挥桩间土的承载作用,使桩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地基。基于复合地基的实际工况,设计了一种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系统,既体现了褥垫层的调整作用,又可测得复合地基中桩体、桩问土、复合地基的荷载与其相应的沉降,同时可得出复合地基受力过程中桩土荷载分配过程与桩土应力比,提示了复合地基工作机理。通过工程实例测试,探讨了复合地基的工作机制,为复合地基的科研、设计与检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长短桩组合型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软土地基上建造建(构)筑物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复合地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地基处理方式。工程上一般对地基浅层土的承载力要求较高,而深层只需满足下卧层强度要求即可。长短桩复合地基可做到浅层置换率高,深部置换率低,这样就合理地满足了软弱地基不同深度对承载力的要求。同时长短桩复合地基浅部置换率高,加固区复合地基模量大,深部置换率低,复合地基模量较低,正好适应浅部附加应力大,深部附加应力小的应力场,这样对减少软弱地基总沉降有利。本文探讨了长短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方法,提出了长短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利用复合形法求解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同时给出了优化设计计算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此优化设计方法不仅可有效地保证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案技术上可靠,还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复合地基应用进展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简要介绍了复合地基技术研究概况,着重阐述了一些相关的概念如复合地基、地基处理、复合桩基、按沉降控制设计的疏桩桩基几个容易混淆的术语,并考虑土的结构性对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影响,对复合地基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喷粉桩复合地基的群桩效应的探讨及其载荷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复合地基的基本原理出发,讨论了群桩效应现象在复合地基存在的可能性,并通过喷粉桩复合地基的单桩,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对比研究,揭示了复合地基中的群桩效应现象。  相似文献   

7.
郭忠贤  霍达 《岩土力学》2006,27(Z1):797-802
分析了刚性桩复合地基中垫层、桩及桩间土的共同作用机理,考虑复合地基中桩、土变形协调,提供一种计算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复合地基中垫层模量、桩端持力层模量、桩土相对刚度比、桩长径比、面积置换率等因素对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影响,分析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  相似文献   

8.
包裹碎石桩是在碎石桩外包裹一层土工材料制成的一种新型桩体,由于包裹作用,碎石桩的刚度和抗剪强度得到了明显提高。然而,目前有关包裹碎石桩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其抗震性能方面。鉴于此,通过开展包裹碎石桩复合地基和碎石桩复合地基振动台模型试验,在考虑不同类型、幅值的地震波作用下,研究两种复合地基的加速度、桩土应力、破坏现象和位移,进而对比分析这两种复合地基的动力响应规律和抗震性能。试验表明:包裹碎石桩桩顶和桩间土水平方向加速度放大系数均约为碎石桩的2倍;相同地震波条件下,包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峰值桩-土应力比约为碎石桩复合地基的3倍;与碎石桩复合地基相比,0.9g人工波加载后包裹碎石桩复合地基在较大区域内产生较窄裂缝;包裹碎石桩复合地基产生的总沉降较碎石桩复合地基减小了51%。因此,包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抗震性能优于碎石桩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9.
在复合地基设计中,除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外,还要核算地基变形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目前,复合地基变形计算广泛采用的是地基处理规范中的半理论、半经验方法,但大量的沉降监测数据表明,工程中普遍应用的CFG桩复合地基的实际沉降值远远小于按规范计算方法得到的沉降值。针对现行规范中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综合借鉴前人在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方面的研究,提出个人的见解和修正公式,以期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目的,为以后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秦建庆  陈建峰 《岩土力学》2006,27(4):621-624
运用系统可靠度理论,根据柔性桩复合地基分别按承载力设计和变形控制设计的不同计算方法,将复合地基整体系统分为复合地基承载力子系统、变形子系统、差异变形子系统,分别进行可靠性分析,并计算整体系统失效概率。提出了复合地基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为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esents side-by-side comparisons of blowcount values for the Texas cone penetration (TCP) test and the 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 (SPT). The comparisons yielded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 regression models for both coarse-grained soils and fine-grained soils. Consistent with expected trends and published data, the TCP–SPT relationship is nonlinear, with weak to fair correlation strength (R2 = 23–44%). For TCP blowcounts (N60, TCP) varying from 25 to 200 blows/30 cm (1 ft), corresponding SPT blowcounts (N60, SPT) are typically 30–60% lower than N60, TCP in fine-grained soils. Likewise, corresponding N60, SPT blowcounts are 10–70% lower than N60, TCP in coarse-grained soils, all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Comparative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published sources and from project-specific field research sites used for full-scale deep foundation load tests. The final dataset consisted of 225 test pairs obtained in similar soils and geomaterials, at equivalent depths, with all blowcounts normalized to 30 cm (12 in.) penetration (i.e., blows/30 cm or blows/ft) within the bounds of typical test precision, and corrected to 60% hammer efficiency. The generally weak correlations do not support conversion of N60, TCP to N60, SPT (or vice versa) to compute foundation capacity for final design. But, engineers can certainly get an intuitive feel about site conditions and preliminary foundation capacity by using the correlation equations to translate their knowledge of one test to the other. This study extends previous work by formally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 similar yet different SPT and TCP test methods in such a way as to make the results useful to users of both tests and to the broade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2.
田元  张小强 《城市地质》2010,5(1):24-26
本文简单介绍了孔压触探所用设备及准备工作,对孔压触探探头的饱和过程和JTY-3A型静探数据采集仪的操作步骤进行了说明,最后提出了测试有关要求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郭建新 《地下水》2005,27(5):405-407
利用浸出试验方法,对火电厂粉煤灰进行浸出特性的测定,对其有害特性进行鉴别并分析其浸出规律,从而为地下水受粉煤灰排水影响后的水质预测、堆灰场选址、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岩土参数的正态分布是岩土工程可靠分析的基本假定之一。目前,岩土工程参数的正态性检验以KS (Kolmogorov-Smirnov)检验为主,然而诸多研究表明,对于小样本数据,KS检验的正态性检验结果并不可靠。本文以废黄河泛滥沉积相粉土中的孔压静力触探(CPTU)锥尖阻力qt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ANOVA (方差分析)检验,从CPTU测试资料中进行总体的样本筛选,然后应用SW (Shapiro-Wilk)检验、KS检验、LF (Lilliefors)检验和AD (Anderson-Darling)检验等4种正态性检验方法,在不同样本容量条件下,对测试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评价。当测试数据的样本容量充足时,分析结果表明:SW检验结果最为严格,KS检验结果最不保守,而LF检验和AD检验的严格性介于两者之间;对于常规岩土工程设计,采用KS检验结果即可满足稳定性分析要求,对于复杂岩土工程设计,采用SW检验对设计参数进行正态性检验,可降低设计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孔压静力触探在上海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跑道详勘中的实践,孔压静力触探在土层划分、估算土层固结系数等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应用于静力触探中的数据采集系统,给出了系统电路原理图并主要介绍了MAX132芯片及它的软件算法。该系统以AT89C20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主要采用可编程的±18位串行A/D转换器MAX132进行数据采集并转换,通过RS232串行通信接口与上位机进行异步串行通信。  相似文献   

18.
Surfer自动化在静力触探试验曲线图绘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例讲述了Surfer自动化绘图功能的高级应用。通过对Surfer的编程,实现了静力触探试验曲线图的自动绘制,大大提高了工勘图件的绘制效率。  相似文献   

19.
静力触探参数相关范围的估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傅旭东 《岩土力学》1999,20(4):76-80
应用随机场理论,对静力触探参数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工程实际,得到了扬州运河大桥处各土层的静力触探参数qc和fs的相关范围δ的经验值。  相似文献   

20.
天津滨海新区吹填土在形成过程中受重力分选作用及水动力条件影响,加上后期真空固结方法处理,使其工程性质复杂。采用静力触探原位测试手段,通过对实测参数的统计、分析,综合考虑野外钻探编录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将吹填土分为硬壳层、软弱粘性土层及底部砂性土层3个工程地质层。顶部硬壳层及底部砂性土层强度相对较好、层位分布不稳定,软弱粘性土层具有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土工程特性。吹填土在排水口部位以软弱粘性土层为主,工程性质相对其他部位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