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探矿工程》2007,34(11):29-29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第七届编委会全体会议”2007年10月29日下午在北京召开,第七届编委会委员、编辑部人员、地质出版社代表共4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第七届编委会主任委员王学龙主持。  相似文献   

2.
张辉旭  殷琨 《探矿工程》2004,31(3):1-6,9
以国土资源部探矿工程类研究所岩土钻掘技术创新、发展应用及存在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简要回顾我国岩土钻掘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岩土钻掘技术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国岩土钻掘技术的发展对策与建议,主要提出了国土资源部探矿工程类研究所岩土钻掘技术既要为国家地质工作提供钻掘技术支撑,更要积极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以及在此基础上建设国家钻掘技术支撑体系、适时进行专业学科结构调整等多条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探矿工程》2010,(7):8-8
“全国探矿工程学术论坛”是由《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编辑部策划并组织召开的、每两年一届的全国性学术交流会,每届会议将结合届时的热点问题确定一个主题。2010年为首届,由《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编辑部和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共同主办,拟定于2010年9月18~25日在吉林长春召开。会议期间拟组织代表赴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参加“第六届亚太地区地质资源开发国际学术会议和第八届亚太地区防灾减灾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4.
《探矿工程》2007,34(1):60-61
一、《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发布 2006年1月2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发布。《决定》阐述了加强地质工作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明确了地质工作的6项主要任务:突出能源矿产勘查,加强非能源重要矿产勘查,做好矿山地质工作,提高基础地质调查程度,强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调查监测,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其中前5项主要任务都需要探矿工程(地质工程)直接参与。要求:“积极开展……勘查开发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加快对地观测、深部探测和分析测试等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现已出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已经发布,地质工作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必将为我所今后的地调科研工作指明方向。我们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加大钻掘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矿产勘查手段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读者,您现在翻开的这期杂志,是《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一期——总第300期。 总第300期,到底意味着什么? 也许可以从下面这组数字中寻找些许答案: 300:创刊至今共出版发行了300期《探矿工程》(2004年更名为《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不含停刊期间出版的《探工零讯》和《勘探技术》);  相似文献   

7.
《探矿工程》2005,32(11):23-23
为总结、交流近年来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水资源勘探与开发、基础施工(桩基础、基坑支护与降水)、地质灾害治理、隧道与爆破工程、科学钻探、非开挖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介绍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新装备、新器具,交流安全生产与工程施工管理经验,促进我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协办的“第十三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17~20日在云南省昆明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8.
《探矿工程》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专业技术杂志。从1957年创刊以来,伴随国家地质找矿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40年路程。这40年历史,对(矿工程》杂志,是创业,是艰辛,是奋斗,更是辉煌!《探矿工程》迄今已出版160期。只有  相似文献   

9.
孙健 《探矿工程》2006,33(2):12-12
“十五”期间,我局的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工作者在工程市场的大潮中不断探索、艰辛拼博。不仅为全局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2000年,以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为基础的工勘施工业完成收入1.96亿元,到2005年已达到近7亿元,增长了2倍多;工勘施工业的年收入已占全局对外创收的2/3以上,占全局经济总收入的50%以上,成为全局经济的主要支撑之一;  相似文献   

10.
《探矿工程》2014,(9):157-157
本刊讯根据"《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优秀读者和优秀作者申报评选活动细则",并考虑中国知网文献网络下载量指标,《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社近日评选出"2014年度《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优秀作者",获奖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1.
姚培慧 《矿产与地质》2000,14(3):139-142
针对我国钢铁产量大和铁矿石产量少的矛盾 ,提出了地质勘查要走在矿山建设的前头 ,并提出解决我国矿石严重不足的办法是 1加强领导 ,2构建新的建矿模式 ,3减轻税赋 ,4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勘察设计》2003,(6):17-18
面对汹涌澎湃的建设高潮,国内外专家认为中国城市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著名建筑大师吴良镛院士心情急切—— “看看它,除了震撼你还有别的感觉吗?”著名建筑大师吴良镛院士今天下午在“科学与人文论坛”上指着中央电视台新楼效果图,饱经80余载风雨沧桑的脸上写下深沉而激愤的神色。“我不是反对标新立异,恰恰这是文化艺术最需要的。但是不能不讲究工  相似文献   

14.
Among several salt lakes in the Thar Desert of western India, the Sambhar is the largest lake producing about 2 × 105 tons of salt (NaCl) annually. The “lake system” (lake waters, inflowing river waters, and sub-surface brines) provides a unique setting to study the geo-chemical behavior of uranium isotopes (238U, 234U)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evolution of brines over the annual wetting and evaporation cycles. The concentration of 238U and the 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 in lake water increase from ~8 μg L−1 and ~8 g L−1 in monsoon to ~1,400 μg L−1 and 370 g L−1, respectively, during summer time. The U/TDS ratio (~1 μg g−1 salt) and the 234U/238U activity ratio (1.65 ± 0.05), however, remain almost unchanged throughout the year, except when U/TDS ratio approaches to 3.8 at/or beyond halite crystallization.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uranium behaves conservatively in the lake waters during the annual cycle of evaporation. Also, uranium and salt content (TDS) are intimately coupled, which has been used to infer the origin and source of salt in the lake basin. Furthermore, near uniform ratios in evaporating lake waters, when compared to the ratio in seawater (~0.1 μg g−1 salt and 1.14 ± 0.02, respectively), imply that aeolian transport of marine salts is unlikely to be significant source of salt to the lake in the present-day hydrologic conditions. This inference is further consistent with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et-precipitation occurring in and around the Sambhar lake. The seasonal streams feeding the lake and groundwaters (within the lake’s periphery) have distinctly different ratios of U/TDS (2–69 μg g−1 salt) and 234U/238U (1.15–2.26) compared to those in the lake. The average U/TDS ratio of ~1 μg g−1 salt in lake waters and ~19 μg g−1 salt in river waters suggest dilution of the uranium content by the recycled salt and/or removal processes presently operating in the lake during the extraction of salt for commercial use. Based on mass-balance calculations, a conservative estimate of "uranium sink" (in the form of bittern crust) accounts for ~5 tons year−1 from the lake basin, an estimate similar to its input flux from rivers, i.e., 4.4 tons year−1.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asurement and study of Kübler Indexes (KI) of illite, "crystallinities" of chlorite (ChC), and apparent mean crystallite sizes and lattice strain of both illite and chlorite of the Jinshan ductile shear zone in the Jinshan gold deposit of East China. It is found that the KI values and apparent mean crystallite sizes of illite decrease and the lattice strain of chlorite apparently increase, whereas the apparent mean crystallite sizes of chlorite and the lattice strain of illite remain constant, from altered mylonite to altered and higher-strained ultramylonite in the shear zone. Only slight decrease of ChC is observed.
An obvious negativ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KI and apparent mean crystallite sizes in altered mylonite with lower strain, where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ChC and apparent mean crystallite sizes in altered ultramylonite with higher strain. No any correlations between KI and lattice strain exist, where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an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hC and lattice strain occur separately in the altered mylonite and ultramylonite. It is suggested that illite Kiibler Indexes and chlorite "crystallinities" most likely reflect deformation behaviors and mechanisms of altered rocks although other factors involving water/rock ratio may apply as well.  相似文献   

16.
<正> 粤中广九铁路南段东莞樟木头至深圳特区沿线出露一套灰、灰绿、紫红色砂泥岩及页岩,谢家荣等(1928)名为李朗组,划归中及上侏罗统;广东省地质局区测队(1962)命名这套地层为“塘厦群”,划归下白垩统;后来,中南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74)和南颐等(1978)改称为中、上侏罗统百足山群;但宜昌地矿所等(1979)仍沿用广东区测队的意见,并进而认为“塘厦群”是粤中石鼓盆地的红层。  相似文献   

17.
耿瑞伦 《探矿工程》2007,34(10):15-16
绪言:《探矿工程》杂志1957年创刊迄今已50年。伴随着共和国成长,刊物及其编者、作者、读者与人民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经受多少风雨和不平凡的路程。有创刊开始一段时期和1979年迄今28年来的晴天阳光;经受过50年代末期“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和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的痛苦和灾难。我珍藏有创刊以来全部《探矿工程》杂志,是读者也是作者,任过杂志编委、副主任委员和主编及顾问,对杂志感情良深,也从阅读中吸取知识受益菲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综合已有的生态学数据和知识,对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的评估,以确保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是人类福利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合国际上“千年生态系统评估”计划的最新成果,对生态系统评估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与人类福利之间的联系是生态系统评估的核心,因此,生态系统评估的概念框架主要包括: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人类福利与消除贫困、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变化的驱动力、生态系统不同尺度间的相互作用和评估,以及生态系统的价值与评价等基本概念。对以上基本概念和内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是开展生态系统评估的前提条件。当前,在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评估的综合性、驱动力分析和评估尺度的选定等方面尚面临挑战,仍需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关於华南大地构造格架及地壳演化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其一,认为华南的基底是“华夏古陆”,或古元古—太古代的“华夏地块”,或“扬子-华夏古陆”。另一种意见认为除小的古老地体外,华南不存在古老基底,而是在洋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槽褶皱区。华南地槽褶皱区开始于造山纪(2050Ma),它的西部边界是武陵断裂带,与西南地台相邻;其北边界一般认为是长江断裂带,其实很可能是华北地台。对持“华夏古陆”及相似观点进行了质疑和评论,对华南地质一些关键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根椐长期地质研究积累,如地槽相沉积、复理石或浊积岩的巨厚沉积、蛇绿岩套、细碧(角斑岩系、安山岩带、许多下古生代等地层标准化石,以及大量可信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等,提出华南从元古代到新生代的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可分为5个造山带,即:① 武陵—双桥山—双溪坞—舟山造山带;② 震旦—早古生代造山带;③ 海西造山带;④ 印支—燕山火山岩带;⑤ 台东—喜马拉雅火山弧。  相似文献   

20.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天津院”)成立于1953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水泥工业设计院。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家先后从天津院抽调部分员工与有关科研院所合并,组建了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以F简称“南京院”)和成都建材工业设计院(以下简称“成都院”)。至此,我国便有了以天津院为代表的_三家水泥设计院(以下简称“水泥行业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